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第五百三十四章 李王争夺战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第五百三十四章 李王争夺战

作者:凤溪凰跃 字数:2838 书籍: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没想到努尔哈赤竟然如此强悍,在短短的时间便能整合各部落。”

  “统一半岛,辽东数郡,这实力不可小觑啊!”

  得知消息的高麒也不由连连哀叹,对努尔哈赤的崛起有丝意外。

  的确,高麒知晓努尔哈赤的能力,其能够崛起乃是必然,毕竟这是在史上开创数百年基业的人物。

  但是高麒没想到的却是,满清竟然在短短的数年时间便整合了各部落,灭掉了雄踞多年的高句丽。

  须知,高句丽在南北朝时期便兴盛起来,在隋强盛时期,都是连连遭受败绩。

  甚至杨广倾尽全力征讨,却依然是以失败告终!

  由此可见,高句丽的实力也不逞多让,不是那么轻易能够灭掉的。

  可是,如今的事实却是努尔哈赤不过才起兵数年,便统一了整个东北。

  这不得不让高麒产生震撼之心。

  毕竟,就连当初高麒亲自征讨高句丽时,也是在花费九牛二虎之力,牺牲了张须陀的性命,才最终收复了整个辽东。

  但此时此刻满清所展现而出的实力由不得高麒不深思。

  “看来我大齐要加快进度,早日统一江南,出师北伐,平定乱世了。”

  这一刻,高麒还是生平头一次感受到了威胁,这种感觉比当初对付铁木真时还要强烈。

  ······

  不过,就在齐国大举进军江东之时,北方李唐却是在次燃起了战火。

  公元620年,李唐天子李渊下达圣旨,命秦王李世民为帅,徐世绩为副帅,齐王李元吉为监军。

  命李世民领秦王府将,领军十万出潼关,讨伐逆贼王世充,收复东都洛阳之地。

  一时间,战火瞬息点燃,人心惶惶!

  随着李唐的出关,这天下未来的局势在次变得扑朔迷离。

  天下之众,对于李王之战的胜果也在激烈的讨论着。

  其间,有支持王世充大胜的,同样也有支持李唐胜利的。

  其中,支持王世充的理由主要是老王大败了盘踞瓦岗的瓦岗军,灭掉了李密。

  的确,由于王世充灭掉了称雄中原的瓦岗军,这也致使老王的威望与日俱增,扶摇直上!

  故此,这也算是让其治下民众对其顶礼膜拜,也正是因为如此,其治下才会相对比较稳定。

  没有在李唐的大举征讨下露出无畏的惧色。

  只说,四月中旬,李世民正式在华阴集结十万大军,随后展开誓师仪式。

  这一日,可谓是晴空万里,华阴城大大小小的校场之上集结着十万大军。

  其军卒昂然耸立,战甲鲜艳,刀剑锋利,旌旗林立,气势饱满!

  很显然,这是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

  不仅如此,东进乃是李唐的战略决策,其李渊对于这场战争十分的重视。

  故此,虽然华阴距离都城长安相聚甚远,可李渊也亲驾此处,鼓舞军心。

  在李渊的号召下,秦王李世民才拔出长剑,高吼着:“诸位将士,此次东征,必胜!”

  “必胜,必胜!”

  一时,麾下军士进皆发出侧响般的声响,随后才在各将的指挥下,开拔而出。

  旋即,李世民才收回长剑,向李渊缓缓道:“父皇,儿臣此次定会马到功成,彻底平定洛阳。”

  “将逆贼王世充擒获,亲自送往长安,交由父皇发落。”

  “只是,儿臣希望父皇能够坚决的保证东征大军的粮道,不要陷入告窑,让儿臣免除后顾之忧!”

  不过,既然李世民都将话语说得如此清楚,李渊大笑一番,肯定着:“世民,放心征战吧!”

  “朕定会让大唐前线的将士们没有任何负担,能够奋勇杀敌。”

  随着李渊金口良的保证,李世民继而也在护卫下缓缓离去。

  在临行之际,李渊却是在李元吉耳旁轻声嘀咕一番,外人皆不知晓他们在说啥。

  不过,眼瞧李元吉听闻的反应却是兴高采烈,欢喜的保证着:“父皇,放心吧,儿臣定会协助二哥,扫平王世充的叛乱。”

  随即,李元吉也高高兴兴地追赶大军而去!

  此时此刻,李世民在不自觉间便将二人的耳语给一览无余,只是装作不知情罢了。

  “此次攻打洛阳,我李世民一定要在洛阳之地塑造自己的威望。”

  “凡事阻挡者,休怪我手下无情!”

