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超级仙气 118 观病

《超级仙气》118 观病

作者:格子里的阳光 字数:1756 书籍:超级仙气

  武兴惦记着送往东西就可以回去吃好吃的了,一路跑得飞快。

  左右不过隔两条街的距离,一会儿的功夫,他就到了金祥家。

  金祥家的大门虚掩着,他隔着门喊道:“金大哥,金大哥在家吗?”

  “谁呀?”屋子里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进来吧。”

  武兴推开门板,看见杏娘刚从里屋走出来,正要迈门槛。

  看着她肚子大得都看不到自己的脚尖了,武兴吓了一跳,赶紧端着碗快步进来。

  “金大嫂,你别动了,我是来送东西的,把东西放下就走!”

  杏娘抬头见是他,知道他是梅娘的弟弟,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是兴哥啊,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她想把桃娘送去梅源记做学徒,正要跟武家的人打好关系,见武兴来了便十分热情地招呼。

  武兴心里只惦记着回去吃美食,就算没有这事挂着,他也不好意思让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招待自己。

  武兴把大碗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说道:“我还有事,就不坐了。金大嫂,这是我二姐叫我送过来的菜,叫捞汁河鲜,给金大哥尝尝。”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又叫梅姑娘费心了。”听说是好吃的,杏娘脸上的笑容越发真诚,“天这么热,兴哥你喝口水再走……”

  金祥一早上出去还没回来,她还想跟武兴打听消息呢。

  武兴跑了一路,热得额头都出汗了,更惦记那冰冰凉凉的捞汁河鲜了。

  他抱着碗走了一路,也被这香味馋了一路。

  可这是梅娘叫他送给金祥的,他可不敢吃。

  他冲杏娘摆了摆手,就赶紧往回跑了。

  捞汁河鲜,他来了!

  见武兴进了门,连话都没说上几句就跑了,杏娘只好走过去关上院门,又回到桌旁,准备把大碗端回屋里去。

  看样子金祥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这碗菜要是放在院子里晒太阳,一会儿就会不好吃了。

  杏娘本想把碗端进厨房,可是才走到桌旁,就闻到一股酸溜溜的香气。

  自打有了身子,她的嗅觉就比从前敏锐了许多,因为爱吃酸的,对酸味就更加没有抵抗力了。

  她想到刚才武兴说这道菜叫捞汁河鲜,她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就越发好奇了。

  掀开碗上的盖子,一股带着凉意的酸辣气息立刻扑面而来。

  碗里放着一多半的红褐色的料汁,红绿辣椒碎,葱花蒜末,芝麻等调料漂浮在料汁上,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

  在这些调料之下,则是若隐若现的虾蟹等物,原本雪白鲜嫩的肉浸泡在酱汁里,更加显得诱人无比。

  看到这一幕,杏娘不由自主地咽了一下口水。

  穷人家出身的人谁没吃过这些河间门捞到的小虾小螺,可是这个做法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尤其这不知名的料汁,闻着就让人口中泛酸。

  她实在不敢想象,如果这些东西吃到嘴里,该有多么的好吃。

  因为快生了,最近金祥特别注意她的吃食,生怕她吃坏了肚子,影响她的身体和肚子里的宝宝。

  杏娘自己也在努力忌口,不敢乱吃,可是看到这酸酸辣辣的捞汁河鲜,她的意志力就全线崩溃了。

  她用力咬住嘴唇,提醒自己不要乱吃凉东西,可口水还是不要钱似的往外涌。

  实在忍无可忍了,她小心地伸出手指头,蘸了点料汁,放在嘴里想尝尝味道。

  这道菜闻着挺香,说不准吃着就不好吃了呢。

  可是那滴料汁才一入口,她就呆住了。

  酸、辣、甜、香,各种味道完美地混合在一起,配上冰凉的口感,简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只是一滴料汁就这么美味,那泡在料汁里的肉会是什么味道?

