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末年 第220章 丧尽天良,两贼汇聚

《大明末年》第220章 丧尽天良,两贼汇聚

作者:昭陵秋 字数:2007 书籍:大明末年

  阿清待他两哭了一阵,沉声道:“行了,别哭了!我们羯人流血不流泪。石卢耶,起来回我,你们两人就在这里潜伏着?”

  石卢耶忙拭去眼泪,爬起身来道:“是,郡主。听说最近东平附近查得很严,我们想先在这里探听些消息,所以滞留了几天。”

  阿清叹道:“广善营不用去了,那里防守严密,而关押的族人多达几百人,我们几个想救也救不出来。燕王薨于营中时,我就在他身旁……”

  石卢耶与禾肋听到燕王薨了,这也是与晋王齐名的贤王,不觉心中感慨,一起伏在地上,全心祈祷。阿清陪着做完祈祷,方问道:“现在襄城战事如何?我听说慕容氏等各部也相继参战了?”

  禾肋道:“郡主,我们出来时,襄城已经……”

  石卢耶猛地推了一把他,阻止他说下去,抢着道:“这个……战事确实越来越混乱,小人出来了几个月,一时也说不清楚。不过王爷还在据险坚守,而且慕容氏和丞相姚弋仲也是打着勤王的旗帜来的……”

  阿清道:“你不用隐瞒什么,我虽然在外面,可是情形大致也知道一些。我们族人被如此屠杀,大赵……基本上已经算是名存实亡了。各路诸侯?说得好象是来援救的,其实不过是打着勤王的旗帜,来乘乱抢夺天下的。唉,襄城……也不知道还能挺多久……”

  石卢耶见她眼中隐隐有些泪光,小心地道:“那,郡主,我们还要回襄城么?”

  阿清走上两步,弯腰钻过一簇灌木,往崖下望去。天已经黑了,风刮过崖顶,很有些刺骨,她禁不住全身缩了一下。几里之外,卫村的灯火隐约可见。在那灯火阑珊之处,有个地方,应该很温暖吧……

  良久,阿清叹了口气,道:“为什么不呢?死在外面,和死在襄城里,并没有什么区别……你们两个去招集其他的人,到下面的卫村来,明日跟我一道回去。我们羯人就算死,也要死在一起!”

  石卢耶与禾肋一起跪下磕头道:“是!”

  阿清骑着马,一步一摇慢慢走着,马蹄踏在青石路上,“咯咯”的脆响。有个人站在钟老大府门前向她的方向探头探脑地看着,但是府门口灯火通明,她这边却隐在暗中,看不分明。那人正待跨前几步,小钰忽地自门里蹿出,拉着他叫道:“小靳哥,阿清还没回来么?”

  小靳摇头道:“不知道。你别闹,我正在听那边的马蹄声。”小钰也侧头听了一阵,道:“哪有马蹄声?”小靳搔搔脑袋,道:“怪了,刚才还听见的。”

  小钰道:“小靳哥,外面风冷,你进去吧,我来等阿清。”小靳道:“你身子比我差多了,还来逞强。快回去回去。”伸手推他。小钰顺势抱住了他,道:“我不!我也要等阿清。”小靳道:“你真是麻烦……别抱着我好不好?”小钰笑道:“你不是喜欢我这么抱你吗?”小靳叫苦道:“什么时候!”

  小钰放开了他,跨出门槛,坐在石阶上,拍拍身旁的石阶道:“来,坐下来等。”小靳没奈何,只得坐在她身边。

  小钰用手指缠绕着丝带玩了一会儿,道:“小靳哥,那个老黄……老黄真的死了么?”小靳道:“是啊。”

  小钰道:“我被蛇咬了,如果不是他救我,大概现在已经死了。可是……可是他杀了石全哥哥……我……我真不知道该谢他还是恨他。”

  小靳道:“他就是这样的了,一会儿发疯,一会儿又清醒,所以杀的人救的人,对他来说统统不算得数。你不要多想了,都过去了。听钟大哥说,他的弟弟石付好象还在东平城内,你该还记得吧。”

  小钰恩了一声。过了一会儿又道:“其实……其实我只记得石付大哥的名字,他的样子我都不记得了。我现在能想起来的,也就是出了城之后的事。哎……我什么时候才能记起以前的事来呢?”

  小靳道:“也无所谓记不记起来,你不记得也许更好……”正在这时,里面有人叫小靳,小靳大声回道:“来了!”对小钰道:“走,回去。”

  小钰摇头道:“你去吧,我要等阿清。天这么黑,她回来要是认不出是那一扇门,走过了怎么办?”

