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是木匠皇帝 第三百一十二章 望江诗会

《我是木匠皇帝》第三百一十二章 望江诗会

作者:独坐池塘 字数:2772 书籍:我是木匠皇帝

  【如果您喜欢本站,请把网址.添加到浏览器收藏夹,谢谢大家的支持!】

  在大明朝没有哪个大臣不知道锦衣卫,没有人不知道锦衣卫是作什么的。? 最新章节阅读 ωωω. ?虽然锦衣卫为皇上做了很多见不得人事情,可是没有人会忽略锦衣卫表面上的作用。

  锦衣卫的前身是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太祖皇帝朱元璋裁撤了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建立了锦衣卫。在这个过程中,赋予了锦衣卫更多更大的权力,可是原本的权力却并没有收回。锦衣卫依旧掌管着皇帝仪仗和侍卫,所有人都知道锦衣卫是天子亲军。

  不要说在朝的文臣武将就算是各地的藩王世子,哪怕是身为太子的国之储君,也没有能够让锦衣卫护卫的资格。现在天启皇帝居然要掉一队锦衣卫护卫孙承宗,可以说是等的恩宠了。

  孙承宗和戚金都是明白人,自然不会认为天启皇帝是为了监视孙承宗。锦衣卫和东厂的密探无处不在,想要监视孙承宗自然不会用这样的办法。

  在看到天启皇帝认真的样子,孙承宗连忙跪倒在地,恭敬的说道:“陛下,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臣身为外臣,怎么敢劳动锦衣卫?”

  对于天启皇帝的这个说法,孙承宗从心里觉得挺不错的,能够有一队锦衣卫在身边,做什么事情都方便很多啊!虽然自己是蓟辽总督、内阁辅大学士还是天启皇帝的老师,无论走到哪里都没人敢违背自己的意思。不过有了天子亲军在身边毕竟不一样,天启皇帝说的可不是护卫自己。而是让他们在自己这里听用。这两句话可是天差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承宗有了直接指挥锦衣卫的资格。

  虽然心里觉得不错,可是孙承宗却不敢答应,这可不是小事情。如果真的是是这样,自己就真的算得上权倾朝野了!

  “先不要担心,这可不是把锦衣卫交给你,只是一个百户的人而已。他们一来是护卫先,二来是有什么事情也可也帮衬先。先饱读诗书,可听过杯酒释兵权的事情?”天启皇帝笑着将孙承宗搀扶了起来。语气轻缓的说道。

  “回陛下,这个臣自然是知道的!”对着天启皇帝一躬身,孙承宗恭敬的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朕对先绝对的信任,如果有一天朕怀疑先了,也一定会对先言明。先到时候可愿交出兵权?交出职位?”一边说着,天启皇帝目光直直的看着孙承宗。

  一边的戚金一直是心惊肉跳的听着两个人的谈话。他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对于这样的约定他其实很是不以为然,如果孙承宗要造反,那个时候恐怕也不会交出兵权。天启皇帝怀疑孙承宗,恐怕也不会直接问他,肯定是先抓起来在说。

  不过孙承宗却异常严肃的看着天启皇帝,目光炯炯的看着天启皇帝。语气决然的说道:“臣读圣贤书,三纲五常乃是人伦大道,臣自然会遵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有一那一天,陛下让臣去死。臣也无话可说。”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认真的说道:“有了先这番话。朕朕心甚慰。以后先可放手施为,朕不会有丝毫的怀疑,哪怕朝堂之上也重伤之言,朕也不会信以为真。”

  天启皇帝的话给了孙承宗无比的信心,心中的那一丝担心自然是一扫而空。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语气凝重的说道:“皇上,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笑着看着孙承宗,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在天启皇帝的心里并未担心什么,也没有不信任孙承宗,这样的作为不过是为了安抚孙承宗的心而已。毕竟辽东的事情还要他操持,除了孙承宗天启皇帝想不到第二个人。

  这样一个一心为国的人,一个带着一家四十多口战死的臣子,天启皇帝能够给予绝对的信任。大明朝上上下下,天启皇帝能相信的人并不多,可是孙承宗绝对排在第一位。

  在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天启皇帝缓步的走回了桌子上,对着两个人笑着说道:“本来是想请你们吃饭的,结果还没吃就已经凉了。”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笑着说道:“端下去,让御膳房热一热!不要重新做,听明白了吗?”

