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第一强兵 五八三章 天下一盘棋

《三国第一强兵》五八三章 天下一盘棋

作者:鲈州鱼 字数:3505 书籍:三国第一强兵

  郯城。

  “主公,军师来信……”

  中原暗流涌动,在风口浪尖上的王羽和他的臣僚们更是忙得不开开交。相对而言,王羽还算好,他现在只需想办法对付面前的两路敌军,在高唐坐镇的贾诩就辛苦得多了,他要处理的是来自各方面的试探或挑战。

  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类似曹豹、阙宣这样的敌人,其实反倒容易对付,麻烦的是那些身为盟友,态度却暧昧不明的。

  “伯圭兄与刘虞发生了冲突?”贾诩列在开头最醒目位置的,就是这么一个消息。

  公孙瓒和刘虞开战其实是迟早的事儿,让王羽、贾诩不约而同感到忧虑的是,公孙瓒并未就此事知会青州方面。不管公孙瓒是有意为之,亦或只是考虑不周全,这都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王羽之所以放心将冀州北部的领土分别交给公孙瓒和张燕,主要还是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以河北大战之后的情况,青州并不具备立刻吞并两家盟友的条件和实力,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方。

  同时,这两家盟友将作为屏障,应对来自北方的挑战。

  公孙瓒不是不能和刘虞动手,但动手的时机应该由王羽来把握。可现在,青州方面一直被蒙在鼓励,还是通过自己的情报网才得知详情,而且还赶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让人没法不担忧。

  王羽当然信得过公孙瓒的为人,可经历过陶谦让徐州这件事后,他也不会天真的以为,势力归属,军队的让渡。只要主君发句话就可以了,其中通常涉及了极其复杂的暗中运作。

  相较于公孙瓒,张燕就安稳得多了。

  一年多以来,这位黑山大帅一直专注于内政建设。开始的时候,他施行的是农民义军传统的那套理念,即: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之类的。

  对这套过于理想化的理念,张燕原本也不太确信。可通过对青州的观察,他得出了结论,青州施行的就是这样的政策,于是就有了信心。

  结果当然不太理想。

  越理想化的口号,就越是不靠谱。别说古代的农民义军,就算是后世那些有纲领,有系统的政党,提出的口号不也是忽悠人的吗?越是强调公正、科学的,到最后就越是会造就不平等的社会。

  黑山军第一年的建设可谓一团糟,张燕倒是没气馁,倒是对青州新政的兴趣越发的浓厚了。根据将军府的评估。如果情况可以一直保持下去,黑山军会比幽州军更快,更顺利的融入青州体系。

  一个坏消息后面跟了个好消息,从中可见贾诩对王羽情绪的照顾。紧接着,他又送上了一个很难评价是好是坏的消息——鲁肃回来了。

  鲁肃顺利完成了出使任务,不但试探出了吕布的态度,而且与并州众将也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带回了第一手的情报。用鲁肃的原话说,王羽的计划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并州众将中。高顺沉默寡言,鲁肃也没搞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能确定的只有他对吕布的忠心,和他一样的还有成廉和曹性。

  张辽比较有想法,在和鲁肃的谈话中,他流露出了对并州军前景的担忧。虽说乱世夺天下,靠的是手中的刀剑,但吕布军这种纯粹的军队结构,注定了他们没有发展的潜力。

  现在虽说多了陈宫、张邈,以及兖州名士的支持,但这些人要么只有虚名,有真才实学的人擅长的也是说客那一套,让他们周旋于诸侯之间,合纵连横倒还靠谱,让他们治政就抓瞎了。

  张辽是个明白人,他对此深表忧虑。而王羽一直以来的示好他都看在了眼里,所以,当着鲁肃的面,他毫不避讳的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对两军的和亲及更深入的配合,他都会尽力维护。

  其实张邈对青州也没多少恶意,选择吕布,他是从兖州反曹派十人整体利益上考虑的,对他和王家的交情没太大影响。

  况且,老张也不笨,不会天真的以为只要攀附上了吕布,就可以不拿正眼看王羽,对青州的强势不屑一顾了。他是个老资格的政治人物,把某人往死里得罪这种事不是他的风格,留下余地,方便日后相见才是他的作风。

  鲁肃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王羽的计划可以一试,当然,风险也还是有的。

  侯成三人的敌意是摆在台面上,大概是想着反正也得罪了王羽,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所以侯成三将一直是反青州的急先锋。

  侯成、宋宪还好,魏续是最麻烦的。他和吕布有亲戚关系,很受吕布的信重,是陷阵营名义上的主将!高顺只能算是他的副将,只负责日常练兵,行军打仗,军中的人事提拔,钱粮的管理、分配,甲仗的领取,都是他关着的。

  看到这里,王羽也是暗自摇头,官僚主义真是无处不在,在并州军这样的团体里,居然也有靠裙带关系上位,把真正能做事的人压在下面的情况发生。

  叹息吕布不能免俗的同时,王羽对高顺也多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感觉,前世的他,不也是这样的吗?

  但威胁最大的不是这三人,而是陈宫。

  侯成三人看不惯王羽,是因为私怨,不太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所以每次抢先出头的都是侯成,而不是地位更高的魏续。

  魏续担心,万一说错话,触怒了吕布,会把现有的地位都赔上去,最后得不偿失。还不如让侯成顶在前面,若是出了事,只要他不受连累,就有补救的余地。

  王羽很庆幸自己早早找来了鲁肃。

  孔融的交际能力不错,但终究还是名士范儿大了点,对职责之外的东西观察得并不仔细。而鲁肃则是和什么人都能打上交道,就算是贩夫走卒,他也能如常交谈,就像面对同僚或自己那样。

  事实上。并州众将的态度,除了对青州报有极大善意的张辽之外,鲁肃都是从仆人、侍女口中,旁敲侧击的打听到的。从这些人口中,他收集到了很多零散的消息,然后一点点拼在一起,相互印证,最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这才是一个真正外交官的本事,不是单纯的和主要目标打交道。而是借助使者的身份之便,从各个层面了解对方,得出准确的情报和结论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外交接触。

  根据鲁肃的判断,吕布前后态度的不同。关键就在于陈宫!

