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白山下好种田 第二百五十章 救灾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二百五十章 救灾

作者:长白山的雪 字数:2682 书籍:长白山下好种田

  那位黄通判最后只能气呼呼的走了,等到送走了黄通判,子轩几个人就笑了起来。

  “大人,你这么不给他面子,就不怕他回去给你上眼药么?那知府本来就跟你不对付,他要是来真格的,暗中使坏害你怎么办啊?”赵县丞还是有些担心的,这个方知府,可不是个心胸开阔的人。

  子轩笑笑,“随他吧,我估计光是这救灾的事情,也够他头疼一阵子的。想要陷害我,也得他忙的开才行。这个暂时不用考虑,咱们还是先把刚才商定的事情办好再说。”

  赵县丞和刘主簿点点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赶紧的去安排一下,这也是关系到全县百姓的大事。”两个人一起出去了。

  七月十八,李铭宇、齐云飞、许文翰、许文昌、岳鹏程几个人,带了两千军士,还有从京城和周边各州县筹集的粮食两千石,来到了隆州的境内。因为铭宇事先派了人提前来查看过,知道东部地区受灾轻微,西部又有子轩在,也没啥大事,最厉害的还是中部,所以铭宇这些人就直接奔着中部过来了。

  他们第一站到达的,当然是隆州下辖的韩州。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跟大齐别的地方有些不同。隆州虽然名字叫州,其实是府城,其范围大概有后世的省差不多了。而其下辖的,有州和县,但是这州和州并不相同,有的州下面能够管着几个县,有的却并不管辖。同时,有的县也是直接归属于府城,就像镇东似的,直接归隆州府管辖。

  造成这个局面,当然还是因为东北地区,本来并不归属于中原,而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政权。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东北这地方有过无数个少数民族建立过国家,每一次的都城都不相同,所以造就了如今各个地方名称的混乱。

  而到了大齐的开国皇帝,此人乃是一位军士奇才,在夺取了中原之后竟然一路攻打到了东北,将这片地域占领了下来。不过这种历史存留的状态,却是保留了下来,只是稍微的有些改善而已。

  当然了,这些算不得什么大事,人们也都习惯了这样的划分,所以就这么沿袭了下来。

  这时大雨已经停了七八天了,路面早就干透,地里的洪水也都退了下去。众人一路来到这边,路上也是遇到了不少的苦难,总算是快到地方了,大家也都松了口气。

  对面来了不少的人,男女老幼全都衣衫破旧,蓬头垢面的,看样子像是有些日子没能吃饱饭了,一个个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

  文翰下了马,来到这些人的面前,“大伯,你们这是要去哪啊?”

  一个老头看了看文翰,“小伙子,我们是逃难的啊。唉,老天爷不开眼,一场大雨把我们村子全都冲没了。我们活不下去啊,就想着往南面逃难,说不定还能留下条性命啊。”这老头说话时有气无力的。

  “老伯,府城不是离着这里挺近了么?难道知府大人,还有各地的官员就没有开仓赈灾么?”文翰有些不解,虽说北方今年普降大雨,可是也不可能全都遭遇了洪水吧?按理来说,即便是朝廷没有赈济,光是个地方官仓里的粮食拿出来,也是够灾民果腹的啊?

  “唉,别提这个了。知府大人倒是让人搭了粥棚,可是那粥稀的,就跟水一样。就这样还每天都限量,有很多人都排不上啊。我们也在那排了两天的粥,实在是熬不下去,这才想着还是逃荒去算了。要不然,也是全都饿死啊。”老人说起这事来,禁不住泪水就流了下来。

  旁边的那些人也七嘴八舌的说着,文翰一听,眉头紧皱。“老伯,你们先别往南走了,到了外地,还不是人生地不熟的,又上哪混饭吃呢?我们是朝廷派来的,你看,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粮食。留下来吧,挺过这阵子,地里的庄稼收上过来,咱们好歹就能过下去了。”文翰劝道。

  那些人抬头看了看对面的队伍,好长的车队啊。每辆车上都装满了麻袋,看上去倒像是粮食。

  “这位官人,您说的可是真的?要真是如此,那我们就不走了。谁愿意背井离乡的跑到外面去混生活啊?但凡能够活下去,我们都是愿意在家乡的。”一个年轻人问道。

  “放心吧,我说的都是实话。这样,你们先跟着我们往回走,吃饭啥的就跟我们一起。等着我们见到了这里的官员之后,就会正经的发放粮食给百姓的,怎么样?能相信我们么?”文翰看见这些人,心里真的是很难过。

