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我家老祖超无敌 第八十一章 血纹龙灭

《玄幻:我家老祖超无敌》第八十一章 血纹龙灭

作者:戎笔江山 字数:1809 书籍:玄幻:我家老祖超无敌

  一望无际的西北大漠, 朔风掀起黄沙漫天,一轮金红圆日西下,灿金色的余晖间, 身披甲胄手持长刀的将士于荒漠之上策马狂奔,马蹄溅起黄沙漫漫。

  边城驻军大营

  守在门口的士兵,远远瞧见策马奔来的人,顿时喜出望外的一边拉开营地大门,一边连声喊着朝里跑:“少将军回来了!”

  杨景程策马一路飞驰, 临进门才悬悬勒马。

  骏马扬蹄嘶鸣, 马背上的银甲郎君俊逸挺拔,英姿勃发。

  杨景程翻身下马, 将手里的刀递给副将, 取下兜鍪甩掉一身黄沙, 正要抬腿往里走, 却见闻声而来的白发元帅甩着红缨枪扫向他腿弯处。

  他连忙起跳, 避开那一下,却没避过另一招朝他背心处的横劈。

  那一下力有千均,长柄击中杨景程后背, 被打得往前一扑, 他一个踉跄, 单膝下跪才稳住身形, 惊慌的朝继续挥着红缨枪要打下来的白发将军喊道:“祖父!”

  直逼杨景程太阳穴的长柄陡然一停, 白发将军铁青着脸怒斥:“这里没有你的祖父, 只有你违抗军令, 要对你军法处置的元帅!”

  “说, 我让你携兵回防,你为何不退!非但不退, 还胆大包天单枪匹马追穷寇,无视军令,目无法纪,你难道不该打?”

  此处乃西北边城,是边城之外的驻军大营,镇国将军杨谏之带兵镇守在此处,与辽国仅仅一步之遥。

  大楚建国近五百年,世代与辽国毗邻,太.祖皇帝能征善战,曾将辽打退数百里,辽国皇帝割地求和,彼时的辽国,还算得上是友邦。

  如今时过境迁,五百年来辽国养精蓄锐,国力越发强盛,而大楚,因太.祖积威犹在,周遭各国敬之畏之,这么多年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耽于享乐无意刀兵。

  历代国君更是唯恐武将势大夺权,大行重文抑武之道,经年打压之下,楚国善战之将少之又少,唯杨霍两家世代武将苦苦维继,一守西北防大辽,二镇东南抵鲜卑,得以隔绝两方的眈眈虎视。

  可惜后来,霍家在皇权更迭倾轧之下灰飞烟灭,霍家守的东南彻底沦陷,鲜卑疯狂越边掠夺烧掐,守将屡屡战死,边线一退再退。

  如此混乱长达十余年,直至霍砚横空出世,从一个洗马奴,一跃而至司礼监掌印,先皇对其信任有加,在鲜卑又一次犯边后,竟派霍砚出兵。

  兴许因为他姓霍的关系,霍家旧部对他唯命是从,士气大振,以势如破竹之态大败鲜卑,将他们撵回大渡河对岸,同时为凉州招安了山匪陈同,许其凉州知州之职,率领霍家旧部镇守东南。

  而他们杨家,世代守着这西北大漠,在辽国一次又一次看似嬉闹的进犯中填人命。

  霍家湮灭之后,大楚动荡不安,先帝许是后悔过,提武官,开武举,征兵马,却通通无济于事。

  大楚安逸得太久,悬在头上的刀已经近在咫尺。

  他做的唯二两件对事,一是送霍砚去凉州稳住了东南,二是将另一半虎符交给了杨家。

  可惜他死得太突然,还没来得及告诉太子,莫要走他的老路。

  今日杨谏之之所以如此怒不可遏,皆因三日前,在军中抓到了几个不安分的眼睛,继而辽国士兵又假做流寇越过边线袭击周边村庄。

  杨景程和其长兄杨景焕带兵前去围剿,辽国残兵败逃,杨景焕与辽国人多番交手,深知他们这一击脱离的打法。

  见他们退走,杨景焕便不欲再追,谁知杨景程并不听命,单枪匹马追了出去,彼时还要护送受伤的百姓,杨景焕不得已只好带兵退回,请示过杨谏之后,正要再出去寻时,便遇上杨景程自己回来了。

