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娇医有毒 第1102章 心急(6)

《娇医有毒》第1102章 心急(6)

作者:莫风流 字数:6601 书籍:娇医有毒

  顾若离递了牌子,在宫门外侯了半个时辰,坤宁宫的内侍来接的她,引着她进去。

  天气很热,但坤宁宫里却很凉爽,太后正半靠在罗汉床上和邱嬷嬷说着话,听到顾若离来的时便停了话头,笑望着门口。

  “娇娇来了。”她招了招手,“这么热的天,瞧把你热的,叫邱嬷嬷给你盛一碗乌梅汤来,消消暑。”

  顾若离笑着上前行礼,又和邱嬷嬷道:“有劳嬷嬷了。”在太后身边坐了下来,“我娘说让我隔段时间就来给您请脉,我今儿正好得空,就来了,不耽误您的事吧。”

  “你们母女俩就是事情多。”太后目光中都是笑意,伸手道,“请吧,要是不叫你看看,怕是要说哀家这老太婆怕了你们了。”

  顾若离掩面而笑也不客气,给太后扶了脉。

  脉象没什么问题,她笑着道:“虽是夏日您也可以略补一补,太医给您的调理的药里略加些人参也是好的。”

  “就听你的。”太后笑着说了,问道,“今天去太子府了?”

  顾若离点头,回道:“给那位沈夫人拆了线,又和太子妃聊了一会儿,请了脉,她有些宫寒,不过倒没什么大碍。”

  “哀家也晓得,今年过了年就让她调理,一直在吃着药。”太后凝眉道,“你没事多和她走动走动,别顺着你娘的意思,谁都不搭理。将来你和远山成了亲,就和她是妯娌,来往的多了你们姐妹一条心,好处就不用哀家多说了。”

  “将来哀家去了,沐恩侯府就靠你们两姐妹了。”太后说着,叹了口气,“一家人,不自己互相帮衬着,还能指望别人来帮你不成。”

  方樱应该也是得了太后的意思,拉着她说要走动的吧。

  “是!”顾若离回道,“其实我性子还是和我娘差不多,对这些人情来往都不大看重,总觉得该亲的自然亲,不该亲也没有必要走动。如今听您这么一说,我实该反思一下,人活着亦不是独活一世,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牵扯瓜葛。”

  “你能想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比樱姐儿可机灵多了,那孩子被她娘养的太娇气了,什么都不懂。不过幸好性子还算稳重,能忍也能听得进别人的话。往后你多提点她。”

  顾若离笑了起来,羞愧的道:“我哪机灵,要是机灵也不会得罪这么多人了。”

  “怎么了?”太后一听就知道她话中有话,便问道,“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顾若离就摆着手:“没有,我就是说说罢了。”她想将柳月的事和太后说一说,可想想还是打住了,这件事还没有眉目,说的多了好像显得她对赵政耿耿于怀穷追猛打似的。

  “没有就好。”太后就道,“往后你有什么事就来和哀家说,哀家虽老了可还没有糊涂,有的事我能做主的,就定然会帮着你。”

  顾若离应是。

  “乌梅汤来了。”邱嬷嬷亲自端着碗来,摆在顾若离面前,“县主尝尝,奴婢亲自做的。”

  太后就笑着道:“她这辈子啊,最拿手的就是乌梅汤,旁的一概是不会的!”

  “奴婢这是有福气,遇见了您,所以才什么都不会的,您便是说了也是奴婢的脸面。”邱嬷嬷满脸笑容,望着顾若离喝了一口,问道,“怎么样?”

  顾若离点着头,道:“很好喝,不甜不酸亦不腻人,刚刚好。”

  邱嬷嬷掩面而笑。

  内殿有孩子的哭声传了出来,像只小猫一样,太后就皱了眉显得有些不耐,顾若离放了调羹问道:“这孩子身体怎么样,睁眼了吗?”