  小靳拍拍她脑袋,道:“乖,那就等一会罢,我去去马上就出来。”说着转身进去了。不多久,又有一名家人出来,似乎劝小钰进去,由他来等。小钰坐着不动,道:“阿清又不认识你,她骑马跑得飞一样快,一下过去了怎么办。我不进去。”那家人劝了一阵,小钰反而嫌他罗嗦,推他进去了。

  马儿站得久了,忍不住打个响鼻,向前走了两步。阿清忙拉紧了它,摸着它软软的鬃毛低声道:“不要动……”她心中乱糟糟的一团乱麻,可是自己也不知道在怕什么。

  “你再站下去,石阶露寒,你妹妹可挨不住。”

  阿清这一惊非同小可,没想到竟有人神不知鬼不觉来到自己身边。她刹时运气在手,抬头看去,黑暗中,隐隐有个黑衣人蹲在身旁的墙头。那人望着钟老大府门前灯火的眸子幽幽发亮,不咸不淡地道:“你还想等着看什么呢?”正是萧宁的声音。

  阿清见了他不知为何反而松了一口气,放松手臂,低声道:“你怎么在这里?你……你跟踪我?”

  萧宁叹道:“姑娘,真不好意思跟你说,这是我家的宅子。你站在我家宅院外已经很久了。家人告诉我有位姑娘在墙外发呆,就过来看看,没想到是你。”

  阿清脸上发烧,担心自己的心思被他看穿,随即温怒道:“你来多久了?怎么不提醒我,很想看我的窘状吗?”

  萧宁道:“也不是很久。不过你心神确实太乱了,竟然连我上墙来也不知道。”阿清恢复了镇静,想了一下,道:“少来,你肯定猜到是我,所以故意不用轻功,偷偷爬上墙的。哼,我说没听到风声,倒听见院子里有响动呢。”

  萧宁低笑道:“姑娘果然聪明。在下也是不想扰乱姑娘的幽思。你……有麻烦了?”

  阿清看了他一眼,却见他看着自己的眼里有一丝极力掩饰的紧张,心念一动,轻轻道:“傻子。”这话出口,忽然觉得自己其实与他都是傻瓜,只是远远地躲在黑暗中,不敢跨到那灯火里去。她忍不住又是一笑。

  萧宁见她说破自己的期待,随即又笑起来,一时惶然,正要开口辩解,阿清道:“这里真是你家?”

  “是,这只是我家在此的一个歇脚处,外人并不知道,我爹……也不在此。姑娘如果不急着回去,与其骑马枯等,不如进来坐坐?在下这里略备有好酒。”萧宁说着,大起胆子伸出手。

  阿清见到他眼中的诚挚,不由自主也伸出手去,握住了他的手——只觉他手心都是汗——借势悄无声息地蹬上墙头。墙上果然靠着一个木梯,两人走下梯子,早有下人闪身出门,牵了阿清的马进来。萧宁对一个家人道:“拿我的帖去钟老大府上,就说清姑娘在舍下做客,晚一点我亲自送回去,叫他们别担心。”那家人应声而去。

  阿清道:“你既然知道我和小靳都在这里,道曾也一定在,为何还不动手去拿?论到武功,我可不是你的对手。”

  萧宁躬身道:“姑娘过谦了。姑娘请放心,在下既然在醉四方放手,就不会再有妄念。我爹背疮发作,已回江南修养。现在战局越来越纷乱,我们萧家已决定彻底退出江北,今后都不会再管这边的事务。道大师的神踪,在下既没有兴趣知道,也没有闲心说与别人听的。这边请。”

  萧宁在前引路,把阿清领进后院。这宅院从外面看普普通通,后院里却别有洞天,一个巨大的荷塘,中间一座江南风韵的茅亭,却没有桥相连。亭中灯火通明,看样子已备好了酒菜。

  阿清道:“一个歇脚处也这般雅致,果然是门阀大家呢。不过,在家里都要用轻功么?”萧宁道:“让姑娘见笑了。”拍一拍手,“吱噶”一声响,荷塘里一名家人划了艘小舟过来。萧宁请阿清上了舟,自己划浆,上了茅亭。

  茅亭里的石桌上已摆好了酒菜,并不丰盛,只是些寻常小菜。不过要在这江东乱世做这些江南才有的花样,也算不易了。菜肴兀自散着热气,想是阿清上了墙,这边才备好的。阿清笑道:“让下人们等久了,抱歉之至。”

  萧宁脸上一红,索性也不再狡辩,道:“反正左右也无事……你请上坐。你下午便出去,这阵子一定饿了。这是我家乡的特产香糯糖藕,你尝尝。”

  阿清也着实饿了,当下老实不客气地尝了一口,果然入口甘甜酥糯,清香可口,不禁点头。萧宁忙道:“这一样是……”阿清道:“别介绍了,听着麻烦。”自己一样样尝起来。萧宁待她都尝了一遍,拿起酒壶道:“这是黄酒,但不知道姑娘能酒否?”

  阿清吃得尽兴,道:“能!”萧宁忙替她斟了一杯,自己也端起杯,两人一口干了。阿清吐着气道:“好酒!你这里荷塘夜色挺不错呀,倒当得起这酒的清醇。”

  萧宁淡淡一笑道:“附庸风雅而已。”

  两人的话都不多,各自憋的心事也大同小异,当下喝起来,竟是无比畅快。转眼见一壶酒已见干了。阿清道:“还有吗?”

  萧宁见她脸颊飞红,已经有些醉意,怕她等一下失态,况且自己一向素食,也从未喝过这么多,便道:“酒……不宜太多,尽性了就好。在下有上好的茶,还请姑娘品一品。”拍一拍手,自有家人过来,收了酒宴,摆上几小碟糕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