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家贵女 第一百六十八章 作祟

《农家贵女》第一百六十八章 作祟

作者:风飞凤 字数:4343 书籍:农家贵女

   范员外养了萧瑜琛十几年,早已经把这个孩子当成亲生一般,哪里能说割舍就割舍?

  “萧先生这是何意?我儿如何成了你的儿?世上相像的人多了,难道他们都是父子亲人吗?”说着,便要端茶送客。

  “范员外,萧某若没有十足把握,是不可能乱说话的,你是明白人,养了我的儿,我萧某感激不尽,切莫推辞,萧某这厢,给你磕头了。”说完,起身便要下跪,被范员外托住了。

  “范员外,你和瑜儿这父子之情,绝不会因为萧某相认,而就此终结,而是,你多了我这样一个小弟,我则多了你这样一位兄长,你愿做瑜儿义父亦可,愿做他伯父也由你选,可怜我夫人被人害了,现在,我若不认他回萧家们,先夫人在泉下如何能安心——”

  萧逸实在忍不住,眼睛又一次酸涩起来,话也说不下去了。

  范员外也是性情中人,他虽然实在舍不得,但看萧逸悲伤的样子,也没法再说拒绝的话,便挽着萧逸胳膊:“萧兄弟起来吧,范某现就派人,接引群回来。”

  说完,轮范员外伤心了,语气都带了一丝的哽咽。

  萧逸拉着范员外的胳膊:“兄弟年幼些,若能在老哥哥身后,为照顾侄子尽一份力,此生才算了无憾事。”这是许诺,若是范员外不等孩子长大,就撒手离去,他会帮忙照看两个尚在少年的孩子,这话虽然有些莽撞,但他实在不知该如何表达感激之情。

  范员外现在,缺的不是钱,缺的是时间,他已年老,可惜儿子尚幼,碰上这种事儿,穷人家发愁没钱养,富人发愁钱会生祸,连累儿子。

  “萧兄弟在京城,以何为生?”范员外这才想起盘查萧逸。

  “咳咳,不瞒范兄,吾实名萧逸,乃昔日梁国大将……”

  “啊?你就是名动江湖的萧大将军?小老儿岂敢和你称兄道弟——”

  “范员外不必自谦,萧某现在也是闲人一个,并且,十多年竟不知儿女都还在人间,哪里配受范兄的敬仰,无地自容啊!”

  范员外料想萧逸家庭肯定遭受什么不测,他唯恐扯上朝廷大事,便不敢多问,萧逸此刻,也不是说那些的时候,便也没继续说下去。

  过了一会儿,萧逸唯恐范员外心有梗介,便解释了一句:“兄弟子女流失,完全中了奸人诡计,范员外切莫担忧,回京,某便禀告皇上,为吾儿吾女,报仇雪恨。”

  范员外长出一口气。

  萧瑜琛,现在的范益阳回来了,还没进客厅,便开口说话:“爹爹急索孩儿回家,可有什么大事?”

  进了客厅,看到萧逸,客气地施礼道:“见过世叔!”行过礼,见萧逸十分面善,忍不住又看了一眼,更加觉得似曾相识,忍不住再望过去。

  范员外再看眼前两人,举止相貌,都有几分相像,最像的,就是说话的声音,虽然一个年轻清朗,一个年老,声音浑厚,但区别十分微小。

  “引群,这是你亲生父亲,还不快快拜见于他。”

  “我亲生父亲?”萧瑜琛愣住了,他被买来时,已经过了三岁,脑子里隐隐有一丁点的印象,记得自己是个捡柴禾的,但这个印象太过模糊,他以为那不过是小孩子偶尔一个梦境残留下来的而已。

  没想到竟然真的另有父母,这是怎么回事?

  看到萧逸殷切的眼光,泪光闪动的双眸,萧瑜琛忍不住跪下行礼道:“见过爹爹!”

