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家贵女 第四百三十七章 意外

《农家贵女》第四百三十七章 意外

作者:风飞凤 字数:2713 书籍:农家贵女

  泰顺帝第二天上朝,便宣布南海亲王回到京城,继续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职务,他不用处理朝廷事务,却可以监督内阁,有权否定内阁的决定,一下子把钱隽放到了内阁的对立面,王英诚当时就愣了,随后,带动群臣坚决反对皇上的决定,他拿祖宗制度说事,被泰顺帝驳回了:“祖宗章法固然好,可那也是一百年前的东西,过了一百年,变化的太多了,不能随机应变,一味泥古不化,那不是好子孙。之所以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因为后代子孙不知变通,才败坏了祖宗家业。”

  这话说得狠,王英诚只能跪下称赞:“皇上英明。”脑子里却拼命思索,想办法说服皇帝改变主意。

  泰顺帝想了好久,反复衡量,才想到这样的办法,如何肯改?于是君臣斗法,你来我往,几个回合,泰顺帝和钱隽的联盟无坚不摧,王英诚只好捏着鼻子接受了现实。

  泰顺帝松了口气,便在下一天没有上朝,让太监传他口谕,朝廷事务都交给内阁处理。

  时间过得很快,泰顺帝从一个月有三五次不上朝,到后来一个月才上朝三五次,钱隽上书,说他一人监督不过来,建议组织一个“监察局”,把大理寺、御史台都囊括进来,将这些部门的权利重新整合,提高他们的权利和职权范围。

  监察局直接归钱隽领导,钱隽的头上,是皇帝,皇帝不管事,他便大权独握,王英诚气不顺,三番五次给皇帝告黑状。

  泰顺帝的病,已经十分严重,多数时间,得卧床休息,他召见钱隽,把王英诚的弹劾奏折拿出来。

  钱隽早就料到有这样的事情,他胸有成竹,给皇帝建议说,再筹建一个士绅署,让社会名流和宗室的人,监督监察局,士绅署不处理任何朝廷事务,只针对社会现象,研究订立新的规章制度,同时,也有权利监督懒惰不作为或者违法乱纪的官员,他们若是签署联名弹劾书,那这个官员便要立刻下台。

  文谨见丈夫把她给出的政局结构,改的面目全非,忍不住苦笑,但好歹有了雏形,士绅局就相当于议会或者下议院,好歹算是走出了选举这一步,已经是难得的进步了,她该感到庆幸才是。

  钱隽回了京城,却并没有立刻让文谨也回去,便是担心茂城这边出什么岔子,刘群这几年,心态有没变?他若想把茂城的体制,改回以前的状态,钱隽架空他的手段,是不是能完全奏效?如果不能,文谨就要代替丈夫,对他实施非常手段。

  钱隽这些年,无往而不利,一是他能力过人,临危不惧,二一个,他总是未雨绸缪,把各种可能都考虑进去,最后才能一击成功,但这一回,刘群的确让他意外了。

  刘群以前在翰林院,后来做二皇子的侍讲老师,都是个十分中规中矩没有特色的人,之所以选他做侍讲,是因为这人有才华,腹有诗书,而且口才好,还有重要一条,他平日里不怎么爱说话,口风紧,该不该保密的,说到他跟前,都不怕被传扬开来。

  但刘群没有任何心机深沉的迹象,钱隽才放心,谁知这一回,竟然看走眼,刘群是个非常忠诚泰顺帝的臣子,到了茂城,他刚开始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管,谁都觉得他在混日子,转眼就是三个月,刘群忽然发动,他先给皇上密折,说钱隽把茂城衙门弄得乱七八糟,衙门里的官员,任人唯亲,科班出身的几乎都被排挤,而且行事缚手缚脚,而那些被他安插进来的人,却反而十分风光,很得百姓拥护,在衙门里呼风唤雨,无往不利。

  说到这里,泰顺帝比永昌帝的好就显出来了,他信任刘群,便回复密折,让他放手施为。刘群有了这样的承诺,就像手里举了一把尚方宝剑,立刻便解散了工商局。

  工商局主席第二天便窝在家里没脸出门,衙门里,这方面的事务立刻就由过去的人手接管了,也就是师爷和吏员们管理。

  钱隽设立这个部门已经有一年多了,茂城百姓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第一天,有个百姓投诉买了假货,让工商局的人去处理,刘群的手下派了一个小吏,可怜的小吏到了那里,却判断不出到底是不是假货,因为到底是榆木的,还是槐木的,他认不出来。

