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第1028章走上覆灭的道路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028章走上覆灭的道路

作者:姜梵 字数:2739 书籍: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虽然两个部门更想筹集的是物资,包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和各类药物,但第一天大家没什么准备,捐的基本都是钱。

  每个人捐的数额不尽相同,少的一两块,多的可能五块十块,也有捐五十一百的,但很少,全大院内加起来不到十个。

  孩子也有主动捐钱的,金额更小一点,一分两分三分四分的,能上一毛的都少,这时候的小孩都穷啊,零花钱超过一毛就算大户。

  最后算下来,这天晚上获得的捐款有两千出头。

  钱看着不多,但驻地家属院总共才一百多户,平摊下来一户捐了十几块,而十几块在这年代够一个城里人一个月的伙食费了。

  这笔钱交上去后,会跟部队捐款一起购买物资送到灾区。

  而捐赠会不止举行了一天,接下来几天听完广播后陆续有人捐献食物和衣物,食物以饼干为主,灾区条件差,生活不便,捐其他的他们不一定有时间做饭。

  衣服则都是旧的,但洗得很干净,这年头衣服只有少没有多的,能捐出来就是一份心意。

  药品就实在没办法了,这年头一般人家里最多备一瓶跌打药酒,到了这种时候,私人根本弄不到药。而且灾区药物有国家调配,他们操不了这个心。

  最近不止驻地家属院在捐钱捐物,像机械厂这样的国营大厂都在组织捐钱捐物,社区街道也有组织,程家捐了好几次钱。

  这些都是王秋梅告诉程蔓的。

  七十年代电话还没普及,通信很不方便,程蔓在国营饭店上班的时候,每天都会回去午睡,跟家里人联系很紧密。

  但她从饭店离职后就没回去过,这也就算了,毕竟她的新工作自己家里近,不用回娘家午睡。问题是三十一号发工资她都没去国营饭店领,整个没了消息。

  再加上王秋梅听人说临江这边的部队派了人去灾区救援,不知道有没有她女婿,心里不放心,就去饭店给闺女代领了工资,借着送工资的名头去了驻地家属院。

  程蔓没去领工资当然不是因为出了事,她是单纯的忙,没想起来也没时间去领工资。亲妈过来,程蔓肯定要抽出时间接待,中午没在办公室凑合,带着王秋梅去了食堂。

  她们到食堂时已经过了十二点,食堂窗口排队的人挺多,看到程蔓都主动打招呼,有喊程干事的,也有叫小程的,态度

  十分亲热。

  王秋梅看在眼里放心不少,打好饭坐下后说:“我看你跟大院里的人关系处得不错?”

  程蔓笑着说:“我们这工作就是要跟军嫂们打交道,见多了就熟了。”

  先前因为国营饭店下班太晚,她在家属院住了一个多月,跟大多数军嫂都只是点头之交。

  到妇联后因为她负责的工作是照顾军嫂们的情绪,每天要组织听广播开大会,跟大院军嫂们多了很多交流,她跟大院军嫂们才渐渐熟络起来。

  “看来你工作干得不错。”王秋梅笑道。

  在亲妈面前程蔓没谦虚,笑着说:"不敢说很好,但领导交代下来的事我都好好完成了。"

  "这就很好了。"王秋梅说着话音一转, "我听说部队派了人去救灾,平洲他……"

  程蔓说:“他去了唐山。”

  王秋梅眉心一跳:"真去了?他没事吧?"

  "您不用担心,我天天听广播呢,没听到他们部队有都伤亡。”程蔓安抚道, "就算广播听漏了,部队领导肯定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如果陆平洲出事,他们不可能瞒着我。"

  王秋梅一想也是,松了口气说:“虽然平洲是军人,参与救援是他应该做的,但咱们作为他的亲人,还真忍不住担心,你这几天心里不好受吧?"

