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嫡女重生纪事 第四十六章 高子轩

《嫡女重生纪事》第四十六章 高子轩

作者:凤栖桐 字数:2943 书籍:嫡女重生纪事

  袁洪随李靖来到陈塘关中总兵衙门,宣读过圣旨,又将东伯侯姜桓楚写的公文交给李靖。

  李靖供好圣旨,打开东伯侯的公文,阅览完对袁洪说道:“东伯侯让下官全力配合钦差大人推行新政,务必成功。大人一路车马劳顿,现在正是中午,下官已经备好接风的酒宴,请诸位大人赏光。”

  袁洪也不客气,与孔宣一道随李靖赴宴,宴席上双方觥筹交错,尽欢而散。

  翌日一早,袁洪便早早起来,安排随行文官,调阅文档,清查田亩数量,自己却是随着李靖视察陈塘关。

  李靖带着袁洪一路上了城楼,亲自给袁洪介绍。

  “大人,陈塘关内约有千户人家,五千余口,此外还有兵马三千余人。关外乡镇渔村户口十余万,驻军一万五千余人。”

  袁洪一路点头,跟着李靖上了城楼举目向东眺望,就见眼前一片碧蓝的汪洋,无边无际,不由得感慨道:“李大人,贫道生在内陆,长在内陆,自小听人说起过大海之大,不知其几万里,心中不胜向往,只是一直无缘到海边游览,一直以为人生一大憾事。如今终于遂了心愿,我当赋诗一首以作纪念。”

  李靖说道:“大人有如此雅兴,我等恭听。”

  袁洪背手站立,酝酿过情绪,在众人瞩目下,开口吟诵道:“东临陈塘,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袁洪打算做一回文抄公,正要吟诵“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忽然想起现在已然是冬季,三日前刚下过大雪,关上关下的地面都是银装素裹,压根谈不上什么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立时卡壳。

  李靖与孔宣众人围观下,正尴尬间,袁洪机智地指着一物说道:“李大人,这把弓箭似乎有些名堂。”

  众人顺着袁洪指着的方向望去,李靖笑道:“大人好眼力,这把弓名叫乾坤弓,旁边放着的是震天箭,都是昔日轩辕黄帝所做,用来大破蚩尤。不知何时,此弓箭到了陈塘关,为陈塘关镇关之宝。只是可惜,此宝甚是神奇,从来没有人能拿的起来,咦,孔大人······”

  孔宣听李靖说没人能拿得起乾坤弓与震天箭,一言不发,径直走上前去,左手抓住乾坤弓向上一提,便将乾坤弓拿下兵器架,握在手中。

  李靖:“······”

  孔宣随手拉动弓弦,开合三次,便将乾坤弓放回到兵器架上,赞叹道:“果然是把好弓。”

  李靖回过神来,赞叹道:“孔大人真是神力,没想到我等今日还能看到有人拿起乾坤弓,大人,你······”

  袁洪也走到乾坤弓前,却不像孔宣那般自信,左手握住弓身,猛一发力,结果用力过猛,反倒闪的脚下一个趔趄,不由得后退两步才稳住身体。

  掂了掂手中的乾坤弓,袁洪说道:“果然有些份量。”

  学着孔宣的模样,袁洪也拉动弓弦,开合三次,重新将乾坤弓放回到兵器架上。

  李靖与一干属官看的是目瞪口呆。

  孔宣也好奇地瞟了袁洪一眼。

  李靖张嘴结舌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由衷地赞叹道:“二位大人真是神功盖世,李靖佩服。”

  李靖口中赞叹,自己也走到兵器架边,抓住乾坤弓,试探着发力,结果一张国字脸涨得发紫,乾坤弓却是纹丝未动。

  确认过份量,乾坤弓是真品,没有被掉包。

  李靖松开手,再看袁洪与孔宣,一张涨得发紫的脸上,双眼中满是敬畏。

  袁洪不理会李靖与手下属官的赞美之词,眯着眼睛东张西望,忽然指着关外东南角一座小山问道:“李大人,那座山上有座庙,供奉的是哪路神仙?”

  李靖看了一眼答道:“那里是九湾山,因为山下有一条九湾河而得名,山腰上的庙是龙王庙,供奉的是东海龙王。”

  袁洪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也是,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想来陈塘关必定多有渔民靠大海为生,孝敬孝敬龙王爷也是应该的。往年里你们都是什么时候祭祀龙王?”

  李靖道:“每年正月初二,龙王爷生日,城外渔民都要祭祀龙王。”

  袁洪兴奋道:“正月初二,那时本官还在陈塘关,本官也要跟着去看看热闹。只是初次祭祀龙王,本官需要准备些什么祭品?”

  李靖道:“祭品渔民们自会准备,大人去了只要给龙王爷上香即可。”

  袁洪点头道:“好,等吉时一到,我必定去给龙王爷上香。”

  一月时间飞快过去,转眼到了十二月二十八日,陈塘关周围土地田亩丈量之事已毕,眼看着就要过年。

  费仲很合时宜地好转起来,踩着日子来到陈塘关,住到驿馆中,与袁洪一道在陈塘关迎来纣王九年。

  正月初二,袁洪请上费仲,换上便服,如约在李靖带领下,出陈塘关,混在百姓的祭祀队伍里,一同前往九湾山上龙王庙。

  龙王庙内,袁洪看到龙王庙正殿内,供奉着东海龙王敖广的塑像,塑像人身龙头,头戴王冕,身穿王袍。

  神坛前的供桌上,摆着猪牛羊三牲的头颅。

  渔民中有年长的作为代表,为龙王上香,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袁洪站在人群中,紧盯着渔民当中四个妇人。

  这四个妇人每人手中牵着一个孩童,四个孩童两男两女,都是身穿大红色棉袄,穿着红绣花鞋,男童留着阿福头,女娃则是用红头绳扎着羊角辫。

  袁洪碰碰身边的李靖,示意他看那四个孩童。

  “李大人,那四个孩童是怎么回事?”

