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好媳妇 第二百零九节 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一(上)

《唐朝好媳妇》第二百零九节 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一(上)

作者:曾经的青柳 字数:2673 书籍:唐朝好媳妇

  古代言情

  吏治不好,不是一个人的过错,张陵不会与一个差役头目过不去,看着那个李头儿吓得实在是惶恐,小婉便向他询问怀柔县的情况……她知道把握方寸,为了不给张陵造成困扰,涉及到吏治的她是不能过问的,但对于怀柔在灾后的情况,却是很感兴趣,而那个叫‘李语’的差役头目也渐渐放松,开始有问必答了。

  转过一个街口,前面传来一片吵闹声,一大群人围在那里,一个个情绪似乎都很激烈的样子,看他们的服装,应该都是些平民……或者说是难民,在人群之外,几名衙役徒劳地想维护秩序,却根本没什么用途。

  “肖三,去看看怎么回事。”小婉没让张陵上前,而是吩咐肖三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良民和暴民仅一字之差,万一里面有什么铤而走险的家伙给张陵来一下子,她可就凄惨了。

  不一会儿,肖三便气忿忿地回来了,原来,那些人所围的是当地的一个粮店,据一名平民反映,朝廷下拨的赈济粮被当地官吏换给了怀柔县的第一豪门郑氏,换来的粮食全都是一些霉烂变质的陈粮,而且就在这些陈粮之中,还掺有草根和沙土。

  最为可恶的是,以郑氏为主的几家士绅联全起来,提高粮价,在卖了几天之后,又突然关闭粮店,声称无粮,分明是想囤积居奇再度涨价。

  “岂有此理”张陵怒了,到底是年轻,一点儿也沉不住气。

  “去施粥棚看一看。”小婉轻声道。

  “嗯。”张陵终于沉住气,他初来乍到,两眼一团黑,还是先掌握一些资料要紧。

  新任县令大人的吩咐,李语不敢不遵,不过这家伙也算聪明,在说话的工夫,就悄声吩咐一名差役回去汇报,然后带着张陵等人去距离最近的城南施粥棚。

  来到城南的施粥棚处,这里有许多灾民,他们的脸色早已经麻木,满脸菜色,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怪异的、令人作呕的味道。

  “这就是粥棚?”张陵和小婉相互看了一眼,都是满脸的疑问,就算是猪圈的味道恐怕都要比这里要好一下,两个人推开旁边的下人,来到一个正在喝粥的灾民面前。那个灾民先是条件反射似的护住自己的饭碗,待看清二人实在不像是抢饭的人后,才有些放心,但仍然很警惕。

  小婉扫了一眼那碗粥,先别说颜色如何,汤是汤,米是米,看着就令人大倒胃口,更别说是吃了,就算糊弄猪,也不应该是这样。

  她们来到烧粥的锅台后面,一名维持秩序的差役上前要拦住他们,李语上前一步制止他道:“不得无礼这是新任县令大人”

  一听是新任的县令大人,那名差役哪里还敢阻挡,行了礼之后,老老实实地等在一旁。张陵皱着眉看了一眼锅里煮的‘粥’,指着锅灶后的口袋道:“打开”

  “这个……”那名差役有些犹豫,李语瞪了他一眼,上前一步,抽出腰刀将一只粮袋划开一道口子……立时有一股腐败的味道从里面用发出来。

  张陵的脸色难看之极,问道:“这就是赈济粮?”

  “是的。”那名差役的脸色有些发白。

  “你们平日也吃这个吗?”张陵盯着他问道。

  “不是。”差役倒是实话实说。

  在张陵询问那个差役的时候,小婉的目光却在人从中搜寻,她注意到,在那些衣衫褴褛的灾民中间,有几个满脸堆笑而且身上的衣服颇为不错的人正在那里寻人攀谈,而那些攀谈的对象大多是身旁有小女孩或者大姑娘的。

  “人渣”小婉愤怒地低声咒骂了一句,这是些什么人她当然猜得出来,可现在的问题是,她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切。

  就在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只见几个差役领着一群人正向这边走来,为首的三人百姓们大多认识,正是本县的三位大佬:赵县丞、姚主簿、孙县尉。不过这三位大佬一齐行动的时候还真不多,有不少人已经跟在后面看起了热闹。

  “哪位是新任县令大人?”赵范来到近前,状似恭谨地问道。周围立即响起一片议论声,众人这才知道进行朝廷派了新的县令,有些知道内情的人看着那位赵县丞的目光便有些暧昧了。

  “本官就是新任怀柔县令”张陵上前一步,对身后的张松吩咐道:“将吏部文书交与他们验看。”

