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水行周 第七十四章 力量

《逆水行周》第七十四章 力量

作者:米糕羊 字数:2724 书籍:逆水行周

  蒸汽抽水机,神奇的机器,靠着“烧水”就能具备强大的力量,但李渊一直搞不懂这玩意是如何通过烧水,把湖水抽到高处去的。

  用这种机器抽水,提升高度大概在两、三丈左右,如果抽水的高度有更高的诉求,就需要逐级抽水。

  沿着湖畔山坡,修建宛若台阶的蓄水池,每一级蓄水池,都有抽水机抽水,把水抽到更高一级的水池。

  到了最上面一级的大水池,湖水就经由高架水槽,流到冶炼区去,推动一个个水轮。

  李渊第一次看见这一台台轰鸣着的抽水机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制铁所的吏员向他介绍过蒸汽抽水机的运行原理,他根本无法理解。

  大概来说,这就和用水壶烧水差不多,沸腾的水,会变成蒸汽,从壶口冲出去,若在壶口放一个纸风车,那么这个纸风车就会被蒸汽推动。

  蒸汽抽水机的原理与之类似,只是水壶变成了“锅炉”,纸风车变成了“活塞”和什么“叶轮”,以蒸汽为动力的蒸汽抽水机会不停“往复式”动作,然后就可以“抽水”。

  截止“抽水”以前的原理,即蒸汽推动叶轮,李渊因为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热水壶,所以好歹能理解,但抽水机的“抽水原理”,他怎么都听不懂。

  工匠讲的“冷凝”、“真空”、“气缸”、“活塞”是什么意思,以李渊的学识真没办法理解。

  当然,这种技术问题,身为官员的李渊没必要弄清楚,只需要知道用这种机器能抽水就行了,但他心中有个疑问,不弄清楚不甘心。

  既然锅炉烧出来的蒸汽能够推动叶轮转动,那为什么不直接推动水排的转轮,或者推动水力锻锤的水轮呢?

  这样做不是更直接么?何必多出“抽水”、“输水”的环节?

  面对李渊的疑问,吏员的回答也很直接,那就是“做不到”。

  蒸汽抽水机的核心装置是产生蒸汽的锅炉,名为“蒸汽锅炉”,蒸汽锅炉的连续运行时间有限,输送蒸汽的管路也有极限,“超负荷运转”会导致锅炉爆炸、管路爆裂。

  而锅炉长期烧水,锅炉内壁会结上厚厚的水垢,如果不及时清理,也很容易导致锅炉爆炸。

  要想推动水排的转轮,或者推动锻锤的转轮,这需要提升“蒸汽压力”,这就意味着锅炉内部及各管路内的压力很大,而以目前的工艺水平,还做不出“耐压”的锅炉炉体。

  花了数年时间,都做不出来使用的“高压锅炉”,去推动水力锻锤的转轮,而推动水排转轮的锅炉勉强能做出来,却不能持久运行,这就很尴尬了。

  水排要给炼铁高炉不断鼓风,绝不能中途“罢工”。

  而即便偶尔做出勉强能用的锅炉,运行时说不定何时就会爆炸,十分危险,所以工匠们就只能做出蒸汽抽水机,还得需要同时配上几台,轮流休息,轮流运行。

  若操作不当,这种蒸汽抽水机一样会爆炸。

  李渊当初一听得这锅炉会爆炸,当场就有些尴尬,他若立刻掉头就走,就说明“李使君”怕死,胆小如鼠,可若不走,万一被炸死了怎么办?

  他还年轻,不想死于非命,因为自己要是死了,夫人那么年轻,儿子又小,还有母亲该怎么办?

  虽然李渊觉得自己不是懦夫,但即便要死也得死在战场上,结果却是死于锅炉爆炸,这算什么?

  不过吏员接下来的讲解,让李渊心定很多,大冶制铁所投入使用的蒸汽抽水机,是经过无数次试运行而确定的安全型号,不会那么容易爆炸。

  而阶梯式蓄水池上,每个阶梯配备的抽水机都有足够的数量,可以在总体上不间断抽水的同时,让所有抽水机都能及时得到休息、检修。

  只要锅炉工严格按着“操作规程”来操作,那就绝对不会有问题。

  现在,李渊再次近距离观看抽水机抽水,不由得感慨机械之力的神奇。

  蒸汽抽水机,不仅用于提升湖水,去冲击水轮、提供动力,还用在矿山抽水,解决了矿道透水问题,极大提升了出矿量,真是好东西。

  缺点不是没有,那就是耗煤量极大,加上需要多台抽水机轮流运转,才能保证正常的抽水需求,故而导致蒸汽抽水机的使用成本太高,局限大,无法推广。

  李渊当初还想着,用抽水机来抽水灌溉农田,或者发大水时抽水排涝,但一看使用成本,惊出一身冷汗。

  即便蒸汽抽水机烧的燃料是柴禾不是煤,要想实现抽水灌溉农田,或者抽水排涝的效果,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豪强大户都未必承受得了,更别说小家小户。

