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草崛起 第一百零一章 对比试验

《小草崛起》第一百零一章 对比试验

作者:北指 字数:1664 书籍:小草崛起

  古义秋冷哼一声,道:“叫你紧守庄园,不可轻易外出,怎么又跑出去打斗?如果有人趁机人庄,庄内一个领导人也没有,后果怎堪设想。”

  古强呐呐说道:“我!我……”

  只因他平时太畏惧父亲,又拙于言辞,这一受责,早急得不知如何辨驳好。

  其实古强也并非随意出庄,只因他听得马嘶一声,里间听来格外清晰,辨出正是忆君坐骑龙儿的声音。

  后来他奔上楼台,依稀曙光里,更看出一个白衣?身影,破十余大汉攻,在他想忆君还是一个毫无武技之幼童,这下怎不大惊?于是连忙纵马向出,才解去忆君引围困。

  古义秋也知次子天性较直,不善言辞,微加责难,也就放过。

  古濮一把将忆君提至马上,当先驱进应门,笑语声里,互相愉快地聊着。

  四人一迳来至大厅,自有仆人将马牵至马厩。义秋神色肃然地踱人厅内,喝道:“濮儿令荣禄师傅进来,我有话吩咐他。”

  不一会儿,一个黝黑而高瘦的中年人被古报领进。恭敬地走至义秋身前,行了一礼。

  此人正是义秋手下,最得力的马师博之一,在外面放牧的一切事情,大都由他掌管。

  义秋待行过礼后,说道:“荣禄!从今以后放牧不可太远,并得随时派人守护,因黄衣魔僧(即忆村口中之黄衣老怪)已对我关外五雄生觊觎之心,昨夜派人行攻北铁家庄,虽被我等联手将之击退,然而却不能防其再次偷袭,”

  荣禄领命而出。义秋又吩咐道:“濮儿!强儿!以后汝等将时时警惕,防备祸患于未然,知否?”

  古濮与古强自然唯唯应诺。

  最后义秋神色凄然,抚着忆君说道:“君儿!好生用功于文事,我一切希望都寄在你身上了。昨日罗老师已来过,谓其病体已愈,明日起即恢复授学。”

  敢情最近几日,正逢忆君老师患病,忆君才有闲暇纵马游玩。

  义秋为何独对亿君弃武学文?甚至可说是严禁忆君习武呢?这当然有原因的,且容后述。

  且说忆君此时却心生奇想,竟被获得旷世仙缘隐起不谈,一个劲儿向父亲打探“黄衣魔僧”来头,义秋以为他须潜心习文。对这些武林事故,自不会详细告诉他。

  隔了数日,再无警讯发出,虽然义秋仍是愁眉不展,似乎日前所发生之事故,将关连着关外五雄十分密切,然而这些对于忆君,是不会存于心,而去注意的。庄内外一切又恢复一片宁静,牛儿,马儿仍然悠闲地游荡草原,啃食着无边绿草,旷野里,到处都充满着春天气息。

  清晨,昨夕霜露,尚凝结草际,点点珠光似真似幻。初起金轮的辉耀下,一匹小黄马驼着个白衣小孩缓缓向北驰去。

  这当然即是忆君与龙儿了。忆君手中提着个小书囊,头上仍戴着风遮,一袭白羊袄襟得他清秀挺拔,恍如观音座旁的金童。

  只见忆君一脸凝思神色,口中不断哺哺念道:“‘祥鹤东引’;‘乘风入西’,‘祥鹤东引’,‘乘风人西’这不可能啊……任你功力再高,也不能在空中,腰不扭身不动,由倒纵改为前扑……不可能,不可能。”旋即又沉于绵绵遐思中。

  原来他数日功夫,竟将“灵蛇鞭法”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虽然还未开始练习,然而全部招式已熟记于胸,可是有甚些地方他还不能明了为何要攻这方?如何出手发力?

  其实“灵蛇鞭法”虽深无比,即是高深武学之士照章练习,也难在短短数日之间.得窥全豹。相忆君一个十岁孩子,竟能了解一半招式,也可说绝无仅有了。

  他口中念的词句,正是“灵蛇鞭法”中一招“风起云涌”的上下口诀。

  “风起云涌”共分二式,上式为全身笔直,倒纵而起,即如口诀之“祥鹤东引”。后式为身子在空中,突弯腰拱背,合身如箭,反攻向前扑去。左右两手张开,左手向后一招“灵蛇以挪”攻于身后,右手可鞭可拳,“灵蛇吐信”攻向前方敌人头部。

  这一招忆君怎么也想不通,因为力学上看来,一人飞向后方,不可能在空中不借势借外力,就能一百八十八改变方向,成为前扑。

  忆君想着,一个人在空中,一连变数个身形倒是可以。如他对付黄发尊者的“云雀倒泻”,正是由面向前,突然一拧身变为面向十余大汉。然而这在空中飞行的方向可并未改变呀!

