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长白山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甸枣子酒

《重生长白山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甸枣子酒

作者:长白山的雪 字数:2702 书籍:重生长白山下

  八月十四的早晨,大家依然是去江边捡蛤蟆。今天的蛤蟆没有之前的多了,应该是天气越来越冷,蛤蟆已经都下山了。“大哥,要是明天还是这么少,咱们就把蛤蟆趟子给撤了吧,往后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

  “成,天气也越来越冷了,今年闰了一个五月,所以节气就早些。”大郎也看出来了,今天不过是捡了两袋子而已,还有不少公狗。“今天给岳掌柜送的时候,跟他说一声,以后咱们就不送了,要想吃,就得到开春了。”说完,几个人就到了藏鱼的地方,大郎下水起了六条鱼出来。“明天过节,留两条咱们吃,再给姥娘那送去两条,剩下的给二郎的先生送去。”

  小四和小五抬着装鱼的桶,小三和博远扛着装蛤蟆的口袋,而玉娴和昊宇,大郎他们则抬这一个装蝲蛄的桶,几个人趔趔趄趄的回到了家。

  回到家,正好春桃她们把饭给摆上了,方氏就张罗着吃饭。云松看见大家弄的那些东西,就说道:“以后就别下水了,天越来越冷,水太凉了。你们都是正长的时候,别冻坏了骨头。”孩子们都点头答应。

  吃过早饭,自然是把蛤蟆挑出来,母的穿上,公的留着送到镇上。玉娴就说留一些明天吃,大郎听了,就用个袋子,装了有小半袋,放在阴凉的地方。那些蝲蛄也留出来了一些,打算明天做蝲蛄豆腐。这可是分家后第一个中秋节,而且方昀也要来一起过节,大家当然把饭菜做的丰盛一些。

  留出来自己家要吃的,剩下的就放到了车上。玉娴又让云松给抱出来一坛子甸枣子酒,她今天要去给岳老板送去尝尝。大郎赶着车,几个孩子全都上车,他们要去逛街、买东西,明天过节了嘛。方昀骑着马,先回镇上了。玉娴他们,坐着牛车,晃晃悠悠的就往镇上走去。一路上孩子们都兴奋的说个不停,一个时辰后,到了镇上。

  他们自然是先去了聚仙楼,岳老板正等着呢。这阵子玉娴他们送来的蝲蛄和蛤蟆,非常受欢迎,不少人都慕名来尝尝这两样菜。岳老板一看见佟家的几个孩子来了,赶紧的迎了上去。“你们可是来了,我这正等着呢,那两样卖的很好,昨天下午就没有了。”

  “岳伯伯,今天这是我们最后一趟送蛤蟆和蝲蛄了。天冷了,这些东西抓不到了,只能等明年再说了。”玉娴也觉得非常可惜,这些天,他们可就攒了五六两银子了。

  “哎,可惜啊,正卖的火呢。这也是没办法,谁让天气不等人呢?玉娴啊,明年开春可要早点往这送啊。”岳老板惋惜的说道。那些可都是银子啊,能不心疼吗?

  “岳伯伯,我今天给您带来一坛酒。您尝尝,然后给点建议呗。”玉娴一双水灵的大眼,瞅着岳老板。

  “哎呦,是你的果酒啊,太好了。这下我倒不愁了,有这酒,应该能对付得了那些酒鬼了。”岳老板一下子表情就变了,刚刚还愁眉苦脸的,转眼就眉开眼笑,直接让玉娴他们欣赏了一把变脸。

  岳老板吩咐伙计把东西全都搬进去,又把玉娴他们都让到了一个单间。伙计拿来酒提,岳老板把坛子打开,用酒提打上一提酒,灌进酒壶里,然后再倒进杯子里,喝了一口。“嗯,不错,比去年的还要醇厚一些。玉娴,你家里有多少这酒啊?”

  玉娴想了一下,今年一共收了五千斤的甸枣子,装了两百多坛。初酿之后,就剩了一百五十来坛了,现在再一发酵,能剩下一百二十坛就算不错了。自家要留一些,还要送给方昀,所以能卖的大概就一百坛。“岳伯伯,大概能有九十坛吧,一坛二十斤,也就是一千八百斤。”玉娴故意少说了些。

  “还不少啊,这样,我全要了,一斤酒给你一钱银子,你看行吗?”岳老板一听有这么多,不禁喜上眉梢,这酒不光在酒楼里卖,用来送人什么的都是好东西。他家还有一个杂货铺,也卖酒,而且妻子的娘家在县城里也有酒楼,根本不愁卖。

  “行,那这样,我们回去把酒重新装一下,然后岳伯伯过了节让人去沿江村拉走就是。这酒发酵是要掉秤的,我们得挨个都给装满。”玉娴一听一钱银子,心里一喜。她收的时候一文一斤,用不上三斤就能酿出一斤来,加上糖还有坛子的钱,一斤酒也就是六七文的本钱。现在一斤能卖一钱银子,也就是一百文,这简直就跟没有本钱一样了。玉娴不禁有些傻了,难怪说好酒是有钱人才能喝的,真的不假啊。