  铭宇在后面已经听到了文翰和那些难民的对话,他悄悄的对云飞说了几句话,云飞就带了一些人快马飞奔而去。

  这些难民跟着铭宇他们的队伍一起往府城走,路途还是有些远,晚上就找了个地方扎营休息。这些难民跟着大家一起吃了晚饭,铭宇就趁机会向这些人打听了一些情况。

  从这些人的口中得知,其实各州县的粮仓只有个别的被洪水淹没了,其余的都保存完好。

  朝廷都是有政策的,每一年收上来的粮食,除了上缴国家的那部分,地方上都要留下来很多,用作备战和备荒。等到下一年的新粮入库,这些陈粮才可以动用。

  铭宇听了这些,就有些气愤。“明明有粮食,却不拿出来给百姓吃,弄个粥棚,恐怕也就是走个过场罢了。这隆州的方知府,看样子是真的干够了。”

  “没事,咱们不是派了好几批的人提前过来了么?总会弄清楚这边是什么情况的。你也不用生气,这些当官的,有几个是真心为百姓?咱们这次出来,皇上不是说了么,给你临机专断之权。要是有那贪赃枉法的,干脆就杀两个,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了?”鹏程笑着劝道。

  铭宇点点头,这事不是着急能办的。“行了,咱们这一路奔波,也够累的。都早点休息吧,估计明天能到隆州府城,到那了,恐怕是更累了。”

  第二天的中午,一行人终于到了隆州府城。果然,在城门外,有好几个粥棚,一些灾民们正在排队等着领粥呢。

  铭宇派人过去看了,那粥很稠,并不像难民们说的很稀。铭宇看了看鹏程等人,大家相视一笑,看来他们要来的消息,早就到了这边了啊。

  大家正要进城,就看见从城里出来了不少人,全都穿着官服。

  “不知是王爷到来,下官有失远迎,还请王爷恕罪。”为首的自然是方知府了,他早就接到了消息,算准了时间出来迎接的。

  “方知府免礼,大灾过后,想必府衙里也是忙碌的很。大人又何必亲自出来迎接呢?”铭宇笑呵呵的说着。

  “王爷能来隆州,乃是隆州一大幸事,下官就是再忙,也得来迎接王爷啊。”方知府满面笑容的说着。“王爷一路劳顿,还请进城休息,如今百姓都安置下来了,没什么大事。”

  铭宇点头,带着人就进了城。那些带来的粮食,有专门的人领去了城北的一个小校场,那里地方宽敞,能够放得下。

  方知府少不得安排酒席,来招待铭宇等人,这些自然是不必细说。等到酒席过后,铭宇之前派的一些人也就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府城,把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报告给了铭宇。

  大家看到的粥棚,原本只有一个。而且就像他们遇到的难民说的一样,稀的跟水差不多。如今看到的这些,都是今天早晨才弄出来的。

  如今隆州各地,真正受灾严重的地方,一共有五六个州县,其中以扶余州为诺尼江和混同江的交汇处,所以受灾的程度最严重。这里正好挨着镇东县,所以有大部分扶余州的人都逃难去了镇东。

  当然,回来的人也报告了镇东的一些情况。难民在镇东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并且由于镇东县令治理有方,辖下的百姓如今已经恢复了生产,一片安定繁荣的景象。

  铭宇听了这些,不禁为子轩高兴。“大哥,还是二姐夫有能耐。你听听,二姐夫那里不光是百姓没有损伤,如今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了。这才是一个地方官应该做的呢,这个方知府,正经事不干,也不知道他脑袋里都想了些什么?”

  “既然这样,不如咱们把子轩调过来吧。他在这边时间长,对于当地熟悉。另外他能够把镇东治理的那么好,想来在处理灾后重建等事宜上,也有很多的经验。咱们初来乍到的,还不是两眼一抹黑?那个方知府说什么咱们就得听什么,这样可办不好差事的。”文翰提出来让子轩过来帮忙。

  “大哥此话有理,子轩如今历练出来了。再者镇东那边一切都正常,调他过来应该是可行的。”鹏程也表示赞同。

  “好,那咱们就把二姐夫给请过来。”铭宇欣然同意。他们这些人,也好几年都没能一聚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大家聚到一起,做点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