当前位置 首页 农家贵女 第七十九章 庆幸

《农家贵女》第七十九章 庆幸

作者:风飞凤 字数:1721 书籍:农家贵女

   “你这就不知道了,韦家湾的人,在村外种了一圈柳树,把风挡住,然后把中间的地整平,现在种的苜蓿,他们打算养两年,再开始种粮。”

  “还有这事?”

  “嗯,他们现在也不是一点收入没有,挖了塘养鱼养鸭养猪,再加上上山采药,日子也过得去,熬上几年,就不用看山前人的眉高眼低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赵立一脸感激地对陈聪行礼,“谢谢陈大人!”

  他打算去找找邻村的几个里正,让他们想办法照着韦家湾的办法实施,自己的老家荷坳,就不会受到影响了。

  “整出这办法的,是林津镇山窝村的钱文瀚、钱文瑾兄弟。各村情况千差万别,若是有疑难,你不若找她去。”陈聪又出卖了文瑾一次,这才离开。

  石振宗进大牢,根本就是被害的,也没有什么正式手续,赵立给送进去,一句话,让手下跑个腿,便给放了出来。

  可怜石振宗,才十六岁,几个月下来,折磨地跟个老头一样——,胡子拉碴,头发纷乱,脸颊也瘦得往里陷,石启旺一见人,眼泪吧嗒吧嗒便掉下来:“小主子,你受苦了。”

  “四伯伯,别哭了。赵立这贼栽赃害人,看我怎么收拾他。”

  “少主,少主,这话就别说了,赵立早就想到了这一层,让你母亲和咱村人写下了保证书,不得与他为难,才放你出来的。”

  石振宗一肚子气没法发泄,跺着脚在原地转圈。

  “少主,我还请了山窝村的钱公子,才把你放出来,你去客栈梳洗一番,然后请她吃酒以示答谢吧。”

  “怎么回事?”石振宗不明所以。

  石启旺把整个营救过程说了一遍。

  石振宗奇怪:“他们为何要这样?”

  “还不是怕咱们继续上山,与荷坳的人发生冲突?若是依照钱公子的主意,咱村人齐心协力改变了面貌,今后就不用去摘什么山货了。”

  “哦,我明白了,赵立这贼,一直不肯放我出来,就是怕和荷坳的人争抢呗。”石振宗咬牙切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切等咱翻了身,我再出这口气。”

  “少主还是先谢过钱家人的大恩吧。”

  文瑾和钱先诚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的功劳,非得吃石振宗的酒席,他俩只想简单吃点,填饱肚子,天黑赶回家呢,石振宗拗不过钱先诚,最后放弃了喝酒,只点了几个菜。

  县城客栈最好的菜也不过是蒸条子肉,普通百姓能吃一碗油渣面,都美得冒泡,石振宗见文瑾一口肥肉都不动,勉强吃了几口瘦肉,筷子只往素菜盘子里伸,猜她不喜欢吃肉,招呼了几次,也不勉强了。

  他馋肉的厉害,若不是当着人面,连盘子都能吞下肚子。

  吃完饭,几个人一起回家。

  石振宗让钱先诚和石启旺坐一辆牛车,他跑过来和文瑾坐一起。

  “钱公子,谢谢你,这冰天雪地的,辛苦了。”

  “别这么客气,我也没做什么。”文瑾见这位是个炮仗脾气,直的很,难怪被捕头算计,关进了监狱。

  石振宗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亟不可待地问文瑾:“听说你和你哥出主意,让你舅舅家种树防沙,开塘养鱼,我们村为何不那么做,而是让村里人去割漆?”

  “你们村外,有一道石梁,要把那凿通,得多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们的地是继续耕种,还是歇下来?拖的时间太长,你们怎么生活?”

  石振宗皱眉:“可割漆会中毒呀。”

  文瑾耐心道:“那只是过敏,再说,只有一部分人对漆树过敏,你可以让人去试一下,不过敏的去割漆,过敏的在家修渠种田。”

  “好的!”

  “对了,一般漆树附近,都长有‘八’树,就是那个树干上有八道棱、一丛一丛生长的,若是漆树过敏,弄点‘八’树枝叶,熬水洗濯,就好了。”

  “哦,谢谢你。”

  两人又开始商量如何修渠、还有怎样度过来年生活,一路上都没停下说话。

  文瑾还是很同情石振宗的,要在石梁能变成一个大水渠,靠人力凿石,全村上阵,也得一、两年,若是再分出一部分人割漆、打短工,最少得三年,说不定得五年。

  文瑾挠头,是不是配点火药,帮石卫村一把?好歹比榔头砸石头开渠快多了。这个想法,文瑾没有说出来,石振宗还没回到家,他说话未必算数,再说还不知道石卫村人怎么想呢。

  钱先诚的性格,绝对是施恩不图报型的,他拒绝了石启旺的邀请,没有进石卫村,带着文瑾直接回家。

  石振宗觉得和文瑾很默契,他还没聊够呢,先是热情相邀,但拗不过钱先诚归心似箭,最后只好遗憾地和他二人告别。

  两人天黑了才到家,韦氏见到他们,这才放下心来,忙里忙外地张罗做饭。

  东次间的大炕,被褥卷了起来,摆上了炕桌,文瑾坐在炕头最热的地方,捧着稀饭碗,连着喝了好几口,才算驱走了身上的寒气,这天,怎么就这么冷呢,她穿着羽绒服,外面还有一件鼠皮氅衣,竟然都冻得手脚麻木,想起石振宗只穿一件棉袄,棉大衣随便披在身上,文瑾便打心眼里佩服,练家子就是不一样。

  钱先诚情绪非常好,絮絮叨叨给韦氏讲事情经过,能够帮助别人,他特别高兴,也不管自己在事件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出力。

  韦氏最后感慨了一句:“还好他舅家那边已经有了起色,不然,让我如何安心呢?这津河旧道边上的人家,现在竟然过得如此艰难,以后可怎么办呀。”与此同时,柳全汉也在发愁,他派人到各处询问了一圈,县里的富人,根本不愿意投资做河岸荒地改造的事情,而那些拥有荒地的人,也不愿意把手里的土地让出来,绝大多数的人,哪怕穷得要饭,也不想丢了土地,给别人当奴仆,他最初让那些人拿土地换衣食的设想,没法实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