  说好受,不担心陆平洲是假的。

  但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白天忙起来,她真不太有时间去担心他。

  也不敢担心,在这种时候,她们妇联的人就是定海神针,如果她们都不能保持积极的态度,其他丈夫被派去参与救援的军嫂看到,心里肯定更慌。

  程蔓笑着说:"刚开始有点担心,但每天听广播,知道灾区情况在变好,慢慢的也就不担心了,妈你放心,我没事的。"

  以前王秋梅总把程蔓当成孩子,哪怕她已经结婚,到了可以生孩子的年纪,她仍觉得她是个小姑娘。

  直到现在,看着面前微笑着说自己没事的程蔓,王秋梅心里终于有了实感——她的女儿长大了。王秋梅笑着点头:“那就好。”

  之后程蔓说了下自己目前的工作,王秋梅

  也提了机械厂和街道都在组织捐款捐物的事,知道闺女工作忙,吃完她就提出回去。

  程蔓送王秋梅去搭公交,等了大概十分钟,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开过来。

  王秋梅往前走了一步,又想起重要的事,回头嘱咐道:“平洲不在家,你有事记得回去找我们,等他回来了给我们送个信,免得我们担心。"

  程蔓说道:"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去看您跟爸。"

  "行,那我走了。"王秋梅说着抬脚走上公交车,往后走了几步,从车窗探出头,挥手说道,“回去吧。”

  程蔓退后两步,看着公交车摇摇晃晃地从面前开过,消失在路口才抬脚离开。

  回到妇联办公室,另外两人都在,看她身后没人问:"你妈妈回去了?"

  程蔓点头:"嗯。"

  "婶子怎么突然过来找你?"邢晓红好奇问。

  熟悉起来后,程蔓才发现邢晓红这人很有点八卦,对什么都抱有很高的好奇心。但她这人有一点好,不信谣不传谣,也不背后说人坏话,性格很坦荡。

  所以到妇联上班后,程蔓跟她熟悉得很快。

  当然她跟刘姐关系也不错,只是年龄差得有点大,能聊的话题没那么多,但刘姐人也很好。

  办公室就她们几个,没什么不能说的,程蔓笑道:“她过来给我送工资,顺便看看我过得怎么样。"

  邢晓红更疑惑了:“你的工资是你妈代领的?”

  程蔓解释道:“最近不是工作忙吗?我在国营饭店那边的工资没领,我妈知道后担心我,就去领了工资送过来,顺便再看看我。"

  邢晓红一脸羡慕:"家在这里真好,我已经两年多没见过我妈了。"

  小刘则摇着头说:“我倒是马上能回去见我妈,但我可不敢让她替我领工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家是父母偏心。

  邢晓红想起来问:"你们什么时候回去?月中能走吗?"

  本来小刘只准备干到七月底,但唐山突发地震,驻地派人救援,妇联事情正是多的时候,吴舜玉想着她男人八月中转业,就让她多干一段时

  间。

  但这段时间不止妇联忙,部队里的事也不少,小刘丈夫又在后勤,八月中不一定能办完手续。

  小刘摇头说:“我也不清楚,不过我们工作早定了,不差这十天半个月,月中要是走不了,月底回去也行。"

  邢晓红想起来问:“我记得你男人转业后安排的工作好像不错?”

  "不错什么啊,他进的是我们老家卷烟厂,"小刘皱着眉,表情不是很满意, "本来就是个老烟枪,以后买烟更方便。"

  “看你这话说的,难道不进烟厂,他以后就不抽烟了?”邢晓红劝道, “还要看单位怎么样,给他安排的职位是什么,工资高不高。"

  “说是后勤主任,跟他现在差不多,工资也还好,我们两个人挣钱,肯定够用。”

  小刘嘴上只说还好,但邢晓红觉得工资应该是不低的,否则她怎么都要念叨几句,便说:“那就行了,我们家老潘以后转业,工作能有你家老石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小刘抿唇笑,显然对丈夫转业后的工作,她没有嘴上说的那么不满,只是眼角余光看到程蔓,又有点忍不住羡慕:"还是小程好,陆副团这么有出息,说不定能在部队干一辈子。"

  邢晓红一听,深有同感地点头:“没错,小程家在临江,陆副团一辈子不转业也好。”

  程蔓以为自己是个看客,没想到突然成了主角,摆手道:"以后的事,现在还说不准。"