  这小吏丢了面子,把投诉的百姓骂了一顿,本想甩袖子离开,却被投诉百姓的邻居围住了:“你是不是衙门的人?百姓报案你不处理,还在这里骂人,些微小事?小事就可以糊弄过去?一看你就是赃官,我们要去士绅局投诉你,让那边联名罢免你。”

  小吏气得:“去,你们只管去告,我是都督的师爷派来的,看你们谁能告倒我。”

  “师爷?师爷又不是官员,他充什么大头?你是谁?朝廷官员,怎么听外人瞎咧咧?没能耐,还不快滚,让能管事的人过来。”

  于是,围观的百姓让出道路,让那小吏走开,而那个投诉的百姓,再次找到衙门,刘群知道了,很生气,让衙役打了投诉百姓十板子。

  那个百姓去了商会,商会会长下午拜访了刘群,他是茂城有名的士绅,刘群不得不见。商会会长希望总督能妥善处理这件事,不然“贩卖假货的得不到惩处,市场岂不乱了套?茂城乃是巨荣第一贸易大城,每年的关税占国库一少半,若是番子发现上当了,不来做生意,贸易萧条,国库收不到银子怎么办?”

  刘群一看竟然威胁自己,气得拍案而起:“放肆!你是什么东西,敢威胁于我?”

  商会会长狼狈地退了出来,感觉非常窝囊。

  接下来几天,去商会投诉的案件越来越多,刘群气得在衙门里骂人:“都说南海亲王聪明过人,治下严谨,他就是这样管理政务的?让一帮不安分的小民爬到官员的头上,简直无法无天,没有体统。”

  于是,凡是去投诉的人,都被无情赶走,衙门那边放出话来,所有这些芝麻粒儿的小事,不得打扰官员清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那些小事没了,打架斗殴骂街的人多起来,终于有两家因为小事吵架升级,最后失手把人打死了。

  死者是个五十来岁的男子,本来是有理的一方,被商家坑了,不服气才吵起来,对方理屈词穷恼羞成怒,才失手杀人。

  死者既没钱也没势,若说他有什么和人不一样,那就是兄弟多,儿子也多,于是,这些家人便抬着他的尸体,闹到了衙门,让给主持公道。

  文谨趁机抓住此事,大肆宣扬,报纸的推波助澜,让人们怀念过去两年的美好时光——百姓真的被当做人看,扬眉吐气,现在再让他们哈下腰去,就有些难了。

  于是,商会和工商局被从衙门赶出的人,都纷纷动作,茂城的商贩,竟然在腊月初一到初三,忽然罢市。

  刘群让衙役去抓罢市的商人,逼着他们恢复营业,于是,事情又回到五年前,钱隽来茂城的日子,而这一回,老百姓可比当年觉醒多了,他们知道联合起来的力量,而且,也有人组织和鼓动他们,于是,这一回,虽然不至于贸然冲击衙门,但除了罢市,还有游行,最后,黑压压上万的人,坐在衙门前面的广场和大街上,他们沉默着,但却在沉默中,宣示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王英诚本来就看刘群不顺眼,接到茂城的密折,立刻去见了泰顺帝,泰顺帝既心疼先生刘群受了委屈,又自责自己安排不当,让一个学者去做地方官,处理那些不上档的俗务,王英诚趁机建议调回刘群,派了自己一个心腹苏安去了茂城。

  苏安是个两面派,他明着是王英诚的人,暗地里却谁也不想得罪,拿到这样的好官职,他欣喜之余,不忘如何守住胜利果实,他不敢公然拜访钱隽,却私下里和南海亲王府的一个管事接触。

  那管事其实是侍卫陈凯,只是挂个虚名为了应付外人。

  “苏大人,这事很好办,当年南海亲王遇到的局面比你遇到的麻烦多了,他怎么处理,你有样学样就行了。”

  “可我不知道亲王如何处理的呀。”苏安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但他还是怕出错。

  “这样吧,王爷走的时候,在茂城还留了人,打理那边生意的,你不若去问问他。”

  “可我不认识啊。”

  “我给你写封信,有我保荐,他肯定给面子,会给你详细讲述的。”

  “好,谢谢了。”两人心照不宣,达成了协议。

  苏安到了茂城,见到来宝儿,不由大为欢喜,因为,他俩是同年考上进士的。

  苏安对来宝儿有种自然的依赖,而来宝儿也不负他的期望,很快就让茂城恢复了宁静。苏安正式接替了刘群,成为茂城总督,不过,几个月后,心里就开始不乐意了,他发现,这个总督的权力,比别的地方小多了,而且,百姓见了他,也没有那么诚恐,虽然礼不可废,可毕竟没了惊惧,他感觉自己的威严小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