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骑 第二十六章 冤狱

《唐骑》第二十六章 冤狱

作者:阿菩 字数:4518 书籍:唐骑

  桑维翰在凉州碰了个大钉子,在回河东的路上为了避祸,想起一策,因要取道前往契丹,将货卖国土之策转而献给耶律德光。不过从关中到契丹并不顺路,而且临时变卦,中间难处甚多,他这时对郭威的能耐已渐生信任,便来找他商量。

  不料郭威一听马上反对,道:“不可,万万不可!”他本是个有主见的人,这一趟去了凉州以后,目睹耳闻了天策政权的种种施政与风气,心里产生了共鸣,又常与丁浩等人相处,日常娱乐便是听变文,《安西唐军长征变文》里头的种种理念不知不觉间印入了他的心中,这时脱口便道:“天策军乃是汉家边藩,今上得国又不正,我们令公与天策军结盟不过是逐鹿天下罢了。但契丹是夷非华,引他们入塞那可是千古大罪!”

  桑维翰眉头一皱,道:“你胡说个什么!说什么华夷,我们主上不同样出自突厥别部!”

  “那不同,”郭威道:“令公虽然出自沙陀别部,但说唐言,从汉俗,早已脱夷入华,我们河东全军上下,又有谁是以胡虏自居的?契丹虽然曾自称汉家,但为时甚短,如今仍然是说胡语,用蛮俗,若让这些人入寇燕云,卢龙百姓必然遭大难!”

  石敬瑭确实以汉家大臣自居,郭威说的没错,不过唐末以后,军阀混战,北方胡汉华夷之辨十分淡漠,大凡武人质朴,接受某种理念较易,接受以后便较坚定,文人多变,虽然读了一肚子的圣贤书,却只是读到肚子里,将一条条的道理只是拿来说,很少真的实践,桑维翰这时满心只想着如何避祸,对郭威的话越听越不入耳,越听越不耐烦,怒道:“什么华夷之辨!我看你是中了天策军的毒!”

  便以正使之身份勒令郭威保护自己前往契丹,郭威道:“我从都指挥使(刘知远)处领到的命令,只是护送书记前往凉州,然后回河东,如今书记忽然改易命令,与原旨违背,恕我不能奉命。”

  桑维翰又惊又怒,却又没有办法,若无郭威帮忙,以他一介书生如何去得了契丹?

  不得已,只好仍回河东,入太原之后桑维翰入内参见石敬瑭,对郭威道:“我去见主上便可,你先回去与家人团聚吧。”

  郭威巴不得如此!却到都指挥使衙门交割了职责,便匆匆忙忙地赶回家去。一推开家门,不由得整个人都惊呆了:但见门庭冷落,屋内一个人都没有,一摸桌子竟然蒙了一沉灰。郭威大惊失色,急叫了几声娘子,几声荣儿,哪里有半点回应?

  一问左邻右舍,才知道柴氏已经病死,是靠着邻里到城外葬了,柴荣一个月前也忽而不见,郭威听得杵在门口,回不得神来,纵然是铁打的男儿,到了这份上也不由得不落泪了,只好问明柴氏的营葬处,去买了些香烛要去拜祭。

  才出得城门多远,猛听后面大叫:“叛贼郭威休走!”郭威吃了一惊,猛回头时见一彪兵马赶来,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要问时,已经被兵马团团围住,为首的将领道:“走!套回去见令公!”

  郭威大惊,叫道:“什么事!你们是谁!”

  却哪里分说得清楚,便被拖回城去,打下军牢,他心中完全懵了,也不知道这飞来横祸所为何事,只听拿他回来的军汉不经意嘟哝了一句:“真是大胆,竟敢背叛令公!”郭威急要问时,军汉却根本不回答。

  过了一会,有个文官来到牢中,喝道:“是郭威么?”

  郭威急站起来道:“是,我是都指挥使刘帅麾下郭威,请问这位官爷,为何将我囚禁在此?”

