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白山下好种田 第八十五章 文成的选择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八十五章 文成的选择

作者:长白山的雪 字数:2708 书籍:长白山下好种田

  岳思远见了这新鲜的榆黄蘑,甚是惊奇,不免多问了些。志新就跟他说起了家里种蘑菇的事情,当岳思远知道种出蘑菇的,竟然是一个才十岁的小女孩,就更是好奇的不得了。“许老弟,你家这位千金可真是好灵的脑子,竟然能琢磨出来这些。好,老弟有福啊。”语气之中,透出一股子羡慕的味道。

  志新摆摆手,“啥有不有福的,咱们庄户人家,本来就是土里刨食,种地才是根本。弄这些,也不过是农闲了,挣点钱花花而已。小女从小就野的很,像个小子似的,成日的跟着文翰他们满山跑,可能也是见的多了,脑子活些罢了。”

  一旁的鹏程说起了在山上和许家这些孩子相处的情形,也说这个静涵聪明伶俐,懂得又多,是个很讨喜的女娃娃。

  “哪天老弟有空了,就把夫人和女儿带过来,咱们两家好好的聚聚。鹏程和文翰、文成他们在学堂里倒是相交甚好,鹏程也经常带文翰两兄弟还有一个林家的孩子回来。孩子们交好,我看着许老弟也觉得投缘,以后咱们常来常往,就当做是亲戚走动。”岳思远是什么样的人?从上次儿子在山上住了十来天才回来,然后许家送来了那么些的东西,这岳思远就对许家有些好奇了。今天一见面,这志新接人待物也大方的很,更没有那种小户人家的小家子气,让岳思远对他的好感急剧上升。

  鹏程回来说过,文翰四兄弟如今都在学堂念书。这个年代里,能够供一个孩子念书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是一家四个孩子都念书?并且许家的孩子,尤其是文翰,在学堂里的成绩可是拔尖的,想来他日文翰定然能够有个功名。这许家以后也不是一般的人家,所以岳思远就更加坚定了结交的心思。

  “不敢,不敢,承蒙岳兄不嫌弃,肯叫志新一声老弟,志新已经是高攀了。哪里还敢和岳兄攀什么亲戚啊?以后岳兄如果有用的到小弟的,就请直言,小弟定当尽全力。”志新冲着岳思远一抱拳,说道。“岳兄,今日我们还有点事情,就不在这里打扰了。他日岳兄若是有空闲,可以到山上去看看。参场子那边,依山傍水的,景色也不错。”志新他们还要去孙管事那里,所以就起身告辞了。

  岳思远让人准备了一份回礼,“许老弟,都是些普通的东西,比不上你们家拿来的新奇。回去给两位老人和孩子,,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还望老弟莫要推辞。”他这话倒是真的,这回礼就是一个日常人情往来的惯例,万金油型的回礼,还真就比不上许家用心准备的。

  志新也没推辞,大户人家都讲究这些,要是自己不收,对主人的面子上不好看。于是父子二人从岳家出来,岳府的下人把回礼放到了车上,志新对着亲自送出来的岳思远一拱手,然后才赶着牛车离开了。

  岳思远看着志新父子离开的背影,跟身边的鹏程说道,“儿子,以后跟许家的孩子好好相处,这文翰将来,成就不会小了。还有那个叫静涵的小丫头,要是能跟她交好,定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鹏程点点头,“爹,我知道了。”父子两个转身回府了。

  志新父子又去了孙管事家里,自然少不得寒暄一番,然后才回到了山上。年前的忙碌自是不必一一细表,许家一家人都在忙活着准备过年。静涵还是在那两栋房子里忙活着蘑菇的事情,她想着年前再出几次蘑菇,孙管事不是说还有个菜蔬的铺子么?估计年前这蘑菇能好卖的。天气也渐渐的暖和了些,再好好的烧一下炉子,估计还能多出些蘑菇的。

  到了腊月二十六,静涵摘下来了将近三十斤的蘑菇,让志新送到了镇上去。孙管事一看,可高兴的了不得,一斤又给加了五文钱。而且还嘱咐志新,要是年前还能出来蘑菇,就赶紧的送过去。二十八这天,静涵又摘下来了三十斤,年前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很少,正好自己家留着吃些,再送点给人,也就差不多了。

  炮竹声中,又是一年。静涵已经十一岁了,她来到这个世界,也快三年。一转眼,外面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正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好时候。