  “没有。这都十天了也没睁眼,一天吃上两回奶水,跟只猫似的,饿了尿了都没什么反应。”太后叹了口气,“可真是没有见过这样的,一点都不喜气。”

  大约是因为早产的缘故。

  “那我回去了。”顾若离听着心里感觉也怪怪的,说不上来,“过半个月我再来给您请脉。”

  太后颔首,拍了拍她的手道:“知道了,你要来就直接进来,哀家给你个腰牌。”话落,就让邱嬷嬷去取。

  是块鎏金的禁宫腰牌,上头标着号,每次进宫只要是本人使用,便就可以畅通无阻。

  “是!”顾若离接了在手中,想了想还是和太后将那话说了出来,“太子妃的年纪还是小了点,若是不着急……不妨让她算着小日子,迟个两年再生孩子。年纪小毕竟还是有风险。”这时候没什么有力又无害的避孕药,能做的就是在安全期内行房。

  太后闻言心头便是一暖,颔首道:“你这孩子,也亏你有这个心了。旁人只怕都以为哀家迫不及待的要樱姐诞下子嗣,可殊不知,她身体好能长命百岁,才是重中之重。”

  顾若离松了口气,应道:“是您说的这个理。”

  “你去吧,哀家心里有数,她身边的张嬷嬷也会教她,这方面定会仔细注意。”太后很欣慰,顾若离应是,由邱嬷嬷送到了坤宁宫门口,她刚出去就看到金福顺站在对面的抚廊朝她招手。

  她走了过去,左右看看笑着道:“你找我有事?”

  “刚听说你来了。”金福顺道,“我有件事想请教你。”

  顾若离点头,问道:“什么事,你尽管说。”金福顺就拉着顾若离下了抚廊压着她蹲下来,问道,“这话我只和你还有师傅说了,别人你千万不能透露半个字。”

  顾若离点了点头,露出郑重之色。

  “圣上这几日又有些心烦气躁的,也不知道是前些日子江南暴雨发洪涝的缘故,朝中又在打战,赈灾的银就有些捉襟见肘……还是因为天气太热的,总之,圣上的脾气近日太难琢磨了。”

  顾若离知道,如果金福顺只是说这些话,是不可能这么鬼鬼祟祟的来找她,便道:“你是不是怀疑什么?”

  “我是有点怀疑。”金福顺露出疑惑的样子,“但是圣上起居都是我和师傅料理的,每日入口的东西,我们也有人试吃,按理说,不该这样。”

  她听着,心里就咯噔一声。

  金福顺这是怀疑圣上又开始服用罂粟了。

  “你一点迹象都没有查出来吗。”顾若离知道,圣上虽是一国郡主,但实际他无论吃穿还是每日行程都不是自己可以随意决定的,日夜身边都不会离人,所以,圣上身边都是藏不住秘密的,尤其像金福顺这样贴身服侍的。

  “没有!”金福顺道,“我这几日和师父都特别留意着的,圣上真是哪里也没去,除了在御书房就是在凤梧宫,别的宫更是连门都没进过。”

  那就奇怪了,顾若离道:“你能不能找个理由,让我给圣上请个脉,。”

  “不好办。”金福顺道,“自从裘太医的事情后,圣上没有不舒服,就鲜少召太医,连每日请脉也是能推就推的。”

  确实是,无缘无故的她去给圣上请脉,定然会引他不悦。

  “或许是我多想了。”金福顺道,“我再观察留意一下,等过些日子再和你说。”

  顾若离点着头,道:“再过半个月我还要来给太后娘娘请脉,到时候你来找我。”

  金福顺点头,见着有人来了就低声道:“那我回去了,让人瞧见我们鬼鬼祟祟的,还不知怎么想。”

  她颔首目送金福顺走了。

  圣上应该不会再吃那个东西了吧,再说,也没有人能近他的身,太医院也没有那东西了,就算是有人存着心也没有用呢。

  她思虑着出了皇宫。

  同安堂两边在重修,打通了墙体,顾若离隔出了七八个房间,有三间办公用的,分内外科一间,幼科一间,妇科一间,其余的则都做了病房,她每日家中和医馆的跑着,日子过的极快。