  吕布这人傲气十足,同时,他耳根子也很软。

  高顺和张辽之中,他更重视张辽的意见,就是因为张辽说话更有技巧,高顺提出劝谏也和他的为人一样,言简意赅。听起来**,因此不讨喜。

  而陈宫就是靠嘴皮子混饭吃的,一张嘴说起来那是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几下就把吕布给忽悠晕了。

  不同于侯成三人的私怨,陈宫和王羽的矛盾在于政治理念,这是根本性的冲突,很难调和。

  鲁肃的最终结论就是。陈宫是王羽计划最大的障碍,能否消除陈宫的影响。只能等王羽和吕布见过面才能做定论。

  对鲁肃的工作,王羽和贾诩都觉得很满意,不过他带回来的消息就喜忧参半了。

  态度不明朗的盟友,处置起来比拔刀相向的敌人更棘手。如果太过谨慎,就可能某些小误会,将对方推向敌对面;可若是太轻率了,说不定会被人偷袭,总之是束手束脚,让人头疼。

  “不过,最棘手的还是曹操啊……”贾诩的报告越看到后面就越复杂,吕布让王羽又喜又忧,河东传来的消息,则是让他又忧又喜。

  对王羽搅入徐州战团,曹操表现得极为冷静,不但没有趁机攻打吕布,夺回东郡,亦或牵制魏郡的羽林军,反而极为坚决的出兵函谷,在河东、弘农向西凉军发动了猛攻。

  贾诩认为,曹操不是虚晃一枪,是来真格的了。他修正了计划,放弃作壁上观,尽收渔利打算,而是要里应外合,拿下董卓。

  董卓如果全力与曹操周旋,就必须增派兵马东进作战,导致长安空虚,给反董的士党营造出发动的机会;如果他顾忌太多,曹操就会趁势席卷河东、弘农,将潼关以西的土地全部笑纳下来。

  从河东反馈的情报看来,董卓对曹操的大举进攻明显准备不足,被打得一溃千里,开战不到三天,就把新安、渑池两大要塞给丢了。如今董越全军龟缩在陕县,一日数报,拼命向后方求援。

  “所以说,用兵最怕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阴谋是双刃剑,成功了威力很大,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可一旦被识破,就会反伤自身,偶尔用用倒是可以怡情,久而为之,就会伤身损神了。”一边头疼着,王羽一边还不忘传授心得。

  “曹操放弃东郡背后,竟然有这么深的谋算,此人的智慧真是可敬可怖啊。”诸葛亮想明了前因后果,不由惊叹连声。

  曹操弃东郡而取洛阳那一手虽然玩得很漂亮,可单纯从利益角度考虑,是得不偿失的,毕竟他的根基都在兖州。放弃之后,虽然一时能避开青州的锋芒,但避得了一时,避不了一世,要争天下,他迟早也得面对王羽。

  而且他在洛阳,就堵住了董卓的东进之路。

  虽然被王羽连番重创,但西凉军的实力并未大损,在河东的一连串战斗中,还有所恢复,这同样不是个容易面对的敌手。

  看起来,只有南下取荆州才是最好的出路了。洛阳之战后,刘表非常紧张,在襄阳集结了大量精锐部队,连孙策攻入鄱阳郡都无暇理会。可谁也没想到,曹操竟然弃荆州而不顾,毅然决然的攻向了董卓。

  诸葛亮不知道刘表现在的心情到底如何,但他可以想象出,荆州的名士们闻讯后将会表现出怎样的精神面貌。他们会欣喜若狂,弹冠相庆,却不会有谁提出,主动攻击南阳,收回荆州的领土,威胁曹操侧翼。

  荆州最流行的观点中,董卓不是一个随便就能推倒的角色,两强之争,势必旷日持久,荆州正可收渔翁之利。

  谁会想到,这很可能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呢?

  这是个局,很大的局,把中原一大半诸侯都算计进去的局!看穿了棋局之后,诸葛亮对勾勒出这盘大棋的曹操实是惊若天人,不过,更让他震惊的是,王羽在高唐会盟之前,就已经推断出曹操的策略了,还提前做了些布置。

  他再次庆幸起当初翘家的决定来,若非离开了荆州,怎能看到如此宽阔的天地?怎能想象得到,天下这局大棋的棋手们,是如何的惊才绝艳呢?

  “是吧,这人确实很厉害吧?”王羽不知道曹操毅然发动,到底有几成是受了自己的影响,但可以确定的是,时间变得紧迫起来了,若以为可以躺在过去的成就上睡大觉,一转眼就会被人追平的。

  “报……启禀主公,张将军已经到了,子龙、文长二位将军也奉命返回,正在清点损失……没有了二位将军的阻击,曹豹、阙宣两路兵马进军速度略有提升,若保持目前的态势,将会在两日后抵达郯城……”

  诸葛亮本待继续就这个话题探讨下去,听到传令兵的话,却是心头一凛,姗姗来迟的张颌终于率兵赶到,决战就在眼前了。

  “这个话题下次再说,孔明、士元,随我同去做战前部署。”王羽霍然起身,自语般说着:“这盘大棋,好容易挣来的先手到底会不会丢掉,就看这一战的了。”说罢,他一甩披风,大踏步的走出府去,昂扬的战意,显露无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