  “皇上勤俭节约,乃是如天之仁,臣明白!”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王承恩恭敬的说道。

  等到饭菜热完了,君臣三人才算开始吃饭。天启皇帝对戚家军非常的感兴趣,询问了不少关于戚家军和戚继光的事情。

  戚金自然是有问必答,一边的孙承宗也是说了很多自己治军的心得,一顿饭可谓其乐融融。

  走在出宫的道路上,孙承宗看着戚金,笑着说道:“怎么样?以前怀疑老夫的话,现在见到皇上不在怀疑了吧?”

  深深的叹了口气,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戚金沉声说道:“郎朗青天,乌云遮不住日,大明朝终于有希望了!”

  此时的戚金抑郁之气一扫而空,仿佛卸掉了千斤重担,身上全是轻松。目光再一次变得锐利,全省上下洋溢着高昂的斗志。当年那个跟在戚继光身边的戚金回来了,那个冲锋在前的戚金回来了。

  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天启皇帝沉声说道:“王承恩,你知道朕在看什么吗?”

  “回皇上,陛下在看孙大人和戚将军!”微微一愣之后,王承恩开口说道。

  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缓缓的转身向里面走去,一边笑着说道:“朕看的是大明朝的希望!”

  天启元年,八月十四,宜婚丧嫁娶,忌动土搬家。

  看着忙里忙外的孙承宗,天启皇帝淡然的笑了笑,想了想沉声说道:“宫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吗?一定不能让太后之后,不然会很麻烦的。”

  “回皇上,和上次一样,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一边的王承恩为天启皇帝带上帽子,一边笑着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那就好!今天是望江楼诗会的日子,一定要好好玩一天!看看那些才子,说不定会认识两个有意思的人呢!”

  天启皇帝自从来到这里之后,整天呆在皇宫里,虽然出去过几次,也没有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这次望江楼的诗会,天启皇帝自然是不会错过。上一次认识了文震孟和倪元璐,天启皇帝心里就是十分的欢喜,这次不知道还能认识什么样的人呢!

  “原来是这样啊!原来皇兄是偷偷出去玩,本公主怎么能够允许皇兄这样不守规矩。我现在就要去告诉母后,让母后好好的说说皇兄!”就在天启皇帝兴奋无比的时候,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大殿里响了起来。

  在这里没有别人,只有天启皇帝和王承恩,在外面站岗的是陈林。谁也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在这里,不过听到这个声音,天启皇帝就知道事情恐怕要遭。

  话语过后,一个人笑嘻嘻的走了过来,正是大明朝的长公主,天启皇帝最宠爱的妹妹朱婉君。

  看到朱婉君,天启皇帝顿时苦笑着摇了摇头,语气轻缓的说道:“朕听说皇妹喜欢稀奇的东西,朕这里有一件稀世珍宝,不知道皇妹想不想要?”

  “你是说你藏在乾清宫暗格里面那个?我早就看过了,根本就不是我喜欢的东西。”笑着看着天启皇帝,朱婉君的表情充满了揶揄,显然是准备狠狠的敲天启皇帝一笔。

  瞪着眼睛看着朱婉君,天启皇帝恶狠狠的说道:“朕把最喜欢的那把唐刀送给你!”

  在将自己的宝剑送人之前,天启皇帝找了很多铁匠师傅,根据自己的喜好打了几把唐刀。其中一把非常短小的白色唐刀,是女子款式的。朱婉君见到一次之后就像天启皇帝讨要,可是天启皇帝没舍得,现在只要拿来堵住她的嘴。

  从背后拿出一把短刀,在手里不住的晃了晃,朱婉君笑着说道:“皇兄说的是这个?我早就让母后给我了!”

  无力的怕了拍额头,天启皇帝看着朱婉君,颓然的说道:“说吧!你究竟想怎么样?”

  笑嘻嘻的看着天启皇帝,朱婉君讨好的说道:“皇兄不用这样,其实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皇兄带着我去就可以了!”

  看着朱婉君贼嘻嘻的样子,天启皇帝一副朕早就已经想到的样子,笑着说道:“这个一定不行,你就别想了!”

  对着天启皇帝做了一个鬼脸,朱婉君恶狠狠的说道:“好,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我现在就去告诉母后,然后去告诉皇后嫂嫂,不带我去,皇兄自己也别想去!”

  虽然朱婉君嘴上这么说,可是身子却没有动,显然是吃准了天启皇帝会带着她。

  咬牙切齿的看着朱婉君,天启皇帝回头问王承恩道:“能不能给她画个男装,让人认不出来?”

  “不用他画,我自己就可以,你们在这里等着!不许跑,不然我就一定告诉母后,皇兄以后就不用想出去了!”威胁完了皇帝之后,朱婉君双手把裙子一提,快步的向外面跑了出去。未完待续。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阅读

  【≮无弹窗广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