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星际之死神传奇 第一百七十二章 登峰造极的战舰操作

《星际之死神传奇》第一百七十二章 登峰造极的战舰操作

作者:金沙流水 字数:2678 书籍:星际之死神传奇

  好在思宗在京师陷落的前一天,已经把几个王子都送了出去。

  潞王朱常芳、福王朱由崧先后避乱到了淮安。

  京师虽然陷贼,但国脉犹存,江南仍然在大明将帅的掌握中,这几十万的雄兵,仍然可以一战,作匡复的准备。

  只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最重要的就是拥立新君,在淮安的王储有两位,到底拥谁好呢。

  在南京的官员以及将帅们都在捉摸着,复社的士子们也都热烈地参与了商讨,这时候,他们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扬州的督帅史可法以及宁南侯左良玉都是复社的支持者,而他们手中所掌的兵力几乎占了一半。

  史可法是东林元老左光斗的得意门生,也可以说是后期的东林之秀,复社等于是东林后身,他的支持自不在话下。

  而左良玉完全是侯朝宗的关系,因为他是朝宗的父亲侯恂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本人是个老粗,却很敬重读书人,朝宗在南京,他还派人来拜访过。

  有了这两重关系,商讨拥立,自然少不了复社,没有他们的支持,等于也没有史、左二人的支持了。

  他们也许不足以全权代表史可法与左良玉,却对两个人有绝对的影响力。

  当然,复社中人,也绝对少不了侯朝宗,他不但是复社的领袖,而且还有着左帅的关系。

  聚会的是一些读书人,大家申述了意见后,都一致支持拥立朱常芳,因为他果敢有为,颇具贤明,相信由他来立国之后,必有一番作为,振衰起蔽,重新一统天下的。

  这里面没有私人的牵虑,完全是公平的抉择,朝宗为此更是兴奋,拥立潞王后,他相信以自己在南京的表现以及在复社中的声望,也必然会得到重用。

  虽然他没有功名,但这是国家非常时期,科举已停,用人唯才,不必照已编的擢拔程序的。

  不仅他一个人兴奋,复社中的人也很兴奋,他们的情形跟朝宗差不多,虽无衣冠,却同样的关心国事,而且以清流的舆论之力,对朝政多少也尽了些力量。

  现在,他们不再是空喊口号,可以实地为国家做事了,有几位东林的元老,已在朝中做过官的,也提出了这个要求,希望他们这些年轻的才俊,能为国事多尽点力,甚至已经草拟保举推荐的奏章,也请那些人担任些职务。

  新君即位后,朝事要立刻展开,这些准备工作,自然要先做好的。

  推举的名单出自公议,相信新君也一定会接受的。

  这个圈子自然是阮大鍼打不进来的。

  但是这批人也不甘寂寞的,尤其是阮大鍼,思宗之死,是他一个大好的机会,他知道在崇祯心目中,自己是永无复起之望了。

  侯朝宗的一篇文章,把他打击到永劫不复之境,他只是祈祷着一个奇迹的出现。

  奇迹终于出现了,他自然欣喜若狂了,可是他也发现到自己的处境太恶劣。

  商讨拥立的会议开始了,却没有他的份,他已经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了,只有自己想办法,所以他忙着往鸡鹅巷里的马公馆跑。

  凤阳总督马士英也是个重要人物了,只是不够非常重要而已,他手中有兵,但是不够多,再加上他的口碑也不太好,所以他的心里也不太踏实。

  这个时候他也召了一批人在商议着,他所邀集的是实力派的,多半是各地的兵镇以及他们的私人代表。

  这些人的名声也不见得好,但是因为手上有兵,所以一时无人奈何他们。

  像总兵高杰、刘良佐、黄得功、刘泽清等,每个人手头的实力一两万、三五万不等,都受着兵部姜日广及史可法的节制。

  这些人所求的是自保,朝廷在北京,他们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尽可以逍遥自在一点,现在眼看着朝廷要在南京另开新局,直接影响到他们了。

  所以他们很紧张,纷纷在为着自己的未来而耽虑。

  阮大鍼一到,大家都很高兴,因为这是一个鬼才,有着一肚子的鬼点子,正好要他出个主意。

  马士英首先道:“圆海,你来的正好,我们正在为着未来而感到伤脑筋,你来出个主意。”

  “拥立的大计商定了没有?”

  “商定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商的,福王是个花花公子,除了吃喝玩乐之外,什么都不懂,跟潞王一比,简直不可以道理计。”

  “这倒也是,但不知诸公计将何出。”

  “我们就是在这儿商量,初步的决定是我们先抢先一步,派兵把潞王接到南京来,拥他上台,争取第一功,让他知道是我们把他拥出来的,让他对我们客气点。”

  “这行吗?”