  “你知不知错!”杨谏之怒声斥问。

  杨景程抿嘴不吭声,却默默将抬起的腿放下,挺直了腰背跪在地上。

  “好好好,”杨谏之看他这幅冥顽不灵的模样,气得怒发冲冠,枪尖指着他:“你才来多久,打了几场胜仗,尾巴就翘上天了是吧?”

  “你愿意跪就好生跪着,来人,给老子打他三百军棍,何时明白‘军令如山’何时才准起来!”杨谏之把红缨枪甩向一旁的箭靶,枪尖穿透红心直直插进后方的沙土里。

  军帐里两个同样身穿甲胄的将军对外探头探脑,蓄着络腮胡的对身旁的年轻郎君道:“明玉啊,你去劝劝你祖父,子玉年纪小,哪经得起三百军棍。”

  杨景焕回头瞥他,不满道:“父亲叫儿子景焕便好,还有,父亲为何不自己去?”

  恰好杨谏之远远看过来一眼,那一眼满带凶煞和警告,杨淮生缩缩脖子,面色悻悻,却见杨景焕看着自己,假意清咳了一声:“子玉违抗军令,该打。”

  杨景焕默默挪开眼,看向坝上闷声挨军棍的杨景程:“父亲且放心,祖父心里有数,而且子玉心里压着事儿,今日这番发泄出来,总是好的。”

  杨景程还是结结实实挨了三百棍,结束时还能勉强站起来走回营帐,结果一进帐便仰头倒下去。

  杨景焕进来的时候,杨景程正光着上身趴在床上,军医正在给他上药,整个后背红肿淤青,有些地方还在渗血。

  “你出去忙吧,这里我来,”杨景焕接过军医手中的药瓶,坐在床边。

  “痛,”半瓶药粉撒下去,一声不吭的杨景程突然闷哼。

  “原以为你铜皮铁骨,不知道痛,”杨景焕四平八稳的刺他,手下的动作却轻了不少。

  “都说穷寇莫追,那些残兵跑了就跑了,你追着不放起什么作用?”杨景焕问道。

  杨景程就好像重归白日里的状态,一句话也不说,双目放空,像是在发呆。

  杨景焕心下叹气,打算说些他想听的:“成君来信了。”

  他这次来西北,就好像换了个人一般,整日里沉默寡言不说,无事时便浸在演武场练刀枪,遇到辽兵越境,他就跟不要命似的拼杀。

  杨景程直起头,转过来看杨景焕,哑声问:“说什么了?”

  “无非就是后宫的琐事,”杨景焕明知他想听谁的消息,却故意绕着只字不提。

  杨景程的眸光渐渐暗淡:“就没有别的吗?”

  “你还想着她?”眼前的杨景程萎靡不振,让杨景焕气不打一处来,剑眉紧皱着呵出声。

  杨景程见他生怒,只得苦笑:“军中人多眼杂,请大哥谨言慎行,莫要给她添麻烦。”

  杨景焕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怒其不争,压低了声音道:“她本就是钦定的天家妇,就是不嫁当今,也得嫁德宗的十皇子,由来便和你没什么关系,也不是你能惦记的。”

  杨景程闭目,掩下眼底的痛色,缓缓点头:“大哥说的我怎会明白,只是她独自在宫中沉浮,宁国公府早已被先帝架空,对她起不到助力,我身无长物,唯有挣点军功,好护一护她。”

  “你总得娶妻生子,”杨景焕隐隐猜到了他打的什么念头,心里沉沉。

  杨景程将头埋在枕头里:“打小我就想娶她,现在也想,但如今想也没有用,心里揣着人,总不能耽误旁的姑娘,况且也不知哪天就马革裹尸还,就不娶了罢。”

  杨景焕踢了一脚床腿,冷着声道:“当初她及笄,宁国公夫人焦头烂额的寻人相看,却无人敢娶时,你为何无动于衷?”

