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侯门纪事 第六百二十一章,皇后的东西吃不完

《侯门纪事》第六百二十一章,皇后的东西吃不完

作者:淼仔 字数:8429 书籍:侯门纪事

  凌洲和上官风已不及去管别人怎么看他们,追着来的大人们套近乎:“大人,咱们在京里用过酒是熟人不是,您看我们这衙门还怎么住?”

  跟着他们打砸过的人屏住气,往后面缩缩。

  大人们一概皮笑肉不笑:“哈,二位大人年青有为,不费什么就拿下梁大人,又搜集到确凿证据。皇上器重二位,请二位主审。又担心这事情牵涉人过多,二位忙不过来。令我们前来协助。圣旨里写得明明白白,此官衙不必再修,又是风水宝地。二位刚上任,乱花费也不好是不是?如果有别的难处,我们理当帮忙。二位大人,今儿风大,我们先去寻住处,就不在这里奉陪。明天审案,明天来拜会。后天审案,后天来拜会。最好早审,不然我们要等到何年何月?”

  “别走,再看看这衙门,风大,穿堂风似的,这不是夏天图凉快,这秋天了……”凌洲和上官风算涎皮赖脸,但大人们也不理会,毫不掩饰他们的嘲笑,嘴里说着:“皇上圣明,谁砸的谁住,谁带着砸的,就在这里负责一方百姓的教化。”

  上了官轿,往附近军营里去落脚。

  牵涉的官员、渔霸人数众多,他们不来的话,只依靠七品县令八品县丞办不了这案子。但帮忙修衙门这事情,都是官,都对打砸衙门感同身受,没有一个人愿意当这好人。

  台风中,官轿走的飞快。凌洲和上官风叹上一口气,来不及多伤感,就让百姓们围住。

  大人们一走,他们敢说话,七嘴八舌:“真的吗?你们是官儿?”

  凌洲和上官风满嘴苦水往肚子里咽,还得好好回话:“父老乡亲们,皇上知道这里有冤枉,派我们来查案子,”下面一句本打算说砸衙门其实不对,让蜂拥出来的话堵住。

  “太好了,皇上知道梁大人是坏官儿,所以二位大人带着咱们砸了他的衙门。”

  凌洲和上官风又生出一嘴苦水,我们没让你们砸成这模样是不是?

  但回想那一天,人心愤怒如火如荼,一旦掀起压不下去。梁大人差点让打死,衙门也就成这鬼模样。

  “咣当!”

  又一个盆在风中从天而降,从屋顶洞落下来,里面不多的水落了一公案。

  凌洲和上官风一起哀叹,这案子还怎么审呢?不修万万不行!

  ……

  白卜露出不意外的神色,对再次出现的凌洲和上官风邪邪一个眼神儿:“二位,又来找我了!”

  “你小子听好!江强一去不会回头,你却是梁山王的心腹人,迟早这地方归你,或者你是重要人物,帮我们修好衙门也长你的脸面。”凌县令和上官县丞此时的面上,可以称为“凶相毕露”。

  白卜心里有翻腾出前仇旧恨的解气,抱臂故作沉吟:“你们说话能信吗?”

  “不信就揍你!想想野湖边上桃花林那一回,你们聚众打架,当时的小王爷跑得快,你小子落在后面,让我们抽一顿还记不记得?”凌洲和上官风呲牙:“后来梁山王府花了五百两银子赎你,你都忘记不成?”

  白卜也不是以前的愣头小混混,听一听,笑一笑:“二位,如今我的官职高,我要是想抽你们,只要一个眼色,有的是人把你们吊起来打,不信咱们试试?”

  凌洲和上官风拧拧眉头,叫着白卜的绰号:“白不是,我们对你说起这旧事,就不怕你寻旧仇。实对你说吧,旧仇都敢提,是告诉你,不给我们修衙门,我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上官风淡淡:“你到当年小王爷身边的时候,别看市井出身,却还是个风月雏儿。三道街上梅花院里小香姑娘只怕还记得你,扎根针的功夫你就软了,这事情要是传出去,这一方官场上有人瞧得起你?”

  白卜再镇定,眼角也抽了抽。

  随即,他反问道:“我帮你们修衙门,你们给我什么好儿?”

