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革宋 第164章 针锋相对(一)

《革宋》第164章 针锋相对(一)

作者:绯红之月 字数:2674 书籍:革宋

  大宋329年,总参谋长李云已经40岁了。单纯以不到40岁就稳坐这个等同兵部尚书的位置,李云在大宋的历史上并不稀奇。但是在这个位置上还能认认真真的继续学习,李云大概是到现在为止态度最端正的一个。

  《大宋军队制度改革草案》认认真真的摊开在面前靠左的地方,面前靠右的部分放着笔记本。李总参谋长一会儿在草案上面用笔做记号,一会儿在笔记本上写下他的看法与疑问。此次朝廷改制与军队改制同时进行,军队之前就已经改过一次,此次的改动就不太多。

  此次比较大的改动是明确了军政体系,以前被认为是监军的学社改名为政工。以前单一的军官体系变成了军官与士官。

  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变化,李云并不用如此正襟危坐。以他的经历和认识,随便看几遍就能了然于胸。这次改革草案里面讲述了赵嘉仁到底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以及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军队。李云自然要认真研读,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研读了好一阵,李云只觉得心浮气躁,不得不抬起头来。有关‘人道主义’的部分让他觉得无比痛苦,难以参透。如果完全糊糊涂涂倒也罢了,李云还发现赵嘉仁阐述的‘人道主义’并非胡搅蛮缠,也不是天马行空。只是李云现在还没办法弄明白那里面的内在逻辑而已。

  虽然还想继续读下去,李云却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到了极限,干脆起身离开到外面散步。走了没几步,就见到管装备的总参谋部第五局局长快步走过大院,见到李云之后竟然向李云走了过来。李云知道部队组织要调整,很大一部分权力要交到政工下面,装备单位则是另外的调整,一部分装备生产要交给其他企业。理由很简单,部队对于兵工厂产品的瑕疵非常不满,对于兵工厂那种高高在上的大爷作派完全没办法忍受。

  “参谋长,官家将新的战刀交给我们来做了。”第五局局长一脸的兴奋,讲述了赵官家对新式近战武器的安排。

  李云看着局长说的眉飞色舞,心中竟然生出了点怜悯之意。等局长说完,他说道:“就我所知,赵官家要是亲自参与的,就会比较关心进程……”

  “进程?”局长有些讶异。

  “对,就是里面的各种步骤。官家不会求全责备的要求所有事情都一帆风顺,却会想知道研发期间发生了什么。等到官家把这个交给技术部门去负责,他就只要看结果了。”李云很含蓄的做着劝告,希望这位局长可千万不要脑子一热,错估了形势。

  局长们都不是傻瓜了,李云明显看出局长脸上那种强烈的热情开始快速消退。没多久,局长就主动结束了谈话,看着他有些失落的背影,李云希望这位能够很好的面对现实。

  李云回到办公室,就接到通知。赵嘉仁让他去一趟,李云有些疲惫的站起身,带上军帽。心中忍不住猜测赵嘉仁想谈什么,如果是太复杂或者太简单的事情,李云觉得还是不谈的好。

  赵嘉仁见到李云出现在面前,有些讶异的问道:“怎么看着这么累?”

  “有么?”李云没想到自己的精神状态这么容易就被看出来。

  “看着你心很累的样子。不常见。”赵嘉仁答道。李云平素就算是看着比较沉稳的样子,至少内在的那股子精气神。

  “官家。我有三个问题想问。”

  “第一,要是现在倭刀的制造技术有了突破,倭刀术也有了突破,你会高兴么?”李云很率直的问出了自己的疑问。证实自己的判断总能让李云心情比较好。

  “这件事我放下了。”赵嘉仁简单的答道。

  “第二,官家所说的人道主义是怎么回事?我们杀人如麻,怎么可能被称为人道?”

  “你觉得我是为了杀人而上战场的么?”赵嘉仁说话的时候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我觉得官家是为了胜利而投入战争。”

  微微摇摇头,赵嘉仁答道:“我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为了保护周围人的生命和生活。为了保护汉人的生命而生活投入的战争。李云,你为什么走上战场?”