  鬼使神差地,杏娘再一次伸出了手。

  此刻她还残存着一丝理智,提醒自己螃蟹寒凉,她怀着身子不能吃,田螺也不敢吃,怕拉肚子。

  不过,河蚬才那么一点点肉,吃一口应该没事吧?

  还有虾,她怀孕的时候也吃过,并没有不舒服。

  她犹豫着,拿起了一只虾。

  小虾已经煮熟,带着诱人的金黄色泽,轻轻剥开虾壳,里面饱满的虾肉就露了出来。

  杏娘把虾肉蘸了一下料汁,放入口中。

  本就鲜嫩无比的虾肉,配上酸辣香浓的料汁,在唇齿间门绽放出层层鲜美的滋味,让人一时竟舍不得咽下。

  杏娘吃过一只虾,又拿起了一个蚬子。

  她以前吃过蚬子的,小小的一个,肉质又硬又腥,要不是实在馋肉,她才不会吃这种东西。

  可是这平平无奇的蚬肉,浸泡在料汁里竟然显得那么难以抗拒。

  杏娘真想知道,捞汁里的蚬子肉到底好不好吃。

  这一次,她毫不犹豫地捏起了一个蚬子。

  可是她刚把肉从壳里剥出来,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杏娘,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随着门板吱呀一声被推开,金祥欢喜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手里拿着一个纸包,愣愣地看着正在拿着蚬子肉往嘴里塞的杏娘。

  “你在干什么?!”

  “我……”杏娘顿时满脸心虚。

  在干什么,当然是在偷吃啊!

  看到金祥三步并作两步就要冲上来,杏娘吓了一跳,赶紧把手里的肉塞进嘴里,嚼都不嚼就咽了下去。

  “杏娘你——”

  看着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的杏娘,金祥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低头看了看杏娘吃的东西,大碗里的料汁中,各种虾蟹螺蚬浮浮沉沉,酸辣鲜香的气息迎面而来。

  闻到这个香味,金祥也不由得直咽口水。

  难怪杏娘忍不住,就算是他也忍不住啊!

  虽然很想吃,金祥还是极力控制住自己,把大碗从杏娘面前端走。

  眼看着这么美味的食物跟自己一点点远离,杏娘急得眼泪都快掉出来了。

  “金祥,我才吃了一口!”

  这么好吃的东西,吃一口就不让吃了,这不是折磨人吗?

  原来世上最遗憾的事,不是从未拥有过美食,而是品尝了以后又失去!

  听她说只吃了一口,金祥大大地松了口气。

  还好他回来得及时,要是晚上一会儿,只怕杏娘吃得更多了。

  虽然只是一口,可是他还是不放心。

  “杏娘,你吃了一口什么?”

  杏娘含着眼泪,说道:“一口虾,一口蚬子……”

  金祥吓了一跳,这是一口?这是每样一口!

  “你还吃什么了?吃田螺了吗?螃蟹呢?”

  见杏娘摇了摇头,金祥还不敢掉以轻心,又看了看桌子底下,见的确没有螺壳和螃蟹壳,这回才彻底放下心来。

  他把大碗端到厨房,然后回到杏娘身边安慰她。

  “杏娘,我知道你想吃,可是郎中说了,这些东西太寒凉,你怀着孩子不能吃的……”

  他不劝还好,一劝起来,杏娘当即就哭出来了。

  道理她都懂,可是她真的忍不住啊!

  怀个孩子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她过得太辛苦了!

  眼看着杏娘哭个没完,连金祥带回来的糖瓜子都不肯多看一眼,金祥只觉得又心疼又为难。

  就算杏娘再哭闹,他也不敢把这东西给杏娘吃啊!

  他忽然想到一件事,连忙说道:“对了,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见杏娘压根不抬头看他,他赶紧又加了一句:“是跟桃娘有关的!”

  听见桃娘的名字,杏娘的哭声终于小了些。

  她抬起头,抽抽搭搭地问道:“桃娘怎么了?”

  金祥拿了帕子给她擦眼泪,说道:“我跟梅姑娘说过了,梅姑娘答应收下桃娘了!”