  参场子里头当然有的是活要忙了,静涵也忙着呢,她要把去年藏起来的那些山蚕的蚕茧拿出来,用人工加温的方法,让这些蚕茧孵化产卵。当然了,加温的地方,还是那两栋房子。房子里的菌木早就被搬了出去,这时屋里已经扯满了细麻绳,上面密密麻麻的串着一些蚕茧。

  这山蚕想要温度均匀,就得把蚕茧用线穿起来。当然穿的时候,只是穿过外面那层丝所成的茧,而不能伤到里面的蛹。加温的过程中,还要经常的翻动,以保持受热均匀。这样的过程,要经过大概四十多天,这蚕茧里面的蛹就会破茧而出,成为蚕蛾。

  静涵自然不能整天的守在房子里,每天早晚烧一遍火墙,保持屋子里的温度在二十六七度就行了。这个温度不太好把握,因为毕竟是没有温度计。静涵也只好大概根据人体的感觉,来测试温度了。反正这柞蚕本来是野生的,比家蚕的抗性要好,就是略微的差些,也没啥大事。

  静雅又回到了镇上陶家,文翰和文成二月的时候去参加了县试。学堂里的老先生觉得文翰他们几个还可以,应该去试试,就帮着弄好了担保啥的,然后让文翰、文成、鹏程、子轩一起去参加县试了。考试的结果,文翰和子轩、鹏程全都考过,而文成则没有考过。

  文成回到家里,跟老爷子说了他不想再念书了,因为他对于这些真的算不上有天分,也不太感兴趣,他想跟志明学医。

  老爷子思索了半天,这才抬头仔细的看了看文成。“文成啊,这事你可得想清楚了。咱们家供你们念书还是供得起,只要你想念,爷爷咋地也得让你念下去的。你若是不念书,跟你三叔学医,倒是也行,这事你自己想好了吗,不后悔就行。”老爷子对于文成和文昌更为的疼惜,毕竟这两兄弟父丧母离,身世太可怜了。

  “爷爷,我想明白了。我一直念书都不好,不用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功名,把我这辈子都搭在科举上头。我得学点有用的东西,三叔以前就教过我学医,我对这些药材啥的倒是挺喜欢的,我想跟三叔学,爷爷,你就答应我吧。”文成非常坚定的看着爷爷,表明了他的态度。

  老爷子和老太太互相看了一眼,然后无奈的点点头,“好吧,路是你自己在走,这些谁也不能勉强你。既然你已经决定好了,那就依你。以后你可别后悔就行。”老爷子同意了。

  文成跪下给老爷子和老太太磕了个头,“爷爷,奶奶,谢谢你们的成全。文成父亲离世,母亲远走,是爷爷奶奶疼我爱我,才没让我成了没爹没娘的野孩子,这份恩情,文成记在心里。他日文成长大成人,定然会好好的报答爷奶的恩情。”

  “你这孩子,这咋还跪上了?快点,赶紧起来。好孩子,你们都是爷奶的亲孙子,不疼你们,爷奶还能疼谁去?行了,好好的给你三叔见个礼,就当是拜师了。以后跟你三叔好好的学,也算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老爷子赶紧让文成起来,然后又嘱咐着。

  文成跪下给志明也磕了头,正式的拜了师,从那以后,文成就回到了山上,跟着志明一起学习医理,也跟着大家一起忙活着山上的活计。

  静涵晚上的时候才知道了文成的决定,静涵找到了文成,跟他谈起未来的打算。“二哥,你不念书,跟三叔学医,这些倒是不错。那你想没想过,以后想要干点什么?是自己开个医馆,坐堂看病,还是到人家的医馆里去呢?”

  文成听了,摇摇头。“我还没想过这些呢,我先跟着三叔学医,等真的学好了,再去想那些也不晚吧?”

  静涵点点头,文成这样想倒是也没错,先把医术学好了,才是最根本的。不过,有的时候,也可以从另一条路走的,不一定只走一条路。“二哥,那你想过去培育药材,然后去经营药材了么?你看那些药铺里头,棒槌是论钱称的,买的价钱可贵着呢。但是我们卖出去,可是论斤的呢,这中间可是差了很多的钱,这些钱,都是那些药材商人挣了。再者,咱们参农在地里忙活了三年,种出来的人参才能买上那么点儿的价钱。其中的利润,都是被这些小贩子给挣走了。如果哥哥能够找到一个销路,把咱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棒槌,卖的价钱高些,我想村里人可是会很高兴的。二哥,你想学医固然好,可是学医也只是一条路,你面前有太多的路可以走。学医只是开始,借由这个开端,你可以干很多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