  “只要不违法度,你看我们这七品八品的官儿能给你什么,你只管说。”凌洲上官风回道。

  “哈哈!”一声大笑出来,白卜眉头一挑:“这话是你们说的!”怀里抽出一张纸,往两个人面前一展,白卜一字一句道:“只要我有钱,你们要修成大宅院都行。”

  空白的公文,下盖一张兵部左侍郎的官印,在白卜手上晃动。没让台风吹走,是他们三个在白卜帐篷里。

  凌洲看一眼,露出瞧不起:“你有这个,还会没有钱吗?”上官风也道:“这印又不假,只管要去啊。”

  公文再晃一晃,白卜咬牙:“你们看看清楚,这是侍郎官印!”

  凌洲又笑了:“小袁不是在这里,找他说说。”

  白卜皱眉:“我要是说得通前尚书,我就不拿捏你们了。”

  上官风狐疑:“前尚书?”

  白卜稍一迟疑,一把揪起上官风衣襟,面上风雨欲来:“你再说一遍?”

  “啊哈,前尚书,你说的没错。他三天两天里就丢一回官也对。”上官风打个哈哈,不怎么费事的从白卜手里挣出来,还卖个乖:“功夫没怎么长进。”

  但白卜别的地方长进的很明显,往外一声吼:“来人!”

  “有!”进来两个军官。

  白卜喝命:“带五十个人,去把全城衙门余下的地方全砸了,反正二位大人要重修,咱们出把子力气!”

  帐篷外的大台风,呼的一声把帐帘子卷到最高处,案几上镇纸下公文哗啦哗啦的翻动。

  这天气里有面墙挡着,衙门还勉强能睡两个人。如果全推倒?可想而知二位大人只能露宿街头。

  当然可以住客栈,但审案的破公堂也就此没有。

  凌洲和上官风相对一咧嘴,暗骂一声,臭小子如今三十年山西。两个大叫:“且慢!”

  白卜抬抬手:“出去待命!”军官出去,并且周正好帐帘子,也方便里面重新一轮谈话。

  白卜得逞似的微笑:“二位大人有什么高见要指教小弟?”

  上官风接过公文,认真又看上一看,对白卜道:“不得不说,你有能耐的地方,但笨的地方跟以前一样。”

  “这话怎么个意思?”

  上官风微微一笑:“你就没有想过?我们处置梁思祖,江强没敢异动,是镇南王等兵马牵制住他。就这几天的功夫,难道有人插翅回飞京里,等荀侍郎回过镇南王,下公文才能调动?”

  白卜按自己脑袋上一巴掌,骂的是自己:“果然笨了!镇南王的人马早早就过来,这是有人就地调动…。”

  他在自己话里直了眼睛。

  凌洲微微一笑,从上官风手里抽出公文还给白卜:“全是荀侍郎闹的,如今调动兵马钱粮全要两个官印。依我看,小袁离京,他在京里的日子未必好过。手中无印,寸步难行。”

  “呼,”白卜长出一口气,明明已相信,却还再次做个求证:“官印还在他手上?”

  “太子殿下在这里,你以为只凭几个护卫,外加前尚书大学士二位老王,再就大胖二胖几个孩子,能保护?皇上能放心?”上官风越分析,越表露出白将军你实在笨蛋的嘲弄。

  经他们一说是丝丝入扣,这官印只能由前尚书随身携带。白卜懊恼自己看不懂这些的同时,又泛起一丝精明。

  “他不肯承认,也就不会给我盖。咱们还是那句话,你们帮我主意出完整,我给你们修衙门,你们要怎么气派,就怎么气派。”白卜此时是完全能要挟住这两个人。

  凌洲却道:“不要太气派,只要修一半,再把屋顶加固。能审案子能住人就行。”

  白卜奇怪:“为什么只修一半?”

  上官风抿抿唇:“留一个半边衙门以警后人,当官不为民作主,随时随地让砸了衙门。百姓们沦为刁民,并不完全是他们的错。”

  白将军深深的佩服,又因为太缺钱粮,举一反三,一听就透。把身子笔直,白卜当面保证:“二位大人请放心,我拿到公文,决不加一丝私心上去。”

  凌洲和上官风这才细细的帮他支招:“还记得小袁的战功吗?他打仗光听就是痛快的。居京中数年没见到仗影子,他难道没想过?再说他是兵部尚书,他往这里来算巡视。你白将军不给他看看水军的威风,水军的弱点,你就不算称职。想法子弄一仗给他看看,让他舒坦,还能要不来东西?”