  不到半个月,金福顺就让人捎信来,说近日募集到赈灾的钱了,圣上的脾气终于好了一些,前些日子是他疑神疑鬼的缘故。

  顾若离松了口气,却又奇怪圣上是怎么募集到赈灾的钱。

  “老夫还以为你会来找我呢。”吴孝之摇着扇子站在同安堂门口,打量着,“这就是太子爷给你的回礼啊。”

  顾若离笑着从里头迎出来,道:“是,他这算是雪中送炭,拿钱哄走了我的两位邻居,将相连的三间铺子都送给我了。”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你就心安理得的收着,毕竟一个儿子可不值这点银子。”吴孝之哈哈一笑,神神秘秘的拉着顾若离道,“我和你说,你不是让我派人盯着那位柳夫人吗。”

  她颔首,问道:“怎么样,有异样吗。”

  “她没有,但是她身边的小丫头有。每隔七八日她身边的一个婢女就会去一趟荣王府,你猜她去见谁?”吴孝之卖着关子,可不等顾若离说话,他又道,“算了,让你猜这些没难度。她是去见梅世子妃了,不对,应该是荣王府的大奶奶。”

  这称呼还真是怪。

  顾若离已经猜到了,不过,让她惊讶的是梅氏居然是这样的人。

  她想做什么,帮着赵政报仇,所以在暗中用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还是说,她打算让她去给沈橙玉接生最后出了个差错,得罪了太子坏了他和赵勋的兄弟情,抑或是,让她里外不是人连着太后和沐恩侯府一起得罪了?

  还真是让人惊讶。

  “还有件事。”吴孝之笑着道,“颜大奶奶身边的那个丫头找到了。不过,是在通惠河边找到的,脸都肿的快烂了。”

  连翘吗,顾若离愕然:“谁……杀的她?”

  “这可就不知道了。不过,你当时不是说颜大奶奶是有人下毒而亡的吗,想必是指使那丫头下毒的人要灭口吧。”吴孝之摇着扇子,“女人家的事可真是麻烦,老夫想想就头疼。”

  她也查过,崔婧文出事的那天,连翘曾去见过梅氏,在崔婧文来同安堂钱她才回来。

  事情怎么会这么巧。

  难道……

  顾若离想到这里眉头便蹙了起来。

  “想什么呢。”吴孝之拿扇子敲了她的脑袋,“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

  她却是若有所思的道:“先生,我听说圣上募集了赈灾款,从哪里募集来的,荣王府有没有以赵正卿的名义捐钱?”

  “捐了啊。不过一个叫青禾帮的捐的最多,一百万两白银。”吴孝之笑着道,“赵正卿留下来的几处铺子和一个并着捐了五十万两。以及扬州的几大盐商也捐了一些,统共有四百多万两的白银,应付赈灾是足够了。”

  青禾帮?顾若离挑眉道:“先生确定是青禾帮?”

  吴孝之颔首:“自然,老夫瞧过捐献的名单。圣上为了表彰这些商人,还准备中秋节时在宫中摆宴,招待这些富商呢。”

  霍繁篓到底在不在青禾帮呢?如果他们帮会里的人要来京中,他会不会也来呢。

  顾若离顿了顿,重说起赵政的事:“……他捐了五十万两,谁帮着经手的,圣上如何说?”

  “荣王妃不是四处打点嘛。”吴孝之道,“想用这五十万两令圣上消气,可圣上钱是收了,却是一句荣王府值得嘉奖,让人将荣王爷请去宫里喝了杯茶,就没下文了。”

  荣王妃花了这么多钱却没有办成事,她肯定还会想别的办法。

  “此事先生和七爷说了吗。”她问道,吴孝之白了她一眼,“当然要说的,事无巨细老夫都汇报的,昨儿信就送出去了。”

