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 第五百七十章、鲁子敬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五百七十章、鲁子敬

作者:边隅人 字数:1873 书籍:三国之坐断东南

  对于失败,陶谦早有准备,但是他从未想过,袁术军会这么快打进城来。

  郯城作为陶谦的老巢,自然被其经营的坚固异常,而且陶谦为这一站做了充分的准备,城内囤积的物资、器械多不胜数,而且有足够的军队守御城池。他也不奢望像某些先辈那样坚守数年、易子而食,但守住几个月还是没问题的。当然他也没想守这么久,但只要有这段时间作缓冲,足以让他把后路谋划好,并顺利撤出去。

  但千算万算,唯独没有想到袁术军这么快就进城了。

  数年以来,徐州一直被人攻城略地,到如今更是只剩郯城以东,而且东部还被敌人攻击着,就算是最底层的民众,也能看出陶州牧是坚持不了多久了,徐州马上就将易主。自然而然的,混乱滋生,士气下降。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陶谦无疑就处于这个关口。

  他知道,袁术军能在这个时候打进城,一定是有人叛变,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

  但还好,一切都还不晚,他还有时间组织撤离。

  陶谦自己知道,时至如今,他的部属中,和袁术暗中联络的不在少数。他不在乎,因为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还没有直接投降,已经算是比较有良心了。如果陶谦是个疯狂的人,他会不顾一切将这些人杀掉,然后自杀,留给袁术一个烂摊子。

  但显然,陶谦不是。他没有自杀的勇气,那就只好宽恕这些人,依靠他们抵挡袁术军的攻击,以便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知道,在袁术尚未亲自到来和他们谈判之前,他们是不会轻言投降的。徐州的世族,即便不比豫州,也绝不会差到哪去,袁术想要稳固徐州的统治,是绕不开这些人的。

  所以之前,陶谦一直很笃定,即便是郯城被围、臧霸逃走。

  但显然他料错了,有人已经迫不及待。

  情势至此,陶谦反而冷静下来,他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已经叛变,如今不用他再去吩咐,自有人会去拦截袁术军,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一边自己做好投降或者撤离的准备。

  此时,所有人都已无心再议事,陶谦于是顺势让他们离开,各自去坚守自己的岗位。这话说出来,也就代表着陶谦已经放弃,让这些人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而他自己,也将迅速收拾东西,准备逃亡。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袁术大军虽然进城,但徐州军却在城内大族的支持下,节节抵抗。城门虽然失守,但这面城墙却还在徐州军的手中,在守将的带领下继续顽抗,仅仅依靠一座城门,袁术军不可能迅速入城。

  徐州军是凭借着一口气坚持下去的,若放在别的城市,城门失守,瞬间士气全无,直接崩溃也说不定。但这里是郯城,徐州最后的堡垒,州牧府的所在地,他们退无可退。尤其是陶谦在这里经营多年,忠于陶谦的士兵也不在少数,如果没有意外的发生,至少阻挡袁术军数日还是不成问题的。

  西门被袁术军攻破的消息,很快就传扬开来,虽然城中依旧有军队在维持治安,但混乱的局面越来越明显,渐渐有弹压不住的趋势,等到那一天,就是徐州军奔溃的时候。

  陶谦将来议事的人解散之后,没有犹豫,直接来到后堂,安排自己的家人收拾东西,准备撤退。同时,他将自己的护卫秘密派出,前去联络依旧忠于自己的将领。

  说是秘密,其实已经算是公开的行动了,在混乱中,没有任何秘密可言,陶谦经营了数年,依旧没有本地大族的底蕴深厚。

  但是这些人此刻都不会去做什么,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就算是他们中有人要投靠袁术也是一样。陶谦逃离,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没有人愿意背上一个背主求荣的骂名。守不住城投降是能力问题,要是背主求荣那就是人品问题了,是要遗臭万年的。

  所以他们对陶谦的动作视而不见,甚至还会帮助陶谦多拖上一会,以方便陶谦逃走。

  陶谦也不拖沓,因为早有准备,仅仅一天的时间,一切都已经准备完毕,数十万大军护送陶谦离开,其中就包括陶谦自老家招募的丹阳兵。

  让陶谦失望的是,除了曹豹等寥寥数人,他手下的那些文武几乎没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离开。

  陶谦陶谦选择的是北门,现在的琅琊国还未被袁术完全占据,他将通过琅琊,北上青州,然后去投袁绍。

  看着来送行的众人,陶谦没有多说什么,告别之后,立即就要离开。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州牧大人且慢!”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景兴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陶谦回头,看见了出声的王朗。

  “州牧大人,朐县赵元达尚在抵抗江东军,可能还不知道郯城之事,州牧大人既然决意离开,不知对赵太守有何嘱咐?”王朗问道。

  “本官现在已经自顾不暇,景兴就代本官通知一下,让他相机行事吧!”陶谦没有思考,直接说道,“还有什么事吗?”

  “没有了,州牧大人一路走好。”王朗退回。

  陶谦再没说话,上了自己的马车,在大军的护卫下离去。

  众人在北门目送了良久,直到再也看不见陶谦的身影。

  “在下也要离开了,诸位珍重。”终于,还是王朗先开口。

  “王大人走好,我等就不送了。”众人纷纷说道。

  是的,王朗也要离开了,也是从此地离开,只不过陶谦要去投袁绍,而王朗则是看好曹操。目的地不同,王朗当然不会和陶谦一起走,只是他的实力不如陶谦,只能尾随借势。

  陶谦对此也心知肚明,只是故作不知,大家都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无需客气,诸位珍重。”王朗说着,然后看向一位青年,“子仲,朐县是你的老家,还要麻烦你通知赵元达一声。”

  “王大人客气,下官本就要回家处理事务,顺手的事。”青年官员笑道。

  王朗带着部分人离开,剩下的不是决心投降袁术,就是另有打算。

  青年官员随着众人返回,才一进家门,就有下人来禀报,府上有人来访。

  “知道什么人吗?”青年官员边走边问。

  “好像是下邳人氏,姓鲁,叫鲁子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