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是木匠皇帝 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上来了

《我是木匠皇帝》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上来了

作者:独坐池塘 字数:2714 书籍:我是木匠皇帝

  天启四年,那是一个秋天,有一位年轻人,在大明的南海边划下了一个圈。站在船头,天启皇帝的嘴里轻轻的哼着歌,脸上的表情淡然而宁静。

  三天前册里太子的事宜全部完成了,天启皇帝也公布了自己即将南巡的事情。理由是去祭拜太祖,至于南京发生的事情,天启皇帝并没有提起。正是的折报还没有到,天启皇帝可不想增加自己南下的难度。劝说一个孙承宗,天启皇帝已经觉得挺费力的了。

  虽然有大臣反对,可是天启皇帝毕竟是祭拜太祖,行的是孝道,说出去也没人敢直接反对。很多人则是说花销过大,天启皇帝则是说这笔钱由内库出。

  朝中的大臣们也不傻,这两年国库虽然有些钱,说实话真不够天启皇帝去一趟南京的。不过天启皇帝内库的钱他们不好说什么,毕竟那是天启皇帝的私房钱。至于这些钱哪里来的,能猜到几分的人不少,可是没有谁会傻到说出来。这几年官员的俸禄很多都是内库出的,大臣们自己屁股下面也不干净,现在皇上也在做,让很多人松了口气。

  传旨皇太子监国,内阁首辅大学士刘一璟和军机处首辅军机大臣辅政,司礼监掌印王安和王承恩都留在了京城。不过很多大臣都没想明白,因为天启皇帝南下随从人员精简很多,只有区区的八百多人。不过让人吃惊的还在后面,北京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孙传庭陪着天启皇帝一去南京。

  宫中近卫紧紧带了五百人,三大营的人马却足足带了两万人!虽然是随行的只有五千,可是那一万五千人已经日夜兼程赶往南京了!

  没有人问天启皇帝这是要干什么,这不是做臣子该做的事情,不过这样的花费实在是太过巨大了。天启皇帝已经传旨各地政府。不修建行宫,不准备接驾,沿途尽量不扰民。至于一路上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隆昌号负责采购。

  天启皇帝一行十几艘大船,在运河上很是壮观,至于那五千京营人马。则是沿着运河两岸行军。

  “皇上,这运河繁华了很多啊!”一边一个太监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些许感慨,道。

  回头看了一眼陈洪,天启皇帝点了点头,道:“昨日刚刚回京,今日又离开了,下去休息吧!朕这里不需要人伺候。”

  陈洪是昨天才回到京城的,没有喘口气便陪着天启皇帝出行了。看了一眼天启皇帝。陈洪笑着说道:“皇上,这几年在辽东,奴婢早就习惯了!马上颠簸的事情是常有的,些许辛苦算不得什么。”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辽东的差事办的不错,朕一项都是论功行赏的。这次南京的事情比较急迫,你回来之后,朕会赏赐你的!”

  “皇上。奴婢的命都是皇上的,做些事情都是应该的。不敢续功。这几年没能伺候在皇上身边,奴婢很是想念皇上!”话虽然很露骨,可是陈洪脸上的神情却没有一点阿谀奉承的意思,十分的严肃,显然这话是出自真心。

  笑着看了一眼陈洪,天启皇帝没有在说什么。背着手看着滔滔流过的河水,神情有些复杂。

  “皇上,一切事宜已经安排完毕,不知道皇上还有什么吩咐!”一身戎装的孙传庭走了上来,恭敬的给天启皇帝行了一礼。严肃的道。

  经过几年的锻炼,孙传庭早已经不负当初文官的模样了,皮肤黝黑,黑黑的胡子布满了整个下颚。身上的铠甲穿起来很是敦实,背后红色的披风,随风慢慢的飘动,怎么看都是一代名将的样子,或者说是名帅的样子。

  对于孙传庭,天启皇帝真是十分满意,或者领兵作战,孙传庭不如人,可是这练兵,绝对是大明朝的第一人。戚家军虽然威名赫赫,可是那也是当初戚继光训练的结果。在天启皇帝看来,孙传庭练兵的本事能赶得上戚继光,可是领兵作战恐怕多有不如。

  “孙爱卿,没什么事情了,过来陪朕说说话可好?”伸手轻抚着栏杆,天启皇帝声音有些飘忽的道。

  孙传庭微微一愣,点了点头,向前走了几步,恭敬的道:“臣恭聆圣训!”