  白卜听完,长揖到地,先对这二位生出五体投地的心。

  第二天白卜兑现诺言,把修营寨的木料石头,还有不用的帐篷,运去好几车。

  人手也足够,两天的功夫,硬是在台风里把衙门修整好。半边衙门,就此出炉。

  ……

  “半边衙门,以警后人?”太子欣然:“好,这个衙门盖的好。”

  来回话的上官风和凌洲趁机道:“明天开审案子,特来请殿下明天去观看。也斗胆,请殿下亲笔题写半边衙门。”

  太子在这句话里,眉端缓缓的凝了凝。在帐篷外肆虐流动的风里,是蝼蚁与天地的差别,但当事人眉头一动,是自己心上一道警惕的深痕。

  他并非不想写,却不能写。

  出京前后太子得到的一些言语,有袁训在身边,有张大学士在身边,无时不在太子脑海里如薄雾浓云般翻腾。

  来到水军,为安全计殿下不能表露身份,为避嫌,殿下也不能表露身份。

  是以这“半边衙门”,太子可以拍案叫好,却不能揽这件光彩而亲笔书写。让本地的百姓们歌颂太子殿下的威仪,一不小心就大过皇帝。

  要因此说他没有抱负,却也不是。

  这等他对于皇帝的避嫌,和日常生活里,别人对他的避嫌一样,如果正确理解,就是花儿跟着日光走,却不会炽烈过日光。

  如果不正确理解,就成我行我素,皇帝远于千里之外。

  有岳父忠毅侯在,有张大学士在,是不会允许太子持后一种想法。太子也就只能对凌洲和上官风微笑,先没有确切的回答。

  “让张大学士写吧。”

  叫进来张大学士,大学士盘算下这事的利弊,因为他过于着眼于“增加太子威望”,而犹豫难定。

  殿下写,将长威风,但大学士也要想想,皇帝知道以后,半边衙门为人人称道以后,皇上要是心里犯个小心,不是好事情。

  张大学士有他机警的地方,他防备袁训,却也看得到忠毅侯的长处。对太子含笑:“忠毅侯的字不比老臣差,请他出来商议商议?”

  袁训进来,从容不迫地回道:“虎狼屯于阶下,是只蝼蚁也不会苟且偷生。半边衙门的事情,全国不会少。殿下遇上,是百姓们的鸿福,是殿下的见闻,也是皇上江山的稳固。这字,应该是御笔才合章法。”

  大学士和侯爷,一个年长见过风雨霜寒冷,一个年青还有开拓是精锐。

  大学士为太子着想,一叶障目,看的地方不宽阔也就出来。

  忠毅侯更着眼于大局,一切光彩归皇帝,他心里明明白白。

  太子默默的比较一下岳父和师傅的不同,觉得他们俩人,一个对自己说的是行事小心,一个对自己说的是皇权天下最大,都算是忠心不二的人。

  太子笑上一笑,赞成了袁训的话,转向凌洲和上官风道:“先审从犯,让人快马往京中去求御笔。等御笔到来,再审要犯定罪典刑。”

