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第五百章 王禀VS女将军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第五百章 王禀VS女将军

作者:凤溪凰跃 字数:3752 书籍: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溪水、端水的战端终将展开,此时此地的战斗极为惨烈,达到了骇人所闻的地步。

  齐军,这支军中精锐,在数年前攻击天平军时,却是信手沾来。

  如今,齐军士卒不由纷纷感受到了横生倍感的压力。

  在兵力占优的太平军面前,齐军就犹如在深海之中漂浮的落叶,随时可被掀翻。

  只见,此时的天平军一路一路的乘船攻击着,不仅如此,其岸边上的投石车也在逐渐向对岸的齐军呼啸着。

  一时,随着太平军的投石车掩护,齐军所部伤亡可谓十分巨大。

  眼瞧战局胶着,王玄策不由声音低层,悲悯道:“本以为天平军的战力就算经过提炼,也不过尔尔!”

  “可按照如今看来,却是本将小瞧了叛军,不然又岂会遭受如此大亏。”

  的确,此次吃亏算是王玄策的自信心爆棚了。

  虽然,当时高麒紧急将太平军的战力利用飞鸽传递给了王玄策。

  只是由于连年来,齐国对战外敌,皆是战无不胜、***连捷,王玄策也不由产生了错觉。

  以为己军的战力是敌军无法比拟的,更何况盘踞岭南的蛮子呢?

  由于岭南在古代偏居最南端,所以此处一向不容中原所接纳。

  在加上当地的地势、气候环境恶劣,故此当地人又被称之为‘蛮人’。

  其实,一般所谓的百越,便是主要盘踞在扬州的永嘉、岭南以及如今的黔州一带。

  对于王玄策来说,由于估算错误,导致此时所部伤亡惨重。

  所以,此时王玄策已经萌生了向后撤的想法。

  在战前,王玄策由于小觑了天平军的战力,导致情报工作没完善,没有探查到天平军竟然早就准备妥当投石车等重型利器。

  故此,在沿岸布置防线,倾尽全力防守。

  如今却是无法抵挡住投石车的侵袭,却是让投石车大展雄威。

  见状,太平军士也是高吼如林,飞速地驾驭着战船向岸边攻来。

  其军心气势已经深受鼓舞,永不可攀的地步!

  细细沉思片刻,王玄策心知此战以不可逆,果断的下达了撤退的指令。

  “全军速速交叉掩护后撤,向身后的封川方向撤离。”

  一时,虽然齐军是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仓促撤退,只不过,齐军不愧为百战精锐,其撤退丝毫不乱,有条有序的撤离。

  随着花费好半响的时间,齐军才逐渐在掩护下,撤出了溪水、端水沿岸。

  旋即,乘坐战船的天平军士毫无阻挡,率先势如破竹的登上岸滩,一时,众多军士却是顿时高声大笑而起。

  他们本以为,今日岸滩争夺战,定是一场十足的艰辛战!

  可如今的情况却是,齐军竟然遭受不住己军的威武,望风而逃。

  随即,太平军将领却是立即将首战大捷的消息命军士禀告给东王杨秀清。

  “东王,冥将军来报,他已经先行领军登上对岸,我军已经成功抢占滩头。”

  闻,东王杨秀清不由顿时感到一阵惊颚,立即向高台上奔去,观察战局。

  亲眼所见下,东王杨秀清才相信了这一事实。

  只是,此时新的疑惑却又出现,这才激战不过半日,为何齐军就败退了?

  按东王以往与齐军交战的胜况来看,齐军的战力不可能如此低下。

  还不至于抵挡己军半日的功夫都无法吧?

  就算如今己军的战力早已今非昔比,齐军也同样不弱吧!

  这是此时东王杨秀清内心最纯正的想法之一。

  不过,如今事实摆在眼前,也由不得东王杨秀清不信。

  旋即,传令兵又拱手禀告着:“东王,我军在攻击岸滩时,压根没有遭到齐军强有力的抵抗。”

  “对于此次登陆,我军毫无所阻,便直接登上了对岸,驱逐了齐军。”

  “据冥将军的猜测说,此次是因为齐军小觑了我军的战力。”

  “没有料想到我军此次会准备如此充分,直接打造投石车投入战斗,导致齐军此次吃了暗亏。”

  不过,一时随着这传令兵对冥将军的建议复述下,东王杨秀清才回过神来。

  “是矣,是矣!”