  杨景程用枕头抵住眼,企图压下那一阵催他流泪的酸涩,等他再抬起头时,帐中已空无一人。

  他望向窗外半圆的月,黝黑的双目越发空洞。

  他怎会无动于衷呢,连祖父都能察觉到他的心思,可娶她的代价太大了,大到要付出整个杨家,为了他,祖父已经低声下气去求先帝,甚至明示可以交出虎符,可先帝却拿她那凤命说事,明里暗里质疑杨家的忠心。

  是他,是他太懦弱无能,不能救她出囹圄,也无法全自己的愿。

  杨景焕带着一身怒气往自己营帐走去,寒月凛凛,四下寂静,唯有架盆里火堆烧得正旺。

  他正走着,抬眼却见一人在他帐前来回踱步。

  “周怀让?”借着月色看清人,杨景焕阖目再睁时,愠怒荡然,又是那个温润如玉的儒将:“夜已渐深,周参将怎不回帐歇息?”

  被他称作周怀让的年轻小将,眉目清隽,身形高挑,瞧着也才刚刚及冠,却已是正三品的参将。

  周怀让迟疑了片刻,垂下的手握拳又松开,松开又成拳:“听说,有成君的信来,不知可有末将的?”

  杨景焕觉得,他今夜可能是撞了为情所困者的老窝。

  又想起这两档事都和他唯二的弟弟妹妹脱不开干系,顿时心梗得不行。

  杨景焕看着周怀让,毫不犹豫的摇头。

  哪怕他眼底流露出伤神,杨景焕还是斩钉截铁道:“想必成君回去前已经和你说得一清二楚,既然你当初没反对她的决定,如今她已是宫妃,便与你再无瓜葛,不光这次不会有信件,日后也不会有,周参将请回吧。”

  说罢,便径直撩开帐帘,跨步进去。

  周怀让闭了闭眼,面上满是隐忍,最终忍无可忍一般,一拳锤在身旁的榕树上,震得枯黄的落叶飘飘。

  *

  这天也只晴了那一日,接连着便是时大时小的雪,一连下好几日不停。

  偌大的禁宫一片银装素裹,朱丹色的宫墙,银白的瓦,偶见的宫女内侍无不脚下匆匆,更显深宫孤寂空幽。

  明日便是腊八,朝中休沐,照惯例,今日晚膳各宫嫔妃要与帝后共宴。

  衣香鬓影,语笑阑珊。

  姜瓒的后宫人数并不算多,又各个出生名门贵胄,即便私下里斗得你死我活,明面上也得装个姐妹情深。

  “皇后娘娘,这是臣妾亲手熬制的腊八粥,您尝尝还是不是原来的滋味?”

  正座上,白菀与姜瓒并排而坐,面上挂着温婉不失优雅的浅笑,时而与太后细语,时而回应宫妃的附和,还要抽空对姜瓒以示贤惠的布菜,游刃有余,从容大方。

  正要示意绿漾给她盛碗汤,便见一碗腊八粥被摆到她面前。

  白菀循声看过去,白蕊小脸素白,颊上透着粉,瞧着容光焕发,这几日姜瓒为了哄她,日日留宿在关雎宫,看起来滋润得不错。

  白菀一挑眉,看着有些惊讶,微愠着嗔她:“从前是本宫替你们准备腊八粥,这回竟换成你了,你也是的,身怀六甲还做这些。”

  白蕊下一串自谦的话被堵在嘴里,她方才那话说得模棱两可,要的就是让姜瓒认为她在家中过得不好,照她预想,白菀应该问她怎想着做腊八粥才对。

  谁知,白菀竟不按常理出牌,害得她下一句话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所幸姜瓒满脸心疼的问出这一句:“宫里本就会准备腊八粥赏下去,何需你做这些?”