  “瑜儿——”萧逸再也忍不住,大颗大颗的泪滴,顺着脸颊滚滚而下。

  萧瑜琛莫名地心酸不已,也忍不住哽咽了起来,两人抱着哭了一场,萧逸心中郁闷散去大半,这才拉着儿子,一起给范员外叩头,答谢养育之恩。

  范员外命人重新上茶,给萧瑜琛讲了当年买他的经过。

  “卖我的人是谁?”

  “你的乳母!那个贱人,我本欲把她送交官府,只是现在,暗算你和你母亲、姐姐的人还逍遥法外,父亲得暂时留她一条狗命。”

  萧逸不管多么急着找女儿,再报仇,也怕范员外一时受不了,他在范府住了几天,才带着儿子,告辞离开。

  范员外依依不舍,送出十里之外。

  最难舍难分的,是范家两个小公子,他们从小跟着哥哥屁股后面,玩耍读书,现在硬生生地要分开,哭得泪水涟涟。萧瑜琛也十分伤心,拉着两个兄弟的手,一再保证会回来看他们,也保证会接了父母和兄弟,去京城团聚。”

  萧逸把找到儿子的消息,写了折子送进宫,并请求皇上,让长子承袭爵位。

  永昌帝没想到,萧逸竟然真的找到了儿子,那他回京便是要认下女儿文瑾了。

  “太后,这下,你可以把钱文瑾召进宫了吧?”永昌帝洋洋得意。

  “皇帝,恐怕还得等苗王特使进京呢。”太后提醒道,这不是太后远见卓识,而是,刚刚进入内阁的沈明昭夫人提醒的。

  粟青年纪大了,性格又十分刚烈,春节之后,天气便忽冷忽热,老头身体抵挡不住,忽然中风,虽然太医施针兼药物调理,已经能够走路说话,但脑子却远远不如以前敏锐,他上书乞骸骨,永昌帝没有同意,只让他退出内阁,加封太子少保,让他在京颐养天年。

  沈明昭比四弟沈明熙大十多岁,现在都快五十了,沉稳大度,机敏睿智,尤其是清廉刚正,又多谋善断,先帝就有意让他进京入阁拜相,只是当时刘善民极力阻挠,才未成事,现在,永昌帝又要委以重任了。

  沈明昭进京,夫人自然要去拜会皇太后,只因,她们以前就是老相识。

  沈明昭虽然身处江湖之远,朝廷发生的事情,却事无巨细,无不知晓,尤其是小弟和外甥的事情,他可是时刻记挂于心,唯恐他们捅出乱子来。

  嫣然在立夏日,生下一个小女儿,钱家人个个欢欣鼓舞,虽然嫣然有些遗憾,文翰却安慰她:“咱家,缺的就是女儿啊,眼看文瑾的爹娘就要来带走她了,若没个女孩儿顶上,你让爹爹、娘亲,还有郡主娘娘情何以堪?”

  “再说了,咱家这风水,适合养女儿!”

  “别乱讲!”嫣然赶紧呸了几声,但心情也好了许多,每日看着小女儿,竟然发现,她跟文瑾很像。

  小囡囡有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文瑾看着明明是像嫂子嫣然,但全家的人,都异口同声像她。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和嫂子本来就像嘛。”文瑾自嘲,全家人一致认为:“的确如此。”

  太后趁机赏赐了好些绫罗绸缎以及金银玉器,韦氏没有诰命,没法去谢恩,自然要玉洁郡主代劳。

  没有玉洁郡主,太后也不会为钱文翰这么个六品小官长脸。

  玉洁郡主已经完全迈起了鸭子步,饮食搭配也健康起来,每天早晚散步一时辰,整个人看着挺精神,但单独进宫,全家人依然放心不下,最后是文瑾陪着她走的这一趟。

  再说,太后对文瑾也很好,文瑾每过一段时间,都要进宫看看这位可爱的老太太。

  太后暗示,文瑾的父母找着了,玉洁郡主又惊又喜,还十分难舍,当时眼圈泛红,差点掉下金豆豆。

  文瑾看太后的语气,父亲似乎就是京城人,而且,身份不低,出宫后,心情一直沉甸甸的,她可不想入宫,在那四方天里,和一群女人勾心斗角,和一群半男人打交道,那日子,还不如死了痛快。

