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美食供应商 第二千三百七十二章 爆炸了

《美食供应商》第二千三百七十二章 爆炸了

作者:会做菜的猫 字数:2160 书籍:美食供应商

  “阴总管,你说平安先生给了一份考题,却拒绝了主考官的位子?”太子急切地问道,自从昨天听了那份规划,他对武力的渴望直线下降,倒对谋士有了极大的渴求。

  因此手下出了一个妙计就想让平安帮他评估一二,顺便联络感情。

  “正是,平安先生说这份考题是为殿下选拔真正的有用之才,还给了奴才一百两黄金,说是——”阴怜花及时禀报,以免未来太子殿下知道,自家的信用也会受损。

  “这点小钱,阴总管收下便是了,快让孤看看先生的锦绣文章。”太子是个急性子的人,他信得过阴总管,连忙夺过书卷,全然没有注意到阴总管古怪的表情。

  “殿下,那份考题——”

  “这,这是平安先生的考题?”太子殿下看完第一道题后,瞠目结舌,旋即又看了一遍,一脸迷茫。

  难道自己是个文盲?

  不应该啊。孤也是读圣贤书的啊。

  为什么上面的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孤却看不明白啊。

  他没用冷门的典故啊。

  《治国考题》题目一:

  “云蒙派遣武圣一名,潜入大乾,准备刺杀朝廷命官,而朝廷命官,共有10名大宗师可供指挥,保护自己,击杀贼寇。”

  “已知条件一、1名大宗师面对1名武圣必死无疑。”

  “已知条件二、3名大宗师面对1名武圣可保持不败。”

  “已知条件三、5名大宗师面对1名武圣可成功围杀。”

  “已知条件四、大宗师每天至少保持4个时辰的休息,以防止疲惫带来战力下降。”

  “已知条件五、那名武圣最长保持7天不眠不休作战,但每隔3天降低1名大宗师的实力。”

  “已知条件六、……”

  ……

  “请分别思考,若你为云蒙武圣当如何刺杀朝廷命官,若你为朝廷命官,如何消灭云蒙武圣?言之有理即可。”

  阴怜花也是摇头不止,方才平安先生解释了半天,希望自己给殿下解释,但他的考题委实太过古怪,不谈圣人,不讲礼法,不懂心学,完全是在就事论事,可天下哪有这样的考题?

  “也许平安先生顽童心性,故意想为难他人,殿下或可另选考官为上。”

  “让孤再看看。”太子感到一阵头疼,他也是诸多大儒教导出来的皇子,在学问上倾向君臣礼仪,在政治上倾向理学,尤其是君臣之道,哪怕有人拿出历代科举考试的文章,让他来做上一做,他也浑然不惧。

  而如今看平安先生的题目一出,他简直无从下笔,不知如何是好。

  《治国考题》题目二:

  “恒州发生蝗灾,蝗虫第一天会吃掉价值1万两银子的粮食,第二天会吃掉1.1万两银子的粮食,以此类推。”

  “而恒州总督每雇一支佣兵消灭蝗虫,可每天减少1000两银子的粮食损失。”

  “但每支佣兵需花费2万两银子以及每日伙食费用500两。”

  “请问恒州总督需雇用多少支佣兵,方可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题目似乎有点意思,看上去确实跟治国息息相关啊。

  太子虽然自己一道题都不会做,但不代表这些题目没有用处,不能用来选拔人才。

  恰恰相反,比起上古圣人昨天做了什么,代表了什么,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而言,平安出的这些题目,难归难,却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

  如果太子府的人能解开第一道题目,意味着以后真遇到类似的情况,有办法从危险中找到真正的生机,这世界武力鼎盛,用谋略的反倒不多,概因武力方便好用,抑制了智谋的发展。

  这一次举办治国集会,让众位举人畅所欲言治国方略,本就是为挑选真正的治世之才,那么平安先生的考题,就有用。

  “孤要白龙鱼服,直接拜会先生,询问考题真意。”多看了几遍后,太子有所明悟,却还不能贯彻,想到平安不愿意做主考官,便是为了避嫌,那么自己微服私访也是应当应份的。

  “嗻,奴才这就去准备。”阴怜花能受太子重用,除开收钱不办事以外,便是他从来不问为什么。

  等太子扮成秀士,像个闲逛的读书人那般走到了天机商行的门口,护卫李武赶忙上前迎接,低声说道:

