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江山国色 第九章 意外收获

《江山国色》第九章 意外收获

作者:幸福来敲门 字数:2848 书籍:江山国色

  薛神医看了李重九一眼,摸着额下的山羊胡,言道:“你倒是耳尖。”

  “不错,我爹的医术是他传授的,后出家为僧,世上或许还有其他名医,可以根治大当家的顽疾,但我所知的人,唯有他一人。”

  李虎听了道:“三弟,我看此事不妥,令尊的医术是他传授的,那岂非有八九十岁的,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了吧。”

  薛神医摇了摇头,笑道:“他虽传授我爹医术,但年纪却不高,据说他习了一套养生功,身体一贯康健,想必应该还健在才是。”

  李重九言道:“薛神医,既然如此,我前往陟岵寺一趟,无论何种方法,都请这位高僧来医治我爹的顽疾。”

  薛神医听了点点头笑道:“没想到,少当家你这么有孝心。”

  “但若有这办法,我还不懂得用吗?前几年,我托人去陟岵寺打听这位高僧的行踪,却听说他去游方了,这才拖延下来。我已派人叮嘱了陟岵寺的僧人,若是有他消息,立即报之于我。”

  李重九听了当下心底有了计较。正所谓盛世信皇帝,乱世信神仙。自东汉起,佛学东传,北魏北周一度灭佛后,又再度兴佛。

  而到了隋文帝的时候,天下归一,佛家终而大兴。隋文帝崇佛,李重九是有所听说的。

  洛阳附近,有释源之称的白马寺,隋文帝即位之后,更是在五岳胜地各修一座寺庙,以及大兴城的大善兴寺,都是天下有名的珈蓝。至于陟岵寺,名字如此难记,李重九倒是一时没有听说过,但想在洛阳附近,应该是不难找。

  薛神医抚着长须,言道:“陟岵二字,出自诗经,乃是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

  “为何寺庙要取得这样名字,有什么典故?”李虎不由问道。

  薛神医笑道:“这我是略知一二的,当年周武帝,以求武器于塔庙之间、士兵于僧侣之下的名义大举灭佛。其皇后见了不忍劝阻了一番,反而遭皇帝讨厌。周武帝当时要娶突厥可汗之女阿史那氏,要废除皇后。皇后听说后当下答允,不过言明必须要立他的儿子为太子。周武帝答允之后,皇后当下出家为尼。”

  “之后武帝暴毙,太子即位,为宣帝。宣帝感念母亲之恩,当下将他出家之寺,名为陟岵寺,以表孝心。”

  李重九听后,没想到还有这则典故。不过历史上佛家所谓三武一宗之厄,他还是有听过的。

  这时薛神医话锋一转,言道:“不过前些年,先帝已将其名由陟岵寺,改回本名,称作少林寺。”

  “少林寺?”李重九不由有几分失声。

  “少当家,你听说过?”薛神医丝毫不以为意言道,“少林寺虽并非什么名刹,但听过也不奇怪。”

  李重九没有说话,在他眼底,现代的少林寺已变得商业化气息浓厚,少了当初很多底蕴。不过达摩,慧可,僧副,道育,十三棍僧都是存在过的人物。等等,十三棍僧救唐王,我要学古武术,去一趟少林寺好像也不错吧。如果能投师少林,或许将来十三棍僧要改作十四棍僧了,也说不定。

  而一旁薛神医,李虎二人仍是在细细交谈着,却不知这时候李重九心底,已有了新的打算。

  次日清晨,在七千寨的大山之中,那层薄雾已收去。

  李重九身在密林之中,目光盯向了山坡下,正快速咀嚼树叶的一头麂子。麂子是最擅长跳动的动物,对于深山猎手而言,其难捕猎的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山羊。

  李重九这十几日来,数次射猎此动物,都被它们灵巧的躲避开。而今日,李重九再次碰上这头麂子。

  这头麂子李重九认得,其大眼泪窝旁有一个明显的白斑,之前射猎过两次都失手了。由于马上就要准备过冬,麂子的皮毛非常的好,黑油油的,显然平日在山间过得十分滋润。

  麂子的皮毛一贯是上等货。李重九揣测,若是将这麂子的皮毛卖了,最少可换得百五十个肉好,如果换成白钱,就更多了。手底的铜扳指,轻轻扣着弓弦,李重九没有贸然取箭射去。

  出没山林间的猎户不止他一个,而豺狼也是不少。这只麂子活得如此滋润,肯定十分机警。前两次射猎的失败,就给了他最好的教训。

  现在李重九默默地站着树丛之中,呼吸平缓,甚至连山虫咬在身上,也是不顾。整个人犹如磐石一般,一动不动,他在等待一个机会。大山里真正的猎手,并非是射术最好的,而是耐性最佳的。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博弈。

  渐渐时间慢慢过去,吃了数丛树叶,只见那麂子的肚子微微鼓起。不过麂子贪婪的食欲,仍让它继续吃着。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吃饱之后,反应动作都会下降许多。而这就是李重九所等待的机会。

  现在李重九已勾起弓弦,张弓搭箭。

  咻地一声破风声响过!

