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超级仙气 287 特殊的神药

《超级仙气》287 特殊的神药

作者:格子里的阳光 字数:1749 书籍:超级仙气

  会议还没开始,不少人已经认识了杨君苏。

  大家纷纷对她行注目礼,杨君苏目不斜视,一副淡定从容的模样。她的姿态已经赢得一部分人的赞许。

  王宏声还想再说什么,就看见有个人匆匆过来通知:“会议室换地方了,换成了小会议室。”

  大家便赶紧挪地方,杨君苏也跟着人群一起过去。

  二十多个人陆续进了小会议室,杨君苏找到宋要武贺新华他们,径直走过去,跟他们打声招呼,自觉地坐在一旁。

  贺新华难得关切地问了一句:“小杨,紧张吗?”

  杨君苏答道:“不紧张。”

  贺新华说:“我猜也是。”

  杨君苏:“……”钢铁直男想幽默是什么感觉,就是鱼腥草拌臭豆腐那种感觉,反正让人一言难尽。

  宋要武笑着鼓励杨君苏:“今天只是开个讨论会,你平常心对待就好。”

  杨君苏笑着点头。

  这时,何书记游场长谢秘书他们各位领导都到齐了。

  会议可以开始了。

  谢秘书先讲话,谢秘书二十七八的年纪,高瘦,人长得挺斯文秀气,目光温和,说话不紧不慢。

  杨君苏看了一眼里面的小套间,她有一种直觉,她觉得那个纪书记可能就在里面听着。不过也无所谓,现在的她只是池塘里的一条小泥鳅。

  会议的前半场,杨君苏主要负责倾听,偶尔记录几笔。这些人先讨论集资建房的问题。

  与会的大多数人都不同意这个提议。

  一小撮人有意愿,但意志不坚定。

  大家争论的焦点是:

  一、集资建房没有单位干过,不确定违不违规,怕踩红线。

  二、不集资,基建资金不够怎么办?

  一说意见,人人论筐提;一问解决办法,全都闭口没下文。

  杨君苏暗自发笑,老毛病了。提意见谁不会,连狗都能汪汪两声,关键是怎么解决问题。

  他们讨论了四十分钟,没有人提出一个可行性办法。

  最后,谢秘书把皮球踢到了杨君苏这里。

  他看看角落里的杨君苏,亲切地说道:“小杨,建议是你提出的,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杨君苏正等着这一刻呢,她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向大家点头致意,开始发言:“既然谢秘书问到我的意见,那我也简单说两句。”

  谢秘书微笑着点点头。

  杨君苏的声音清朗响亮:“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上午好,我是农场子弟,生于农场,长于农场。我从小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农场家庭。子女多的,家庭成员复杂的,我知道千家冷暖,明白万户悲欢。后来跟在宋科长身边,我又长了见识,升华了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浅薄走向深刻。前段时间,我左耳听到农场资金困难无力进行农场基础建设,右耳听到农场职工住房难。我是心急如焚,古人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是位低还不忘农场。”

  何书记听着有些动容,带头鼓起了掌:“小杨,说得好。”

  宋要武也跟着鼓掌。

  贺新华看了两人一眼,迟疑了一下也跟着鼓掌,他们三个带头鼓掌,其他人不好冷场,会议室里想起了一阵还算热烈的掌声。

  杨君苏平静的神色中夹杂着一丝激动,她等掌声停下来后,继续说道:“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我终日思索,不如须臾所学。有一天,我重温领袖文集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八个字像春雷一样在我脑中炸开。自力更生是个宝,人人都说好。我们农场工人就是要,一不等二不靠,自力更生动手造。没有资金,我们自己出;劳动力不够,我们自己上。依靠群众,力量无穷。

  所以我才想起集资建房这个主意,职工筹集资金,房屋由农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楼房外形基本统一。等到房子建好,职工的家小安顿好,我们工人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生产第一线。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句话在这里也适用。

  我们有场领导的英明领导,又有领袖思想的光辉照耀,我们全体职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新建的四分场不出两年一定会是如下描述:

  田地成方柳成行,良田亩产超吨粮①。

  农林牧副齐飞跃,鸡鸭鹅用大车装。

  家家户户有余粮,所有职工住新房。

  领导为民解忧愁,谁能忍住不称颂?