  终于听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好消息,杏娘果然不哭了。

  “你说的是真的?”

  “我能拿这种话骗你吗?”金祥陪着笑脸,把今天早上的事原原本本地跟杏娘讲了一遍,“……梅姑娘真的答应了,还叫桃娘过几天就去店里呢!”

  听到这句话,杏娘总算破涕为笑。

  “这可太好了!金祥,辛苦你了。”

  听说金祥为了桃娘专程去找梅娘,杏娘感动极了。

  梅姑娘是什么人,连权贵人家都得捧着她呢,金祥能让梅姑娘收下桃娘,指不定花了多少心思,说了多少好话呢!

  金祥笑道:“这算什么?只要你高兴,就算你要天上的月亮,我也会上天给你摘下来!”

  杏娘哭笑不得,轻轻推了他一把。

  “你跑了一天,累了吧,快去洗把脸,把梅姑娘送来的菜吃了。”她顿了顿,万般不舍地说道,“我……就不吃了。”

  金祥大喜过望,抱着她亲了一口。

  “媳妇,这些日子让你受委屈了,等你出了月子,我去求梅姑娘再做一份,让你吃个够!”

  杏娘扑哧一笑,说道:“等我出了月子,只怕都要下雪了,你到哪儿找这小螃蟹小虾去?”

  “今年吃不成,不是还有明年吗?明年我一定给你买!”金祥信誓旦旦地许诺。

  虽然明年夏天还很遥远,可是杏娘的心里依然跟喝了蜜一样甜。

  为了金祥和孩子,她少吃一顿就少吃一顿吧,以后有的是吃的时候呢!

  金祥哄好了杏娘,便去厨房舀水洗了把脸。

  看到厨房里那一碗捞汁河鲜,金祥忍不住拿起半只螃蟹,掰开嗦了一口。

  鲜,嫩,酸辣,冰爽,味道真是好吃!

  难怪杏娘那么难过,这么美味的东西却只能看不能吃,实在是太受罪了。

  金祥不敢再把碗端出去,生怕杏娘看见了又忍不住,索性就蹲在厨房里吸溜吸溜地吃上了。

  一口鲜美的河鲜,蘸上滋味十足的料汁,再抿上一口烧酒。

  这滋味,美啊。

  金祥求梅娘收下桃娘,原本只是为了哄杏娘高兴,可是此刻他却忽然意识到,如果桃娘能学到梅娘的几分手艺,那他们在家里就能吃到美味的饭菜了!

  未来的日子,值得期待啊!

  梅娘要收女学徒的消息一放出去,便以闪电般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北市口。

  大家奔走相告,生怕自家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一夜之间门,梅源记的人就发现自己忽然备受欢迎。

  许多人不敢直接去问梅娘,就想尽办法跟梅源记的人搭关系。

  除了武家的人,连四九、铁柱、常婶于婶他们都被人拉着,打听梅娘的喜好和招学徒的要求。

  云儿一大早出门买根头绳,就被人团团围住,一口一个云姑娘叫得无比亲热。

  韩向明去南街买菜,连袖子都被扯破了,都是求他帮忙把自家姑娘送进梅源记的。

  还好梅娘早有准备,嘱咐大家凡是遇到打听收学徒的事,就统一口径,说这事儿是交给武大娘了。

  于是不到半天的功夫,武家烧饼店内外就挤满了人。

  连武大娘自己都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来,不过是招几个包吃住的学徒,连工钱都没有,怎么就能吸引这么多人过来啊?

  听街坊们七嘴八舌地说完,她才弄清楚状况。

  北市口十几岁的小姑娘比她知道的还要多,这么大的孩子都能干不少活了,可十几岁的男孩子好找活计,不管是打杂跑腿出苦力都好说,同样年纪的姑娘却要顾及名声,顶多在家做个针线手工而已,其他的活计别说找不到,就算找到了,那些小姑娘也不敢抛头露面地出来干活,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坏了名声可是大事。

  但是去梅源记就不一样了,梅源记本就是梅娘这个未出阁的姑娘开的,离家又近,对名声肯定无碍的,梅娘做菜的手艺又是出了名的精湛,谁不想跟她学个一招半式的?

