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好媳妇 第七十五节 长孙无垢

《唐朝好媳妇》第七十五节 长孙无垢

作者:曾经的青柳 字数:2684 书籍:唐朝好媳妇

  第七十五节 长孙无垢

  “老爷,这张家的小娘子倒真是生财有道!”王夫人看着尚在熊熊燃烧的炉火,好奇不已,“这东西确实比劈才方便,而且还不怕潮湿。”

  王守拙摇摇头道:“只可惜她是个女儿身,否则将来朝堂之上必有她的一席之地。来人!”他扬声喊道。

  “老爷,您有何吩咐?”管家进来问道。

  “将这炉火撤了……不,搬到外面,烫壶茶来。”王守拙本来想熄掉它,这本来就天气渐热,一会儿工夫,他都有些出汗了,话倒嘴边,他又改了主意,想看看这火力如何。

  管家答应着命人将炉子搬出去,又烧上一壶茶水,不太长的时间,水便沸了,确实比用柴禾烧水快。

  王守拙微微点头,吩咐管家道:“王福,你且将这炉火熄了,将这火炉和煤装车,待我修书一封,一起送往长安秦王府。”

  “是,老爷。”管家答应一声,自去安排人手装车,王守拙便进入书房修书,并将张孝送来的那张广告也附在其中。

  王夫人也跟着进入书房,看着丈夫写完呈秦王的书信,问道:“老爷,这种事情也要禀报千岁?”

  “当然!这是张家送给我的礼物,却之不恭!”王守拙笑道。

  “礼物?”王夫人一时没有听明白。

  王守拙指着那张广告道:“这煤的作用不仅仅在民间,对于军队的用途更大,尤其是驻守北方苦寒之地的军士,每年因为寒冷减员或战斗力大幅下降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有这燃煤取暖,对于我大唐军兵来说,功莫大焉!”

  “原来如此!”王夫人这才明白,如果是这样,由丈夫呈递秦王府,自然是大功一件,再加上前一次《三字经》的事情,估计丈夫的升迁就不成问题了。

  “还不止此!”

  王守拙道:“煤之用途如此广泛,仅张氏一家,定然供不应求,她的意思是让朝廷出面,派遣有司去各地查勘,寻找新的煤矿,以供给天下,这才是难得之事,也唯有千岁,才能做得此事。”

  “想不到那小娘子竟然思虑至此,果然难得!”王夫人至此才明白丈夫刚才为什么叹息小婉非男儿身了。

  “老爷,车已经装好了。”管家在外面禀报道。

  王守拙将写好的书信拿起,来到门外将信递给管家:“立即安排人将信和货物送到秦王府,不得有误!”

  “是!”管家接过书信,领命而去。

  长安,秦王府。

  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正拉着长孙王妃的衣袖撒娇道:“母亲,我也要去,好长时间没看到柴哲威和柴令武了,我刚学的《三字经》,一定比他们强!”

  “好了,我就带你去,可听好了,不许调皮,否则回来罚你写一百张字。”长孙无垢爱怜地摸了一下小男孩的头说道。

  这个小男孩就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一个悲催的大唐太子,李世民的几个孩子争来争却,最终还是便宜了李治,连皇后都一并给解决了,但现在他还是一个小屁孩。

  王妃出府,虽然规模不似皇上的后妃那样排场,但侍卫内侍等,还是不可少的,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公主府进发,不多时,一行人已经来到平阳公主府外。

  守门的家人一见是秦王妃的仪仗,一边派人招呼,另一边飞也似的向里面传报……不多时,雯姑便带人匆匆地迎了出来。

  “奴婢文雯,见过王妃殿下!”

  “免礼!阿雯,平阳怎么样了?”长孙无垢急切地问道。

  “殿下的身体已经有所好转,现在已经开始恢复钦食了。”雯姑脸上浮起了笑容。

  “嗯,你带我去见平阳,派人带承干去见两位小郎君。”长孙无垢吩咐道。

  “是。”雯姑答应一声,命一名丫环带了李承干去见柴哲威和柴令武,她则亲自带着长孙无垢前去探望平阳公主。

  老远的,便看到平阳公主的屋门是打开的,只挂了一袭香珠串成的帘子,上官无垢是知道平阳公主得病后的怪脾气的,不仅不愿意见生人,就连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里面简直是呆不得人。