  李靖叹气道:“那也是给龙王爷的祭品。”

  “给龙王爷的童男童女,这习俗什么时候兴起来的?”袁洪追问道。

  “打我来陈塘关任职之前就有,说是古已有之。”李靖答道。

  袁洪冷笑几声,不再言语,等渔民祭祀完毕,看着费仲与李靖一并给龙王爷上香。

  费仲手拿三炷香,好奇问道:“深海道长,你怎么不给龙王爷上香?”

  袁洪板着脸正色说道:“贫道思来想去,身为女娲宫主祭,和女娲娘娘比起来,龙王爷不值得贫道上香,还请费大人理解。”

  费仲也不劝说,只是嘀咕道:“不上香,岂不是白来一次。”

  等费仲与李靖给龙王爷上完香,一行人回到陈塘关。

  等到傍晚,袁洪在驿馆吃过晚饭,便出关直奔关外的大营,找到住在营中的孔宣。

  见袁洪来访,孔宣问道:“大人给龙王上香回来了?”

  袁洪道:“我去倒是去了,只是没有上香?”

  “大人为何改主意了?”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我大商以玄鸟为图腾,拜龙王总是不妥,故而没拜。”

  孔宣目光中闪过淡淡异彩,又问道:“大人找我有何事?”

  袁洪道:“那龙王不当人子,竟然要此地百姓以童男童女祭祀,身为钦差,于公于私,本官都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这才来找孔大人随我走一趟龙王庙,救救那四个孩子,顺带抓龙王爷一个现形,来个人赃俱获。”

  孔宣难得笑了一次,提醒袁洪。

  “龙王恐怕不会亲自来。”

  袁洪跟着笑道:“无妨,抓了他手下,不怕他不来。”

  “龙王出宫,恐怕动静巨大,大人可要有准备。”孔宣再次提醒道。

  袁洪满不在乎。

  “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怕个什么。”

  “好,我随大人走一趟龙王庙,我先行一步,在龙王庙等大人。”

  孔宣说完,身形凭空消失的房内。

  袁洪也不惊奇,出房间骑到戴礼身上,一拍戴礼狗头,戴礼便腾空飞出军营,直飞陈塘关东南方向。

  此时天色已然昏暗,龙王庙不复白天的热闹喧哗,厚重的大门紧闭,静悄悄地矗立在半山腰。

  戴礼直接落到龙王庙院内,袁洪跳到地上,步入庙里大殿,就见孔宣背着手,仰望龙王塑像,眼里满是不屑。

  四个娃娃躲在墙角,挤成一团,瑟缩着紧盯孔宣。

  见袁洪进来,孔宣一抬腿,将一张椅子踢到袁洪身边,自己也拉过把椅子坐下。

  袁洪大马金刀坐到椅子上,从衣兜里摸出把糖果,对四个孩童笑着招招手。

  “你们饿了吧,来,叔叔给你糖吃。”

  四个孩子都没有动,个子最高的女娃娃怯怯地问道:“叔叔,你们是龙王爷派来的吗?”

  袁洪道:“不是,你们冷不冷?”

  “冷。”四个孩子一起答道。

  “小戴,进来。”

  袁洪喊了一声,戴礼一溜烟跑进大殿,来到袁洪身前。

  “趴下,你们几个过来,抱着这个大狗,他身上暖和。”

  正月初二,天寒地冻,四个孩子真是冻得急了,拖着鼻涕跑到戴礼身边,扑到戴礼满身的黑长毛发上。

  “啊,真暖和,谢谢叔叔。”女娃说道。

  “来,吃糖。”袁洪一一给四个孩子发糖。

  孔宣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袁洪哄四个孩子,此时忽然说道:“来了。”

  戴礼抽抽鼻子,跟着说道:“风中有海鲜味,有海鲜上岸了。”

  “啊,妖怪。”女娃见大狗张嘴说人话,立时吓得惊叫起来。

  四个娃娃惊叫着跳起身,飞也似地跑开。

  这时,龙王庙外传来一个粗豪的声音。

  “咦,咱们还没进去,那些娃娃怎么知道咱们来了?”

  随着话音,龙王庙紧闭的厚重大门,哐当一声被人推开,五个高大的身影鱼贯而入。

  袁洪抽抽鼻子,空气中的海鲜味更浓了。

  不等袁洪说话,孔宣背后闪耀出一道黄色光芒,罩到五个身影身上,五个身影便凭空消失。

  孔宣起身说道:“人已经拿下,我先回营等待大人。”

  袁洪无奈说道:“孔兄,你出手太麻利了,总得让他们放几句狠话再动手吧?”

  “他们身上海腥味太重,我不想多闻。”

  孔宣说完,身影凭空消失在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