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六十一章、刺背

《神圣罗马帝国》第六十一章、刺背

作者:新海月1 字数:3616 书籍:神圣罗马帝国

  不管能不能查出幕后黑手,日子总是要过的。处置了几个替罪羊后,明面上“贺登惨案”算是告一段落。

  社会毒打不光能够令人成熟,同样也有可能令人变得偏执。现在尼古拉二世就是如此,“贺登惨案”迟迟没有查出结果,让他对政府政府官僚丧失了信任。

  本来这也没什么,不信任官僚的皇帝多得去了。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信任官僚集团的节操,也是一个君主成功的必要因素。

  麻烦就麻烦在尼古拉二世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在没有找到足够的替补之前,就把内心真实想法暴露了出来。

  在这一点上,尼古拉二世和崇祯差不多。信任一个人的时候,就无条件信任;一旦发现受到欺骗,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事实证明,官僚集团也不是好惹的。直接和沙皇对着干,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但是在其他地方给沙皇找不痛快,大家还是轻车熟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各地要求自治、开放议会、放开选举……的消息,如同雪花般的出现在了尼古拉二世案头。

  ……

  巴黎,驻法俄军司令部。

  奥金涅茨上将皱着眉头挂断了电话,又是催要物资的。最近一段时间,他都快要被后勤给逼疯了。

  作为俄军劫掠地方,导致法兰西局势失控的直接责任人,奥金涅茨上将现在正处于戴罪立功阶段。

  为了尽快弥补过失,在镇压法兰西反抗武装的时候,奥金涅茨上将表现的格外卖力。

  “发电催一催国内,我们的物资什么时候到?”

  这也是俄罗斯帝国的传统了,物资不催不到。不管是前线否在作战,反正不能影响到官僚们捞钱。

  为了尽可能多的漂沫物资,俄军后勤部向来都有“省一分是一分,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原则,在这方面官僚们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天赋。

  “司令官阁下,最近一周内,我们已经向后勤部、陆军部发了七封催要电报。

  除了陆军部给了一封让等着的回电外,其余的电报都如同石沉大海,现在都了无音讯。

  结合之前的新闻,恐怕国内又发生了我们不知道变故。在没有搞清楚具体情况前,现在我们实在是不宜掺合进去。”

  侍从官提醒道。

  正常情况下催要物资,不管什么时候能够运到,后勤部都是要给回电的。

  想现在这么消极,连一封电报都不回,只有两个解释:要么是报务员渎职? 要么是政府内部发生了变故。

  奥金涅茨上将点了点头? 无奈的说道:“再发电催催吧,语气措辞严厉一些。

  告诉他们? 如果物资迟迟不能抵达? 导致前线军事行动失败,他们要为此负责。

  另外? 通知师级以上军官晚上过来开会。”

  国内陷入政治动荡,前线物资供应出现问题? 这完全就是无妄之灾。

  如果是一名强势的将领? 还能够和国内的官僚们闹,要是解决不了问题,就向沙皇告状。

  可惜小贵族出身的奥金涅茨上将,明显是不够强势? 不敢将后勤部的官僚们给得罪死了。

  然而? 后勤问题又不得不解决。幸好维也纳政府赞助了足够的土豆,要不然奥金涅茨上将连思考对策的时间都没有。

  别看俄军占据了“富庶”的巴黎地区,就以为他们吃喝都不愁了。如果在从前确实是如此,可惜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不同于原时空的德国,欧陆战争结束后? 反法同盟可没有向法国政府索要工商业制品抵债,自然不会帮他们恢复工业生产。

  虽然波旁王朝入主之后? 为恢复生产做出过努力,但是国内市场又崩溃的法兰西? 明显不具备发展工业的基础。

  毫无疑问,19世纪的欧洲除了工农业能够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口外? 再也没有第三选择了。

  就业问题解决不了? 经济自然是好不了。曾经富庶的巴黎地区? 现在就是大号的贫民窟。

  从法兰西战败开始,除了难民潮爆发时期,巴黎地区人口短期增长外,其余时间都处于持续流失中。

  卡洛斯政府罢工后,更是加剧了这一情况。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拖家带口,离开这片令人绝望的土地。

  当地人都活不下去,被逼跑路了,想要就地筹集几十万俄军的军需,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好的,司令官阁下。”

  说完,侍从官转身正欲离开,奥金涅茨上将突然开口叫道:“等一等。”

  “不需要催了,国内多半是发生了重大变故,一时半会儿怕是顾不上我们了。

  直接发电给盟军司令部,详细说明我们所面临的困境,请求物资援助。”

  坦率的说,但凡是有其他选择,奥金涅茨上将是不会走上这一步的。

  盟军司令部虽然名义上驻法俄军的上级,但这个机构早在反法战争结束时,就退化成了一个交流联络机构。

  尽管还拥有着名义上的管辖权,但那只是政治需要。实质上俄军的行动,早就不受盟军司令部约束。

  有这个名义在,俄军确实可以向盟军司令部求助。出于压制法兰西的需要,维也纳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旦拿了盟军司令部的钱粮,驻法俄军再想要保持现在的独立地位就不可能了。

  如果只是涉及到前线这几十万俄军独立军事指挥权的问题,那么穷得叮当响的沙皇政府,估计早就卖给维也纳政府了。

  大不了当一回雇佣兵,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先例,只要价钱给到位了,沙皇政府是不会介意的。

  问题在于盟军司令部一旦介入,问题就变复杂了。既然盟军司令部拿到了俄军的指挥权,那么其他国家驻军的指挥权是不是也该移交?