  除了文瑾,忧烦不已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钱隽。虽然太后以前答应给他指婚,可当知道对象是文瑾时,老太太便再也没有提起过,每次他询问,太后便顾左右而言他,前几天,甚至说:“你父王只要答应,我便立刻下懿旨。”

  仁亲王若是答应,钱隽还用多此一举,求太后懿旨吗?

  仁亲王听说文瑾是萧逸原配所生长女,本来口气已经松动了,他以前不满意文瑾是抱养的,又在乡下长大,现在听说和玉洁郡主相处甚好,见过的人都说她娴雅大方、进退有度、谦和有礼,是不可多得的好女孩,他便改变了主意。

  但仁亲王刚开始不答应,并不完全是自己的意思,而是仁亲王妃刘彩琴的主意,文瑾越好,刘彩琴的危机感便越重,唯恐钱隽有了有力的贤内助,她们母子在这府里势力下降了,这天,听丫鬟说世子和仁亲王两人在书房密谈了一个多时辰,出来时神清气爽,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吃过晚饭,和仁亲王一起回到房间,屏退仆人,她眼睛一眨,两颗大大的泪珠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仁亲王十分震惊:“爱妃这是怎的?”

  “妾身心里难受。王爷,你不要管了,过一会儿,妾身自然会好的。”

  仁亲王心疼不已,哪里能放得下?他忍不住满怀怜惜地把妻子抱在怀里:“谁惹你了?告诉我呀。”

  “有王爷在,没人敢惹妾身,妾身只是……只是为将来担忧,王爷,呜呜,妾身将来可怎么办呀?”

  “我会护着你的。”

  “可是我们都会老的。”

  “谁永远不老呢?你就别担心了。”

  “可是世子他恨我啊,呜呜,王爷,我当年真的是不会带孩子,不是故意要这样那样的……,呜呜——”

  “世子他是个好孩子,再说,皇上那么重用他,也不会成天想这些那些的。”

  “可是,世子妃呢?呜呜——”

  “别哭,让我想想。”

  仁亲王无语,他心里门儿清的,自己在西疆的几年里,妻子每回写信,都是长子这样那样的不好,结果呢?儿子是一等一的出息啊,武功不凡,韬略过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特别有责任心,凡是他要去做的事情,没有不成的。

  但面对妻子的泪眼,仁亲王的脑子就完全不够用了,他除了怜惜、宠溺,别的想法全都如被水冲刷干净了一样,什么理智都不复存在。

  其实,独自一人在书房的时候,仁亲王爷想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妻子或许真的没有坏心眼,但后娘和前妻的孩子,本来就是天敌,他认为两方都有问题。可是眼下,儿子的能力放在那里,地位和将来的成就,也能想象得到,那么,明显处于劣势的,就是妻子了,他不能不护着呀,儿子受点委屈,不算什么,何况,男子汉大丈夫,怎能把眼光成天盯在自己家室这样的小世界呢?

  仁亲王妃就像和仁亲王的脑子联网着一样,这时,她轻轻啜泣着:“王爷,世子妃的人选,你可有想法不?”

  “爱妃有中意的吗?”

  “没有,可是,总得是个宽容厚道的女子吧?性子可不能太烈了。”

  “这是自然,要进咱们家的门儿,肯定得是一等一的好女孩,这性子是第一重要的。”

  “嗯!若是像云阳伯夫人就好了。”云阳伯夫人一直被婆婆压得死死的,现在,公公都过世了,云阳伯府的中匮,还是老夫人把持着。

  仁亲王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这个社会,以孝为先,老人有精力,能管得了家,她愿意管家,当小辈的,自然就得依从:“嗯,我会考虑的。”

  “那我也帮世子相看着?”

