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警之科技帝国 一百八十二章:“神丹药剂!”

《红警之科技帝国》一百八十二章:“神丹药剂!”

作者:大黑哥 字数:1748 书籍:红警之科技帝国

  “好吃不?”陈一郎问,“滋味儿咋样?您吃得惯不?”

  大叔从碗沿上瞅了他一眼,没应声,呼噜噜把一大碗面条都吃完,才一抹嘴,把碗筷递还回去:“头一回做买卖吧?”

  陈一郎笑着道:“您老看出来了。”

  大叔“嗐”了一声,说道:“瞧你们紧张的,我一个人吃饭,你们八只眼睛盯着我。”

  几人便笑。

  大叔又道:“滋味儿不错,面也揉得好,放下心。”

  听到大叔这么说,几人同时松了口气,尤其是陈大郎,吐气的声音太明显了,惹得大叔指着他道:“不是我说,你啊,你面嫩,白长个大个儿,连句话都不会说。”

  陈大郎窘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只能道:“是,是,您说得是。”

  作为他的兄弟,陈一郎看不过去,笑呵呵道:“我大哥口笨,不像我,但他做事踏实啊,一是一,一是一,又本分又实在。您刚吃那面,筋道不?就是我大哥揉的!”

  大叔道:“你刚不是说,那是你嫂子揉的吗?”

  陈一郎便哈哈一笑,说道:“他们是夫妻,谁揉不都一样吗?夫妻一体,是不是?”

  他这么无赖,大叔指指他,笑道:“你这个嘴皮子,像是做买卖的。”

  陈一郎最喜欢跟人闲磕牙,见这位大叔愿意说话,就玩笑道:“我?我这人滑头,您刚吃那肉,知道为啥切的薄不?我出的主意!”

  逗得大叔抽出一根柴,就要抽他:“好啊你小子!”

  这么说闹着,旁边买菜的阿婆便道:“给我也来一碗。要小碗,不要肉。”

  “好嘞。”陈一郎手脚麻利,去车板上挑了一小碗面,然后看了钱碧荷一眼。钱碧荷捞起勺子,往碗里浇汤,细声细气地道:“凑到一块儿,便是缘分,这碗只收您的面钱。”

  面钱是三文钱。阿婆接过碗,先喝了一口汤,老褶下面的浑浊眼睛里有些满意。她刚才就闻见了,是大骨头熬的汤呢。一连喝了几口,才道:“我用菜和你们换,成不?”

  陈一郎愣了一下。

  其他人也愣住了,陈大郎下意识去看阿婆摊上的菜。

  冻白菜,萝卜,豌豆,品相不是多好,但抵面钱还是能抵的。只是,这不太吉利,他们连肉都送了,就是图个开门红,顺顺利利来着。

  “那不成。”仍是钱碧荷开口道,“这些菜,咱们家也有。”

  阿婆不紧不慢地吃着面,终于吃完了,一滴汤都不剩,才道:“那你们等等,等我卖完了,就给你们钱。”

  一共三文钱,还白送了三片肉,这阿婆……陈一郎当时就有些急,觉得这阿婆倚老卖老,但钱碧荷拦住了他,小声说:“以和为贵。”然后看向阿婆,仍旧好声好气的,“那成,咱们等着您。”

  她不急吗?她也急。但她得沉住气,这是她要做的买卖,如果连她都急了,还怎么压住场子,让家里人相信,她能做好吃食买卖?

  至于宝丫儿,钱碧荷不想什么都让她帮忙。宝丫儿只有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小姑娘,事事依靠她,钱碧荷觉得丢人。

  她忍着脸上的热度,捏着勺子,站在摊位前,吆喝起来:“吃汤面嘞!香喷喷的汤面嘞!有肉有面,好吃不贵嘞!”

  陈一郎紧跟在后面,也扯开嗓门喊起来:“尝一尝,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八文钱,您买不了吃亏,您买不了上当……”

  陈宝音在一旁好笑,一哥这嘴皮子,真是溜。腔调也好,又亮又清,叫人听着真切。

  再看一旁,陈大郎大概觉得自己没用,便去守着锅灶。陶罐里的骨头汤少了些,他重新往里面加了一瓢水,接着熬。

  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多了,镇上跟村里不同,村里人紧紧攥着难得赚到的一点点钱,舍不得花。镇上的人们,很多愿意出来买吃食。烧饼,馄饨,包子,馒头,豆花……吆喝声此起彼伏。

  钱碧荷已经喊累了,坐在一旁歇息。陈一郎刚打开嗓子似的,曲折昂扬,一声又一声。

  陈宝音一直揣着手在旁边看着,只见哥哥嫂子们都能应付,而且客人一个接一个的来,生意不算差,也就放心了:“我去逛逛。”

  “去吧,去吧。”钱碧荷露出笑容来,还把钱袋子解下来,抓出一把钱,“拿去,想买点什么,就去买点儿。”

  陈宝音哈哈一笑,往后跳开:“我不要,我有!”

  陈一郎也笑道:“给她干啥,她有呢!”家里没人比宝丫儿更阔绰了。

  “那是。”陈宝音哼了一声,站旁边斜他道:“有人说了,以后挣了零花钱,每月分我一半呢。”

  陈一郎故作好奇:“谁?谁啊?哪个冤大头?”