  “我是想追随官家。而且蒙古人太可恨了,杀了那么多大宋百姓,不能放过他们。”

  “那你也是为了保护别人而上的战场。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谈人道主义了。”

  听了这个解释,李云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发现自己对于人道主义的理解貌似比赵嘉仁说的要复杂的多。但是赵嘉仁所说的虽然简单,却并不是那么轻松就能找到答案的感觉。

  “第三,官家为何要让监军领军。就算是起个政工的名头,不还是要监管我们军人么。”

  “你们在成为军人之前,首先是人。你们在当军人的时候也是人,而不是蒙古军那种人形野兽。不能指责猎人在猎杀野兽的时候没有慈悲之心,他干的就是这种工作。但是也不能因为猎人手上沾了许多血,就允许他们任意猎杀人类。想让军人拥有高于普通百姓的道德和地位,就得由政工来引领军队的方向。”

  “有点明白,还是太不明白。”

  “李云,我问你,这支宋军是不是我的军队?”

  “是。”

  “既然是军队,那么军中的诸位指战员该不该听我的?”

  “该。”

  “那么军队会不会自动听我的?”

  “……不会。”

  “那么政工的作用就是让军队理解为什么要听我的,而且政工的作用也是要保证军队里面的都是人。我的希望不仅于此,更希望军人能够被大宋人民认同。只有军人真的明白自己是大宋的保卫者,是大宋人民的保卫者,军人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同。这就是政工的职责。”

  “……那我们这些指挥打仗的又算什么?”

  “你难道不是学社成员么?为什么要自外于政工。政工不是军队的太上皇,政工本身也是军人。对军人的所有要求都适用于做政工的人,除此之外,对政工还得有更高的要求。”

  “那官家呢?”

  “我乃是大宋军队的统帅,我就是大宋的保卫者,这不仅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义务。”

  李云不说话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赵嘉仁说出这样自傲的话时,才能让李云心服口服。当他们向着强大敌人进攻之时,总能在更靠前的地方看到赵嘉仁的背影。

  “还有问题么?”

  “没有了。”

  “我叫你来,是想问问今年能否攻入和林?”

  “官家想御驾亲征么?”李云语气谨慎的问道。

  “我虽然还不到50岁,却已经开始想学学谢安。当众人称赞你们的功绩之时,看似很随意的说,小儿辈大破贼。”赵嘉仁笑道。

  李云见赵嘉仁装作倚老卖老的样子,忍不住也笑起来。然后就听赵嘉仁继续说道:“不过朝里若是有人吆喝什么完胜,我并不会答应。这次找你来就是要说这个。”

  “为何?”李云有些讶异的问。他在阴山以北待了几年,知道在广袤的草原上追逐敌人部落有多么困难。所谓完胜,要消耗的人力物力难以想象。

  “为了保证大宋的安全,必须将蒙古人驱赶走。这个是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事情,便是不惜一切代价出动大军,结果也只是今天撵走,明天回来。但是有人对现在的税收和农业政策大大不满。如果攻入蒙古金帐曾经和林,我个人担心有人想借题发挥。”

  “他们……真敢这么做?”

  “他们有什么不敢的。朝廷里的事情我能压得住,但是军队这边,你得能压得住。我可不想因为这件高兴事,反倒要对军队里面的人大规模解职。”

  “是。”李云简单的答道。虽然说的爽快,他心里面其实很不安。过去一年里面赵官家解职了不少高官,也让一些高官刚到致仕的最低年龄就致仕。到现在,朝廷重臣已经被换掉了小半。可赵官家并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

  想到这里,李云说道:“官家。大宋军队乃是官家的军队,只听从官家的命令。”

  “还有多久能够攻入和林?”

  “前哨距离和林不到五百里,主力一万骑兵四月开始北上。主力部队携带大车北上。只是以蒙古人的习性,他们绝不会死守城池。那和林只怕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明白。你去忙吧。”

  看着李云的背影,赵嘉仁很满意。攻克和林只能鼓励大宋国内的士气,蒙古金帐已经离开了和林好些年。指望在那边缴获无数战利品,大概是完全没希望。而且赵嘉仁也没有要对蒙古斩尽杀绝的意思,如果能把蒙古人都撵到中亚,赵嘉仁就愿意和蒙古议和。

  有种说法,‘但使龙飞将在’中的龙城,就是指的和林。那里也是汉人自古以来的土地。赵嘉仁的思维忍不住就开始发散。接着他又跳跃的想到,忽必烈要是知道和林被占领,会是个啥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