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诸天世界我为帝 第一百三十一章 摊牌(第五更)

《诸天世界我为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摊牌(第五更)

作者:绿豆冰糖水 字数:1827 书籍:诸天世界我为帝

  几位老板组成的小圈子里,杨老是圈子的中心。他与刘壁云说话的时候,看到了沈瑜站在人群外围,就对周围几个人说:“陈先生,刘先生,还有董先生,我给你们介绍个新朋友,”然后,他对沈瑜招了招手说道:“沈瑜同学,过来过来。”

  沈瑜无奈,只能走进人群,先打了声招呼:“杨老师好。”

  杨老师回应一声,然后对三位老板说:“几位,我给你们介绍,这是沈瑜同学。他虽然年轻,但是论收藏,他的眼力可是不差。你们都是本地人,以后可以多交流。”

  三位老板看向沈瑜。

  陈尚没有急着说自己认识沈瑜。

  刘壁云和董明有些好奇的打量这年轻人。杨老是首都博物馆的研究员,书画组长,他的话自然有分量。

  这两位先后对沈瑜伸出手。

  沈瑜礼貌的跟他们握手打招呼。

  两位老板都表示,以后要多交流。他们的话说的很客气,但是,久居人上的气势,还是不可避免的透露出来。

  陈尚说道:“时间差不多了,几位老师,咱们到我的小店里坐坐,喝喝茶,我来安排酒饭。”

  这时,电话响了起来。杨老告了一声罪,接了电话。他说了几句之后就对陈尚说道:“一会儿,收藏协会的几个朋友也想来,我想邀请沈瑜同学一起去,陈先生不会怪罪吧?”

  陈尚说道:“太好了!收藏协会的几位老师都是老朋友,应该一起来。朋友越多越好。”

  刘壁云说道:“今天叨扰老陈了。”

  董明说道:“好长时间没尝过老陈的手艺了。几位老师可能不了解,老陈的厨艺,在咱们本地可是数得上的。”

  陈尚笑着说道:“老董说话就是夸张。我的手艺不敢说多好,尽量让大家满意。”

  沈瑜隐约闻到了一点火药味儿。

  几位老板都安排了自己的车辆,让鉴定组的几位专家分别乘车,去往商业区。

  在陈尚的第二辆车上,沈瑜坐在陈丽丽的旁边。他谨慎的问起了刚才几个老板话语中的交锋。

  陈丽丽讲解了几位老板之间的关系。陈尚和泛海宾馆的老板董明,早年曾一起学过厨艺,算是同门,也是朋友,相互间还有竞争关系。这两人关系最是复杂。那位刘壁云,是陈尚后来认识的朋友。

  商业区蓝海饭店。

  下车之后,沈瑜仰头看了看二十几层高的饭店主楼。

  下面是几层的饭店区,上面还有宾馆和办公区。

  沈瑜曾经来这里吃饭,但今天不知道,这里居然是陈丽丽家的饭店。

  陈丽丽从另一边车门下车,走过来问道:“看什么呢?”

  沈瑜说道:“看你家的饭店。”

  陈丽丽说:“我爸是大股东,饭店不全是我们家的。”

  几辆车陆续再停车场停下,众人在饭店大厅面聚集,陈尚招呼了众人,来到了蓬莱厅。

  服务员送来茶点,众人推让着,最终让杨老做了主位,陈尚坐了主陪的位置。几个人相互谦让着落座,先饮了一轮茶。

  杨老放下杯子,对这几位老板说:“这次来滨海,承蒙几位老板款待,这几天,刘老板、董老板、陈老板轮翻做东,弄得我们也很不好意思。我们没干什么事儿,反倒被大伙儿这么招待。”

  其他几个鉴定师也都表示受之有愧。

  董明说道:“几位老师是贵客,平时请都请不到,有这个机会,我们自然要尽地主之谊。”

  客套话说罢,刘壁云刘老板说:“品菜之前,还有点儿时间,几位老师给我们讲讲课?我们要好好学习学习。”

  杨老急忙谦虚:“大家可别这么捧,不敢讲课。”

  其他几位老板都说,特别希望听几位老师的课。

  其他几位鉴定师笑吟吟的没有答话。

  沈瑜和陈丽丽坐在角落里,静静的看着这帮人互相吹捧。

  杨老谦让一番,才开口说道:“收藏是近些年又重新红火起来,很多人才重视这门学问。其实,不管是以前的老先生,还是现在的收藏家。每一个人能精通的,只是有限的几样,想要全精通,怎么可能啊?我也就是喜欢点儿书画、玉器。这次来了滨海,可是大开眼界。不敢班门弄斧。”

  刘壁云也说道:“杨老,您到了滨海来,不如给咱讲讲,再滨海搞收藏,应该怎么弄。我们是门外汉,虽然喜欢收藏,一直没怎么搞明白。今天来了这么多专家,咱可得好好学学。”

  杨老说:“滨海的能人可不少,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现代,可出了不少高人。”

  他正说着话,服务员敲门,引着几个人来。

  沈瑜看过去,为首的是一个清瘦的老者,穿着灰色的衬衣。他身后跟着王问。第三位是打扮贵气的妇人,最后一人居然是常贝同学。

  沈阳有些纳闷儿,他们是怎么凑的一块儿去?