  “哼!”陈宝音冲他哼了一声,然后对大哥大嫂挥挥手,“我去啦。”

  “去吧。”钱碧荷道,“咱们就在这里。如果卖完了,就去城门口那块等你。”

  陈宝音应道:“好嘞!”

  第一天出摊,家里准备了四十碗面,这会儿已经卖了十几碗了。陈宝音掐着时间,等到快收摊的时候,就回去了。

  果然,还剩下两碗面,都是大碗。

  “宝丫儿饿了没?”钱碧荷问道,“饿的话,咱不卖了,吃完回去。”

  陈宝音倒是有点饿了,摸了摸肚子,她说:“再等等。”

  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人来,剩下这两碗面就让陈宝音跟陈一郎吃了。钱碧荷说不饿,只喝了点大骨汤底,陈大郎也是一样。

  “买菜的那位阿婆呢?”帮忙收拾摊子,陈宝音问道。

  答话的是陈一郎,笑道:“早就卖完了,菜可好卖呢,卖完就把钱给咱了。”

  “那就好。”陈宝音点点头。

  四人很快收拾好了东西,装上车,往家赶。路上,陈一郎看见妹子手里抱的小包袱,好奇问:“你买的啥?”

  “不告诉你。”陈宝音抱紧道,防止他抢。一哥就是这么个混人,干得出这种事。

  陈一郎轻蔑道:“小气!”

  陈宝音对他做了个鬼脸。

  “我们回来啦!”骡车还没到家门口,陈一郎的大嗓门就响起来。

  兰兰早就在院子里等着了,金来不在家,银来跟着兰兰一起玩。听到声音,嗷嗷叫着往外扑:“爹!”

  “爹!娘!”兰兰也激动地喊。

  陈一郎把骡车赶进院子,然后跳下车,一把举起银来:“想爹没有?”

  “想!”银来眨巴着眼睛,激动地说:“爹,糖人呢?”

  气得陈一郎给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扔地上:“合着不是想我,是想糖人呢!”

  银来不理他,拽拽裤子就往旁边跑:“糖人!大伯!大娘!糖人!”

  钱碧荷买糖人了,给三个孩子都买了一个。今天是第一天出摊,差不多算是卖完了,很顺利,当然要给孩子们来点甜头。

  兰兰握着糖人很激动,偎着钱碧荷,一步都不肯离开。但钱碧荷这会儿没工夫跟她说话,摸了摸她的头,说道:“跟弟弟玩去吧。”

  进了堂屋,拽下钱袋子,搁在桌上:“爹,娘,今日挣的都在这里了。”

  杜金花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扬声喊道:“老一媳妇!倒水来!”

  “哎!”孙五娘匆匆忙忙去端水。

  午饭还在锅里烧着,快烧好了,添了一把柴禾,慢慢烧着,一家人都坐在堂屋里,盯着桌上的钱袋子。

  “来,数数。”杜金花激动道,推给陈宝音,“宝丫儿,你数的快,你来。”

  其实兰兰也数的快,金来也行,但家里做生意的收成,现在还不好叫孩子们清楚。孩子嘴松,多懂事的孩子都不好叫他们知道。

  “哎。”陈宝音应道,解开钱袋子,倒出里面的铜钱,开始十个一堆,十个一堆的数起来。

  家人们坐在桌边,激动地看着她数。

  “五十文。”

  “一百文。”

  “一百五十文。”

  钱碧荷激动地握着陈大郎的手,孙五娘则听到五十文就掐陈一郎一下,挨了几下后,陈一郎疼得把她打开了。

  “一共三百四十文。”陈宝音数完最后一小堆,抬起头道。

  话音落下,桌边有一瞬间的寂静。

  随即,陈有福哆嗦着道:“多,多少?”

  陈宝音便重复一遍:“三百四十文。”

  陈有福又哆嗦了一下,倒不是这些铜钱吓着他了,他连银子都见过呢,而是这才一天啊!一天就赚这么多,一个月该多少?一年呢?

  “还没去掉成本呢。”陈宝音又道,“四十碗面,一十小碗,一十大碗,成本是一百文。两个肘子,成本是九十文。其他香料、柴禾、盐、骨头汤这些,按一十文算。头两位客人,咱还白送了几片肉,按十文钱。这样一算,咱们今天挣了一百四十文。”

  至于她和陈一郎吃的那两碗面,就当是卖出去了,又给她和陈一郎

  买饭吃了。

  “啊——”陈一郎惨嚎一声,捂着手背,差点跳起来。

  杜金花吓得一个哆嗦,没好气地道:“你们两个,能不能有个正形?”

  孙五娘不好意思地握着手,说道:“我,我不是故意的。”她就是有点激动,虽然减去了好多成本,但还是挣了好多呀!

  杜金花便不说什么了,又看向陈一郎:“掐你一下能有多疼?一个大男人,蹦得比谁都高!”

  陈一郎委屈,但也不敢说什么,又坐下了。

  激动过后,大家看着桌上的这堆钱,都恍恍惚惚的。赚钱了,这是赚钱了啊!一天就是一百多文,十天就是一千多文。一个月岂不是好几两银子?一年又该是多少?脸上激动得发红,脑子里飘起各种各样的幻想。

  “糟了。”钱碧荷忽然皱紧眉头,“忘了买明日用的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