  “殿下,平安先生让我来迎接您,请随我来。”

  “你看看,我早就说了,先生一定会派人来等我的。”太子总算猜对了一回,心情顿时好上了不少。

  “那是殿下与先生惺惺相惜,君臣相和。”阴总管用着传音,偷偷地拍着太子殿下的马屁,让他看得起更加得意了。

  很快两人就在客厅里面见到了平安,刚进客厅,侍女便捧上热毛巾供两人洗脸去除冬天的寒意,太子见到侍女的瞬间还微微愣了一下,因为这侍女仪容仪表都属上上之选,做侍女简直可惜。

  莫非平安先生好这一口?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小小年纪就天赋异禀。

  但太子不是俗人,美色对于权贵而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他们总是能够挑选自己喜好的美色进行享用,哪怕平安先生特别突出,也不碍着他的事情。

  因此太子很快恢复了冷静,放下毛巾与平安一番寒暄之后,平安便让那位明艳动人的侍女给他们送上了两杯蜂蜜牛奶做成的热饮。

  “先生这热饮,可是来自青州?孤还真是有了口福。”太子品了一口,发现意外地对胃口,主要是调制得很恰当,甜而不腻,不仅没有掩盖奶香,反而愈加醇厚,相得益彰。

  换在地球时代,这些蜂蜜牛奶的卡路里高得惊人,想喝也得节制点。

  但在这阳神世界,就不怕这点能量过剩,所以在口感上比地球人更嗜好甜食。

  “青州野花遍地,野蜂甚多,去年请了蜂农,筑蜂巢,采蜂蜜,储藏了些蜜块,殿下要喜欢,这就让人给殿下送些过去。”

  平安在享受方面可以说整个大干无人能比,他弄这些蜂蜜也不是为了赚钱,就是改善一下饮品方面的缺失,毕竟大干的饮料说穿了就两种,茶和酒,太过单一了。

  “那孤就先谢过先生了。”太子有些高兴地说道,这平安的做派确实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可惜自己送他点什么好呢。

  等等,听说平安先生不仅好财物,好享受,还喜欢女色,或许可以从这方面下点功夫。

  阴总管一不留神也喝了许多,眼见太子使了颜色,连忙说道:

  “平安先生,咱家带回了那本考题,却因嘴笨舌拙,没法给殿下讲解。”

  “故而殿下亲自拜访,来听先生解答。”

  “这倒是在下考虑不周了。”平安佯装歉意地答道,而太子则闻弦歌而知雅意地补充道:

  “先生哪里的话,请教先生,本该由孤亲来,聆听教诲,只是怕人误会,方才派了阴总管过来。”

  说完,两人同时哈哈一笑,各自心领神会。

  “那平安便直言了,殿下欲选拔人才,那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可为人才否?”

  “当然不是,孤要的不是那些雕章琢句之徒,而是腹有韬略,如先生般的大才。”太子极为肯定地说道,虽然文章写得好,亦能赏心悦目,但终究抵不过治国方略。

  所谓强国之道无奇术,荒诞之谋不济邦,便是如此。

  “那殿下可知天下事皆有法度可寻,不外乎分析,决策二者,能做到这两点者,便是真正的谋士,殿下所需的人才。”

  “分析,决策?”太子咀嚼着这两个词的含义,眼睛逐渐发亮。

  “事发何时?事起何地?事由何因?与谁相关?此为分析。”

  “何种办法?由谁处理?何时完成?效果几何?此为决策。”

  “天下事皆在其中,能熟练运用分析与决策者,方为人才。”

  平安毫不客气地拿现代常见的工作分析法,改头换面便拿出来忽悠太子杨元了。

  不得不说,这是方法论的降维性打击,也许大干的聪明人也是按照类似的办法来处理事情,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人能从理论高度上进行概括,并简练地用来充当工作流程,作为判断人才的根本标准。

  什么是人才?