  张松上前一步,将相应公文交给赵范。

  那县殿孙晔是一介武夫,对于文书之类的东西也就是看一看,赵范和姚永国却是积年老吏,只看了一眼便确认无疑,连忙交回文书,重新见礼。

  “怀柔县县丞赵范见过大人”

  “怀柔县主簿姚永国见过大人”

  “怀柔县县尉孙晔见过大人”

  三人重新见礼,身后跟着的一众吏员自然也纷纷参拜……这场面未免就有些乱,张陵就蹙起了眉头,开口道:“在外从权,大家不必多礼。”

  “大人远道而来着实辛苦,后宅已经整理完毕,随时可以入住,晚上我等下属设酒为大人接风洗尘,还请大人务必赏光。”姚永国上前一步说道。

  赵范不满地瞪了他一眼,刚要开口,却不料旁边的孙晔又接上了话:“适才若有人冒犯大人,确是他们眼拙。大人不记小人过,还请大人宽宥他们这一遭,让他们戴罪立功。”

  他说这话却是极其顺当,三班差役说起来都归县尉管,他的手下惹祸,当领导的自然要担待一些,不过张陵早已经知道这里的衙门风气一团糟,而且让他最为恼火的也不是这个,微微压了一下火气,他开口道:“不知者不罪,得罪我没什么关系,但要得罪了黎庶百姓,那事情就严重了。赵县丞,你和姚主簿、孙县慰暂时留一下,其他人回去忙公务吧。”

  “是,大人。”

  赵范愣了一下,回头向那些吏员挥挥手道:“听大人吩咐,诸位都回去工作吧。”

  待得众吏员都纷纷离开之后,张陵突然问道:“谁主管赈济粮的发放?”

  这问题来得突然,三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姚永国开口道:“回禀大人,主管赈济的是赵县丞,具体负责发放的是孙县尉,卑职只负责记录。”

  “很好。”

  张陵看了三人一眼,突然吩咐道:“肖三,拿一袋粮食过来”

  赵范等人的心中顿时咯噔一下,神色有些紧张,肖三提过来一袋粮食扔在地上,张陵抽出佩剑,划开袋子,指着那些陈腐的粮食道:“不要说我没给你们机会,现在你们可以告诉我,谁和这些粮食有关,你们都贪污了多少?现在退脏反悔,我可以原谅”

  空气顿时紧张起来,赵范和孙晔对视一眼,空气中似乎有火花窜动,谁都没有料到冲突会在张陵还没有正式上任的时候就发生了,一时间连小婉都有些措手不及,她立即向肖三作了个手势,几个人悄悄变换站位,将张陵与四周隔开。

  赵范是个积年老吏,张陵突然不按照剧本出手,让他颇有些措手不及,他尴尬地道:“这个……大人,是不是我们回衙门再说?”

  张陵微皱眉头道:“事无不可对人言,有什么不能当众说的?赵县丞,你就在这里说好了。”

  赵范的眼里闪过一丝阴霾,迟疑了半天才低声道:“大人,我知道这些粮食不好,可朝廷下拨的赈济粮远远不够,既要保证能够让灾民们吃上饭,又要让他们尽早的回家和地自救,无奈之下,我们与城里的粮商以一斤新米换三斤旧米,虽然米质差了一些,但不会饿死人”

  张陵冷笑,他指着地上的粮食道:“就这种粮食,一斤换十、二十斤都划算,根本没有可比性,按照你的说法,应该是立下了大功,我应该向朝廷申请表彰你才对”

  赵范的脸皮自诩够厚,可面对张陵的辞锋,老脸还是红了起来:“岂敢、岂敢……”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听不见了。

  “我看是‘颇敢’”

  张陵语气一转,“既然你已经和城里的粮商换过粮了,为什么他们还说没有粮食?是不是囤积居奇?朝廷已经再三说过,不许提高粮食价格,你们主持着怀疑县衙,是怎么应对的?”

  一连串的问题让赵范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如何回答。

  “怎么不说话?姚主簿、孙县尉,你们清不清楚这件事情?”

  当然清楚,可现在又有谁敢说?

  看着张陵眉宇间一片肃杀,小婉暗自欢喜起来,这个小郎君终于开始成长起来,这简直是天赐的良机,正好趁此机会将怀柔县衙掌控起来。要知道,是人都喜欢欺生,这些吏员都把持着衙门数年之久,不管朝堂怎么变,他们这些基层的衙门却几乎感觉不到,积年老吏固然使用着顺手,可要发起刁来,还真是不好制约,现在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系统信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