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国际倒爷 第五百一十章:半年时间

《重生之国际倒爷》第五百一十章:半年时间

作者:吹牛小王呀 字数:2245 书籍:重生之国际倒爷

  李麒麟回去的第四天,好消息就传了回来。

  这批钢材的贸易合同已经完全敲定,但对方有个要求,不走他们贸易公司的账户,直接对接哈马钢,第一批483万的预付货款直接打到哈马钢的账目上。

  理由是双方都是国营企业好做账。

  至于这后面的猫腻,肯定是二建公司想直接跳过他们。

  李麒麟在电话里询问道:“你觉得怎么样?这个客户肯定是丢定了,但能挣笔快钱,我算了一下大概能挣200来万吗,不是个小数目了。”

  “那合同呢?跟谁签?”

  李麒麟道:“当然也是哈马钢,咱们连进口配额都没有,用的他们公司的配额。”

  范阳琢磨了一番,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进口配额都是兰州公司的。

  也不需要他们垫付货款。

  转手就是200来万的纯利,足够把公司架构起来。

  “其实我觉得这样也行,这种大型的公司你想一直挣他的钱也不现实,中介咱们也做,只要你觉得行就OK。”

  “那行,估计还得跑趟哈马钢,要带人过去签合同,另外还有个好消息,矿渣样本的检测结果出来了,化验结果证明哈马钢的矿渣价值极高,二氧化钛和五氧化二钒的利用系数达到了2.305%,3.14%,比矿石还贵,建议我们拿着样本和化验结果到攀枝花跑一趟。”

  “是吗,那意思有一定的价值了?”

  李麒麟纠正道:“是价值极高,根据推断这些矿渣以前是供应前苏连的,算是大型的稀土钪供应基地,炼钢只是顺便的事,之前都是前苏连直接回收的。”

  范阳大喜。

  托卡列夫给出的价格才10块钱一吨,几乎白送。

  “那你打算怎么办?要跑趟攀枝花么?”

  “我这边有安排了,我从公司调派人手过去,这一块儿你放心,等我好消息就行。”

  挂掉电话,范阳把这事情给贾景元说了。

  贾景元也是大喜过望。

  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进展飞快。

  不仅顺利完成了这单钢铁合同,为哈马钢带来了1000多万的外汇收入,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中亚军区的财政压力,公司的账户上多出120万巨款。

  至于招投标这边则是皆大欢喜。

  基本上见者有份,人人都没落空。

  收获最大的自然是上海团队。

  青岛平柴ca141也顺利卖出170余辆。

  代理费用的60多万也已经转给李麒麟,划到了公司账目上。

  到现在为止,加上三人的注资300万,总的账目达到了570多万。

  靠着这两笔大额贸易,加上范阳在外经厅的关系,也成功的获得了境外投资办的青睐。

  一跃成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外资股份有限公司。

  有了庞大的资金注入,人手在原先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阿拉山口的分销公司也搭建了起来,两个月时间已经过货两次,盘条一次,汽车一次,暂时由卢正山负责管理。

  只不过霍尔果斯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一天到晚忙得要死,李商波几次相约都推脱了,跟河南人的关系也搞得僵硬起来。

  李商军混锯霍尔果斯,他自然不敢过去了。

  然后李麒麟那边又传来好消息,攀钢对这批矿渣很感兴趣,最终商量的价格是以矿石价格64元一吨价格收购,数量不限。

  又是一通紧锣密鼓的接待,也顺利的洽谈成功。

  这笔意外而来的收获,让他们仅此一项,每年便能获利数百万人民币。

  一晃又是两个月过去。

  这场展会在投资了150多万巨款之后,在各方面的通力配合之下,也总算是顺利召开了。

  令人意外的是,展会居然非常成功。

  为期一个礼拜的露天展会,促进西欧成交额364万美元,东欧64万美元,唯一令人欣慰的是中东地区还成交了120万元,沙特阿拉伯一家化工企业采购了6000吨SBR丁二烯合成橡胶。

  这原本是外经厅的合同,但为了展会规模,也添加到了这次展会上面。

  范阳也理所当然的获得了一笔相应的代理费用。

  获得四十八家集团10万美元赞助,还清建设银行50万元贷款,最后总结下来小亏五十多万。

  范阳即便独自承担,也完全可以接受。

  可李麒麟和贾景元两人坚持要共同负担这50来万的亏空。

  通过这半年来的努力,铁三角的关系已经建成了,展会期间贾景元可谓功不可没,出钱,出力,政府方面的交涉几乎是他独自完成,范阳则哈萨克斯坦两头跑。

  共同承担亏空,也自然会享受这次展会收获的人际关系和客户资源。

  范阳权衡再三,也同意两人入股了乌鲁木齐分公司。

  至于小卢,也彻底的辞去了原本的工作,担任了乌鲁木齐分公司的行政主管一职。

  展会完成的庆功宴上,跟一群外经厅的领导还有四十八家集团的外商宾主尽欢。

  通过长达半年的努力,在乌鲁木齐夯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这份广阔的人脉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几乎成了乌鲁木齐民营外贸界的一张名片。

  只要范阳自己不作死,在乌鲁木齐几乎没人敢动他。

  哈萨克斯坦方面,更是一时风头无两。

  由于哈马钢是军区的直属企业,所以范阳算是给军区办事,通过两项成功的贸易,也让范阳本人也成为了托卡列夫的座上宾。

  直飞阿拉木图必定是专机接送,包机费用也从26000块降到了13000块。

  下飞机也不再乘坐嘎斯69,直接让法拉比派直升机接送。

  妥妥的特权阶层。

  李商兵那批人虽然怀恨在心,觉得范阳不给他们三兄弟面子,但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是他们彻底惹不起的存在了。

  1993年,10月21号。

  天山别馆。

  此时已中秋时节,乌鲁木齐的气温下降很快,坐在室外必须穿上毛衣外套。

  草坪上,一张纯白色油漆的欧式方桌,上面摆着红酒和各式干果。

  布莱恩,波特兰,范阳三人正品着红酒。

  这次的投资谈判也是算是皆大欢喜,长达半年的谈判落实了4600多万的投资意向。

  所有的方式,都是中外合资。

  中方企业占股51%。

  外资占股49%。

  布莱恩与波特兰筹资了120万美元,在哈密地区投资了一个出口斯里兰卡的红茶基地,改建了对方的工业设备,用现代技术开发火焰山的玫瑰资源。

  三个人好久不见相谈甚欢。

  波特兰对范阳在阿拉木图的发展非常满意,尤其是他打通了阿拉山口的货运渠道,还顺利取得了钢铁贸易的出口资格。

  这一切的努力,也总归派上用场。

  波特兰也给他颁布了第一个集团性质的任务,协助他们完成四家企业的原材料进出口与采购,英国人骄傲到了一种程度,懒也懒到了一种程度,据他们声称这叫人才本地化,除了关键的技术性人才,其他全部培养本地人来做。

  这些事务是相当繁杂的,尤其是这些英国人傲娇到恐怖,从乌鲁木齐到头屯河工业区,区区二三十公里路,宁愿付出百分之二三十的溢价,也不愿自己跑一趟。

  全部交给代理公司。

  要同时协助四家大型企业,光是杂活也能跑断腿。

  也是忙得个不可开交。

  一转眼,半个多月又过去了。

  范阳终于找到个合理的机会抽身而去。

  去美国参加11月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高峰论坛。

  高路要带他们去了解互联网产业,于是大家都申请了半个月的旅游签证,提前10天出发。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范阳,高路,李麒麟,贾景元四人,打扮得花里胡哨,登上了前往西雅图的国际航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