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白山下好种田 第二百八十章 女儿清宁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二百八十章 女儿清宁

作者:长白山的雪 字数:2678 书籍:长白山下好种田

  静涵笑了笑,“不用的,我一切都好,没什么可担心的。这孩子很乖,从来也不闹我。”静涵摸着自己的肚子,如今她怀孕已经两个多月了,一直都没什么反应的。

  “不过,咱们是不是把清远和清遥送走啊?那是林家的骨血,一定要保护好的。”静涵想起了两个儿子,“家里有爹娘在,一定会照顾好孩子的,这样我也能放心一点儿。”静涵不想离开子轩,不管未来要面对的是什么,她都要和子轩在一起。不过清远和清遥还太小,不能留在这边的。

  子轩叹了口气,他自然是明白静涵的执拗,“好,那就把清远和清遥送走吧,总不能一家子全都在这。”

  “别瞎想了,说不定朝廷的军队,很快就能把北元国打败了呢?那样咱们不就没啥事了么?”静涵轻声的劝道。

  其实静涵心里明白,这一次北元国来势汹汹,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击退的。北元国已经好多年都安安静静的,如今突然发难,定然是已经准备好了。就是不知道朝廷里,能不能重视起来啊。

  子轩摇摇头,“你我心里都明白的,这一次,北元国不会轻易的善罢甘休。如今北元的可汗莫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雄。这些年,北元国统一了草原上的部落,并且将更北面的寒冷之地也都划入了统治,还有西部的一些小国,也都臣服于北元国了。如今的北元国,实力可是非同一般的。”

  这几年在喜州?子轩可是通过各种途径来打听北元国的情况呢,对于这些情报?可是掌握了很多。而越是了解的多了,对于这次的战事,心里也就越没底。这北元国的人,各个都骁勇善战,勇猛非常?想要抵挡住他们的进攻?可是不太容易。

  夫妻两个又说了阵子话,静涵有些困了?这才上炕睡觉了。

  第二天,静涵就派了人?将清远和清遥送回家乡。原本静涵的意思是连钱氏也送回去的,可是钱氏不同意。一方面静涵如今怀有身孕,女人怀孩子就等于是鬼门关前走一遭?钱氏放心不下。另外就是钱氏收了很多的徒弟?她不能就扔下这边的事情。

  “静涵?我不能走?我既然决定了要开馆授徒,就不能半途而废。再者?万一战事起来?我在这也能帮着医治伤员什么的。从今天开始?我就先教给那些孩子?怎么处理伤口。先让他们从外伤学起吧?这样还能学以致用。”钱氏原本的打算并不是如此,不过这中医可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学的成的?要是先教她们外伤的治疗,倒是能快一些的。以后若是战事平复了,再重新教授也就是了。

  既然钱氏这么说了?静涵也不好再多说,有钱氏在身边?的确是能有很大的作用的。“既然姨母想要留下,静涵也实在是有很多地方离不开姨母,那就这样吧,只是害姨母受累了。”静涵有些歉疚的说道。“姨母本来可以在京城安享晚年的,如今却因为静涵,来到这是非之地,是静涵连累了姨母。”

  “傻孩子,说啥呢?姨母能够认识你们夫妻,是这辈子最高兴的事情了。有你们在身边,姨母心里没有半点遗憾,倘若北元国真的攻打过来了,就让咱们一家子,为国尽忠也就是了。”钱氏拍了拍静涵的手,笑道。

  五月初,朝廷的军队,出嘉峪关,与北元国交战。两国四十万的军队激战数日,朝廷的军队不敌,退回了嘉峪关之内。之后接连几场战斗,双方各有伤亡,两国的军队,就在嘉峪关一线对峙起来。

  西北行军大元帅莫永成,坐镇军中,指挥若定。与北元国你来我往的,倒是打了个不亦乐乎。

  行军打仗,皆非一朝一夕之事,皇帝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举全国之力,全力支援西北,从各地再次抽调军队,征集粮草,送往前线。

  战火尚未蔓延至东北,但是喜州的知州林子轩,倒是上奏朝廷,请求朝廷调拨军队,驻守边境。皇帝深知东北地区的重要性,于是下令驻守东北的军队,向边境集结。

  在东北驻守的,正是莫永成的侄儿,莫永安的长子,莫宏帆。莫宏帆的军队,驻扎在韩州西南的地方,却并没有按照皇帝的旨意再往北行进。莫宏帆上奏朝廷,说喜州不过弹丸之地,不足为虑,不如驻守在韩州之外。此处进可攻,退可守,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帝对于这个,也是没什么办法的,于是只好默许。好在北元国的军队,一直都集中在西北。其余的地方,只是偶尔有零星的小股北元人袭扰边境,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失。