  凌洲和上官风唯唯退出。

  张大学士和袁训一前一后的也退出来,在帐篷外面,大学士想说什么,风起一地沙,把他暂时的遮得眼睛一迷,随后再看忠毅侯矫健走远,大学士闭紧嘴唇。

  他就是再认可侯爷的能干,也不会对他掉以轻心。大学士有预感,这一行忠毅侯必然有马脚露出,必然要促成太子和加寿的情浓意浓。

  但让殿下保持清醒,是大学士不可推卸的责任。

  ……

  是下午,殿外进来的光线柔和。进入秋天,桂花等秋季芬芳的味道萦绕鼻端。

  这足以令得人愉悦,但让皇帝偷得浮生半日闲,发呆噙笑的主要原因,是御案上来自太子的奏章。

  半边衙门,以警后来官员。当官枉法,百姓不容。

  一件不太好的事情,让办成警示的结局。

  这对于越年长,越恨不能抱着仁德去睡觉的皇帝来说,是个莫大的惊喜。

  他在看到字迹的同时,就原谅凌洲上官风打砸衙门的行为。也同时原谅太子等人身在那里,却不阻止,而带给他的气恼。

  皇帝忽然很有兴致写这几个字,再题写一副正气于心,万民得安的对联。做槛联的话,一副还不够,多几副最好不过。

  推开御案站起来,想这件事不能轻易对待,酝酿两天,再宣来董大学士等,还有阮英明,也带来几个国子监的新面孔,君臣们赏赏花对对诗写写字,这是一件乐事情。

  再品品美酒,吃吃鱼虾把这件事情给办了……皇帝把眉头拧起,有一件事随着浮上心头。

  说起来全怪阮英明,诗做得好,阿谀奉承也是一把好手,外加骗吃和骗喝。

  忠毅侯海边一行,人人进上有鱼虾。阮英明的岳父也在,他自家也有。但他每回进宫里,就百般的奉承:“太子孝敬,亲手打的好鱼,皇上教导的好……”

  勾的皇帝最后宴请臣子好几回,给他送的鱼虾已经少少少……而又少。

  皇帝总不能说你阮家也有鱼虾,吃了朕的给朕还回来。就在这会儿皱眉,在喜悦太子的奏章之时,只想看到阮英明的字,不想看到他的人。

  也提醒皇帝一件事情,今早他膳食里没有虾酱用来沾馒首,皇帝问了一问,回他已用完。

  东西不是由太子一个人进上,有太子、有二老王、有元皓有忠毅侯夫妻、有大学士有赵夫子、有孩子们,还有袁家万管事及他们的女儿和小女婿。

  蒋德也进上一份,总的算起来不少。

  这么快就吃完,究其原因,还是要怪阮英明。

  皇帝记得清清楚楚,前天诵丹桂,阮英明一面写诗丹桂的艳红,一面吃着馒首沾虾酱。诗里面写的到底是丹桂的红,还是虾酱的红,皇帝当时就有费解。

  此时与此刻,皇帝完全明了。阮英明写的是吃食上的红,不是丹桂的红。所以朕的吃食没了,只换来阮英明红通通的诗。

  皇帝更锁眉头,朕这会儿也想吃怎么办?

  往太后宫中去讨?不是不可以。不过还有一个人,她独自占一大堆的东西,据说赏出去的不多,余下的,她一个人应该吃不完。

  而且自己许久没有去,看在太子奏章的份上,应该去走一趟。

  他起身吩咐:“摆驾皇后宫中。”

  ……

  皇后正在看信,斜倚在近菊花窗下真红榻上的她,流彩的宫衣,精致的妆容,不管怎么看,还是一个美人儿。

  脸上是真诚笑容,这让她更添一层风韵。好似廊下菊花里最出色的一朵,经巧手移植到了殿中。披上锦霞衣,佩上珠玉饰,成了这长锁深宫的一份子。

  她对手中的信,就看得近似贪婪般的关注。

  信是太子离京以后来的,从离京五天后开始,三天里有一封,五天里有一封。这此信既能缓解皇后对太子的担心和思念,也带给她另一个感受。

  她可以从太子的信里,沿着太子的叙述,好似自己也出宫走了一回。

  这些信件提醒皇后,虽然她贵为中宫,虽然她曾是丞相爱女,虽然她曾跋扈无度…。但山水自然真乐趣,贵为人上人的娘娘也没有领略过。

  “我们宿在马车上,夜里的颠簸让睡得更香。睁开眼,就看到车外的星月,薄雾销轻縠,瑞彩接重轮。跟去岁中秋,和加寿去岁在母后宫中看到的一样灿烂。一早醒来,是另一个地方。儿臣喜欢路上的大锅粥,包子,凉拌的王瓜……”

  这是太子的第一封信。

  放下来,皇后又取最近来的一封,不是加寿臭哄哄,而是说台风。

  “不到海边,不知浪之高阔天地。不在风中,不知风之卷阁掀棚。战船高过京门,亦摇晃似小儿手中糕饼,恐不知何时碎于水中。每日早,看战船依就,成梦中一大牵挂。与风中赶海,巨浪打遍全身,大家湿到脚…。”

  皇后抿唇轻笑,接着看下去:“有岳母在,汤水常备。特抄上方子,东西前次送回皆齐备,母后可使宫人试烹制,饮过足以保暖。”

  下面是手抄的汤水方子。

  皇后向往一回,神色带上迷醉,丢下这封信,又去取另一封。就在她的心赶到海边,沉浸在新起的台风里时,外面有一声不亚于台风的通报声:“回娘娘,皇上往这里来了。”

  信掉落到地上,皇后第一时间不是欣喜,而是颦起眉头,好生的不解,甚至有一句自言自语:“他来做什么?”