  这下轮到天启皇帝发愣了,怎么这么说话?难道自己很是威严?天启皇帝自己不知道,这几年下来,天启皇帝对外的形象一直都是铁血和独裁。虚心接受建议的好习惯,只有一小部分臣子才知道,当然孙传庭的心里很清楚。可是清楚归清楚,在天启皇帝面前他还是不敢放肆。

  摆了摆手,天启皇帝又好气又好笑的道:“好了,不要端着你大将军的架子了,出门在外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一路上无聊,陪着聊聊天可好?”

  顿时有些脸红,不过孙传庭脸膛发黑,倒也看不出什么。恭敬给天启皇帝行了一礼,道:“是,臣明白了!”

  “孙爱卿,你说当年隋炀帝为了下江南,劳心劳力的建造了大运河。江南是下了,可是却没能回去。一千多年了,朝代更迭,这大运河还在这里不断的流淌着。可是当年的隋炀帝却早就不在了,你说千百年之后,会不会也有人在这里感怀朕?”天启皇帝极目远眺,声音略带飘忽道。

  这个问题实在太过飘渺,孙传庭不知道天启皇帝怎么想到这里,想了想,开口道:“皇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的寿命有限,河水却没有尽头。可是话也不是这么说的,河也有干涸的时候,世上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太祖皇帝英明神武,开大明万世之基业,千百年后说起来也是名垂青史。不会像隋炀帝一样招人唾骂!”

  笑着看着孙传庭,天启皇帝点了点头,赞赏的道:“孙爱卿好见解,不知道爱卿怎么看待朕这个皇帝?”

  “皇上乃是英明之主,中兴之君!大明朝在皇上的统御之下,蒸蒸日上。迟早会布威严于四方,震慑宇内!”孙传庭在这次没有一点的迟疑,神情严肃的道。

  苦笑着摇了摇头,这话就不应该问!天启皇帝忽然希望有一个魏征那样的臣子了。朝堂上虽然有督察院,可是大都御史都是尸位素餐。以清流自居,做的事往往比浊流还恶心。每日里都盯着这里,盯着那里,真心为国的却没有几个。

  摆了摆手,天启皇帝也没有在谈下去的意思了,不知道是不是军武的关系,天启皇帝觉得孙传庭变了。身为一个皇上,这种变化是可喜的,不过天启皇帝的心里却有一点失落。

  没有太多的事情发生,天启皇帝这边不紧不慢的向南京走着。

  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南京城里钦差行辕全部戒严了,巡逻的兵丁一趟一趟的。到处都是挎着秀春刀和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整个南京城都是如此。

  在钦差行辕的中央,一座三层的小楼,原本是钦差大臣周佳谟居住的地方。此时里里外外全是锦衣卫,不要说人了,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骆思恭对外宣称的是周佳谟受了重伤,阁楼里是一个假扮周佳谟的锦衣卫。

  在小楼的后面,是一个不小的园子,景色宜人,空气新鲜。不过此时这里却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飘散在空气中,让人直皱眉头。

  原本休息纳凉的凉亭,此时已经已经面目全非了,两个男子**着上身被绑在柱子上。身上随处可见崩裂的伤口,鲜血全都是从那里面流出来的。亭子下面,骆思恭坐在那里,手中端着茶碗,眼睛却盯着那两个绑着的人。

  此时的骆思恭和前几天已经不同了,眼窝深陷,面容枯槁,双鬓居然有了白发。骆思恭的年纪并不小,可是原本看起来也就四十岁的样子,可是现在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将茶碗放在桌子上,骆思恭皱着眉头看了一眼一边的党寒,道:“这么久了,这两个人还是不招,你有什么办法吗?”这两个人是那天行刺之夜的活口,锦衣卫想尽办法留下来的!每天都派人盯着,生怕两个人自杀。

  “他们的家人在那些人的手上,不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不会招的。这样的殴打是不会以后什么效果的,不过这样的殴打却是不可或缺的!”党寒神情依旧很是淡然,轻声说道。

  皱了皱眉头,骆思恭刚要说什么,外面一个校尉快速的跑了进来,一下子跪到了骆思恭的身边,恭敬的道:“大人,京城急信!”说着将手里的信件举到了骆思恭的面前。

  厌了一口唾沫,骆思恭不知道自己多少年没这么紧张过了,不过没有太多的准备,伸手便将信件拿了过来。轻轻的撕开信封,读了起来,良久,信件从骆思恭的指尖慢慢的滑落,骆思恭整个人陷入了痴楞中。

  一边的人很想将信件捡起来看看,可是没有骆思恭的允许,谁也不敢那么做。不知道过了多久,骆思恭抬起头,喃喃的道:“皇上来了!皇上来了!”未完待续。。

  〖衍.墨.轩.小.说.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