  是熟读经书,出口成章,过目不忘,学富五车?这些大干判断人才的标准,平安根本不认同。

  这也是封建王朝在科举方面最大的问题,耗费巨大的社会资源培养与训练了大量写作能力出色的写手,却没有培养处理事务的官员。

  只有极少数的天才能够在学习文章中顿悟并掌握逻辑分析与处理事务的本领。

  简而言之,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制造出一堆堆的废品,从投入与产出来讲极为低效浪费。

  “先生大才,阴总管快拿纸笔来,孤要记下来,时时观摩。”太子越想越有道理,用这样的标准去判断人才,比任何文章都要符合他的心意。

  什么是人才,在太子看来也有一套标准,那就是把事情做得漂亮的就是人才。

  而平安提出的两大标准就是判断对方做事能力的高低,完全符合他的心意,怎能不叫他畅快淋漓,要把这言论统统记下来。

  “殿下请。”阴总管像是未卜先知一般,早就带好了纸笔,直接铺在桌上,任由太子挥墨写下分析决策法。

  “先生的分析、决策四字,孤已知晓,莫非这些考题,便是要考验那些举人的真实水平?”

  “正是,这些题目并无标准的答案,但却很考究遇事不决的处理方法。”

  “遇到云蒙武圣,是要原地待守,主动出击,请求援兵等等,这些决策之法便称量出举人们智慧的高低。”

  平安侃侃而谈,一点也不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地歹毒。

  这些考题放在地球时代,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名叫数学建模,其含义便是要训练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今让他拿出几道简单的题目改编一下,那是看得起大干的举人们。

  能做出来的,自然是有本事的人,可以招揽。

  做不出来的,只会雕章琢句的人,不必理会。

  早在青州的教学里,平安就用了这些题目来考自己的学生,经常把他们折腾得死去活来,还被恶狠狠地鄙视智商。

  “小先生,你这题目也太恶毒了,什么四条腿一样长的方形椅在地面上一定能站稳?还要证明?”范桐最不擅长数术,这种题目简直要了他老命。

  “青州牛羊染病,还要推测传播的速度?采取何种方法阻止传播,小先生,我们又不是医生!”左小飞也是一脸便秘的表情,号称学生里面最聪明的家伙,自然进度要快上那么一点点。

  一想到自己可爱的学生们痛苦的模样,平安的心情都会更加地愉快,但眼下面对的是太子,还是不宜笑得太过放肆,于是敛容说道:

  “这些题目有简有难,足够殿下筛选人才。”

  “只是数理不分家,这些题目偏向术数居多,平安只怕心学举人为此不满。”

  “殿下可要做好准备。”

  太子一听方才惊异,原来这些考题还有这样的深意,自己竟然半点没有想到,理学对于数术之道极为敬畏,洪玄机在《理学》一书上这样写道“理由数显,数自理出,理数可相倚而不可相违。”(注1)

  而另外一位理学大师,当代四季书院的院长黄天波虽然与洪玄机在学术上颇有矛盾,但在术数之道上同样敬畏,在他的《天元术》一书中写到:“苟能推自然之理,以明自然之数。”(注2)

  认为明了理,就能明白数,甚至把数放在理之上。

  数是理的皇冠,唯有明白天理的人,方能明白数的奥妙。

  心学虽不至于排斥数术之道,但主要追求“致良知”,坚持以“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注3)

  可想而知,两大学派的学子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存在着某种差距,考题更偏向理学,自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占据大半的心学举人会有不满。

  “先生放心,孤也不是怕事的人,不怕告诉先生,宰相有难,怕是做得不长远了。”太子冷笑了一声,他不是个怕事的人,天底下除了杨盘与姬皇后外,他谁都敢斗上一斗。

  “竟然还有这等事?”平安吃惊道,虽然宰相是被他搞下来的,但眼下消息尚未传出,就连太子也只是隐约知道,对方要倒大霉,而不知道幕后凶手便是眼前这位男孩。

  “平安先生不知朝廷动向,自然不知。”

  “更何况,当朝太师乃是理学大家,他的嫡长子洪熙乃是孤的左膀右臂。”

  “若是心学举人不满,孤不要也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