  顾若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先生,您说荣王妃这样打点却救不回来人,她接下来会怎么做?”她原是不放在心上的,可是梅念茹居然让太子的妾在太子耳边扇风来害她,这件事就不得不让她深思了,可见她们不但想救回赵政,还想法设法的报仇。

  既是报仇,就不可能一次就了了的。

  必然还有接下来的动作。

  “老夫也在想这件事。”吴孝之背着手来回的走,觉得和顾若离聊朝政感觉很不错,她不懂但是一点就透,而且眼界也很广,“这事儿别人办不了,太子求情都没有用,只有从圣上这边下手,让圣上改变主意。既钱不行,那就只有人了……”

  送美人?这个时候也来不及了,而且,圣上也并非贪色的人,他后宫也有几位妃嫔,可他却从来不去,只是养着罢了。

  顾若离总觉得她漏掉了什么,这会儿怎么也想不起来。

  “老夫觉得,接下来他们怕是要从皇后娘娘这边入手。”吴孝之想到了什么,看着她道,“若是……”他的话没有说完,顾若离已经道,“其实,他们怕的,是赵正卿去了关外后被七爷迫害丢了性命吧,如果赵正卿回不来,那么七爷回来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除了赵勋,虎贲营的人也不敢动赵政啊。

  最重要,当初圣上可是说了,赵勋凯旋归来时就是赵政回来的时候。

  “聪明!”吴孝之来回的走,“也不对啊,他们能用什么人,荣王妃那点粗浅的打点根本无济于事。有什么法子能把将军从关外弄回来。”额森还没抓到呢。

  顾若离指了指自己:“办法多的是,比如我死了……或者是皇后娘娘……甚至荣王爷……”太后荣王府不敢动,他们还要依仗太后照拂。

  皇后娘娘她们动不了,手伸不了那么长。

  那么就只剩下她了,她是赵勋的未婚妻,如果她死了呢,赵勋应该会回来吧。

  在外人眼中,当初赵勋为了定她可是废了不少功夫,至少是用心也很看重的,她死了赵勋肯定会回来。

  “有道理。”吴孝之点着头,“从今儿开始,老夫多派些人跟着你,让他们无处下手。”

  顾若离没有反对,又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让老夫想想,让老夫想想。”吴孝之跟蜜蜂似的来回的走,拿扇子瞧着脑袋。

  荣王妃气的摔了一个茶盅,怒着和梅氏以及汪道全道:“我费了那么多银子,居然就换那个老不死去喝杯茶,什么茶这么精贵!”

  “圣上这是有意为之。”汪道全劝着道,“奴婢觉得这个法子走不通,除非……除非有办法,让圣上不得不召世子爷回来。”

  荣王妃揉着额头,气的太阳穴跳着疼:“能有什么法子,正卿以往经营的人脉根本就不敢大动,这节骨眼上我亦不能将能用的人都用了,免得以后等他回来就无人可用了。”

  上次陷害赵勋谋反时就损兵折将了,这回一定谨慎才行。

  荣王妃打点时,梅氏就不以为然,料到她做这些都是无用功,可是不让她去做她一定不会死心,就当花了钱买个教训好了,顿了顿她道:“娘,汪公公说的对,既然这个法子行不通,那我们就只能再想办法。”

  荣王妃摆了摆手,梅氏聪明虽聪明,可到底是没什么心思的,她摆了摆手,道:“你回去歇着吧,这事儿我再仔细琢磨琢磨。”眼前见夏天就要过了,要是不回来这冬天在关外可怎么过。

  梅氏就没有接着说,起身行了礼,道:“那我先回去了。”话落,起身出了暖阁的门。

  “静安这些日子在做什么。”梅氏扶了韩妈妈的手,就听对方道,“同安堂扩大了两个铺子,她正忙着这事儿,还有,每隔半个月,都会去宫里给太后请脉。”

  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啊,梅氏道:“瞧着沈夫人这回是真伤了元气,病歪歪的躺在家里,一点精神头都没有。”她还以为,沈橙玉多少要做点什么呢,不成想她还真是规规矩矩的养病。

