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水行周 第一百五十九章 竹制品

《逆水行周》第一百五十九章 竹制品

作者:米糕羊 字数:1939 书籍:逆水行周

  艳阳高照,长江北岸涢口,一列船队从江中入涢水逆流而上,宇文温坐在船舱里看着刚收到的战报:朝廷大军攻破虎牢,洛州总管、秦王杨俊弃守洛阳,西逃陕州,洛州随后为周国收复。

  中断多年的黄河浮桥,重新出现在河阳以及孟津之间,大量周军以及粮草沿着河桥南下,积聚力量准备一鼓作气攻破陕州。

  另一个消息,关中周军收复华州州治郑城以及华阴,兵临潼关,和朝廷大军东西夹击陕州,蒲津河桥已经被烧断,河东隋军无法过河西进。

  蜀地、陇右隋军正在集结,准备奋力一搏,关中又到了关键时刻。

  “关中满地都是军功,结果我却在作壁上观,真是...”

  宇文温走出船舱,看着涢水两岸风景发呆,如今已经是丰水期,源于随州大洪山的涢水水位大涨,正好让满载士兵的大船乘风逆水行舟去安陆。

  出征的虎林军以及府兵大部已返回西阳,然后轮换的虎林军将士乘船到涢口同宇文温汇合,作为“打手”跟着他去镇场子。

  “郎主,饭做好了。”

  宇文温闻言转身走入船舱,张鱼从后舱端出来两根竹筒,每根竹筒有三指粗二尺长,筒身焦黄散发着清香,被剖开的口子里是煮熟的米饭,其间夹杂着腊肠片,闻上去清香扑鼻,让人食欲大增。

  “两根太多了,吃不完浪费。”

  “郎主,这竹筒饭很好吃的,包管吃个精光。”

  “船夫也有份么?”

  “后面正在烤,一会人人都有份。”

  宇文温没多说什么,坐在甲板上开始吃起竹筒饭,依稀间又回到了那个时代,跟着旅游团走马观花看风景,顺便吃了一顿竹筒饭。

  穿越时空“重现”人间的竹筒饭,宇文温可不是因为嘴馋才折腾这东西,他是为了解决后勤问题,速食食品中速食米饭是其一,竹筒饭是其二。

  速食米饭由他亲自负责推广,而竹筒饭则由留守黄州的杨济负责“试用”,速食米饭的推广效果不怎么好,但竹筒饭广受将士欢迎。

  竹筒饭的出现时间不可考,是南方少数民族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发明出来的,可作为下地耕作、上山砍柴打猎或者赶集之类携带的便饭。

  最大的优势就是不需要炊具,便于携带且操作方便,以此为思路,似乎能改善军队的后勤,于是宇文温率先在捕奴队...义兵这边推广。

  反响很好,因为做竹筒饭不需要炊具,在山地里作战的‘义兵’最喜欢这样解决吃饭问题,竹子在山中到处都是,只要带着米,找到山泉水或者溪水,点燃一堆火就能搞定。

  现砍的竹筒,两头是竹节,中间用刀挖开一个口,将米到进去约三分之二,再放入适量山泉水,将口子盖好,让米泡上一炷香时间左右。

  然后把竹筒放在火上烤,边烤边转动筒身,待得筒身呈焦黄色即可。

  在山里和各处寨主捉迷藏的义兵,只需带着米袋还有些许盐,是不是猎杀野物作为肉食,靠着竹筒饭就能在山中待上月余。

  而杨济在蕲口守备之际,也让士兵们做竹筒饭,好处自然是不需要炊具,吃起来也不需要碗碟,不足之处就是太浪费薪柴。

  几十人或几百人倒无所谓,若是以千人为单位,例如兵力规模五千人的军营里,大家分散在营区各处生火烤竹筒的场景太美,让人不敢想象。

  按照杨济的总结,烤是不行的,后来改进的办法就是蒸,可是这样就得带上炊具,违背了改善便携性的初衷,更别说若是要大规模推广,大军出征时每日消耗的竹筒就很可观。

  若是提前准备,运送、存储这么多竹筒会加重后勤负担,如果是在宿营地附近现砍,万一野生的竹子不够,或者根本就没有竹子该怎么办?

  所以继速食米饭之后,宇文温改良后勤的计划再次失败。

  此是其二,接下来还有第三项,那就是水壶。

  宇文温一边吃竹筒饭,一边看着手里拿着的竹水壶,这竹筒做的水壶是杨济交给他的,为西阳城工坊里的试作品,小范围发给士兵试用,然后收集各种意见。

  水壶自然是用来装水,这竹水壶是作为士兵的携行水具“研发”的,目的就是让士兵能随时喝到水。

  行军打仗断粮数日还能忍,断水可就忍不了,这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士兵不光宿营时需要喝水,作战时也需要喝水。

  双方大军对阵,一场仗可以从早上打到下午,列阵的士兵身着铠甲忍受日晒加上心情紧张,会不停的出汗,口渴难耐却没机会回营或者去河边、池塘边喝水,这时候随身携带的水具就很重要。

  即便是热兵器时代,军用水壶对于士兵来说也是必不可少,所以宇文温的“新思维”就是要把水壶制式化,那么选材成了关键。

  这个时代装水的携行具,一般是皮水囊或者竹筒,要么就是葫芦,无论哪种都有优缺点。

  皮水囊用羊皮或牛皮、猪皮缝制,内胆用膀胱,若是在牛羊成群的草原上制作倒是方便,可在江南地域大规模制作那么造价降不下来。

  葫芦小规模使用可以,数千人的军队那得要多少葫芦?基于省钱的目的,宇文温选择用竹筒作为士兵的携行水具,竹水壶坚固不宜损坏,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唯一的问题是用久了会长霉或者渗水。

  而他手上拿着的竹水壶,其内壁就已经严重发霉。

  渗水还好说,长霉了还拿来装水,喝到肚子里天知道会生出什么病来,所以长霉的竹筒要么清洗要么换掉,而宇文温的想法是做出耐用的竹水壶,成为“制式装备”。

  为了解决长霉的问题,采用的方案就是装内胆,比如玻璃瓶内胆、锡瓶内胆,和竹筒之间的缝隙处填塞木屑作为缓冲。

  科技含量很高,但是这种竹水壶的制作成本也很高,还不如等竹水壶内壁发霉后直接换个新的。

  新思维接二连三失败,宇文温有些气馁,不过他无所谓,如今作壁上观闲得无聊,正好找事情来做。

  江南竹子多,竹制品可以玩出许多花样,速食食品和携行水具,无论如何都要有突破,只要能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什么想法都要尝试。

  想到这里,面前的竹筒已经空荡荡,宇文温意犹未尽的舔舔嘴唇:“张鱼,再来一根竹筒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