  不说别人,看云儿就知道了,去武家之前过得是什么日子,如今才几个月的功夫,就成了梅娘的心腹,不但出落得越发好看了,又会写字又会说话,一手厨艺更是人人夸奖,听说前几天中秋节,梅娘还分了她许多银子呢!

  而且大家都去梅源记吃过饭,知道后厨全是女子,就算自家姑娘去了,也只在后厨女人堆里做活,根本接触不到男子,对名声不会有什么影响。

  虽有韩向明和铁柱几个男人,那都在前面招呼客人,打杂干活呢,店里客人多的时候,连梅娘和云儿也只是在柜台后帮忙打个饭菜而已,多么轻巧的活计!

  所以女孩子们去梅源记做学徒,不但是前途无量,更是让人一百个放心!

  想明白这些,梅源记仅剩的几个学徒名额立刻就变得炙手可热。

  武大娘这烧饼也不用吆喝了,才出锅就被一抢而空,武大娘还想做烧饼,却被人团团围住,个个儿争先恐后地帮着干活,还有直接带了自家丫头过来,非要在烧饼店一展手艺的。

  武大娘被闹得头痛不已,索性烧饼也不卖了,叫武兴过来,把要报名的人家一一记下。

  其中有她熟识的,也有不熟的,不熟的也不用担心,回头跟人打听一下就行了。

  至于那些人送来的堆积如山的礼物,武大娘全都拒绝了。

  她跟众人说道:“大家别怨我不讲情面,我是给我家梅儿收学徒,要是有什么不好,那不是害了我家梅儿吗?所以礼物还是请大家带回去吧。大家放心,只要自家姑娘出息,肯定就有机会!”

  众人好话说尽,武大娘却还是不松口,大家只好排队让武兴记下名字,拎着东西各自回家。

  如此闹腾了四五天,武大娘终于从上百名女孩子中筛选出四个合适的人选。

  梅娘听说武大娘选好了人,就约了时间门,又让人给金祥带话,让桃娘也一起来报道。

  这日早上,铁柱像往常一样打开大门,准备跟韩向明出去买菜。

  大门才打开一条缝,他就看见门口蹲着一个瘦小的身影。

  “喂,我们店里要开门了,麻烦让让——”

  铁柱还没等说完,就看那人一下子站起身来。

  “我……我是来报道的!”

  听到这个还带着些许稚嫩的声音,铁柱才发现这人竟然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

  他愣怔了片刻,一时回不过神来。

  “报道?”

  姑娘看他高高壮壮的身材,似乎有些畏惧,轻轻点了点头。

  “我叫桃娘,我姐夫叫金祥——”

  “是金大哥的小姨子啊!”铁柱恍然大悟,赶紧打开门叫她进来,“梅姑娘不是说让你们上午过来嘛,你怎么一早上就来这等着了?”

  桃娘背着一个竹筐,怀里抱着一个小包袱,怯生生地进了门。

  “我家离得远,我听见头一遍鸡叫就往城里赶,免得误了时辰,我娘说,头一天来干活,可不能晚了……”

  铁柱爽朗地笑了起来,说道:“你不用担心,我们梅姑娘人可好了,就算晚一会儿也不打紧的!”

  铁柱看看外头的天色,估摸着这么早梅娘还没起来,就对桃娘说道:“你还没吃早饭吧?我要去南街买菜,给你带些东西吃……”

  桃娘连连摇头,说道:“这怎么行?我是来干活的,哪能让你给我买饭吃?我……我不饿,平时在家也不吃早饭的。”

  她把包袱放在角落里,起身走到铁柱身边。

  “这位……大哥,你要去买菜吗?我跟你一起去吧,我能帮你拎东西!”

  来之前,爹娘嘱咐了她许多,叫她来店里多干活,多学本事,这可是姐姐好不容易给她争取来的机会!