  秋季正是丰收之时节,太原郡的农人们,正查点着他们一年一季的收获。

  今年气候还不错,算是一个小丰年,不过任谁都知道,明年当今天下要大规模征讨辽东,抽丁服役,到时会很艰难。所以农人们都估摸着,想多攒一些粮食来。但无论如何,今年的冬天已是无忧了,至于明年暂时无法顾上。

  日已偏西,绵延起伏的七千山中。李重九也是一身收获,背上还负着一头射下的麂子,手里提着两只锦鸡。

  习猎实际上,是最好锻炼武艺之法,以当朝的主力部队府兵而言。

  天下十二卫四府的府兵在家都是练习射射箭,而到了每年冬季时,则由鹰扬都尉率五校兵马,进行行猎,来训练兵马。而府兵上番(注1)时,也是教以射技,而冬春讲武。

  讲武就是校阅;而练习射技则常以狩猎,称之为校猎。近半个月的深山入猎,李重九的箭术通过融合,差不多恢复了以往正常水平,百分百中,尚不敢说,是十中五六也是可以有的。

  返回山寨从摇篮上落到实地时,李重九眼见身旁几个山贼脸上具都是喜色。不待李重九询问,一名山贼即开口言道:“少当家,四当家,五当家回来了。”

  李重九闻言后这才明白,为何如此欣喜。在北地,正值前往漠北往返行商,返回中原的高峰期。

  这些行商们,快入秋时即一起搭伙,即组成一个大商队,翻越长城,到塞外与突厥,奚,霫等部族进行贸易。这些来自中原的行商,将绸缎,茶砖,布匹运往这些部族交易,之后在初秋时乘着草原人,为了节约过冬草料,大量屠宰牛羊的时候,换成大量生皮子,以及突厥良马返回中原。

  通过商贸,在中原粗制的绸缎,布匹,茶砖,卖到草原都能翻上十倍的利润,而生皮子,良马也是中原的稀缺货。两下转手,可谓是暴利。

  李重九笑着道:“这一趟四当家,五当家下山,应该捞到了不少油水吧!”

  “这是当然!”众山贼们皆是开怀大笑。

  乘秋季时,劫掠商队,也是七千寨的惯例。后来打通了路子,大的商队,也和这些山寨土匪们攀上交情,以过百抽一的方式,交纳一笔孝敬钱,当作过路费。

  因此这一趟,四当家,五当家率山贼过去,不过是走个过场。犹如地主到佃户家里催租一般。当然对于拖欠的,一般少不得一番棍棒教育了。

  牛二自那日与李重九攀上交情后,当下对其酒量甚是佩服,喋喋不休地言道:“今年官府收生牛皮,故而关内的牛皮,亦是涨到了天价。你说那些剥皮的商贩们,出一趟漠北,从奚人那里收来牛皮,还不大赚一笔。”

  牛二说完,大家都是哈哈大笑,脸上充满了喜悦。确实四当家,五当家有了收获,自然是七千寨人人沾光。这也是七千寨的规矩,不准任何人吃水。

  吃水,也就是不能私吞劫来财物,所有七千寨的山贼,由大当家的分配,虽按照功劳多寡分配,但也是人人有份。

  “少当家,听说还四当家,五当家,还有给你另外的惊喜。”

  “惊喜。”

  牛二脸上好不掩饰,充满对李重九无比羡慕,又是无比妒忌的神情。

  李重九暗暗奇怪,当下没说什么,直接大步向山寨里走去。

  “少当家,早!”

  “少当家,精神真好!”

  “少当家,又打来猎物了。”

  “少当家,我家老母鸡下崽了,今晚给你炖鸡汤!”

  走入七千寨,李重九一路彬彬有礼的与,寨里的男男女女们打着招呼。

  李重九每次打猎都有收获,按山寨规矩分给孤寡老孺,因此一改七千寨众山贼们之前对他的印象。现在已是人人在面前背后,称道他的好处。甚至不少七千寨的未嫁女子,也是站出门来,打量李重九。

  这小门小户的自没有什么深闺的说法,又是相熟,未嫁女子没有什么羞涩。

  “少当家,我给你补补衣服。”

  “少当家,明日能给我弄点兔血来吗?听说可以补身子……什么,不要问了嘛,人家来那个了。”

  李重九看着那些女子,对他有意无意的暗示,只能是笑笑。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的女人缘变得这么好,看来总算挽回了被李三娘打败一落千丈的声誉问题。

  李重九仍是和气的对大家笑着,再照着规矩将锦鸡,麂子,来到王马汉家里,准备丢给她的浑家收拾。才到了门前,王马汉即急匆匆从外走来,截在李重九门前言道:“少当家,终于找到你了。”

  “王兄弟,慢慢说。”

  王马汉缓了口气,突然神色兴奋地,大声言道:“少当家,那个打伤你的小娘子给四当家,五当家他们,联手抓到了!”

  什么?

  哪个小娘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