  “如今太子府的人多了起来,她又做月子身体又不好,要费的心思可比以前多的多了。”韩妈妈道,“要奴婢说,这一年半载的,恐怕是起不来了。”

  梅氏叹了口气,可惜的道:“虽不想这样,可他们兄弟也该回来了。”

  “您打算怎么做。”韩妈妈望着梅氏,就听她道,“这仗听说没有三五年打不完,额森也不是省油的灯,那里是他的地盘,他带着人东躲西藏实在是不好找,也不容易打,就算两厢夹击包围也无济于事。”

  韩妈妈点头:“七爷还是很厉害的,听说这回将额森的部署已经清剿的七七八八,就算这回额森不死,没有个数年也恢复不了元气。”

  “远山走前就一直在筹备军饷,算的就是三年的账。”梅氏到了正院门口,眼角露出一丝笑意来,“不着急啊,中秋节还没到呢,来得及。”

  韩妈妈有些担忧,扶着梅氏的胳膊,低声喊道:“世子妃。”

  “你紧张什么,我又不是莽撞的人。”梅氏掩面而笑。

  方樱坐在上座喝着茶,她的下首是崔婧容,对面的坐的柳月,三个人只有柳月说着话:“妾身听昨儿来的太医说沈姐姐恢复的很好,恶露止了以后就不用针灸了呢,可真是可喜可贺。”

  方樱扫了她一眼,眉头簇了簇,道:“是喜事儿,太子爷高兴的很,让我好好赏赐了太医。”

  “也是娘娘您会持家,对我们从心里照拂着呢。”柳月说着一顿,又道,“崔姐姐,您说呢。”

  崔婧容的年纪比沈橙玉小一些,但比她们二人却要大上好几岁。

  她话向来很少,听到说起她,太抬眼看向对方,拘谨的笑了笑,道:“是,娘娘性子好。”她向来不懂说这样的话。

  方樱就扫了她一眼没说话。

  “崔姐姐您这是没休息好,瞧着累的很,要不要请太医来瞧瞧?”柳月一副很关心的样子,凑过来,“看您,眼睛底下都乌青乌青的。”

  自从太子成亲第六日和崔婧容圆房后,往后每隔三两日就会去一次,有时候中午回来用了午膳都会去走动一番……

  难怪那时候有人说太子对崔婧容是一见钟意的,这娶进门可不是恨不得天天都看得几眼才好。

  “我没事。”崔婧容摆着手,“歇一歇就好了。”

  柳月就扫了方樱一眼,面上划过笑意。

  “那你回去歇着吧。”方樱摆了摆手,道,“我也累了,明儿一早我还要去宫里,今儿都早点歇着。”

  柳月爽快的应了是,崔婧容也跟着起身行了礼,由花嬷嬷扶着出了门。

  “这崔侧妃瞧着可真是急人。”方樱眉头直蹙,“我这是了解她的性子,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故意装的呢。”

  张嬷嬷笑着道:“这样的人也好,安静,不闹事却又得恩宠。”好欺负的靶子,“您也体谅一下,听说自小是生了怪病,一直关在院子里不给见人,前几年静安县主来京城才治好了她的病,让她活的像个人样子。”

  不过也是命不好,有那样的母亲,看见女儿好了立刻就估算着卖了,这天底下可真是什么人都有。

  “几位公子小姐来了。”张嬷嬷朝外看了一眼,就看到赵安申带着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从外面进来,他自己很安静,但是两个小的吵吵嚷嚷的,尤其是赵馨柔跟没有人教似的,一不留神就能捅个漏子出来。

  “可真是头疼。”方樱很不耐,可也没有办法,她想到以前做姑娘的时候,因为认识崔婧文姐妹,还曾经替他们抱过不平,觉得方朝阳做的太过分,虽是继母可也该有个母亲的样子,人家来请安是礼数,你却嫌烦不让人来。