  自从太子和加寿不在宫里,皇后早对自己说过无数声,自己对皇帝到来不抱任何指望。

  迷惘中,由侍立的宫人提醒:“请娘娘准备接驾。”

  皇后一面由着她们整衣裳,送来铜镜观看,一面把最近的事情想上一个七七八八。

  加寿走了,太后又年纪更有,宫务不给皇后接手说不过去。皇帝临幸了谁,该给赏赐该给职名都由皇后手中开发。

  皇后冷淡地想,我并没有克扣不是吗?就是那欧阳容……皇后有几回梦中醒来,染红寇丹的指甲是掐人的姿势。但真的到了白天,繁琐的宫务又让皇后想不起来她。

  对于皇帝的到来,皇后满心里抗御,唯一的心思是,出了什么事情?他要跑来兴师问罪?

  要说他不是跑来兴师问罪,他又为什么来呢?肯定有件事情才让他主动踏入自己宫门。

  皇后面容更冷:“接驾。”

  ……

  面对春风满面的皇帝,皇后不知所措。

  但身为贵族,天生都应该会这一手。见到你并不喜欢而且得罪不起的人,不会流露出不悦的表示。

  皇后很快稳住自己,同时人一旦冷静,就会想得敏锐。她意识到是太子有让皇帝中意的地方,加寿有让皇帝中意的地方……反正不会是自己。

  看着太子和也给她写信的加寿面上,皇后露出得体的笑容,打算用符合自己身份和皇帝身份的方式接待他。

  毕竟,他是主动来的不是吗?

  而且,天就要到午膳的时候,皇后相信皇帝三言两语就会离去,放他自己轻松的回去用午膳,而皇后让自己的小厨房里烹制海味,可以把太子去的游历,在饮食上再做一回小小温习。

  很快就能摆脱皇帝的这心思,让皇后盈盈笑语的问安寒暄。也更让皇帝坚定他的心思,皇后的私房东西可以分享。

  皇帝带笑:“今天我在你这里用午膳,把太子送来的好东西多多的做一些来。”

  意外这东西,总是在最想不到的时候到来,击中的一定是最不能触碰的地方。

  太子送的东西,跟太子的信一样,是皇后自己流连的小花园。现在有人不打招呼的要闯进来,而且不是陌生人,是在自己落难时,对自己不闻不问不信任的丈夫。这让皇帝的话出来以后,皇后的面容掩盖不住的没了血色。

  这就像天边晚霞最后一轮的陷落,就像暴雨来前骤然而至的阴沉。来的快,到的疾,远不是谈笑风生的皇后应该出现。

  不但皇帝一愣,就是宫人们见到,先也是纳闷,再想到的才是帝后不和。

  女官想法子使眼色,无声动嘴唇,对皇后极尽暗示。

  皇帝则从对“半边衙门”的满意云端,摔到鼻青脸肿。

  他可以拂袖而去,把冷落再次给皇后。但既然来了,为什么不吃个开心,再让皇后更不痛快再走。

  皇帝扪心自问,他有无数让皇后难过的法子。但面对冷脸儿,把自己撵出去,不是君王的待遇。

  当然,主要的还是他想吃东西为大。

  在皇后的呆若木鸡之下,皇帝还是笑容可掬。他才是这宫中的主人不是?他有权利做任何事情,他径直吩咐皇后的宫人:“把太子送来的海味,每样都做一盘送来。”

  宫人们见他没有生气,心头大石纷纷落下。答应着要离开,又让皇帝叫住。

  “还有太子路上送来的酒,烫一壶来。”皇帝大刺刺的,正眼也不看向皇后。

  僵坐的皇后心如万只蚂蚁在啃咬,一干的好东西在她脑海里闪过。

  大虾干,墨鱼干,金枪鱼干,鲳鱼,大黄鱼小黄鱼,带鱼,海螺,淡菜……

  出来一种,皇后不安的拧一下指甲,再出一种,皇后又拧一下指甲。直到“啪”地低脆声出来,应该是崩了指甲,皇后才面容苍白的松开手,但又记不住的去拧帕子。

  她应该拒绝,或者按以前的性子发顿脾气,把皇帝气走。但近年来柳至夫妻的话听得很多,为了太子和皇帝重修旧好随时萦绕心头。皇后并不情愿,她做不到对皇帝主动邀宠,但把皇帝撵出去,皇后也做不出来。