  白蕊也只好改口换了个说法,她微微颔首,笑得有些羞涩:“臣妾在家中时,每逢佳节一家人也会如此坐在一块儿用膳,臣妾见皇后娘娘这几日心事重重,估摸许是想家了,便想着做这给娘娘尝尝。”

  “难为你有心了,”白菀笑得真诚:“既然如此,就分下去让大家都尝尝吧。”

  虽说绿漾暗示这粥里没什么东西,白菀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白蕊总爱出些阴招,便抱着要死一起死的念头,决定把阖宫妃嫔连带姜瓒都拖下水。

  白蕊自然不会如此光明正大的害白菀,虽然有些不高兴,但还是笑笑将腊八粥分了下去。

  白菀环视桌上,几乎没人敢喝,唯有姜瓒尝了两口。

  见舒瑶光也动调羹时,白菀还有些惊讶,下一瞬却见她掩唇欲呕,瞬间明白了。

  一旁因不喜白蕊,而默不作声的太后瞧见了,眼露喜色,笑问道:“淑妃这是怎么了?”

  舒瑶光灌了口茶,压下心底翻涌的恶心,俏脸惨白:“也不知怎么了,只觉得这粥味道有些恶心,”说罢还特意看向白蕊,一脸歉意:“本宫没有说这粥不妥的意思,愉嫔妹妹莫要放在心上。”

  白蕊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她是怀着孕的,看舒瑶光这幅做派,指定是腹中有种了。

  果然,太后一脸喜气:“快去请太医。”

  舒瑶光还推脱着自己并无大碍,太医来一摸脉,便道:“恭喜皇上,淑妃娘娘已孕有月余。”

  姜瓒又惊又喜,太后却是实打实的高兴,连连说赏,连白菀也意思意思的赏出去一盆,寓意多子多福的红玛瑙石榴盆景。

  白蕊面上抽搐,强撑的笑意几乎维持不住,强忍之下,直接将手中的玉箸掰成两节。

  她不能再等了,姜瓒靠不住,那点浅薄的爱也不知能维持多久,她得另谋出路。

  她想起自己藏在暗格里的话本,暗自下了决定。

  *

  结束宫宴,白菀又命椒房殿的小厨房额外备了一份晚膳,往玉堂去。

  才走近,元禄便跑来说:“娘娘,掌印今夜不在玉堂。”

  这还是白菀头一次扑空,元禄这话的意思是,霍砚今晚一夜都不会回来。

  白菀下意识问道:“他去哪儿了?”

  元禄说:“掌印每年今日,都要去放魂灯,娘娘去太液池,或者后宫的明渠瞧瞧吧。”

  魂灯?

  白菀突然想起来,十五年前的今天,是霍家满门上刑场的日子。

  他是在给霍家人点魂灯。

  白菀只犹豫了片刻,便带着水漾往明渠去。

  她没猜错,远远便能看见霍砚站在明渠边上,不远处跟着陈福。

  霍砚今日少见的着了身玄色长袍,周身没半点艳色,离得远看不清神情,但白菀想,他生得本就好看,沉稳的玄色着他身上,应会更显清隽风流,恍若仙人。

  只美中不足的是,离他不远处,站着尚且未显怀,腰身依旧婀娜的白蕊。

  作者有话要说:

  唠唠,辛苦大家久等,写着写着有点不顺手,所以重新捋了大纲和感情线,以后得更新就会正常,说实话,这本写得我尤其痛苦,不知道有没有我前两本的读者在,看过我前两本就知道,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剧情流写手,我基友说我老搞感情流的cp结果挂羊头卖狗肉写剧情流,于是这本我就开始写感情流,刚开文的时候,几乎是我最痛苦的时候,一天写不出五百个字,我天天写完就给我基友看,然后就被骂……我当时就想,我可真菜啊,天天觉得自己菜,后来写着写着好点了,但痛苦是依旧的…怎么说呢,还是谢谢各位宝,我会好好写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