  "对你来说,日子是还很长,”小刘感慨说, “我们就不行了,三十多快四十,人生已经定了。

  话虽这么说,语气里却没有多少伤感。

  她们再怎么样,在这年代都算是过得不错的,未来只要不作死,安安分分过日子,都能安享晚年。

  没什么可后悔的。

  闲聊结束,三人各自忙碌起来。

  她们的忙碌其实没有持续太久,第一周结束,救援就差不多到了尾声。到这时候,能活下来的基本都被救了出来,而那些没被救上来的……大概率活不成了。

  虽然寻找罹难者的工作仍在继续,但重心渐渐转移到了灾后疾病救治和人员安置问题上。

  />被派去救援的军人虽然还没回来,但他们的工作基本没有了危险,军嫂们不再焦虑,程蔓的工作基本结束。

  邢晓红的工作也差不多,这年头的人都没有多富裕,款项物资捐过两拨,大家就拿不出东西了,毕竟他们自己的日子还要继续。

  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两个部门也没有再搞捐献活动,妇联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地震安全教育上。

  这事本来是小刘负责,忙的时候她也组织大院里的军嫂和孩子上过几次课,反响很不错。

  因为唐山地震还没过去,上课时大家都听得很认真,生怕自己漏听了,真发生地震不知道怎么避难。

  但地震安全教育能讲的内容有限,两次课就讲得差不多了,后来再讲都是翻来覆去地炒冷饭。

  再加上临江离唐山远,广播一停,地震的阴影也迅速散去,前两次课到的人还挺多,有五六十

  人,到第三次就只剩下三十多人,第四次更少,那些没听过的也不乐意来听。

  其实上过几次课,妇联交代下来的任务就完成了,安全教育工作直接停掉也没关系。

  但吴舜玉认为安全教育应该是长期工作,一两节课很难起作用,应付领导是够了,可她想要的不仅是走个过场。

  而现在的矛盾点是,因为听课的人不配合,这项工作已经很难进行下去,而小刘对此毫无办法。这也是吴舜玉让程蔓加入这项工作的主要原因。

  她认为程蔓虽然年轻,但很有想法,说不定她的加入能让这项工作继续推进。而小刘是即将离职的人,如果这项工作能推进,以后肯定是由程蔓接手负责,她现在加入刚好。

  &n

  bsp; 程蔓加入后提出的想法确实不错。

  首先她提出区别安全教育课的听众,将成人和孩子分开,甚至还可以再细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开上课。

  一是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接受度不同,有的内容成人一遍就能懂,五六岁的孩子可能要听好几遍,甚至需要掰碎了跟他们说。

  这种情况下,让他们一起上课只有两种可能,大人懂了小孩子没懂,和经过解释孩子懂了,大人却因为等待太久觉得无聊浪费时间。

  成人之间也可以按照有工作和没工作,安排不同的时间上课。

  另外课程不宜太频繁,针对每个群体,一星期安

  排一次课,每次课安排在半小时内最好,多了难免觉得烦。

  其次她认为课程内容需要调整,照本宣科太过枯燥,最好加入场景模拟,有利于军嫂和孩子们代入,也能加强记忆力。课程也不要局限于地震安全教育,暴雨、山洪、雷电都可以并入其中一起讲。

  最后她觉得可以跟学校谈合作,军区小学每天都有一节劳动课,每个班级每星期抽出一节课讲安全教育应该不难。

  而且这是刚开始,后面内容讲完了,可以固定到了一个年级,增加一门安全教育课程,一年讲一两个月就差不多了。

  再时不时组织一次演习,把军嫂和孩子们拉到一起比一比,谁落后谁丢脸,说不定能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安全教育这项工作能长期做下去,只能坚持一两个月的话,她提出的最后一项可以略过。

  吴舜玉也不确定这事能不能长期做下去,但不管以后怎么样,她个人想把这当成长期工作去做,沉思许久说:“你的思路很不错,细节上可以再琢磨琢磨,细化细化,写个章程出来,我看过后再说。