  “看来多亏了他投奔了本王啊,不然本王还想不到如此的练军之法,提高己军整体的纪律以及战力。”

  不仅如此,就连此次的作战计划也是其向东王杨秀清制定的。

  就算是秘密运来战船、投石车的杰作,也是出自天平军神秘将军出手。

  随即,杨秀清掏出宝剑,神情紧绷,高吼着:“全军听令,渡河!”

  “驱逐齐军,夺取苍梧,收复失地!”

  随着,太平军由于首战告捷,不由士气上涌,一时纷纷争先告勇的向对岸渡河。

  ······

  合川郡,游安城

  王禀,此时已经领军抵达此处,随后,王禀亲自勘察了此处的地形,发现其游安东西两周道路阻隔、茂密丛林。

  不由根据此地形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其任命副将领两千人马固守城池,严禁出击。

  至于王禀,则亲自领三千军在东西两岸布置防御,谨防天平军突袭。

  之所以要出城防守,也是王禀发现了全力固守游安城,并无丝毫用处。

  要是不阻断东西二道的茂密丛林,太平军随时可从这二道翻山越岭中疾穿而过。

  虽然茂密丛林中多野兽毒蛇,其道路险阻。

  只不过,这也只是中原南下的军队会望洋兴叹,无法穿行!

  可对于一直便生活在当地的太平军士来说,穿行却是轻而易举。

  因为,首先太平军士本就是当地之人,早就对此地的恶劣气势习以为常。

  其次,对于山间的险阻道路,熟记于心,再加上岭南人有着对付毒蛇野兽的一套方法。

  故此,要是王禀不加紧构造防线,太平军一旦突袭,便将会让齐军不利的局势更是雪上加霜。

  只说,在王禀亲自监督下,一两日的时间便利用东西二道的地势给做了周密布置,严密的布置。

  下一秒,其不好的战报果真如其所料,切切实实的发生了。

  太平军果然分兵而袭,一军将军万余人的太平军士从永熙郡官道直插合川郡。

  不过旬日之际,其武化、开建,怀集三城便宣告在太平军的攻势之下,全盘陷落。

  由于安排妥当,王禀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战报。

  紧随着,王禀也下令全军整军备战,准备应对来袭的敌军。

  ······

  旬日之间,万余的太平军士却是在攻克三城之后,不做丝毫停歇,直接领军径直奔游安方向而来。

  细细观看下,这员领军主将却是一员女将,其坐胯火红颇风马,其长相面如桃花,眼若寒潭,身披火红战甲,手持梨花枪。

  数日许久的行军,太平军终于在女将军的带领下抵达了游安城外。

  抵达之后,这女将也算是懂带兵的,没有立即便对游安城发动攻击,而是先行派出斥候,分散四周打探。

  对于这女将来说,对付齐军来说,要十足的谨慎,一旦被齐军伏击,几乎便是九死无生的局面。

  须知,齐国能够大胜,其中很大的因素便是高麒的活学活用,每一次皆能以不同的伏击方式大胜敌军。

  故此,久而久之,齐军诸将也不由学到这一层战术,这却是使得凡是与齐军作战时,都会十足的谨慎。

  不过,对于此次来说,这女将内心却是洋溢着必胜的信念。

  因为,太平军此次大举出关,其目标便是要趁机一举夺取湘州南部地区,然后在与驻军扬州西部的陈友谅相呼应,合击岳飞所部。

  随即,在一举拿下整个湘州,威逼齐国王城江陵。

  不得不说,此次东王杨秀清所制定的计划其野心却是十足,竟然想要一举扭乾坤。

  也不知太平军此次究竟有何阴谋谋划齐军?

  斥候在四周细细打探一番,对于正在东西二道谨防死守的王禀早已发现,随后径直回到大军处。

  “杨将军,小的已经打探到,城内有齐军固守,城外的东西二道却分别有齐军守备。”

  闻,那提枪的女将军剑眉一凝,暗道:“齐军究竟是在打算什么?”

  此时此刻,这女将却也不由疑惑了,因为她实在是想不通,齐军有好好的城池不固守。

  为何非要在城外固守,难道齐军真的不逊与己军打遭遇战?

  其实,这女将军之所以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还是担心齐军有阴谋。

  毕竟,事出反常必有妖!