  就只捏完帕子,揉衣角,痛心不时在面上一掠而过,为了她的私房海味减少。

  皇帝呷着茶,只装看不见。

  很快御膳送来,鱼虾味道扑面而至。皇帝又一回有感而发:“太子在外面吃的,想来更好。”

  只这一句话,是皇帝的不足,让皇后心情大好。

  接下来,还能勉强相安的度过,皇后的面上也一直挂着算是和气的微笑。

  这笑容,直到皇帝起驾后,才又摔落到地面。

  匆匆回宫的脚步,伴着皇后焦急的语声:“快检点给我送的酱菜还剩下多少?”

  女官劝她:“娘娘放请心,还有呢。”

  “真的吗?”皇后不太相信。她在席中亲眼见到皇帝左一勺右一勺的吃,也不怕齁到。

  “都取来我看看。”皇后生气的道。

  皇帝这个时候在回宫的辇上,口中已不是滋味。太咸了,他吃饭还从没有这样咸过。不过把皇后的酱菜吃下去很多,皇帝出了一口气。

  当晚,灌了一下午茶水的皇帝恢复精神,提笔写下“半边衙门”,让人交出去制成匾额,快马送出。

  ……

  台风过去的那天,白卜还没有想到让尚书盖印的好办法。他在帐篷里左一圈右一圈,现在是帐篷不晃,白将军自己折腾。

  有太子在,给忠毅侯弄场仗打这事情,白卜不敢。忠毅侯带一堆孩子,小王爷有两个,侯世子有两个,未来太子妃一名,王妃一名,从安全上想,白卜不敢。

  他得重新有个点子,但他怎么也想不出来。心思乱到荒谬上面,有时候想试试自刎,有时候想试试没钱穷到吐血。

  但还没有想好先试那一种,已拖到今天,忠毅侯一行准备回暂住地的日子。

  万般的不舍,也只能出来送行。先看到梁王老王视他如笨蛋的眼神,再看到小王爷萧战看他没胆的眼神。

  白卜苦笑着,先过去行个礼,哭丧着脸:“老王爷小王爷这就走了吗?不是末将我不敢,是我怕把忠毅侯惹火喽,以后让他拿捏。”

  “你要有点儿新奇才能打动他。”梁山老王板着脸。

  “我让你把岳父送到大风大浪里去,他不给,你抱着他跳海好了,你真是没胆。”萧战也无计可施。

  白卜拖着步子走开,去对太子辞行。

  要说白将军真穷到揭不开锅,倒也不是。怕袁训在太子面前揭穿,白卜从不敢去缠太子。太子还不能知道白卜的的苦处,只问他别的话。

  “三省的大人昨天动的身?”

  白卜欠下身子:“是,本省大人随行带走在押省城的犯人,省城的牢狱比全城的好。往京里复审的犯人,也是昨天动身,由专人押送。”

  太子欣然:“他们安然上路,我们也安心回去,也安然上路。”

  白卜一惊:“明天就走吗?”

  狠狠的眼光瞪过来,来自太子殿下的护卫和张大学士,都是你怎么敢多问的意思。袁训暗笑一声,清清嗓子:“我们小住几天,备办食水和干粮,也就上路。蒙你招待,临行就不来麻烦了。”

  “不再住几天吗?秋汛没几天就到了,真的不赶秋汛吗?”白卜不死心,对孩子们干笑:“好多鱼。”

  太子询问的望向加寿。

  加寿轻笑:“爹爹说别处也可以看鱼汛,不是一定在这里。”

  “可我们这里的兴许好些。”白卜不死心,只想着多留袁训几天,兴许会有打动他的主意。到时候拨下钱粮,加固自己的兵船,富强自己的军队,江强又走了不回来,自己怎么美就怎么美。

  但不管他的底气有多迫切,让袁训洞察的眸光扫过,立即瘫软不敢多话。

  梁山老王和萧战面面相觑,老王悄声道:“孙子,你看到了吧,你在你岳父面前,跟他一样的怂。”

  “那是他知道敬畏上司,我呢,我尊敬岳父。”萧战漫不在乎。老王自嘲:“这话不应该说,你小子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恋恋不舍的眼光里,白卜送出营五里地,最后目视一行人走远,才闷闷而回。

  他口风足够紧,副将以为白将军手足情深,跟后面道:“等明年再请家中老太爷、大爷小爷们再来逛就是。”

  “明年?明年我指望不上。”白卜打不起来精神。回到帐篷以后,不死心地又想心事去了,直到有人大声回话:“将军,您要打听的那事儿出来了!”