  在妇联这样的单位上班就是这样,凡事先写清楚流程,没问题才继续往下推行,这样一方面能省很多事,另一方面也确实挺费脑细胞。

  好在程蔓读书时作文不错,按照邢晓红她们之前工作留下来的模板,写这东西又快又明了。

  上午开会讨论完这件事,下午她跟小刘就把写好的流程交了上去。

  纸面上的东西比说的更直观,吴舜玉看过后觉得没问题,就让两人按照前两项推进工作,学校那边则她亲自去谈。

  开展安全教育的困难并不全在人员组织,准备过程并不一帆风顺。

  防震小知识算好找的,唐山地震刚发生那会,广播、报纸打开都是相关知识科普,照着誉抄就行。

  但暴雨、山洪、雷电等方面安全知识并不好找,为此程蔓跑了两趟新华书店,还去了趟旧货市场寻找相关书籍。

  她运气不错,还真找到了几本书,跟前世看过的安全常识拼拼凑凑,勉强编出了教案。教案搞出来,准备工作就完成了大半,其他的事推进起来就容易多了。

  而随着准备工作日益完善,驻地参与救援的人也开始返程。

  陆平洲回来那天是周日,同时

  也是程蔓到妇联上班后享受到的第一个休息日。

  是的,到妇联工作近半个月,程蔓一直没能休息。

  而且妇联跟国营饭店这种单位不同,后者休息可以随便调,攒到一起休也行,妇联没有补休这一说,但能算加班工资。

  程蔓到妇联后,工资涨到了二十七块五,八月份多上了两天班,吴舜玉说会帮她们申请奖励,月底她的工资很有希望突破三十。

  程蔓在国营饭店工作三年,工资是雷打不动的二十六,只有请假扣的,没有加班多给,工资乍然突破三十,光想想她就忍不住激动。

  什么?

  月底才发工资,现在时间还早?

  她才不管,爽过这一波再说,到月底发工资说不定还能再高兴一次。

  申请奖励这件事,吴舜玉是昨天告诉程蔓她们的,所以晚上她兴奋的有点睡不着,又想着今天不上班没定闹钟,上午不出意外地起晚了。

  陆平洲敲门时,程蔓正在浴室刷牙,听到声音边刷边走过去,开门后夫妻俩一个头发凌乱,一个胡子拉碴,相互都看呆了。

  半秒过后,程蔓慌忙捂住嘴巴,转身匆匆走进浴室。

  陆平洲在怔愣过后,以手抵唇轻笑两声,又想起来自己现在的模样也不太好,便敛起笑容进屋。

  因为背包里装的都是脏衣服,他身上穿的也没多干净,臭汗连着灰尘,就没进房间,而是随手将背包放在凳子上,自己也坐在了旁边。

  半个月没回,家里变化不大,非要说的话,可能是卫生状况没他在的时候好。但这不能怪程蔓,她最近忙啊,有时间收拾自己就不错了,哪有功夫搞卫生?

  陆平洲打量屋子时,程蔓迅速刷牙洗脸,再用手抓抓头发,差不多顺了用皮筋捆好才走出去问:你什么时候到的?吃早饭了吗?

  七八点钟到的,回军营后去了趟司令部汇报工作,然后就回来了,陆平洲说完行程,回答说, 早上吃了两块饼干。

  “饼干哪能填饱肚子,”程蔓皱眉说, “我煮点面条吧,你去洗个澡?”问完想起来, “你带回来的有干净衣服吗?

  “没有。”陆平洲摇头,震区饮用水都不够,哪有水洗衣服。

  程蔓闻言脚步一拐,进主卧找了身衣服,直接拿到浴室放好,说道:“那你先洗澡?”成。陆平洲应下,起身走进浴室。

  平时陆平洲洗澡总是很快,连头带澡都能在十分钟内搞定,但他好几天没洗澡,现在又是夏天,他自己都觉得身上一股味道,所以洗得比平时久。

  洗头洗澡后还要刮胡子,算下来他在浴室里待了快三十分钟,出来时程蔓煮的面都快坨了。本来他还打算洗衣服,程蔓看到连忙说:“衣服先别洗了,赶紧吃面吧,再不吃要冷了。”陆平洲顿时改变主意,大步走到客厅,坐到饭桌前端起面条就吸溜起来。

  饼干确实不顶饱,没东西吃的时候还能扛,端起碗就受不了了,他吃得有点急,不过吃香不难看,也不吧唧嘴。

  一碗面条下肚,陆平洲才觉得舒服了点,抬头见程蔓盯着自己看,动作不由顿住:“你怎么盯着我看?

  半个月眉间,我盯着你多看一会怎么了?”程蔓笑着问,下巴冲他手里的碗点了点,再盛一碗?