  也只有在产煤的大冶,才有较为便利的燃煤来源,大冶制铁所凭借出售铁料、铁制品、铁矿石获得巨大利润,才能大规模使用这神奇的蒸汽抽水机而不至于入不敷支破产。

  换而言之,如今的蒸汽抽水机,就只能在煤产区或者便于获取煤的地方大规模使用,别的地方,用不起。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冶制铁所耗费重金“养”起来的蒸汽抽水机,还承担着一项重任,那就是向大冶城供水。

  被抽水机提升到半山坡蓄水池的湖水,经由高架水槽输送别处,除了用于推动水轮,还输送到大冶城,解决了居民的用水问题。

  这就是所谓“集**水”,而城内的各家热水铺,又为居民们提供了大量便宜、干净的饮用水,加上各种排污沟渠,有效的减少疫病爆发的几率。

  转回冶炼区,李渊看着几座新投入的“全新炼铁高炉”,问道:“今年的铁产量,大概能达到多少?”

  吏员的回答很干脆:“回使君,如今是秋天,截止月初,大冶制铁所的铁产量,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总产量。”

  “这么快?”李渊有些诧异,“那么今年的总产量?”

  “肯定稳破四百万斤!”

  。。。。。。

  “火焰山”旁大冶城内,邸店云集的街道上,商贾接踵摩肩,他们各自进入一家家商铺内,和掌柜讨价还价、结清货款,然后将一筐筐刚到店的铁器、铁料,搬上门外停着的马车。

  这些铁器、铁料,刚制成没多久,甚至余温尚存。

  大冶制铁所,炼铁能力惊人,每天都有铁制品和铁器出品,随后被蜂拥而至的商贾一扫而空,根本就不愁卖。

  铁制品,诸如曲辕犁、锄头、铲子、镐、镰刀、菜刀、柴刀,还有铁锅、铁铲,都是各地所急需,商贾们在大冶进货,转到外地出手,利润滚滚而来。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剪刀、锥子、钳子、钩子甚至铁钉、铁针、鱼钩等铁制品,同样不愁销路。

  尤其铁钉、铁针,不要看售价便宜,但胜在薄利多销,行走乡间的货郎们,挑着货担贩卖各种小日用品,靠着铁针、铁钉、鱼钩的利润,就能养家糊口。

  按照传统工艺制作铁针,麻烦又费事,而大冶制铁所内的各家制针工坊,用新式工艺制针,一个十名工人的工坊,每日可以制针三万根以上。

  这是个惊人的产量,但数家工坊合起来的产量,依旧满足不了强烈的“市场需求”。

  小小的铁针、铁钉、鱼钩是这样,大件的曲辕犁等农具也是如此。

  有来自各地的商人大量购买曲辕犁、铲子、锄头、镰刀等农具,然后在农忙时租给当地农民,以此所获利润十分可观,而现在,各地都在开荒种地种桑麻,对于铁制农具的需求量很大。

  除了农具,还有一种铁制品也大受欢迎,那就是铁锅。

  铁锅是源自黄州的一种新式炊具,可以实现“炒”的烹饪方式,炒出来的菜风味独特,而用铁锅烹饪食物,明显比砂锅等炊具省柴禾。

  而随着大冶制铁所(大冶监)炼铁能力的提升、铁产量的暴涨,铁制品的价格连年下降,所以寻常百姓若是咬咬牙,还是能买得一个耐用的铁锅。

  正是因为如此,铁锅是大冶制铁所最畅销的产品之一,不过生产铁锅的作坊有许多家,并不是都冠以“大冶铁锅”的名号。

  大冶制铁所是官民合办,主要分为采矿、冶炼、锻造/铸造三个部分,冶炼部分的一些冶主/炉主是民间人士,而铸造/锻造部分的大部分作坊主都是民间人士。

  各家作坊,都有自己的字号,制作自己的“招牌产品”,以物美价廉的铁制品,吸引大量回头客,所以大冶制铁所出产的铁制品,近年来名声很好。

  加上官府解除铁禁,如同盐业那样,允许民间开矿冶炼,也不限制铁制品的贩卖,所以才有了大冶制铁所那年年大增的利润,以及多得让人不敢相信的铁课(铁税)。

  巡察至此的李渊,见着门庭若市的邸店一条街,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一张张笑脸,心有感触。

  大冶,虽然烟熏火燎,灰尘多,但让每一个到达这里的人都感受到蓬勃朝气和活力,而那一座座轰鸣的蒸汽抽水机,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不由得心情澎湃起来。

  大冶,就像一颗强劲跳动的心脏,让接近的人们感受到强劲的力量,这才让李渊念念不忘,所以才会有不来大冶走一圈就觉得不舒坦的念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