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国际倒爷 第二十章:国际倒爷

《重生之国际倒爷》第二十章:国际倒爷

作者:吹牛小王呀 字数:1704 书籍:重生之国际倒爷

  范阳又是一笑,问到自己老本行了。

  “知道一些吧,听人说过,怎么?”

  李科长抠抠脑袋,已完全没有长辈的架子,说道:“我在外面还是跑了那么长的时间,也看到了那些倒爷,大包小包,扒货车,挤火车,卖点衣服,水果,干果之类的,我听人说过,有把大兴安岭的松子运到沿海的,别人那个作得大了,都用火车皮发货,挣了钱的人很多,可我一直想不通,那些人从北京,跑到莫斯科,9000多公里,来回要足足半个月,还得穿过蒙古,横跨三国,他们是怎么挣钱的?苏连老大哥的钱,这么好挣?”

  “嗯,的确好挣,你不是在广州么?怎么又跑到北京去了?”范阳问道。

  “没有,我哪跑得到北京,我是听人说的。”

  “那你是说的K3国际列吧?”

  “对,好像是国际列,我听人说那辆火车,一般人根本买不到票,一张车票上千,可他们就卖点衣服,手套,说跑一趟就万元户,有这么挣钱?”

  “呵呵,那是特殊时代的产物,现在行不通了。”

  的确,外界流传的国际倒爷,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

  就像李科长所说的一样,9000多公里,来回半个月,很多倒爷就是随身两个大包,装的无非不过几种商品,皮夹克,手套,皮鞋,运动服,为什么能挣这么多钱?

  首先是一个汇率的原因。

  中国与俄罗斯比邻而居,总共有40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光是边境线,就横跨了几个省市自治区,最主要的边境城市一共有四个,满洲里,黑河,绥芬河,珲春。

  绥芬河与珲春,一个挨着朝鲜,一个对着日本,是东北亚的贸易门户,主要海运为主,普通人接触不上,与俄罗斯接壤也是海疆。

  没有个几百万,你在那边根本玩不转。

  而造就民间财富神话的,一个是黑河,第二就是满洲里。

  首先讲的是黑河,范阳前世就在黑河呆了6年,对那边可谓很熟悉了。

  黑河在东北,哈尔滨境内,这是一座典型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就只有一条河的距离,过去就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阿尔穆洲的首府,布尔申斯维克。

  两座城市隔河相望,是中国输送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主要通道。

  即便中苏关系交恶的时期,两地的民间贸易也很频繁。

  当然,绝大部份的民间贸易,都是非法的。

  主要以走私为主。

  而利润有多高呢?

  夏天的时候,到处都是潜水员。

  一瓶白酒,一块钱一瓶,你只要游过河对岸,就能卖到20块钱。

  冬天来临,走私的反而更多,因为河水结冰。

  这中间有个汇率的原因。

  解体之前,卢布甚至比美元更加值钱。

  1卢布,兑换1.5美元。

  而苏连又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作为二战过后的世界两大巨头,苏连军民的福利待遇,工资水平,是相当高的,五六十年代,中国这边,只拿三四十块钱的工资,苏连那边,人均的工资水平就是好几百卢布,作为苏连的执政中心,俄罗斯,福利待遇更高,他不像中国,奉行银根紧缩的政策,他的钱很多,就造成了厄罗斯的中产阶层,军官,士兵,工人,都有很多存款。

  但是有个问题。

  和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一样,

  有钱,你买不到东西,要凭票供应。

  不仅是奢侈品,就连很多基础的生活用品,都很难买到。

  再加上长达几十年的军备竞赛,苏连的轻工产业,一直跟不上,表面上看起来富裕,实际上的物资,非常紧缺。

  “好多了,现在拄着拐杖勉强能走了,就是不太爱说话,得空了您得去陪他下下棋啊。”

  “晓得,晓得,等我忙完这两天再去找他,你今天干得完不?”

  刘大爷看着范家的二小子,开始懂事了,十七八岁的年龄,锤石头一蹲一个坑,这份定力整个生产大队,都找不出几个来。

  “加把劲,应该干得完,今天先把石头搬回去再说。”

  说完范阳眼珠子一转,盯着刘大爷腰间的一杆烟枪,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刘大爷呵呵一笑,这小子,啥不学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抽烟了。

  便从裤子里摸出一个磨得已经不像样的油纸口袋,摊开,取出一根叶子烟:“拿去抽嘛。”

  “谢谢了啊刘大爷。”

  范阳兴奋的接过来,点着吧了两口,辛辣的烟味呛得他眼泪都流了出来,没办法,重生到了这一世,不知道咋回事,把烟瘾也带了过来。

  但这烟不能真抽,就在喉咙里转几圈,过过瘾就完了。

  说着就要去凿那两块石料。

  “算了,二娃子,你干脆搬条石回去吧,我反正干完了,这两块条石我帮你凿,看这天搞不好要下雨,早点干完了一桩事情。”

  “那怎么好意思呢。”

  “跟我还客气啥。”

  刘大爷又帮忙将几块条石搬到独轮车上。

  “行了,那我就先回去了。”

  推着独轮车就晃晃悠悠的往家里赶。

  这个独轮车推起来还真是费劲,一个人还真不好操作。

  刘大爷便问道:“缺一门呢?他怎么今天没过来帮你?”

  “他啊?恐怕还在睡觉吧,没事,我一个人能行。”

  好不容易将条石推回家,母亲连忙跑了过来,母子两扶着独轮车,将条石卸了下来。

  看着范阳满头的汗,衣服也打湿了,还是有点心疼:“阳阳,累了不?这个不着急的,先回去歇一下。”

  “我又不累,行了,我一个人来就行。”

  这还真的是个体力活,又来回拉了两趟,累到不怎么觉得,但是肚子咕噜一声,早上喝的一点稀饭,早就消耗光了。

  “饿得难受啊。”

  摸着肚子,离中午开饭还早得很呢,不行,得找点什么东西吃。

  刚刚这样想着,就听见背后有人叫他:“范阳,范阳。”

  一个同样年龄,十七八岁,黑壮黑壮的小子献宝似的跑了过来,掀开衣服神神秘秘的,让范阳一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