  见到来了客人,蓬莱厅里的众人起身相迎。

  相互介绍之后,沈于听到了对方的身份。

  清瘦老人是本地最大的常氏百货的董事长常涌,他也是滨海收藏协会的理事长。

  王问,不用介绍,滨海收藏协会的会长。

  那位打扮贵气的妇人。是常涌的儿媳妇名叫钱禾,是常贝的母亲。

  换句话来说,这个组合,是常家的祖孙三代与王问。

  杨老介绍到沈瑜这里的时候,常涌的说话非常客气。但是,沈瑜还是感觉到常家三代人眼中的轻视。

  众人重新落座。

  常贝是年轻人,被安排到沈瑜他们旁边。他想坐到沈瑜和陈丽丽中间。陈丽丽却突然挪动座位。在身边腾出一个空位,让常贝坐下。

  这样,就成了陈丽丽坐在中间,沈瑜和常贝坐在她的两边。

  不管怎么坐,沈瑜心中都有些不舒服。常贝之前在拍卖会上,一边炫耀自己,一边贬低别人。虽然当时他出了丑,可这时候又精神百倍的出现,不知道还会闹什么么蛾子。

  他有些后悔,或许自己不该来这里。

  他们三人的小动作,并没有被桌上的大人们看在眼里。

  看着大伙儿一直在绕圈子说话。刘壁云开门见山:“杨老,不如您给我们说说,您今天买的藏品?”

  在场的大多数人,都看到杨老买了一幅扇面。常家三人因为来的晚,没能看见,常涌问道:“杨老买的什么藏品?让我们开开眼?”

  杨老也不客气,打开镜框,把扇面摆在了桌子上,给大伙欣赏。

  他边看边说:“我在博物馆供职,看的书画比较多,慢慢的就喜欢上书画。不敢说是专家。刚才看了一圈儿,觉得这幅扇面是不错的作品。刚才刘老板问,滨海本地的收藏,我就厚着脸皮说说。

  滨海这里,收藏的资源还是很多的。往远了说,这座城市在古代一直有文化流传,不管是儒家文化还是宗教文化,都有保存到今天的遗迹。

  到了近代,仅仅是城市开埠以来,有一百多位清代遗老在这里居住。他们留守东西可不少。这幅扇面的作者--王垿,就是其中代表。”

  他开始讲扇面的内容。

  周围人的注意力,很快被他的语言吸引。

  杨老从内容,又讲到纸张、墨色、笔法。

  “王垿的书法,圆润里见清劲,独具个人面貌。深合当时的审美情趣,雅俗共赏,广受追捧。世人将其形体长方,端庄秀丽的正行书称之为垿体。”

  他说了一会儿,可能觉得口渴,就停下话头,端起茶杯喝茶。

  董明趁他休息喝水的空,开口询问:“杨老,王垿的名头,我们也听说过,本地的收藏家,给我们推荐过王垿的书法。但是,我觉得他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是不是低了一些?”

  杨老摇头:“不能这么说。王垿的名气,在清朝那会儿就已经很大了。

  “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这是清末流行京城的新谚。垿,就是书法家王垿。

  他是光绪十五年己丑科进士,后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法部右侍郎等,1912年至滨海定居。他晚年隐居滨海,离开了国家中心,名气慢慢被掩盖了。但随着时间迁移,还是会被人们发现他的价值。”

  王问说道:“杨老说的对,王垿的书法在当时很受追捧。老北平的绸缎庄瑞蚨祥,津门的谦祥益等牌匾皆出其笔端。

  与那些逊清的贵族遗老不同的是,王垿晚年从不过问政事,寄情于山水与书法之间,他鬻书自济,其价甚低,不论求者是巨商大贾,还是贩夫走卒,见钱即写,有求必应。所以,作品存世量比较大。相对容易找到真品。我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几十元就能买到王垿的对联。”

  杨老说道:“随着国家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王垿的作品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董明说道:“看来,本地名人的作品也得注意收集。”

  常被说到:“我很早就注意本地名人的作品。刚才杨老说了王垿的作品,我也就献丑一次。我收藏了刘廷琛一幅作品。听说他是和王垿齐名的人物。刘廷琛的后人,一直在滨海生活,这幅书法是从他们那里买来的。”

  几位鉴定师也被引起了兴趣。

  “常先生,今天把作品带来了?”

  常涌说道:“我也看不出真假,辨不出好坏,想借着今天的机会,让大伙儿帮我分辨真假。”

  他对常贝,使了个眼色。

  常贝起身,从带来的箱子中拿出了一个横批的卷轴。

  他把卷轴在桌面上打开。众人都围拢过去观看。

  沈瑜也站起来看了一眼,从虚拟地图上确认,作品是真的。

  再看结尾落款的地方,像是刘廷琛和朋友人聚会时,所留的诗文作品。

  众人看过之后,再次落座。

  杨老赞叹:“这幅作品应该是真品。刘廷琛是位很有意思的人。

  光绪二十年中进士,在清朝做过陕西提学使、京师大学堂监督、学部副大臣等。

  清朝灭亡后,他忠于逊清,不事民国。袁世凯欲称帝,派人游说,其坚拒不出。张勋复辟,他又积极奔走联络,并出任内阁议政大臣。复辟失败,始有悔意,深居简出,潜心书法、读书和著述。

  他书法造诣颇深,且在书法理论与实践方面有独到见解。其以草书著称,与其父刘云樵并称两代草书。这张作品就是能代表他书法造诣的草书作品。”

  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可惜呀!听说在滨海居住的遗老中,有三翰林的美誉。今天看了王垿的书法,刘廷琛的书法,但是,没能看到吴郁生的书法,有些可惜呀。”

  刘老板说道:“杨老不用惋惜,您在滨海多留些日子,总能找到吴郁生的作品。”

  杨老说道:“这种事情要随缘,不能强求。”

  于老师说:“看过了书法,咱们也看看陈老师的收获?”

  他转头对陈老师说:“老陈,把你的收获拿出来,给大伙鉴赏鉴赏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