  不用怀疑,没有俄罗斯帝国这个刺头领头,其他反法同盟成员国根本就不可能拒绝维也纳的意志。

  奥金涅茨上将虽然不是专业政客,但他既然能够爬到现在的位置上,肯定也不会是政治小白。

  凭借个人的政治嗅觉,他就知道一旦让盟军司令部掌控实权,后果会非常的严重。

  俄奥是盟友不假,但是不等于俄罗斯帝国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盟友。

  在普通人看来,反正都是维也纳政府当家做主,这其中的差别不大,但是奥金涅茨上将知道这里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曾经的奥地利帝国虽然强大,但是和俄罗斯帝国的实力差距并不是太大,两国自然可以成为好盟友。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尽管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但是奥金涅茨上将也知道俄罗斯和神罗的实力差距,已经彻底拉开了。

  究竟是相差“两倍”,还是“三倍”,又或者是更多?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总之,俄罗斯帝国确确实实落后了。

  作为一个老派帝国,俄罗斯自然不愿意沦为神罗的小弟。据奥金涅茨上将所知,为了摆脱神罗的经济控制,暗地里沙皇政府可没有少做努力。

  眼下自己将驻法俄军指挥权送过去,在政治上那绝对是一大败笔,未来少不了被穿小鞋。

  知道归知道,奥金涅茨上将仍然没有更多的选择。国内的官僚在拖后腿,要是不找一个靠山,后面的仗还怎么打?

  要知道他现在可是戴罪立功,战场上打赢了还好;要是打输了,军事法庭绝对是要走上一遭的。

  奥金涅茨上将在国内的根基不够稳固,提拔他的伊万诺夫元帅已经见了上帝,高层中帮忙说话的都没有,上了军事法庭绝对是凉凉。

  对奥金涅茨个人而言,向盟军司令部靠拢明显更有保障。凭借俄罗斯帝国在联盟中地位,加上这次的政治站队,他最起码能够捞上一个盟军副司令的职务。

  有了这层护身符在,他就是俄罗斯帝国在盟军司令部中最高层次的军官,只要沙皇政府还想要保持在盟军中的话语权,就只能捏造鼻子认了。

  至于秋后算账,最多也不过是回国后要坐冷板凳。不可能更多了,要不然就是沙皇政府自己打自己的脸。

  ……

  来自前线的刺背,尼古拉二世还没有收到消息,眼下他正忙着梳理内部问题。

  事实上,政治斗争突然加剧,“沙皇的不信任”只是一个导火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改革”。

  从19世纪末起,俄罗斯的工业体系逐渐得到完善,国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国内矛盾日渐加剧。

  尤其是欧洲经济危机爆发后,农业出口遭受重创的俄罗斯帝国,出现了大量的农民破产,社会矛盾被激化。

  面对这些情况,亚历山大三世晚年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开始对内进行改革。

  很遗憾,不等成果出来亚历山大三世就见了上帝,刚刚继位的尼古拉二世被迫接过了继续改革的重担。

  不管怎么改革,都少不了要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尼古拉二世的改革,自然也不会例外。

  某种意义上来说,尼古拉二世之前遭受算计,也是改革带来的反噬之一。

  ……

  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尼古拉二世不满的问道:“地方自治局那帮家伙,还不知道满足么?”

  尼古拉二世即位后,地方自治局县、州管理机关中的自由派,希望获得更大的自治权,以缓缓沙皇制度和民众之间的矛盾。

  很明显缓和矛盾是假,想要更大的自治权,才是这些政治实力的根本目的。

  谢尔盖·维特首相:“是的,陛下。自治局代表们坚持要求开放全面自治,包括议会、选举、立法……”

  不等谢尔盖·维特把话说完,尼古拉二世就忍不住训斥道:“地方自治局的人又在胡思乱想了,想要参加国家行政管理,他们怎么不去和上帝要天国管理权?

  我希望大家都知道,沙皇政府专制制度是不容动摇的,就如同我那不能令人忘怀的先父一样!

  就算是要学习欧洲先进制度,我们学习奥地利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整天想东想西的。

  要国家管理权、要自由,怎么不睁开眼睛看看,自由法兰西现在怎么样了?”

  显然,有了正反面的现实例子在,尼古拉二世对自治代表说不的底气更足了。

  不管自由派怎么甩锅,战败前的法兰西确实是欧洲最自由的国度。民众参政程度也是最高的,很多时候靠民间舆论都影响政府决策。

  奈何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将法兰西的战车对准了中欧,最终引爆了欧陆战争,埋葬了牛逼哄哄的法兰西帝国。

  相比之下,反倒是相对保守的奥地利,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

  当然,让学习神圣罗马帝国,尼古拉二世也是万万不肯的,奥地利和神罗完全是两个概念。

  神罗虽然也相对保守,但是下面的邦国、自治市、自治省,都有完全独立的自治权。

  现在自治局代表要求的自治权,实际上也是神罗下属邦国的翻版,只不过少了一个君主。

  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都是主体民族,语言历史政治文化大家都一样,又有近千年的邦国制度传统,本身就拥有足够的向心力。

  俄罗斯帝国就不行了,主体民族占比仅仅只有四成,很多少数民族都受到了残酷压迫,对这个国家没有任何感情。

  玩儿没有限度的自治,那就是在搞分裂。若是中央政府一直强势还好,要是哪一天衰落了,马上就要遭到反噬。

  从尼古拉一世开始,后面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三世都没有接受得自治条件,尼古拉二世自然不可能接受。

  劝说?

  不存在的,在场的众人或许有人对沙皇有意见,但是对自己的国家绝对没有意见。

  ……

  外交大臣米哈伊罗维奇:“陛下,美利坚合众国发来了外交照会,希望能够加强同我们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

  美国人提议修筑一条从中亚到远东的铁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