  “成,节后我派人去拉。”岳老板高兴地眉眼带笑。正好伙计把今天送来的蝲蛄和蛤蟆都过了秤,按照以前的价钱,拿了钱送过来。

  玉娴接了钱,今天送的少些,所以有八百多文,正好穿成了八串。“岳伯伯,我们先走了,今天要去接我二哥回家,还要买点东西回家。”说完,几个孩子就出了聚仙楼,坐上牛车,买东西去了。

  一行人先是去了点心铺子,卖了四斤月饼,又去卖了三十个鸡蛋,一条子肉。再加上从家里带的两条鱼,正好四样,送给先生做节礼已经是很不错了。到了学堂门口,大郎就拎着东西进了里面,没多会儿,二郎和博文就跟着出来了。

  “二哥,博文哥,我们来接你们了。”玉娴挥着手,从两个人喊。

  两人听见了玉娴的喊声,抬头一看,这么些人都来接他俩。两人高兴的不得了,一下子就窜到了车子跟前,然后蹦到了车上。“咋全都来了?”

  “来接你们呗,顺道买些东西过节。二哥,想吃什么,大哥手里有钱,咱们买去。”快有十天没见着二哥了,玉娴也是很开心的。“大哥,咱们多卖几包月饼呗,还有肉、白面、糖,再来些点心。我刚才看见有卖梨的,咱们买点回去尝尝。等明年咱家也载上几棵梨树,还有李子,杏子什么的树,省得没有水果吃。”玉娴最不习惯的就是这个,她是最爱吃水果的,可是家里却没有果树。

  “成,听你的,小馋猫。等明年,大哥去帮你淘登树苗去,用不了几年,咱家也会有水果让你吃的。”大郎兄弟几个,都是很疼玉娴的,但凡玉娴有什么要求,都会想方设法的办到。

  一行人按照刚才玉娴说的,卖了一大些东西,花了将近二两银子。中午在馄饨摊上,一人一碗馄饨,吃完了,大家欢笑着,往沿江村走。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未时末了。方氏一见孩子们回来了,这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

  “娘,我们去逛街了,卖了不少东西回来呢。还有,岳伯伯说,咱家的甸枣子酒他全都要了,给一钱银子一斤呢。”玉娴忍不住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

  方氏听了,也觉得听惊讶的。“玉娴啊,这果子酒这么值钱吗?咱们可是一文一斤收来的,这钱也太容易了吧?”

  “娘,那咱们卖人参算啥?天上掉金子?”玉娴忍不住乐了,大眼睛笑的弯弯的。

  “对啊,我倒是把这个茬给忘了。”方氏拍了一下前额,可不是,那人参买的钱更多呢。“好了,你们忙了一天,也该累了。都回去歇着吧,家里也没什么事了。”

  二郎和博文自然是到书房去找袁青云了,他们在学堂的这些日子,对于一些东西,有了些体会,找袁青云讨论去了。玉娴跑去看了看家里那两只小熊,这两个小家伙在她家还适应良好,玉娴让春桃她们给小熊做粗面的窝头吃,里面掺了野菜还有骨粉,这样营养比较全面。熊是杂食动物,啥都能吃,很好养活。这两个小东西吃的好,都长了。

  看了一会儿小熊,玉娴就回屋了。方氏正和春桃她们在削芥菜呢,这芥菜疙瘩可是腌咸菜的好东西,农家人就指着咸菜过日子了。把芥菜的顶用刀切下来,下面的芥菜疙瘩再用刀削一下,把须根削掉。然后用水洗净,再拿到外面晒着,晒两天就能腌咸菜了。削下来的叶子,当地人叫芥菜缨子,洗干净,用盐使劲搓一下,腌出来的咸菜鲜绿的,用来炖着吃也不错。玉娴看着今年的芥菜长得都不错,疙瘩很大,再看看那些缨子,也水灵灵的。“娘,咱们拴两串芥菜缨子,放到背阴的地方,弄点干菜呗。等冬天的时候,可以馇小豆腐。”

  “小豆腐?没见过啊?”方氏抬头,瞅了玉娴一眼。“你会做?”

  “呵呵,我会说。”玉娴笑了笑,“然后你们做就行了。”

  “你啊,就是长了个吃的心眼子。”方氏无奈的摇头。

  “太太,这不是挺好的吗?要不咱们那会做那些吃的,像是煎饼什么的,奴婢以前就没见过,做出来还都挺好吃的。”春桃在一边替玉娴帮腔。

  “对了,过了节,你和骏祥的婚事也该准备了。你这阵子就别干什么了,抓紧时间把嫁衣绣了,明天我给你找料子,你的嫁妆也该预备了。”方氏这阵子忙忽悠了,都忘了家里还有一个要出嫁的。

  “娘,骏祥哥来给送节礼来了。”小四在外面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