  这番话乃是李世民心里所想,不希望此次任何人打搅他平定洛阳,剿灭王世充。

  ······

  只说,李唐大军集结东进,首先便开出潼关,随后兵临闵乡、桃林。

  这二城屹立在潼关之外,此时此刻,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纳入了唐军之中。

  紧随其后,李世民继续挥师东进,向洛阳门户弘农郡进发。

  不过短短半月时日,唐军兵锋强悍,连克朱阳、卢氏等重镇,随后继续东向。

  不过,唐军却是在进军长渊城时,遭遇了最顽强的抵抗。

  此时此刻,王世充亲自领军七万增援,并麾下王彦章,单雄信,裴仁基,裴行俨等将,固守长渊。

  虽然李世民知兵善战,其唐军也骁勇异常,可连攻数日却也未果。

  无奈之下,李世民也只得休兵罢战,在坚城之下,与之对峙。

  这也主要是长渊城的地势导致,在加上王世充大军兵力充足,易守难攻。

  长渊城,其前靠檀山,侧翼乃是屹立在洛水之上,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也由于城池的雄厚地势,导致了长渊坚不可摧,唐军久不可下!

  再加上此地乃是河南郡的屏障所在,长渊一失,不仅河南郡门户大开。

  唐军还能以从洛水长驱直入,直抵东都洛阳。

  如若事实真的像如此发展,恐怕洛阳之地倾覆之间便会丧失在唐军的兵锋之下。

  所以,王世充才会纠结大军集中于长渊,其目的便是守住河南的门户,更要守住洛水道口。

  长渊危急,那么洛水必然危急,洛水失陷,洛阳必不可守!

  ······

  唐军大营

  连日来的久不可克,却是让主帅李世民产生了一丝焦虑心,每日都在苦思着破城良机。

  在出征之前,李世民可谓是意气风发,认为凭借自身的实力,只要能够亲自出马,必定能够一战而胜。

  只可惜,李世民却是完全的低估了王世充的实力,却是被阻断在此,没有想到丝毫的方法。

  毕竟,长渊城独特的地形,导致了除了强攻以外,并没有攻下的第二条途径。

  除非城中守军主动出城与唐军进行野战,还有一丝机会。

  可是,明知李唐军的实力强盛,老王又岂会出城作战呢?

  不仅如此,这一世也由于秦琼、尉迟恭被高麒截胡,却是让李二的军中实力弱了不少。

  约莫许久,麾下诸将以及众谋臣也缓缓的受李世民之令一齐聚集在大帐中。

  眼见诸将皆以到齐,李世民示意众人各就各位就坐,随后缓缓道:“如今我大唐精锐在城下久攻不下。”

  “耗时日久,对我大唐极为不利,如今南方探子传来军情,齐国已经在发动江东平定战。”

  “很显然,齐国在一统江南后,以高麒的雄心,必定会誓师北伐。”

  “届时,要是我大唐还未剿灭王世充,恐怕局势将会对我军不容乐观啊!”

  “不知诸位可有何良策,能否助其攻破长渊,击败王世充所部?”

  闻,众谋臣以及一众将领却没有谁站出献计,皆沉寂下去,暗暗思索着。

  时间过去许久,眼见无人可以为己分忧时,李世民不由暗自垂头叹气。

  正当李世民准备亲自说出自己的计策时,杜如晦却是直直站出,道:“秦王殿下,晦有一想法,不知可否说?”

  闻,李世民当即道:“克明,不必多虑,快说。”

  既然李世民已经同意,杜如晦也不会在继续做作,思索一番,道:“如今王世充将精兵强将皆聚集在长渊。”

  “以此凭借此地的地势与我军对峙,可谓是如鱼得水。”

  “不过,敌军的这道防线也不算是无懈可击,我军如若利用得当,突破其防线,杀入河南郡的可能还是挺大的。”

  话音落下,其间侯君集站出问道:“不知杜先生有何谋划?”

  侯君集这番话也算是问出了诸将的心声,闻不由让诸将立即疑惑起来。

  皆无法猜测出杜如晦究竟能以什么计策,突破坚不可摧的长渊防线。

  紧随着,杜如晦继续解释着:“当然,相比王世充,我大唐便占了很大的优势。”

  “河东郡是隶属于大唐,而河东却有数道渡口直取弘农,河南等地。”

  “既然我军有天大的优势,为何不好好运作一番呢?”

  杜如晦如今将话都已说到了这个地步,众人才纷纷反映过来。

  司马懿反映极快,缓缓道:“杜先生的意思不会是让我军领轻军出动,绕道河东,直取王世充后方。”

  “将宜阳的王军粮草一举焚毁吧?”

  闻,杜如晦点头默认,他此时才说出了自己全部的计划。

  那就是绕道河东,突袭王世充军的粮道。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要能够焚毁王军的军粮,那么王世充所部必定会陷入不战自乱。

  由此,长渊防线也将不攻自破,唐军主力也可以一举杀入河南郡。

  ······

  只不过,很明显,李世民的计划却不只是极限于此,他还想一举吃掉王世充这数万主力军。

  只要能够击败王世充的起家劲旅江淮之兵,那么东都洛阳便旦夕可下!

  见状,李世民点头肯定道:“仲达说得有理,不过此次本王可并不只是打算焚毁敌军粮道。”

  “此次本王一定要全歼王世充老贼所部主力。”

  “毕其功于一役,直取洛阳。”

  瞬息的功夫,只见李世民脸色阴沉,雷霆万钧,下定了决心。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隋末之大乱世召唤》,”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