  “嗯,你是她母亲,自然得由你说了算。”

  仁亲王妃要的就是这句话,她娇怯怯地擦去眼泪,郑重地点头道:“我会尽心的。”她叫丫鬟进来,服侍着洗了脸,这才照顾着丈夫安寝。

  她早就打定主意了,反正是世子中意的,能和他琴瑟和鸣的女子,她一概都不要,省得到将来,小两口夫唱妇随,她这个婆婆在家没地位。

  钱文翰,这些天也愁眉不展。

  原来他所在的上京清吏司,要审计整个京城的储备钱、粮等支出,还要审计所有农、工、商方面的税收,工作量非常大,而他,从头至尾,根本没学过什么记账盘账,所有这些工作,就得靠手下的小吏,这些吏目,都是世代盘踞户部的,哄弄上司官员的手段,层出不穷,而对付下面被审计的官员,则是谁孝敬就说谁的账务清楚,比如他去隔壁审计梁中省的清吏司拜访,竟然看到山阳县和水凌县上缴的税收差不多,明明山阳比水凌富多了,而吏员给出的评语,竟然两县都是甲——完成税收很好。

  这怎么可能?但面对如山一般的账簿,文翰又觉得束手无策,难过了几天,文翰忽然想起文瑾平日里盘算的账目,似乎很简单,便在一个沐休日,向妹妹虚心求教起来。

  文瑾给文翰看了自己的账目,说了记账的方法,以及阿拉伯数字如何使用,文翰非常惊讶:“你是如何想到这个的?”

  “哥哥,去年冬天不是有几个洋尼姑来府上吗?我向她们学的。”

  文翰瞪大眼睛:“你不是请她们给饭店画什么宣传画的吗?”

  “嗯啊,我同时还请教她们别的问题,有个马苏的女士,教给我如何记账的。”

  “这个真的太好了。”

  文翰又把文瑾的账簿琢磨了几天,越看越觉得这个记账办法好,他在路灿手下,虽然学了很多和人交往的道理,知道刚入官场应该先低调,但毕竟才二十一岁的人,容易冲动,性子也急,他竟然在一个月后,写了一份奏折,并附着一份自己用阿拉伯数字改写出的账簿和原账簿的抄写本,交给了尚书洪国刚。

  洪国刚的小儿子,正是玉洁郡主选定的一个女婿候选人,户部的堂倌家里不缺钱,缺的是个善于理财的内当家。太后要给文瑾指婚的消息还没传开,他听妻子一再夸文瑾好,还在做着和钱先聪做亲家的美梦,自然特别关注钱文翰,希望投桃报李,早点确定和钱家的婚事。

  文翰的奏折很快就到了永昌帝的案头,洪国刚还特别在皇上面前,把钱文翰夸了又夸,尤其推崇这个记账的办法,认为应该推行全国。

  永昌帝本来一直很关注文瑾,郭公公也说过文瑾看帐特别快捷,文翰的奏折,让他一下子就明白郭安安为何会那么说了。

  显然文翰提议的办法,钱文瑾早就开始使用了。这个女人,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敢和红头发蓝眼睛的番女来往,让她们为自己的饭店画画,还用番人记账的方法,胆子,真不是一般的大。

  但事实证明,钱文瑾的选择是正确的。番女的宣传画十分传神,让人一看就忍不住食欲大恸,有些顾客,就是被那幅画吸引,而去文瑾的饭店一饱口福的。

  至于这记账的办法,永昌帝一看,也觉得十分简洁明了,果然比汉字记法省力多了,他提笔加了案批:“着户部洪卿拟出条陈,逐步实施。”按说,文翰的提议,可以让记账和审核的人,劳动量大为减少,并且,也使管理的官员能够一目了然,看清楚自己所管辖的账目,但洪国刚才把消息放出去,就引起了户部胥吏的一片哗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