  这一年的十月二十六,静涵生下了一个女儿。子轩乐得不行,给女儿起名,叫做清宁,自然是有海晏河清,天下安宁之意。静涵夙愿得偿,也是心满意足,满心欢喜。

  入冬以后,北元国也停止了进攻。北方本就寒冷,再加上冬天雪太大,根本就不利于行军。于是两国不约而同的停止了攻伐,让军队休养生息。这样,所有人也算是能够松口气了。

  冬月二十六,是清宁的满月。虽然今年的形势不算太好,可是子轩依然给清宁办了满月宴,邀请亲友前来喝满月酒。

  志新和兴家那边自然是接到了喜讯,林家老爷子的身体不好,兴家就没能来。倒是志新夫妻没什么事,冒着严寒,来到了喜州。

  “昨儿个还下着雪呢,今天倒是大晴的天儿,可见咱们家清宁是个有福气的,这么多人都来喝她的满月酒。”钱氏和薛氏在屋里说着话,“这个孩子啊,真是省心,静涵怀着的时候,就是半点毛病都没有,比清远他们那时候可是强多了。生的时候也顺当,没用上半个时辰,就生下来了。咱们静涵是个急性子,这三个孩子了,都生的挺快。”

  薛氏忍不住笑了起来,“就是这样才好呢。咱们女人生孩子,就怕有什么事情,顺顺当当的,可是比什么都强。你说这两年啊,天灾人祸的,就是不消停。我们在家里还差点,毕竟离得远些。这喜州,就在边界之上,我们在家啊,都是成日的担心。”说着说着,薛氏就说起了自己的忧心。

  “那时候知道静涵有了,还把清远哥两个送回了家去,我们的心里就担心的要命。这要是万一北元国打过来了,可怎么办啊?好歹的,这一年算是平安的过去了,静涵这孩子也生了,以后即便是有点什么事情,也多少能担些是非了。”说起这些,薛氏难免摇头叹气,为女儿担忧。

  “行了,你也别想这些个,静涵是个有福的,不会有啥事情。说不定过了今年啊,那北元国就直接撤兵了呢。”钱氏安慰着薛氏。

  今天来了不少的客人,州衙的官员,喜州城里的一些头面人物,还有各县的人,都来了。而且来的还有不少的女眷,于是钱氏和薛氏就帮着静涵去招呼那些个女眷。

  子轩也少不得在前面接待那些来贺喜的宾客,文宣和子文这次都跟着一起来的,正好帮忙,子轩才算是没那么的忙碌。

  “大人,知府大人来了。”有人跑来,向子轩禀报。

  子轩一听,赶紧的往外迎接,来到府门口,果然是知府大人坐着马车来了。子轩快步上前,“下官见过大人。”

  知府大人从车上下来,看见了子轩,就笑了,“子轩啊,不用那么多礼,咱们之间,还用得着这么客气么?”

  周知府来到隆州也有一年多了,他为人宽厚谦和,对待下属都十分的礼遇,所以府衙上下人等,对于这位知府大人都是很敬重的。

  莫宏帆的军队,就驻扎在韩州城外。大军驻扎,难免要从当地征调粮草,为了筹集粮饷,子轩倒是跟周知府接触的挺多的。两个人虽然岁数上差了不少,但是却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子轩少年才俊,周知府却是经验老道,这两个人在一块儿,总是能想出来不少的好点子。男人的友情,有的时候,也是从互相欣赏开始的。

  “大人快里面请吧,这样的天气,竟然劳动大人前来,可是小女的荣幸。”子轩赶紧把周知府让进了会客厅了。

  屋里面的官员一看是知府大人来了,少不得都要起来见礼的。

  周知府摆摆手,“诸位无需多礼,今天是林家千金的满月宴,咱们都是长辈,都是来喝酒的。”

  周知府坐下之后,其余的人也都坐下来,大家倒是也没有多拘谨,该说什么就说些什么。当然了,众人的话题,还是集中在了北元国入侵这上头。

  “这一年来,咱们大齐和北元国也算是互有攻伐,谁也没占了多少便宜。不过总的说来,咱们可是占了地利的优势呢。嘉峪关一线,有坚固的长城,那北元国的骑兵,自然是无法越过来的。可是要让咱们的军队出嘉峪关和敌人作战的话,可就不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