  “这是我们唯一能抢先的事,因为我们的兵最近,其他方面,我们实在也没什么可做的了。”

  阮大鍼道:“潞王很精明,对大局也很明白,诸公抢先一步,未必能争到好处,他知道实力大势大部份还在史左二帅之手,你们不迎,他们也会迎的。”

  “这也是没办法,我们加起来,只有人家一半实力,那是无法跟他们争的。”

  “新阁成立,文途由东林包办了,武途则是姜日广、史可法居首,诸公恐怕会很不方便的。”

  “是啊!但是大势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我们想互相结盟,将来我们这个圈子里的人,不让他们动一个,不管是那一个在受到压力时,其他的人一定要全体合力支持,这样一来,我们实力虽不如,但也可以收到举足轻重之功。”

  刘良佐说:“我们还准备藉着迎立新君这个机会,把我们这个同盟的意思暗示给潞王知道,这样子他将来就会慎重考虑了。”

  阮大鍼笑道:“诸公的设想很好,只是都在挨打的上面着眼。”

  “我们的力量不够打人,只有想法子少挨打了。”

  “不!诸公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的,为什么不想法子控制大局呢?”

  “控制得了吗?那可不是说说就行了的。”

  “有办法的,诸公只要敢做就行了,拥立潞王,大局没诸公的分,但是立了福王,情况就不一样了。”

  “别开玩笑了,朱由崧怎么行呢?”

  “为什么不行,他也是神宗的孙子,是朱家的嫡裔,大明正统。”

  “不是指这个,他比潞王差得太多。”

  “正因为差得太多,才可以见诸公之功,而且他登基之后,只有公等才是支持他的人,他自然会感激诸公,岂不是大权在握了吗?”

  马士英摇头道:“这怎么行呢?我们拥立了,他们不赞成还是没用的。”

  阮大鍼一笑道:“国无二君,天无二日,只要造成了事实后,其他人难道还能把福王推下来,另外再立一个不成!这必须要把握到两个字,一个是快,一个是秘,事先不走漏风声,等到大家跪叩朝见之后,即使发现不对,大礼已毕,也只好认了。”

  马土英不禁心动,阮大鍼道:“当然还必须要再做一点其他的工作,比如说搬出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出来劝劝他们以大局为重,不可闹意气等等,姜日广跟史可法都是书呆子,他们会接受的。”

  “找谁呢,谁肯为这种事开口,而又能使他们信服听从的呢?”

  “有个现成的人选,钱牧斋老儿,他是东林的前辈,但是本人又好名利,只要许他一个大大的好处,他会出头的。”

  “那是个老糊涂,他的话有人听吗?”

  “一定会听的,他东林前辈的身分很管用,何况他有一个很正当的理由,因为我们所拥的人是皇帝宗裔,又不是胡乱拉一个出来,他以春秋大义相责,谁也没话说,再要有人反对,就说他是包藏异心。”

  马士英一拍桌子道:“行!我们就这么办,反正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在南京设立朝廷,换了那些个橛老头儿当权,本来也没有我们混的了。”

  阮大鍼一笑道:“老公台放心,由晚生来策画,绝不会有错的,暂时一定要弄好两个人,一个是史可法,一个是姜日广,这两个人不捣蛋,大事底定一半了。”

  刘良佐道:“还有一个人比较难弄,宁南侯左良玉,这家伙软硬不吃,手底下的实力又强。”

  阮大鍼道:“左良玉是难弄一点,好在他的人不在南京,等我们把局面弄定了,再请新君再封他个国公,相信也能堵住他的嘴了。”

  马士英道:“只要史可法跟姜日广点个头,左良玉也就没戏唱了,圆海,这件事情上你可要多辛苦一点。”

  阮大鍼的黑胖脸上堆满了笑道:“这个晚生应该效力的,国家多事,正是吾辈报国之时。”

  这是一句极为慷慨激昂的话,可是他说完了之后,却又眨眨眼睛,那就别有含义了,而且其中含义极深,只有在座的一批人才听得懂,因此他们一个个相视片刻,然后不约而同,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阵大笑,使得南明群魔乱舞的序幕拉开了。

  这些人的动作迅速而保密,各率着一支精兵,北上迎接新君。

  大家都以为他迎的是潞王,以为他们要借此机会向新君讨好,有人想跟去凑热闹,也有人不屑为伍,但是没有人阻挠他们的行动。

  谁都知道潞王精明有为,任凭他们用足了工夫,也不会对他们感激的,大家都等着看一个内新局面的开创而寄予莫大的希望。

  京师虽沦陷,大部分的国土仍然在朝廷的保护下,只要有一个开明贤良的皇帝,光复神州、一统华夏的远景指日可待,所以大家都比以前更有信心,全国上下都在兴奋地期盼中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