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长白山下 第一百三十九章 办成

《重生长白山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办成

作者:长白山的雪 字数:2776 书籍:重生长白山下

  第二天早晨,大家都起来吃了早饭,然后李福田就领着佟家三口,往县衙走去。这福来客栈,离县衙不算太远,几个人走了不到两刻钟,就来到县衙门口。

  玉娴看着这县衙,还算是挺气派的。这时的县衙并没有明清时期的那么宏伟,北方的建筑也不像南方的那样精美,不过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大概能有八九十间房子,房子的纵深都很大,县衙门口有两个差役在那站着。

  云松和李福田走上前去,云松拿出一张帖子来,递给了其中一个人。当然,随着帖子,还有一锭银子,一起送上。“差大哥,麻烦您往里通报,就说是沿江村忠义县伯的后人,特来拜会钱大人。”

  这个差役正是当时跟着知县去佟家的那个,一见云松,当然认识了。“呦,这不是佟大爷吗?您怎么来了,您稍等,我去给您通报。”说完,赶紧往里面通报去了。

  没多会,只见那差役领着一个小吏来到门前,那小吏上前一抱拳,“不知道是佟大爷来到,有失远迎,大人正在处理公务,您请跟我到会客厅稍候。”

  云松还礼,然后四个人就跟着小吏,进了县衙里面。绕过正堂,到了旁边的会客厅里,小吏让他们坐下等会儿。有人端上茶来,云松四人就在那等着。大约过了有三刻钟,就听见外面有脚步声。云松和李福田赶紧站起来,玉娴和大郎也跟着站起来。

  只见钱大人身着官服,走了进来。云松和李福田赶紧上前见礼,钱大人上前一步,扶着云松:“云松不必客气,我与曹大人也是旧日相识。”然后就坐到了主位上,云松和李福田领着玉娴大郎也都坐下。

  “不知道云松此次来县衙,是有什么事情。有事尽管说,我一定帮着办。”钱大人看向云松几人。

  佟云松说了要买山林的事情,然后又说:“本来这事,我们直接找主簿大人就行。不过想着既然来了县城,无论如何,也得来拜会大人,故此前来。还望大人不嫌云松冒昧。”

  “哪能呢?我倒是巴不得和云松常来往才好。来人,去请刘主簿过来。”钱大人吩咐人去叫主簿。

  过了没多大功夫,就见一位不到四十岁的男人走进来,“不知大人唤我,所为何事?”

  “这位佟爷,要买一片山林。所有地形、面积等材料已经有村长备齐,你去给看看,然后把手续给办了。”钱大人对那主簿说道。

  李福田把一些材料都拿了出来,无非是描述那片山林的位置、地形、面积的,交给了主簿。主簿拿着翻看了一下,倒抽了口凉气。“大人,这片山林面积很大啊,有一千六百亩,再加上挨着的荒地,就是一千八百多亩。按照朝廷新下来的法令,总共得一万六千两百两,不知道这位佟爷可知道价钱?”

  “主簿大人,您尽管办就是了,钱我已经带来了。”云松微笑着说。

  “那好,我这就去给您办理,一会儿咱们将钱款交清就可。”朝廷鼓励个人买地,每卖一份,县衙里都会有一部分奖励,所以主簿当然高兴了。赶紧回到自己的办公场所,将正式的文契办理好,加盖上官府的大印。然后又回到会客厅里,将地契交给云松,“佟爷,您看,这是您的地契。”

  云松拿起地契,他不认识字,就交给李福田看了一下。李福田看完,向他点点头。“玉娴,把咱们带来的钱拿给主簿大人。”

  “是,爹爹。”玉娴答应,从自己的小包里拿出了几张银票。大郎也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包袱,把包袱放到桌子上面,解开。里面是十二锭金子,每锭五十两,还有四十个五两一锭的银元宝。“主簿大人,我手里的是一万两的银票,这里是六百两金子,二百两银子,亲您点收,如果需要换成银子的话,咱们就去银号兑开。”

  “不需要,这样就行,只要够数就可以了。”那刘主簿上前清点,验看银票,一看银票乃是京城的钱庄所开具,对云松倒是又多看了几眼。“大人,验看完毕,数目正好。”

  “行,吩咐人存到库房里去吧。云松,这片山林可是归你了。你家不用交税赋,好好经营,会有大作为的。”钱大人对云松鼓励了一番。

  云松把地契交给了玉娴,然后对钱大人说道:“大人,打扰多时,我们也该告辞了,难得来一趟县城,想去逛一逛。”

  “好,秋收完事了,家里也没什么事情。逛逛也好,给家人带些东西回去。”钱大人端起茶碗,这就表示送客。“刘主簿,替我送送云松他们。”