  铁柱赶紧摆手,说道:“你快歇着吧,我和韩掌柜去就行了!”

  店里这么多男人呢,他哪能让桃娘一个瘦弱的小姑娘去搬菜筐?

  桃娘却以为他嫌弃自己,越发急了。

  “大哥,我能干活,我很有力气的!”为了证明,她还举起了瘦瘦的胳膊给铁柱看,“我在家什么农活都能干,我还会下河抓螃蟹捞小虾呢!”

  她那宽大的袖子往下滑落,露出一截纤细苍白的手臂,铁柱吓了一跳,慌忙闭上了眼睛。

  “你……你快放下手!我知道了……不,我什么都没看见!”

  桃娘见他脸色都变了,只好放下胳膊。

  她是不是做错什么事了?娘说了,让她少说话多干活,多学学城里的规矩,城里跟他们乡下不一样呢!

  桃娘不敢再说话,只好眼巴巴地看着铁柱。

  铁柱等了一会儿,听见没声音,才小心地把眼睛睁开一条缝。

  然后他就看到一双黝黑的眼眸,正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己。

  铁柱只觉得心口砰砰跳得厉害,赶紧移开了视线。

  “那啥……对了,我叫铁柱,我在店里打杂的,我是曹辛庄的……”

  “曹辛庄?”桃娘眼睛一亮,“我四姑奶奶的小儿媳妇就是曹辛庄的,她娘家姓李,铁柱哥,你认得不?”

  “我们那姓李的人家有好几家呢……”说起老家的事,铁柱的心情渐渐放松了下来。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两人就熟悉起来。

  这时韩向明收拾好出来,叫铁柱一起去买菜。

  桃娘还想跟着去帮忙,被铁柱劝住了,才算罢休。

  铁柱还不放心,叮嘱桃娘在大堂好好坐着,等会儿梅娘就会出来了。

  待他们走后,桃娘东看西看,拿了扫帚开始扫地。

  其实地已经很干净了,可是她实在坐不住,她可是来学艺的,就得拿出拜师的诚意来,哪能在屋子坐着等着啊,这点儿眼力价她还是有的。

  梅娘洗漱好出来,就看见大堂里多了一个人。

  桃娘正跪在地上,卖力地擦洗着门槛,看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姑娘走出来,赶紧站起身来。

  眼前的姑娘穿着家常的衣裳,脸上脂粉未施,却显得气度不凡,一看就与众不同。

  桃娘只看了一眼,就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你就是梅姑娘吧?我……我叫桃娘,我姐夫叫金祥……”她想了一路的自我介绍,在见到梅娘之后还是结结巴巴的。

  梅娘一脸讶异地看着她,又看了看外头的天色。

  “我不是叫你们辰时过来吗?你怎么来得这么早?”

  桃娘以为自己做错了事,头越发低了下去。

  “我怕迟到……我家离得远……”

  见她说话声越来越小,梅娘放缓声音,说道:“是我想得不周到了,桃娘,你先去那边歇会儿,别干活了。”

  她本想着她收的是北市口的姑娘,大家都住在左近,上午到店里就行了,却忘了桃娘并不是北市口的人。

  也真难为她了,只怕凌晨就起来往城里赶路了。

  桃娘赶紧摆手,说道:“这怎么能怪姑娘呢?娘本来叫我头一天过来,住在姐姐家里的,是我不想给姐姐姐夫添麻烦……”

  杏娘眼看就要生了,她哪里还能让杏娘为自己的事情操心,金祥能帮她找到梅姑娘这样的师父,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梅娘见她事事为人着想,脸色越发温和下来。

  “你赶了一早上的路,已经很辛苦了,快去歇着吧,今天还有好多事呢。”

  桃娘不敢不听梅娘的话,只好把水盆和抹布都收了起来。

  她忽然想起了什么,赶紧把自己背的那个竹筐提到梅娘面前。

  “梅姑娘,这是我捞的螃蟹和田螺,我……我没什么东西当拜师礼,只能拿这些来,请你不要嫌弃。”

  梅娘一怔,掀开竹筐一看,里面果然是被捆好的螃蟹和田螺等物。

  “这么重,还湿淋淋的,你就一路背过来了?”