  这不是摆明不待见别人,不给人脸嘛。

  如今事情落在她身上,她真的是除了赵安申非见不可以外,其余几个孩子,她是恨不得十年都别见才好。

  什么母亲,她才多大,可生不出这样大的孩子来。

  方樱想着揉了揉额头。

  第二日一早,她带着怨气去了坤宁宫,一进门就听到了年哥儿那似小猫一样的哭声,实在是头疼的厉害:“祖母,这孩子怎么这样哭,要不然您单独给他开个偏殿得了,不然日夜这么折腾,您身体受不了。”

  “放哪里去,这幺小的孩子单独放在外面就是让他等死。”太后假意瞪了她一眼,指了指一边的顾若离,“你没瞧见你表姐啊。”

  方樱进门这才看见太后身边坐着的人,忙高兴的道:“表姐,原来你也在这里,可真是巧啊,像是约好的似的。”

  “太子妃安好。”顾若离行了礼,含笑道,“今儿我正好来给太后娘娘请脉,不成想碰到您了。”

  方樱掩面而笑在她旁边坐下来,挑着眉梢道:“祖母身体很好吧,可比我都好呢。”

  “有些风寒了。”顾若离回道,“这两日怕是累的,胆囊上也有些炎症,要吃些消炎的药才行。”

  方樱一怔,问道:“那严重吗,要吃多久的药?”

  “吃个七贴药就好了。”顾若离含笑说着,又对太后道,“稍后您再请杨先生来给您瞧瞧,请他开药。”

  她到底不是太医院的,不能把事情做的太难看,叫太医院的下不了台,更何况,太医院还有杨文治和韩恭呢。

  “他要致使。”太后含笑道,“一辈子不愿意进太医院,临老了为了自家兄弟委屈了一年,如今政局稳定了就有闹着要走。”

  杨文治吗,顾若离笑笑:“圣上允了吗。”

  “嗯。允了。他也不离京城,有什么事还能找得到人。”太后说着笑了笑,“这些老一辈的不是不在了,就是老的不行了,要不然啊,越老胆子就越小。”

  顾若离没有说话。

  她在宫里待了小半日,和方樱一起陪着太后用了午膳才告辞出宫,中午同安堂没有病人在,刘大夫和方本超回家去用午膳顺便午休,岑琛和冯匀则一人靠在一边拿着书在看,见着顾若离进来,岑成道:“先生来了。那位赵公子在后院玩。”

  “好!”她笑着道,“中午热应该没有人来,你们将门掩上去后院也歇一歇,免得太累了。”

  两个人笑着应是,她去了后院。

  赵安申在教韩苗苗下棋,就听到韩苗苗一个人的大嗓门,不高兴时甚至拍着桌子,她站在门口,两个人发现了她,赵安申就道:“姑姑回来了。”

  他改口喊顾若离为姑姑。

  她很不适应,笑着道:“热不热,我回家去取冰来给你置上?”

  “不用。”他笑着道,“有风从门口进来,好的很。”

  她点了点头又望着韩苗苗:“就听你的声音,下棋又不是喊棋,小心你嗓子!”

  韩苗苗嘻嘻笑了起来。

  今年的夏天很热,等过了六月到七月中旬时,就已经凉快下来,顾若离一早给太后请了脉便辞了出了坤宁宫,由内侍引着往宫外而去,忽然迎面走来个面生的内侍,约莫十来岁的样子,和她行了礼,笑着道:“县主,金公公请您过去一趟,说有事要和您商量。”

  “金公公?”顾若离凝眉道,“他为何不亲自来。”金福顺来找他,都是亲自来的。

  那个小内侍就垂着头,回道:“公公特意交代了,他有东西在手中,脱不了身请您移步过去瞧瞧。”

  “这样啊。”顾若离微微颔首,回头和引着她的内侍道,“那你先回去吧,我稍后会自己出宫。”

  那位内侍应是而去。

  顾若离就打量了那位小内侍一眼,笑了笑,道:“小公公,还请你带路。”

  “县主请。”小内侍垂着头始终不敢看她,弓身走在前面,步子很小但迈的很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