  新人新事新风尚,社会主义道路宽又广,**就在前方。以上,谢谢各位。”

  会议室里的空气突然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谢秘书面带微笑带头鼓掌:“杨同志,你说得真好。”

  何书记猛然反应过来,也跟着鼓掌,随后,大家跟上,经久不息的掌声响了起来。

  孙兴国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小看了这个杨君苏。

  宋要武一直面带微笑地听着,不得不说,杨君苏每次都能带给她惊喜。

  贺新华也挺惊喜,他悄悄地对宋要武竖了下大拇指。

  掌声过后,何书记笑道:“被小杨同志这么一说,我都非常向往四分场建成后的样子。”

  谢秘书也附和道:“不光何书记向往,我也一样。”

  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孙兴国一看何书记和谢秘书都表态了。他也不得不表态了。

  他咳了一声,提醒大家他要发言。

  谢秘书看向孙兴国,说道:“孙同志,你请讲。”

  孙兴国站了起来,慢条斯理地道:“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小杨同志。”

  杨君苏也站了起来,礼貌地道:“孙同志请问。”

  孙兴国拿腔作调地说道:“小杨同志,你毕竟年轻,连农场也很少出。你可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很乱了,动不动就说你搞资本主义。我看你这集资建房是个新鲜玩意儿,就怕有人批你这个做法是西方舶来品,是资本主义那一套。”

  他这话一出,会议室的气氛都变得严肃起来了。

  杨君苏等孙兴国说完,面带微笑地答道:“孙同志,我虽然很少出农场,但是我经常关心国家大事,广播报纸样样不落,我立足农场,胸怀世界,亚非拉的革命形势,五大洲的风云变化,我都及时关注。”

  众人:“……”

  杨君苏接着说:“你说我学西方那套,我不同意。你是贬低了咱们无产阶级,抬高了西方资本主义。他们的国家机器是用来剥削奴役人民的,哪个单位肯白出力给职工盖房子?产权归单位归集体?他们根本就没有集体,只有资本家。资本家都是绞尽脑汁剥削人民,谁会为人民谋福利?孙同志,你可要及时关注国际新闻,不然,你一个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可就抓瞎了。”

  孙兴国:“……”他被一个年轻姑娘当众教育了。

  众人也是惊讶。这姑娘是真能说真敢说呀。

  孙兴国的话一说完,他旁边的王宏声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连珠炮似地发问道:“杨同志,你怎么敢肯定这个做法一点问题都没有?要是出了问题,你能负责吗?”

  杨君苏掷地有声地答道:“我能负责。”

  王宏声:“……”

  王宏声被噎了一下,有些口不择言:“杨同志,我觉得你是蚂蚁带荔枝壳,充大头鬼。你负不起这个责任。”

  杨君苏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位同志,我负不负得起是一回事,愿不愿意负是另外一回事。我敢负责,说明我至少是个有担当的人。你呢?事情还没干,就瞻前顾后。一说就让别人负责,别人负了,你又说负不起。

  你就像那芭蕉叶,看着光鲜,不是挡雨的料子;就像是绸子,看着风光,不是挡风的料子。我可是从基层来,懂得百姓需要什么。不像你,脚不走十里,肩不挑四两,你能懂什么?”

  众人:“……”

  如果说,刚才那些话可能是提前准备好的,现在这吵架的话可是临场发挥,这姑娘的口才真是少见,骂人不带一个脏字,还带着韵律,逮谁怼谁,一怼就赢,气死人不用偿命。

  王宏声的脸腾地一下红了,他更加气极败坏。

  宋要武眼见他要发作,就清了清嗓子,提醒道:“王宏声同志,今天是讨论会,大家要理智发言,请尽量不要用攻击性字眼。”

  谢秘书和何书记也表了态:“有话要好好说,不要着急。”

  孙兴国也对赶紧对王宏声使眼色,王宏声很快就清醒过来,赶紧坐下来,他心里那个憋屈劲就别提了。

  他被会议室里职位最低,年纪最轻的一个姑娘当众骂了。他的脸往哪儿搁?

  杨君苏骂完人还给了个甜枣,她诚恳地说道:“王同志,你别跟我计较。我以前是基建科的科员,跟一帮粗人在一起时间长了,说话越来越直率。我的话可能有些尖锐,但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我都是为了帮助你进步,你对我不要有抵触情绪。”

  贺新华:我们基建科可不背这个锅。

  王宏声:“……”我可去你的进步吧。

  何书记笑呵呵地接过话道:“小杨同志确实在场办是出了名的心直口快,率真敢言。”连他都隐约听说过一些。

  谢秘书也点头道:“这样才好,咱们农业工人就是要敢说敢做。”

  杨君苏说道:“谢谢两位领导的肯定和鼓励。虽然我的话很直,但我敢保证,我的每一句话都无限忠于领袖忠于党。我家三代工人九代贫农,保证根正苗红思想正。

  在此,我再总结一句:我们国营农场就应当积极创造新鲜经验,为社会主义大农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我希望各位领导和在场的同志们,能倾听来自人民的心声,造福农场百姓。无产阶级群众觉悟高,会始终记得你们的好,我们社员心里都有秆秤,是是非非分得清。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