  那文官却不回答他,只是道:“令公要问你几句话,你得如实道来。”

  郭威只得应是。

  那文官问道:“你在凉州,可曾与天策军大将石拔喝过酒?”

  郭威道:“有。”但他毕竟心细,忙又道:“不过那事桑书记也是知道的。”

  那文官又问:“喝酒是你自己去,还是你跟桑书记去?”

  郭威道:“是我自己去,不过我是请示过桑书记的。”

  那文官又道:“你的妻儿,如今何在?”

  郭威垂泪道:“我的妻子在我外出期间病逝,我的养子郭荣,如今也不知去向了。”

  那文官冷笑道:“是不知去向,还是隐瞒不报?”

  郭威隐隐猜到了什么,忙道:“非是隐瞒,真的不知!”

  那文官道:“真的不知?你可知道,你走之后,都指挥使每三日一次都派人探望你家,你妻病死,虽是实情,可是你儿子郭荣,却趁着三日之空隙,不禀不报就擅自逃出城去,这个你作何解释?”太原军方三日一次派人探视,内中实有监视之意。

  郭威手指都凉了,道:“这……这……我实在不知……”

  那文官道:“你真不知?那为何入城之后,不前往拜见令公,却马上又逃出城去?”

  郭威叫道:“我没有逃,我没有逃!我只是要出城拜祭我的亡妻!至于没有去拜见令公,那是桑书记说我可以先回家的。”

  那文官冷笑道:“荒唐!公事未了,怎么就容你回家!该知道的你不知道,不该走你却走了,所言颠三倒四、不尽不实,谁信有这么多的巧合!”说着不管郭威,拂袖而去。

  郭威心焦犹如火烤,军牢之中阴暗污秽,又没人送饭,只从窗口透进来的阳光猜测过了一晚,又是白天,又是晚上,两夜一日间人也饿得快昏了,才忽有人送了一个饭盒子来,牢子道:“亏你小子好命,有都指挥使特地托人来关照你。”

  郭威听了松了一口气,心想:“都指挥使既还对我有心,那应该就没什么事情。”

  又过一日,外面走进几个人来,郭威猛地跳起,果见门外走进来的是石敬瑭的亲信大将刘知远,也就是他的顶头上司,郭威高叫:“恩帅!我在这里!”

  刘知远也不嫌脏暗,命人开锁走了进来,挥手让其他人且出去,这才道:“你干的好事!”

  郭威惊呼:“恩帅,这是何话说!”

  刘知远道:“你不知道?”

  郭威道:“我哪里知道?前日我出城寻祭亡妻,才出城门口就被人套住,跟着来了个文官,问长问短,问得我心里糊里糊涂,实在不知道是何缘故。”

  刘知远在灯光下仔细盯着他打量,以辨他是否作伪,好一会,才道:“桑维翰跟令公说,这次西行,事情本来快成了,却有人私自勾结天策军大将,泄露了机关,引起天策军两派权争,以至功亏一篑!这个人就是你。”

  郭威鼻孔呼一下喷出两股粗气来,猛跳起来怒道:“无耻儒生!这样冤枉人也有的!恩帅!我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你当知道我的为人!是了,我明白了,桑维翰他是所谋不成,所以才拖了我来顶罪!恩帅,你一定要相信我,我一路来忠心耿耿,断无背叛之事。如果,我愿与他对质!”

  刘知远摇头道:“令公正在盛怒之下,已定了你死罪,再说如今形势紧迫,桑维翰已经不在太原,令公如今也不会有心情专门为你操心。”

  郭威一张脸如死了一般,他也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小军官,生死在自己乃是一件大事,在石敬瑭却与犬马无异,国事当前,只怕连重新再过问自己这件事的时间都不会有,他憋了好久,才打了个嗝,叫道:“恩帅,冤枉啊!郭威若真做过此事,便叫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请恩帅无论如何向令公为我阐明。”

  刘知远问道:“你可有什么确切的证据?”

