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 第六百二十三章、调整任命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六百二十三章、调整任命

作者:边隅人 字数:1845 书籍:三国之坐断东南

  在返回之前,自然是先和袁术后续的使者交接了留在寿春的周氏族人和刘晔的家人,然后包括周瑜本家在内,一起返回吴县。

  当刘风率大军回到吴县时,已经是十一月中旬,这个时候,北方已经是漫天大雪,幽州的战事早已停下,并州也进入了休兵期。倒是青州方面,因为麴义、颜良、郭图、沮授等人迟迟未能拿下青州,心中不满,一再督促,只能继续冒雪而战。

  在离开庐江之前,刘风又召集一众将士商议庐江之事,最终还是决定,以鲁肃为庐江太守,治皖,来守卫庐江。而且为了加强庐江的战力,他将阚泽、朱桓还有王英一起留下,共同守御庐江。

  至于说袁术依旧占据庐江半壁,也任命有新的庐江太守,那也不算什么了,毕竟连天子都有两个。这种事在三国时代不算新鲜,后来三国鼎立,三家还都有一个荆州呢。

  阎象的动作很快,成效也很明显,当刘风撤军时,已经和刘表、张济达成协议,东以颖水(流经汝南)为界,南至淮水而止以西以北各县全都被放弃,让给了刘表和张济,当然,也包括孙坚,毕竟孙坚也占据了汝南一些地方。

  若是平舆不被敌人攻破,就算是为了祭祀传承,袁术也不会放弃汝南,但到如今,也只能破罐破摔。汝南三十七县,袁术只保留了十四县,多是在颖水以东,淮水两岸因为靠近庐江,保留下四县。剩下的二十三县,都被敌人占领。

  因为平舆被攻破,张勋一路从败退的汝阳,逃到了南顿,又退到了颖水边上的项县,孙坚则占据了包括召陵、征羌、南顿在内的八县,剩下的十五县包括平舆,由刘表和张济共同瓜分。

  面对利益,再坚固的联盟也会破裂,更何况当初刘表决定扶持张济,是因为有袁术这个大敌在侧。但如今,袁术称帝,民心尽失,已然不再是最大的敌人,刘表又觊觎起近在咫尺的南阳来,当然不会再像之前那么大方。

  好在刘表还顾及名声,也知道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加上地域的原因,最终张济占据了包括平舆在内的六县,剩下的九县成为刘表的战果。

  等刘风回到吴县,孙坚也接受了现有的局面,最终撤兵,之后曹操也只能撤兵,和袁术以徐州为界,互不侵犯。

  回到吴县的刘风,开始忙碌起来,离开了大半年,江东有太多的事需要他做决定。好在有张昭这个内政高手维持局面,又有贺齐镇压一切,倒也没出什么问题。

  等他忙完后,想要休息一下,顺便想想该以后该怎么办时,一个消息又传来。

  因为丢了大半个汝南,袁术表示自己脸上无光,剩下的那些县,他不好再称之为汝南郡,于是废汝南之称,别置汝阴郡,将在颖水以东的原汝南十县划入其中。而淮水附近四县,则并入被刘风夺走一半的庐江。

  然后就热闹了,孙坚将夺取的汝南八县并入颍川后,觉得颍川太大不好管理,于是将颍川一分为二,另置襄城郡,治襄城县;张济因为占据平舆,继续称汝南郡,但是却在皖城以西,分出数县,另置南乡郡,治南乡县,如此,张济算是坐拥三郡;而刘表也不敢寂寞,直接将夺取的汝南九县合为新蔡郡,治新蔡县。

  这些历史上曾经出现郡名,因为某种原因,都提前出现了。

  但刘风悲剧的发现,哪怕是已经成为扬州牧,自己还是不能置郡,只能析地置县。

  他现在拥有的地盘不小,若是按后世来算,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全部,以及安徽、江苏一部,对了,还有个台湾,可谓地域广阔,但这广大的地方,却只属于四个半郡,外加一个孤悬海外的夷洲国。这就导致,即便他想多分一些官职,也做不到。

  不过暂时还无所谓,江东数年以来,大战不多,一时间倒是不虞无官可封。

  目前他要做的,就是把江东的局面再整顿一番。

  开会,无休止的开会,除了鲁肃、阚泽留在庐江,没有回来,这次议事,就连远在夷洲的周昕也被召回来。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商议,在建安三年到来之前,终于拿出来一个方案。

  不过在方案实施之前,要先进行封赏。

  张昭为别驾从事,总理扬州大小政务;华歆则为治中从事,主掌州府文书;荀攸为兵曹从事,主掌军事;以虞翻为功曹从事,主掌官吏选拔考核;以盛宪为簿曹从事,主掌户籍钱粮。

  这些州牧府的官职,负责的是一州事务,刘风没有也不可能安排更多的人。

  张纮则成为征东将军府长史,司马是贺齐。原本汉代可以开府的将军只有大将军,但自董卓死后,西凉军各部相互攻伐,李傕以车骑将军开府以来,各地诸侯纷纷效仿。作为异人,刘风的权力还是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他之前不能开府,现在升为征东将军,也只能有长史和司马两个属官。

  此外,白建为大都督,总督军事,周瑜为水军都督,负责训练水军。太史慈继续担任豫章太守,以全柔为郡丞;以原会稽丞顾雍为会稽太守,诸葛瑾为会稽丞,凌操为会稽都尉;以周尚为丹阳太守,秦松为丞,徐盛为都尉;吴郡则是以贺辅为太守,陈端为丞,白建则继续兼任都尉。周昕被调回来任吴令,商升则被打发去夷洲任国相。

  其余有功将士,也各有封赏,或在军中任职,或到地方各县历练。在战场上立功的,则被晋升数级不等,涌现了一批中郎将。刘风自己还无法任命将军,但在给晋阳的奏表中,也举荐了几个人为将军。至于成不成,只能看天意了。

  人到用时方恨少,除却一些必须待在军中的,刘风根本无法做到在各个重要的地方安置历史武将,只能从中选择一些能力不错的人前去县令、长。

  于是刘风再度打起招募人才的主意。

  ——

  PS:一直在想得胜回来怎么安排这些人,最终还是一带而过,才疏学浅,实在是无法面面俱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