  桃娘以为她嫌脏,忙解释道:“我在底下垫了布的,没弄到身上。”

  梅娘看着她清澈的眼神,心里升起一股隐隐的心疼。

  “我不是嫌你脏,如今都九月份了,河水多凉啊,你还去抓这些东西,冻出病来可怎么办?”

  桃娘脸色一红,小声说道:\我不怕冷,不怕吃苦!梅姑娘,你有什么话尽管吩咐我,只要别嫌我笨就好了。\

  梅娘笑了起来,说道:“怎么会呢?你会抓螃蟹,会抓田螺,还敢一个人进城,你是个又聪明又勇敢的姑娘!”

  没想到梅娘会给自己这么高的评价,桃娘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脸更红了。

  梅娘看她身上的衣服都有些潮湿了,想是顶着露水赶路,又干了半天活,累得一身是汗,就领着她去了自己的房间门,让她换身干爽的衣裳。

  这几个月她吃得好,心情好,原本那瘦弱的身体也开始抽条了,之前那些衣裳有些短了,正好给身材瘦小的桃娘穿。

  虽然是旧衣裳,也比她自己的衣服强多了。

  桃娘换了衣服,又去厨房帮着干活,连于婶常婶的活计都被她抢了,还是梅娘说了几次,她才老老实实坐下。

  早饭吃的是虾仁馄饨,油酥烧饼,虎皮鸡蛋和几样泡菜,本是简单的饭食,桃娘却看傻了。

  在他们那儿,就连最富裕的人家都吃不上这么精致的吃食!

  她终于明白,姐姐为什么一定要把她送到梅源记当学徒了。

  哪怕她只学会那个馄饨的做法,也能支个摊子卖馄饨挣钱了!

  娟娘端了一碗馄饨给她,她还不敢动筷子,等所有人都开始吃了,才学着人家的样子,把馄饨放在嘴里慢慢吃了起来。

  馄饨一入口,她越发惊得说不出话来。

  半透明的面皮滑嫩无比,咬上一口,满口都是浓香鲜美的油汁。

  她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原来城里这么好,哪怕是一碗馄饨都这么好吃,好吃得她差点儿就哭了。

  坐在另一桌的铁柱回过头,正好看到隔壁桌的桃娘正含着眼泪吃馄饨。

  他一愣,赶紧喊道:“桃娘,你是不是烫着了?快喝点凉水!”

  他这一嗓子喊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桃娘。

  桃娘又是惊又是羞,赶紧低下头,含了半天的眼泪啪嗒掉在了碗里。

  这下大家看了个正着,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桃娘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就哭了起来。

  方才桃娘抢着干活,娟娘对她印象很好,见她哭了就问道:“桃娘,你怎么了,是饭菜不合口吗?还是想家了?”

  桃娘慌乱地摇头,一张小脸通红通红的。

  她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被这馄饨香哭的。

  那边铁柱已经跑去端了一碗凉水,赶紧塞到桃娘手里。

  “你快喝水,喝了水就好了。”

  桃娘只得接过来,借着喝水的机会用力把眼泪压回去。

  她放下水碗,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道:“都怪我吃急了,让你们笑话了。”

  别人还没说话,铁柱已经抢先说道:“这有啥笑话的呢?我第一次吃这馄饨的时候,比你烫得还厉害呢,没办法,谁让梅姑娘做的馄饨太好吃了!”