  看到长孙无垢疑问的目光,雯姑含笑解释:“这还多亏了夏小姐,也不知道她使得什么办法,让殿下同意两位小郎君每天陪她一段时间,殿下担心小郎君受不得药味,这才同意将门窗打开,一来二去的,竟是全天都可以打开了。”

  长孙无垢也是有孩子的母亲,心里暗自赞叹,这夏小婉果然有办法,天底下做母亲的,无论心中装着什么,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可叹那些名医、御医,只会在药石上枉下工夫。

  站在院子里的丫环婆子们看到长孙无垢进来,早已经拜倒了一片,又有那伶俐的,已经禀报平阳公主,秦王妃来了。

  平阳公主跟两个兄长的感情都非常好,而和长孙无垢更如亲姐妹一样,这二人一个精于无事,一个精于文采,姑嫂相得,古今也是少有。

  “拜见王妃殿下!”

  屋里几个伺候平阳公主的丫环看到长孙无垢进来,立即下拜。

  “免礼!”

  长孙无垢微微颔首,快步来到平阳公主床前,“秀宁,感觉如何?”

  “嫂嫂,谢谢你来看我!”平阳公主的精气神较前大有好转,说话也有些底气,“我好多了。”

  站在后边的雯姑瞪了旁边的丫环一眼:“没眼力见的,还不快给王妃殿下看座!”

  丫环连忙搬了一个锦墩过来。

  长孙无垢坐下后,端详平阳公主的气色……确实比上次来的时候好多了,连眼神也有也些许的神采,浑不像之前那样暮气沉沉。

  姑嫂二人久未相见,自然要有许多事情要说,不过长孙无垢很会揣摩人心,知道平阳公主不宜多说话,大多数时候是她将外面的事情说与平阳公主听,而平阳公主也只是偶尔提些问题。

  “秀宁,这一次来探望你,其实还有父皇的意思,父皇一直挂念你的身体,只是国事繁忙,无暇分身,特地嘱托我经常过来探视。”

  “回去之后,替我谢父皇挂念。”平阳公主沉默了一会儿,才淡淡地回了一句。

  在中国儒家,讲究的是‘父慈子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子不言父过’,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孝道,其实这中间,除了第一句之外,其它两句都是牵强附会,但孔老夫子的帽子压人,害他老人家背了数千年的黑锅。

  所谓‘父慈子孝’,是指正是由于父母的慈爱,儿女更应该反馈孝心。而在天底下,确实是有‘不是’的父母,而且不准子女说父母的过错,这更是一种愚孝。人无完人,知错就改,连孔老夫子都是赞同的,也不知道哪个大儒胡编乱造,将一篇道德文章,解释得似是而非。

  说远了……平阳公主对于李渊是有意见的,不仅仅是因为她自己的婚姻。为了家族的兴盛,拢络人才,虽然嫁给柴绍非她所愿,但她还能够体谅父亲的良苦用心。但为了采取制衡的政治手腕,让两个最有才能的兄长彼此互斗,才是她不能原谅李渊的根本原因。

  在李氏兄妹中,如果平阳公主是男身,其成就当不下于李建成和李世民。当初李渊初起兵是,家眷犹在长安,是平阳公主和柴绍千方百计,将家眷送了出来。其后为了支持父兄,平阳公主男扮女装,散家财,招募民兵,支持父兄。当时李渊的队伍力量不足,而平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股竟有数万人,实力远远超出平阳公主的军力。

  平阳公主收编的这帮义军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如果没有几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镇不住他们,何况其兵源还来自原本不相统属的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收编的乌合之众变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取得如此大的战绩,足见平阳公主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的。

  对于李渊采取的所谓制衡,平阳公主从一开始就不赞同,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她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兄妹感情极好,而且也是忧虑皇室的根本。如果这两个人当中,一个碌碌无为,另外一个才华出众,也就罢了。可两个人都是极富才能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悲剧下场——在有李渊制衡的情况下,他们彼此不能伤害;当李渊的制衡之策失控的时候,得意的那个绝对不会给自己留下隐患,这必然是产生悲剧性的后果,而这一切,她根本无力解决。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姑嫂二人都避免谈及李氏兄弟和李渊,反正长孙无垢有的是话题可说,长孙无垢还谈到了最近坊间流传的《西游记》和《红楼梦》。

  “秀宁,你府上那位新来的女官呢?父皇还有赏赐给她。”长孙无垢说道。

  “父皇倒是费心了。”平阳公主淡淡地谢了一句,对雯姑道:“阿雯,去看看小婉有没有授完课,如果授完课,就请她过来一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