  “这……”

  刘知远道:“那日桑维翰趁我不在,已经将你告倒,他说你勾结石拔、养子私逃、偷走出城三事,都是事实,大有嫌疑,若不是我深信你的为人,只凭此三迹也要疑你了。你只凭赌咒立誓,断难取信。令公心中既已先入为主,我也没办法了。那日我入内的时候,令公正大发雷霆,差点连我也要一起处置,我跪在门外半日,他才怒骂我用人不当,将我打了十五军棍……”

  当初李从珂逼得后唐愍帝出奔,石敬瑭与愍帝相会议事,愍帝暗埋甲兵要杀石敬瑭夺其领地与兵权,是靠着刘知远带人杀尽愍帝左右,自此石敬瑭对刘知远倍加信任,倚如心腹,而今却竟然将刘知远打了军棍,石敬瑭的盛怒可想而知!

  郭威叫道:“恩帅,请你信我,我绝无背叛之事,那桑维翰是被我撞破他的图谋,所以才栽我的赃。”跟着将桑维翰要自己护送他前往契丹、而自己拒绝之事情说了。

  刘知远听了瞪目道:“你本来就只是个扈从,桑维翰让你护送他前往契丹,你便护送他去算了!虽然他这样做有私心,也不合规矩,但事情若成将功补过,于你于桑维翰都好,回来后令公说不定还另有上次,你却说什么华夷之辨!以前你不是这般的,怎么离开了几个月,说话的口气都变了?”

  郭威暗中一惊,道:“难道令公他……他准备和契丹……”

  刘知远打断他道:“这等大事,原本是轮不到你来插嘴的。你若是因别的事情得罪了桑维翰,我还有机会为你申明,但这件事情若闹到令公面前,你仍然是一个死字!”

  郭威道:“我……我……”

  刘知远连连摇头,道:“我自信你,可如今令公心情烦躁,我亦不敢再提你的事情,但你的刑期已近,你我主从一场,我也不愿你就此冤死。我另想办法吧。”

  他说着就出去了。

  郭威呆在牢内,望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怔怔出神,心想:“我真的做错了么?恩帅说我说话的口气都变了,我真的变了么?”又过两日,便有人送了一盘肉、两壶酒来,郭威知道这是送行酒肉了,不肯坐以待毙,大叫:“我要见都指挥使,我要见都指挥使!”

  牢头却道:“行了,你就别叫了,还嫌拖累得都指挥使不够么?若是对旧主还有一点忠心,就爽快些,吃了酒肉上路,说几句漂亮话,将嫌疑的事情都揽了,也让都指挥使干净些。”

  郭威仍然叫道:“我是冤枉的!都指挥使知道的!桑维翰害我!”

  牢头只不管他,等时候到了,郭威仍不吃不喝,便有人将他锁了,塞了嘴巴,用袋子套住头,一路推行到不知哪里去。

  走了有一个时辰,才开了锁,猛然将套子拉开,郭威见目光所及处乃是一处乱葬岗,长叹道:“想不到我郭威命丧于此!”

  却听身后一人推他道:“郭大哥,你快走吧。”跟着将一包钱银塞在郭威手中,郭威一回头,却是自己相熟的一个军汉马六,诧异道:“马兄弟,这是……”

  马六道:“恩帅说了,他与你相知一场,虽无法明白救你,却又不忍你就此屈死,因此已经做了手脚,寻了一名死囚替你赴死。你就快走吧。今后不可再在太原出现,否则恐会拖累了恩帅。”又道:“嫂子下葬那天我也曾来,她就在那里……”往一处坟墓一指:“我特送你到此处,从此咱们兄弟俩怕也永诀了。”说着又送了一匹马给他,洒泪道别而去。

  郭威牵着马,丧魂落魄地走到柴氏坟前,蹲靠着石碑,有老半天脑子一片空白。心想自己年已三旬还一事无成,妻子病死,养子离散,只因多了两句口,做了件“不当做”的事情,竟闹到连立身之地都没了!