  “我差不多了。”

  程蔓信他个鬼,两人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他什么饭量难道她能不清楚?伸手接过碗,去厨房又盛了碗面条,端出来时说:“锅里还有点,都吃完,不许浪费啊。”

  这会陆平洲不说自己饱了,伸手接过碗道:“行。”

  两碗半面条下肚,陆平洲表情终于舒缓,他是真的吃饱了。但吃饱喝足的他没有去干活,而是跟程蔓一起坐在沙发上聊过去半个月的经历。

  他没有过多渲染自己做的事,甚至轻轻带过了这些,将重点放在自己的所见所闻上。

  他从小随父亲驻守西南,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西南并不太平,匪患盘踞山林,他父亲常常需要带兵剿匪。

  后来又上了军校,驾驶战机跟敌人对上过。

  他虽年轻,但经历过战争,见识过伤亡,但这次参与救援过程中见到的生离死别,远超他过去二十多年见到的。

  说到难受处,陆平洲这从不掉泪的人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程蔓听着,将他抱进怀里,轻轻摸着他的头发,安慰说道:“都会过去的,都会变好的。”这话虽然苍白,但此时此刻,她也说不出更有力的话来安慰他。

  />上午陆平洲睡了一觉,他实在太累了。

  过去半个月的时间里,他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一是没有太多时间,总是匆匆眯一会,又被人匆匆叫醒,二是闭上眼睛脑海里总想到震后的场景,很难产生睡意。

  回到家,闻着房间里程蔓的气息,这种情况稍有缓解,他也终于能合上眼睛。

  因为程蔓起得晚,到肉站时什么都没有了,菜站青菜也基本清空,中午他们没做饭,去食堂吃的。

  因为救援军人的回归,家属院里今天气氛很好,食堂比平时更热闹,大家说话的声音也更大。

  看到他们夫妻过来,那些军嫂纷纷笑着打招呼,程蔓脸上也带着笑,说话语气十分熟络。

  陆平洲看在眼中,打完饭坐下后问出跟王秋梅类似的问题:“我离开的这段时间,你跟大家相处的不错?

  上午是陆平洲说这段时间的经历,到这会讲述者就成了程蔓:“你走那天我中午来食堂吃饭的时候碰到吴主任,她知道我国营饭店那边离职了,就让我提前到妇联上班……

  程蔓也没有夸张自己的作为,只尽量用平实的语气叙述了自己这段时间做的事,然后说道:“可能是打照面多了,大家就熟了起来。

  陆平洲说道:这也能说明你工作干得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照面多了是能让原本陌生的人迅速熟悉起来,但如果程蔓工作没做好,大家跟她打招呼时肯定不会这么热情。

  陆平洲笑着问:新工作感觉怎么样?

  程蔓咬着筷子,低头思索起来:有点累,但很充实,这份工作的确让我……获得了之前在国营饭店上班没有的满足感。

  国营饭店的工作也很好,工作轻松,同事也都很友善,但说实话,服务员这份工作干久了确实有点机械,基本不用动脑子,所以也很难产生满足感。

  妇联工作相对来说更有挑战性,难度也更高一点,但完成后会让她心里更充实。陆平洲说道:“看来工作换对了。”

  程蔓闻言,拿起筷子给陆平洲挟了块鱼,笑眯眯道:这得多谢陆同志的指导。

  陆平洲挑眉,看着鱼没动,只轻轻地“哦?”了声。

  br />如果不是你那天晚上开导我,为我指明方向,我可能不会那么快想通,耽误时间导致错过这个机会,”程蔓吹捧说道, 这么一想,你简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明灯啊!

  程蔓这番话,每个字陆平洲都认识,听起来也都是褒义词,可这话由她用这种夸张的语气说出来,又不那么像是夸奖。

  但没关系,他可以当她是在夸奖他,并借机为自己谋福利。陆平洲期待问道:既然我为你指明了方向,你是不是应该有点表示,给点奖励?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经过上次索要回报被程蔓说到哑口无言,现在陆平洲绝口不提回报,只想要奖励。

  至于他期待的奖励是什么,他认为不用明说,她应该懂。

  程蔓确实懂,但她可以装作不懂,所以短暂的对视过后,她点头说:“想涨零花钱是吧?行,以后给你涨到每个月三十。”

  陆平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