  白卜一跃而起:“好,这下子咱们有钱了。”

  ……

  袁训等人不在的时候,暂住处由万大同带着两个人看着。接住出门的人回来,元皓头一个去看走的时候晒的东西。

  东西收在屋子里,堆得上下好几层。元皓见到貌似没有少,觉得有些放心时,见韩正经跟过来。

  “你不许又偷吃,姨妈说一天只许吃那么多,多了可不行。”韩正经来到后,主动揽下的另一个事儿,就是看着小王爷不偷太多的零嘴。

  元皓拍拍腰间,大人巴掌大小的水袋还在那里:“我天天都喝舅母给配的茶水,你喝了吗?舅舅说,喝这个,才能给吃好多鱼和虾。”

  韩正经也拍拍自己腰间:“我也有。”

  要说元皓,有时候是去赶海鸟,有时候他有一个半天要看书写字,也没功夫往后面偷吃。一天下来又有点心果子过口,就是小肚子里很想塞满海味也不能。

  就像这会儿,韩正经跟上他不说,宝珠又在外面唤他们:“孩子们,饭团子好了。”元皓推韩正经:“跟我送饭团子去。”又是一件事情。

  到院子里,萧战笑话他:“人家不过就村口上等你回来,担心你让台风刮走,你这又打算去送多少东西?”

  元皓不理他,见舅母把路上带的干粮热了热,他拎着一小桶的饭团子出去,韩正经跟上。

  屋子里摆下案几,加寿带着妹妹们坐下写字,小红也坐下来,前阵子的和熙再次回来。

  当晚早早歇息,一更过了一半,全院熄了灯,只有海潮悠悠有声。杀气出现,是半夜时分,梦中最香的时辰。

  这杀气来得全无征兆,但今晚守夜的蒋德,在门后月光照不到的暗角里,猛地睁开眼睛,手一抹,就到怀中的剑上。

  而房中的天豹和万大同,在不同的房间里轻身下地,循着杀气过来的方向,从门缝里看过去。

  只见一道黑衣身影,带着速战速决,笔直对着左首房门而去。

  所有的怒气涌到天豹的面容上,那是寿姑娘和二姑娘、元皓小王爷的房间。心神一闪,天豹就敢确定这个人针对的是寿姑娘。

  这来自直觉,也让天豹在瞬间就定下这刺客的不归路。左手一带,房门飘若落叶的打开,右手前引,天豹跳出房外。

  “沙沙沙,”并不是直接的声响,却让黑衣人停下身影。左右一看,三个人呈三角之势,把他围在中间。

  这让黑衣人一滞,他知道这里有高手,却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高手同一时间发现自己企图。

  这就一个踌躇的空儿,有人暴喝:“反了你的,敢到这里撒野!”

  关安一脚踢开房门,手提在路上也带着,睡下来就放在手边的大刀出来。袁训没有说话,也一脚踢开房门,手提铁棍出来。

  随后,“砰!”

  “砰!”

  “砰!”

  几扇窗户一起打开,执瑜执璞萧战和太子的护卫们、自家的家人们,弓箭上寒光直逼过来。

  月下,一个布衣的少年大步而出,大怒道:“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行刺!”

  在他的后面,另外两扇门也打开,梁山老王一手提锤,这锤平时放在车上,晚上放在屋里。另一只手抚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立于门槛中。

  元皓不在祖父房里睡,镇南老王也拎剑,威风凛凛到太子身边。

  “有贼啊,”这一声突兀的出来,来自文章老侯和韩二老爷房里。是他们睡在房中的家人发出。

  寂静的院里让打破,也把文章老侯和韩二老爷的害怕撵走。老侯兄弟懊恼道:“看你怕的!”

  天气不算冷,开着半扇窗。他们早就看到院中的人不是英勇的,就是整装待发,竟然头一个害怕的人出自自己房中。

  这让本来就存着件件不如同行人的老侯兄弟面上发烧,一阵阵的滚烫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