  桃娘深有同感,连连点头。

  见桃娘没事,大家就放下心,继续吃早饭。

  吃过饭,娟娘等人去厨房干活,桃娘也赶紧跟去帮忙。

  没多久,武大娘带着她招来的四个姑娘来了。

  因为家就住在北市口,她们并没有像桃娘那样背着筐抱着包袱,一个个穿着新做的衣裳,看起来干净又利索。

  她们跟着武大娘进了梅源记的大门,就规规矩矩地走到梅娘面前行礼。

  梅娘依次看过去,只见她们都在十三四岁或者十五六岁的年纪,有认识的,有面熟的,也有不认识的。

  武大娘指着这几个姑娘,挨个给梅娘介绍。

  年纪最小的叫王翠红,十三岁,是王婶的小女儿,王婶虽然跟武大娘要好,却并舍不得让小女儿来做学徒,是王翠红自己听说梅源记要招女学徒,就在家里软磨硬泡,还天天跑去武大娘那里苦苦哀求,武大娘想着这姑娘是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虽然年纪小点儿,却是个懂事又勤快的,就做主收下了她。

  个子最高挑的姑娘叫周帽儿,是周医婆的娘家侄孙女,十五岁,她受家里的熏陶,略懂得些草药方面的知识,对医书里记载的药膳很感兴趣,苦于对厨艺并不精通,因此听说梅娘要收徒,就赶紧来报名了。

  年纪最大的叫杜秀,十六岁,家里已经定下了亲事,还没出嫁,听说梅源记招学徒,硬是把亲事推迟了一年,也要来梅源记学厨艺。

  最后一个叫钱招娣,十四岁,是个看起来很朴实的姑娘。

  四个女孩子依次上来要给梅娘行礼,梅娘连忙说不用,又挨个问了她们平日里在家做什么,是否识字,为什么要来学厨艺之类的话。

  她们也各自带了东西过来,算是拜师礼,周帽送的是自己手抄的药膳医书,杜秀送的是自己绣的一条梅花腰带,王翠红是自己打的一套春夏秋冬的四条络子。

  只有钱招娣什么都没有,见别人送了礼物,又是着急又是羞愧,忙说自己明天补上。

  梅娘倒不在意这些,所谓拜师礼不过就是个心意罢了,钱招娣是四个人当中穿得最破烂的,连桃娘的衣裳都不如,她当然不可能跟钱招娣伸手要礼物。

  她安慰了钱招娣几句,便跟她们说让她们每天早饭后过来,晚饭后再回去,先在梅源记做一个月,算是试用期。

  几个姑娘不懂什么是试用期,猜测这意思大概是梅娘还要考察她们,一个个都面露不安,生怕自己达不到梅娘的要求。

  她们进来的时候可都看见了,梅源记有上下两层,后面还有厨房和一个大院子,这么大的店是梅娘一个人开起来的!

  梅娘也不过才十六岁,比她们大不了多少,可人家就凭着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开了这么大的酒楼,在北市口都是远近闻名的。

  肯出来做学徒的姑娘哪有没上进心的,看过梅源记,又听了梅娘的话,个个心里都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向梅娘学习!

  梅娘见她们一个个眼神清澈,说话条理清楚,对自己也很尊敬,对这几个女孩子还算满意。

  她跟武大娘的想法是一样的,宁可不招那么多学徒,也不会招那些心术不正,别有用心的人,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嘛。

  说完话,梅娘就把五个姑娘都交给了云儿,让云儿先带她们熟悉梅源记的环境,再带着她们去每人做两套衣裳,包括围裙套袖布帽这些,还要去铁匠铺打五套一模一样的炒勺铁锅等厨具。

  几个姑娘如周家王家都是中等人家,来做学徒本就不是为了工钱,听说梅娘还要白送她们衣服厨具,个个都不好意思,连连推辞。

  云儿笑道:“我二姐说了,既然要收徒就要好好带你们,这些本就是应该的,姐姐们就别客气了。”

  众人对梅娘都有些畏惧,见云儿年纪小,说话十分和气,便大着胆子问这问那。

  云儿一边解释着,一边带着她们楼上楼下走了一遍,再领着她们去外面买东西。

  她们见云儿不过十岁上下的模样,说话办事却十分周到,便不敢有轻视之心,一切都听她的安排。

  等她们出了门,武大娘才悄悄对梅娘说道:“那个钱招娣是南街那边钱家的闺女,她是老大,底下还有四个妹妹,这些年她娘生不出儿子,在钱家的日子很是难过,其实钱家也不是穷苦人家,就是苛待几个孙女罢了,这丫头是个极能干的孩子,听说你要招徒弟就背着她娘来求我,我看她是个有志气的,就做主收了她。回头你看着她些,要是不满意的话,只管不要她就是了。”