  “是,大人。几位,请。”刘主簿就送云松他们出来。还没出大门,云松回头,将两个小包塞到了刘主簿的手里。“今日劳烦主簿大人了,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望刘大人笑纳。另一份请转交知县大人。”

  刘主簿掂了掂手里的小包,大概每包都是一百两银子,心中高兴,就说道:“佟爷真是太客气了,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县衙找刘某。只要是刘某能办的,定然全力办到。”

  这时正好到了大门,刘主簿就停在那,拱了拱手,“不远送了,佟爷好走。”

  “多谢主簿大人,他日再来县城,定然前来拜会。”云松也还了一礼,然后和李福田领着孩子们走了。

  刘主簿自然是回去跟钱大人分钱去了,这钱他可不敢贪下。

  云松他们一路往回走,边走边看。如今大事已经办完,每个人都心里轻松的很,所以也就有了逛的心情。玉娴是第一次来县城,看啥都觉得比镇上的强些。几个人逛了书店,买了几本家里没有的书,还有一大摞纸,另外还有笔墨等。把小伙计乐得,直跟在后面介绍,付完了钱,伙计问道:“客官,您的这些东西要送到哪里?看样子您还要再逛逛别的,拿着不方便。您说送到哪,咱们铺子里有专门给送货的人。”李福田说了福来客栈的地址,伙计把东西包好后,在上面写了地址,然后让另一个伙计给送去。

  出了书店,玉娴又去逛了几家布料店,这里的布料没有薛瑾瑜家的好,只是比镇上的强些。玉娴勉强挑了几匹红色的布料,这是给春桃做嫁衣用的。然后又挑了几匹别的颜色,也不能总穿红的不是?还有些枕套、幔帐、被里被面、褥里褥面等等,花了将近十两银子。春桃虽说来佟家的时间短,可是没少出力,玉娴和母亲商量过,一定要给她撑起场面来。那布店的伙计也是留下了地址,把货给送到客栈去。

  最后,他们又去看了看点心零食什么的,玉娴买了一大堆,准备回去送给朋友们。购物是女人的天性,尽管玉娴还小些,可是这买起东西来,也是丝毫不差。

  东西买的差不多了,这才回到福来客栈。这时已经只中午了,玉娴吩咐伙计送些饭菜过来,几个人还是在房间里吃的饭。吃过中午饭,云松和李福田两人又出去了,留下玉娴和大郎在客栈里。也没啥事,兄妹二人就睡了个午觉。到了下午,书店和布店的伙计都把东西送来了。玉娴给他们每个人十文的跑腿费,把两个伙计乐得直行礼。

  晚上的饭也是在客栈里吃的,在这县城里,人生地不熟的,云松就不让晚上再出去了。叫来了伙计,玉娴把这两天的饭钱算了,一共花了一两多些。“小二哥,明早晨给我们预备些大饼,还有肉和咸菜,够我们四个人吃的,明天我们起早就走。”

  “好嘞,姑娘放心,我明天一大早,就把东西给您预备好。”那伙计答应。

  第二天天刚亮,几个人就全都起来了,伙计在外面敲门,“客官,您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我放在您的门口。”

  “好的,放那吧。”大郎出去把东西拿进来。几个人收拾好了,把东西放到马车上,然后云松赶着马车,几个人就往家走了。这时已经快深秋了,地面上已经有霜,道边的草上,也是白白的一层霜。气温有点低,玉娴披着一件云松的衣裳,坐在一块皮子上面,这才不感觉冷。太阳慢慢的升起,到了辰时末的时候,天就暖和多了,几个人这才拿出大饼和肉什么的,吃了一些。吃完之后,继续赶路,直到未时中,才到了家。

  方氏在家也忙得很。今天上午,佟俊祥的奶奶和母亲都来了,还有一个媒人,就是那个孙婆子。双方谈了一上午,定下来婚期放在冬月十六,下聘礼的日子就在这个月的二十六。骏祥家给五两的聘礼,其余的彩礼另算,冬月初六的时候送彩礼。日子一定,方氏也就放心了。只等着玉娴买回来东西,给春桃做嫁妆就是了。

  吃完中午饭,送走了佟骏祥一家,方氏刚要转身回院里,就看见云松赶着车回来了。方氏就站在门外,等着他们爷们。

  几人到了家门口,看见方氏在那等着。玉娴就问:“娘,您怎么知道我们这个时候回来的?还在外面等着。”

  “我哪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是刚才送你骏祥他们一家,正好看见你们回来了。春桃的婚期定在了冬月,我让你买的东西都买了吗?可等着用了。”方氏看看女儿,问道:“出门好玩吗?”

  “没啥意思,不如家里舒服。”玉娴撇了撇嘴,说道。“娘,你要的东西我全买了,就等着给春桃姐姐做嫁妆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