  思前想后,差点就想一头撞死在柴氏坟前,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便转了过来,心道:“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如此不济!我此刻遭际虽惨,但天地之大,未必就无容身之处!再说刘帅大恩未报,我若现在就死,反而辜负了他一片苦心,又要被天下好汉耻笑!”

  拍了拍那匹马,从囊中取出一个肉饼吃了,肚子一饱精神一振,心想:“河东是不能呆了,我却去哪里好呢?别处都无亲友,只凉州还有几个兄弟,我不如就回去投他们吧!”

  翻上马背,走小路便往凉州而来——这是他正月里刚刚走过的路,那时候也是潜行,为保机密连在河东境内也不敢公开行程,此刻故道重走,又是空身,不一个月便又到渭水河边,与年初相比,这时候的渭西竟紧张了不少,边关看官得比原先还严,郭威要将马卖了,这才凑足了银钱买通边卒过境。

  入金城后就一切依旧,天策军的吏员仍然公事公办,而且和年初相比,态度似乎还变得更加认真,郭威办了登记手续,一切都驾轻就熟,从金城出发前往凉州城。

  金城位于黄河东岸,过了金城后仍得过渡,渡河之际,却望见上游下游似乎多了两座城池。细眼一看却不是城池,只是围了篱笆,里头似有人在引水灌溉,又有人在建房屋,郭威军旅经验丰富,便猜是军队屯田,他以目测推测,上下游两大屯田所只怕都不下数千人。

  渡过黄河,一路上发现沿途多了不少正在重建的村庄,似乎有不少人到此定居,一打听,却有路人道:“那是军营的屯田之所。”

  “军营?”

  “是啊,好像是从瓜州迁来的。具体如何,咱们就不晓得了。只听人说,好像连军眷都来了,这可真是怪事,不过只要他们不打扰我们做生意就行了。”

  郭威只是粗通文墨,学识不深,不过他是多年历练出来的人,眼光独到,眼看沿途一十七处屯田所在既靠近水源,又拱卫着官道,原本空荡荡的土地也因为这一十七处屯田所在而渐见阡陌,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凉州。

  “沿途多了这么多的屯田,是天策军要对东方用兵么?”郭威心道:“这一十七处屯田,再加上金城上下游两处,就共一十九座军屯,少说也得几万人,从现在开始经营,到来年收成,所得足以供数万大军一年之用。天策军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绝不会没有个缘故。啊,渭西的军情忽然变紧,莫非就是因为这个?”

  只是他无官无职,只靠着双目所见空自推想而已。若这样就能推测到天策军意图所在,那天策军高层的战略岂非就要被邻国洞若观火?

  一路挨到凉州时,已经入秋,郭威身上的银钱都已经花光了,衣衫褴褛,鞋底都磨穿了,到了小朱坊那间茶铺前,茶铺已经改作了酒铺,卖的是葡萄酒,屋内丁浩正指挥几个汉子在搬挪东西,听得郭威叫,唤了声:“大哥!”跳了出来,叫道:“你回来了!”看看郭威,道:“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那位张老板呢?”

  郭威苦笑道:“一言难尽!”

  丁浩笑道:“那也不急,慢慢再说。”拉了郭威入店说:“那日我们到了这里,见着你留给我们的书信,虽然不晓得大哥为什么不告而别,不过见你留了这么多家当给我们,我们几个一计议,与其搬出去变卖,不如把这店面盘下来做买卖,将来大哥如果回来,要寻我们也容易。我们只道你这一去少说也得有一二年才会来来,没想到这么快就重逢了。大哥,你这一去一回的,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

  郭威长叹一声,正要说话,屋外有人跑了进来,却是田安,叫道:“打仗了,打仗了!”

  “什么!”郭威和丁浩一起叫道。

  丁浩问:“和谁打?和契丹么?”

  郭威却问:“和谁打?和中原么?”

  田安却道:“都不是!是和回纥。”

  “回纥?回纥不都打平了么?”

  “北庭回纥、龟兹回纥、甘州回纥确实都打平了。”田安道:“这回,轮到岭西回纥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