  武大娘虽然对外说着不收礼物不攀关系,可人心都是肉长的,看着这样好的闺女被家里人如此磋磨,武大娘难免有了几分恻隐之心。

  不过是搭一把手的事,能帮上钱招娣就好,但如果是她自己不长进,武大娘自然也不会求梅娘留下她。

  其实武大娘就算不说,梅娘也能看出来几分,北市口这边人多繁华,只要不是家里有什么大事,或是家人太不像样儿,随便干点儿什么都能过上温饱的日子,哪至于像钱招娣,连一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话虽这样说,她可不会因为谁可怜就要帮谁一把,如果钱招娣自己不努力,她是不会留情的。

  这是她第一次带徒弟,如果徒弟不成器,影响的可是她自己的名声。

  见武大娘也是个拎得清的,梅娘就不多说了,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娘,其他人都好说,那个桃娘家住得远,她姐姐又快要生了,她不敢去姐夫家,住在店里也不方便,我想着让她先住咱们家里,您看怎么样?”

  武大娘不假思索地说道:“这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就让她住吧,要是怕兴儿在家不方便,就让兴儿去你姐家住。”

  原本梁家的宅子卖给了娟娘,如今已经收拾完了,前几天韩向明和娟娘刚搬过去。

  梅源记的后院虽然有空屋子,可是还有武鹏,铁柱和四九他们住着,让桃娘跟他们一起住在后院太不方便了。

  如今娟娘一家住在三条胡同里,武鹏住在店里,武家的地方就宽敞多了,桃娘过去也住得下。

  解决了桃娘的住宿问题,梅娘就放下心来,准备去厨房看看午饭做得怎么样了。

  可是她还没迈过门槛,就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梅姑娘!”

  她转过身,看到铁甲急匆匆跑了过来。

  他顾不上行礼,连忙问道:“梅姑娘,午饭做好了吗?我们大人临时有事要出门,来不及吃午饭了,想从你们店里买些饭菜带着吃。”

  梅娘说道:“我得去厨房瞧瞧,大人什么时候走?”

  铁甲说道:“最多两刻钟以后就要走了。”

  梅娘点点头:“还有些时间门,你稍等一会儿,我这就去准备。”

  梅娘快步进了厨房,见娟娘正带着于婶常婶在灶间门忙碌,便问道:“饭菜做好了吗?现在都有什么?”

  娟娘擦了一把汗,说道:“都还没做好呢,米饭刚下锅,馒头还没蒸呢。”

  今天梅娘和云儿都去忙着学徒的事,厨房只有娟娘一个人炒菜,时间门就晚了一点。

  梅娘看看时间门怕是来不及了,转头见窗边放着一盆才蒸好的螃蟹,便有了主意。

  “于婶,帮我在小灶上烧一锅水,常婶去看着火,姐,来帮我剥蟹肉。”

  她一边吩咐着,一边取了一小块醒好的面团,擀薄后再切成细细的面条。

  剥蟹肉是个麻烦的事,好在只需要准备一人份的量,剥十来个就够了。

  九月的蟹子又肥又嫩,梅娘专挑母螃蟹剥,很快就剥了许多蟹黄蟹肉出来。

  热锅凉油,下入姜末爆锅。

  转成小火,加入咸鸭蛋黄搅散,加入备好的蟹黄蟹肉翻炒,放少许料酒去腥。

  再加白糖提鲜,倒入鸡汤稍微炖煮一会儿。

  出锅前淋入薄芡,蟹黄酱就做好了。

  梅娘把煮好的面条和蟹黄酱分别放入碗中,盖上盖子,两个碗装入食盒,出去交给铁甲。

  铁甲顾不得细问,留下二十两银子就匆匆去追赶顾南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