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汉之魂 第八百零六章:战火蔓延

《明末汉之魂》第八百零六章:战火蔓延

作者:实在闲得疼 字数:1843 书籍:明末汉之魂

  “汉江省”第二批官员基本上到任了,应社创始人张采被委任为义州正六品知州,是管理一州三县的最高民事官。

  得到了这个实缺后,接近不惑之年稳重了许多的张采再也不肯空谈误国。

  他不仅仅自己全心全意为管理、建设好义州努力工作,还写信劝告昔日的同道中人,脚踏实地争取多做实事少发牢骚。

  张溥跟张采喜滋滋赴任不同,他根本不愿意被征虏大将军调往“汉江省”任职。

  因为他这个有野心的小小芝麻官居然在大明朝堂上呼风唤雨,混得风生水起。

  可惜他早就被厂卫挂了号,厂卫一直在收罗他的把柄,连崇祯都知道江南有个复社,有一群妄议朝政的读书人很不安分。

  吏部没想到征虏大将军指名道姓要这样的人去“汉江省”,大明朝廷约等于得到了送瘟神的机会,第一个被获准的就是他。

  黄汉没有接见张溥,指示温体仁任命张溥为釜山州昌源县正七品县太爷。

  如果张溥好好治理一县之地三年考绩全优可以提拔一级使用,如果他还搞风搞雨就会被旗卫搞死。

  想来人生地不熟,当官的地方跟大明江南直线距离达到三千里,还有大海隔阻,张溥失去了搞风搞雨的环境就仅仅是个七品芝麻官而已。

  不怕他书信往来遥控复社,旗卫会暗中检查被监控官员的信件,有什么脏事落于纸上,张溥的下场注定好不了。

  釜山州还有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位人杰在当地方官,说不定能够感染张溥也未可知。

  黄汉这样做的目的是给予张溥舞台展现自己,釜山州直面倭国,是以后攻取倭国的始发地,他如果真具备经天纬地之才,在这里不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红旗军”一直在宣传倭国乃是大明的敌人,把倭寇为患大明沿海一二百年的罪责都强加给了倭国。

  信誓旦旦灭了建奴、平了流寇后的攻击目标就是倭国。

  阎应元等等都在为这一天而做准备,他们到任已经超过半年,手中三天一练的乡勇达到三千,通过考核成为卫所军的有两个千总,成为正兵的有一个千总。

  用心做事的阎应元到任后一直没有闲着,他经常驱马提枪带着团练武装清剿山贼、土匪,劝山民下山给予田亩耕种。

  剿杀、安抚并用,釜山府境内已经是盗寇绝迹,收获的粮食不仅仅能够自给自足还有十几万石粮食结余。

  介于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安民剿寇有功,现如今都被提拔了一级。

  为了能够让他们发挥长处,黄汉还特批允许他们兼职“红旗军”军职,阎应元兼职千总镇抚官,陈明遇、冯厚敦兼职把总镇抚官。

  做出成绩就立刻得到嘉奖,使得江阴抗清三公更加热情高涨,手中有权力、财力还有“红旗军”一个千总可以调动,釜山府的治理井井有条。

  如果张溥也把心思用在谋划跟倭国开战上,以他的能力和才华应该能够有一番作为。

  釜山港已经有水师陆战队一营驻扎,营主将沈明,他还负责指挥龙武水师釜山分遣队。

  他们这时接到了新任务,把两万件缴获自清军的冷兵器送给倭国岛原的天主教徒军,卖出几万石粮食给他们囤积。

  此时教徒军刚刚造反,跟大明流寇的做法差不离,抢劫了不少金银财宝,可惜没地儿买东西。

  沈明趁火打劫压价收购教徒军打劫到手的金银财宝,古董、字画、奇巧,高价卖出粮食和几百支缴获自清军的火绳枪。

  这样做了不仅仅会增强教徒军的实力,使得在倭国接下来的平叛战斗中增加难度,还能够让“红旗军”赚取暴利,何乐不为?

  沈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想方设法让倭国爆发的内乱最少打一两年,能够一直打到“红旗军”完成五年平辽最好不过。

  为此黄汉特意召见沈明耳提面命,教会他如何让一个国家战火蔓延永无止境?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中立国的身份出面调停,发现教徒军眼看着要被打败之时。

  中立国大明以人道主义的名义果断制止幕府军穷追猛打并且驻扎维和部队,把两军隔开十天半个月。

  总而言之只要有了这支大明的维和部队,倭国的战乱就会永无止境,天主教徒跟幕府军的仇恨太深,包容、通过和谈解决争端哪有可能?

  历史上是教徒军被斩尽杀绝才使得倭国重回太平,现如今有了维和部队、有了人道主义,这仗不让倭国打四五年多没意思。

  暗地里给教徒军提供海上运输,让他们能够把倭国四岛的教徒集中使用,再卖出武器、粮食给他们,再不时以海盗的名义袭击走海路的幕府军。

  如此拉偏架,不让整个倭国陷入战乱都对不起黄汉这个现代人的智商。

  参与围歼多铎部后,十一月中旬,毛承禄、尚可义搂草打兔子顺带着拿下了鸭绿江口西岸的镇江堡、险山堡。

  有了他们的直属甲种营一共八千人马修缮、驻守、经营这两座原大明海陆重镇,使得鸭绿江西的义州有了屏障,屯民能够安心劳作。

  宣传得当可抵数万兵,怎么才能够让满清方面相信“红旗军”不会把投降的鞑子和建奴集体屠杀?

  刘在旗、姜新、阮大铖等等宣传队主官制定了宣传计划,他们挑选了表现得唯唯诺诺的一百建奴和四百鞑子俘虏。

  有了五百人被挑选出送去京师有可能被大明皇帝千刀万剐的前车之鉴,这五百人被选出来之时一个个手脚发软,哭成一团。

  文质彬彬的阮大铖当着两三千被集中的鞑子、建奴柔声细语安慰这些人道:

  “征虏大将军宅心仁厚,只要真心投降的人,无论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都会得到优待。

  你们之所以被选上,是因为表现突出的缘故,从现在开始,你们用不着每天劳作,本官会带着你们看看'红旗军'有多么强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