  只不过,随着接下来这名斥候的一席解释,才打消了女将念头。

  “杨将军,齐军之所以固守东西二道,乃是因为这二道可以直接绕过游安城,转过桂岭,攻入湘州。”

  “虽然其路途比较险阻、野兽毒蛇众多,可这些因素也只是难倒从中原所来的军士。”

  “可是,对于我们土生土长的人来说,翻山越岭却是轻而易举!”

  “想必正是齐将洞悉了这二道的秘密,才会固守吧。”

  闻听斥候的一席解释,那女将军不由打马缓缓上前,屹立在城池射程之外,抬首静静观测着。

  只说,眼见游安城墙高城厚,在加上齐军驻防,在城头之上构造了坚固的工事。

  一时,那女将军不由喃喃道:“看来齐军早有所准备,其次城池城高墙厚,恐怕硬拼,很难攻下。”

  在心底思索一番考虑之后,女将军也不由下令全军调转方向,向东西二道行去。

  随即,那女将在次观察东西二道防御后,两相权衡之下,询问着身旁斥候。

  “传令兵,你确定这二道能够绕过游安,直插湘州境内?”

  闻,负责带路的斥候立即拱手,如实道:“将军,小人确定!”

  “好,既如此,全军后撤十余里安营扎寨,明日一早,攻城。”

  随即,一声令下,太平军士缓缓犹如潮水般退去,展开休整。

  ······

  翌日,清晨

  在太平军用过早膳之后,便在女将的集合下,随后依次列阵开出大营,面向东西二道集结。

  一时,初秋的朝阳升起,伴随着一阵阵风沙,那双方的旌旗可谓迎风招展,在阳光中沐浴。

  紧随着,天平女将纵马提枪驶出阵中,直逼阵前,高吼着:“齐军听着,太平天军到此拯救你们摆脱厄运。”

  “识相的早早下山投降,如若在追随暴君高麒,执迷不悟!”

  “我太平天军攻上山时,尔等皆无活路,抵抗我天军者,只有死!”

  “死,死!”

  一时,其后的太平军士纷纷卖力的附和女将,高吼起来。

  其声势也如天上雷鸣般响亮!

  闻,王禀却是陡然一笑,喝道:“呵呵,这女将倒是有点意思。”

  “本将跟随其兄为齐王效力多年,这还是初次听见有敌人称呼齐王为暴君的。”

  旋即,王禀手劲渐痒,不由奔上战马,手持长枪俯冲直下,直逼那女将而来!

  “不知这位女将军,可曾是睁眼说瞎话?”

  距离这女将只有数米后,王禀立即拨马停下,戏谑的问着。

  “这位将军何出此?”

  “我杨妙真虽是一介女流,却也非青红皂白,你为何咄咄逼人?”

  见状,王禀手持长枪,遥指着,大喝着:“那么敢问杨将军,为何说本将的齐王是暴君?”

  “当初的荆州之地的民生是如何的,现如今的荆州又是如何的?”

  “如今的荆州之地可谓是江南圣地、世外桃源般,田地里呈一片欣欣向荣、每年风调雨顺,粮食收货颇多。”

  “其几乎每家每户皆有余粮,更坚齐王秉承商业的理念,大肆重用市农工商。”

  “这位女将军可以亲自前往江陵观察,看你口中的暴君是否名正顺。”

  “难道你们天平天军所谓的拯救黎民,就是准备重起战火,在次将江南民众拖入战火之中?”

  “这就是你们所希望的?”

  一时,王禀一席话语不由向杨妙真直接毫不留情的说出。

  “看这为齐将也仪表堂堂,生性正直,不算是欺人之辈,说不定其所说皆属实呢?”

  此时,杨妙真闻听后,其心底也因王禀的语而信了数分,甚至心里已经产生了一丝羞愧心理。

  只不过,杨妙真到底也是习武之人,到底也有武人的几分泼辣习气,不肯轻易服从。

  “齐将,既然本将说不过你,那我们就手底下见真章吧!”

  说罢,杨妙真便率先挺起长枪,策马直取王禀而来。

  “哈哈,好,既然女将军愿意比试,那本将便奉陪到底!”

  随即,王禀丝毫不退缩,也直接挺枪迎击而上。

  一时间,这两位宋朝的抵御外敌用枪名将即将对阵,二人究竟谁胜谁负呢?

  南宋第一用枪女将对阵北宋末年名将,二人之间所产生的碰撞究竟会产生一股怎么样的风采呢?

  有诗为证:

  颇风女将梨花枪,用兵枪将莫人敌。

  只当谁知好风采,两方相撞又奈何?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隋末之大乱世召唤》,”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