  忆君一面想着,任随龙儿前进,不知不觉中已来至一个小村落。

  原来关外五雄是关外五个相连之大牧场,各个牧场场主均有一身武功,手下拥有甚多马师。一些马师已成家立业,住在庄中有甚多不便之处,所以各自在外形成一个个小村落,忆君所到小村落也属于其中之一。

  且说忆君信骑进村,脑里仍呆呆遐想着。龙儿熟悉地觅道转弯,突然前面呈现三间小茅屋,屋前有一个二亩大小草坪,四周种植着许多不知名野花草,红的白的黄的间杂纷歧,配着如茵绿草,甚是雅丽美观。

  草坪上正有十数个孩童在喜戏玩乐,内中有一个女孩见着忆君,欢叫一声:“君弟快来,看肇炎哥与武哥比划。”

  忆君被她叫声惊醒.揭头一看,果然场中正有一对十四岁左右童子,虎视眈眈地互相瞪视着,只见两人倒也能把握住以静制动的要决,静待对方出手。

  忆君连忙翻身下马,龙儿乖巧地自动走开。忆君缓缓踱至围观孩童中,向那小女孩道:

  “那个打赢了?我猜一定是肇炎哥胜一些。”

  这小女孩抿嘴一笑,道:“你这外行,这也看不出,两人还未动手呢!”

  这些孩童们都是关外五雄们的子女,也是附近人家的孩子。这三间小茅屋是此地一大儒者罗宁之居宅,兼富授学馆。

  罗宁并不是靠东席维持生活,只是招些灵慧孩子,来他家中,教他们一些文事的基本常识,然而西北读书风气尚未太开化,民心重武轻文,所以也甚少人送其子女来受这免费教育。

  其他孩童一见忆君来临,虽都友善地向他打招呼,然而忆君随即亦觉出,他们目光中含有鄙夷之神色,因为忆君是当是唯一学文而不练武者,自不免要被他们讪笑了。

  忆君对这些毫不在意,仍微笑地向那小女孩问道:“询姐,老师尚未起身吗?怎么此时还未上课?”

  那小女孩人生得甚为娇美,闻言绽唇一笑,道:“老师有事出去了,大约要半个时辰才能回来,君弟!你看他们俩那个会胜?”

  这小女孩正是关外五雄中,坐镇中部之“苏氏牧场场主”的幼女,名苏慧询,今年尚只有十二岁,长忆君两岁。

  苏场主名白宣,武功也佼佼出众,生性极其喜爱游山玩水,在青年时,仗剑游侠江湖,将偌大产业都交给乃妻岑氏掌管,现在年事已高,才定居家中,以抚女畜牧为乐。

  慧河还有一个哥哥,名慧忠,年已有二十七八,不但尽得乃父武功真传,并且深具其父习性,终年云游四海,难得回家一趟,因此慧询在家不免受到父母过度溺爱,而也养成了骄纵任性的性情。

  忆君此时又回复冥冥遐想,虽然眼睁睁得大大地,瞪着场内两个比斗的男孩,然而心中早不知想到那去了,朗朗星目,时而爆发出欣喜光辉,旋即又变成颓然神色,正显出他是多么用心苦思那奇妙的“风起云涌”。

  慧询一连推忆君几下,他都不闻不问,一气之下,低骂道:“死鬼!”于是不理忆君,注意场中变化了。

  这时场中两人已动上手,左边一个身材较高,面貌忠诚,正是辛氏牧场场主幼子,名敏武,只见他使出“八卦游身掌”,脚踩奇斗,出手也中规中矩,只是功力太过薄弱,寻绽竟绽不够敏捷。

  右边一个脸色皙白,隆鼻深睛,长像甚为阴沉机智,虽然生得也俊秀异常,然而仔细看来,眉目中显出他过工于心计,比之忆君,就又不如了。

  此子名肇炎,是高氏牧场场主之独子,看他一套“猿公拳”使得有声有色,不论攻守俱堪称合度不凡,不一会儿已抢得主动,双手连连抓拿,逼得对方步步后退,显然胜券在握。

  敏武虽然被迫于劣势,但仍沉得住气,“八卦游身掌”在他虽只能使出四成功力,然而左手右持,在一时之间尚不会败下阵来。

  肇炎越打越急,急拳急抓,虚实莫测,再十余招过后,武敏已黔驴技穷。一双手毫无章法地乱挡一气,摹然肇炎左手一记“老猿攀枝”,右手一招“黑猿摘果”,一向中一击侧攻至敏武。

  敏武此时心慌意乱,一招“霸王御甲”挡过肇炎左手“老猿攀枝”,然而肩部仍被肇炎右手抓住。

  群童中突然一个苍老声音喝道:“使得好!炎儿,这‘猿公拳’可是你新近学得的?”

  大家闻得赞声好,都不禁回颈而望。只见一个像貌清奇老者不知何时来到,五给长髯飘飘垂于颜下,正笑盈盈地注视着场内肇炎与敏武。

  此人即是孩童之师罗宁。在北方人人习武,因此他也不禁止孩子们比斗,只要不是真打,有时反而鼓励他们养成勇敢习性。

  敏武虽败下阵来,仍翩翩名家风度,竖起大拇指,口中赞着肇炎。

  在这群孩子中,素以肇炎武功最高,敏武次之,因为肇炎天资较聪慧,人又阴沉肯苦练,所以经过无数次比斗肇炎总胜敏武一筹。

  “孩子们!进去吧,今大该开始上课了。”罗宁哈哈大笑道:“武儿也无须气馁,须知能下苦功夫,铁杵‘磨成针,只要你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会赶上别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