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古大帝 第二千八百零三章 凌霄出手!

《万古大帝》第二千八百零三章 凌霄出手!

作者:暮雨神天 字数:1824 书籍:万古大帝

  待众人坐定。张氏示意族老张秉,张秉掩嘴咳嗽一声,对张遂道:“遂哥儿,今日请你过来是想和你商量下,你已是舞象之年,也到了族规里选道的时候,不知你有什么打算啊?”

  张遂看了眼张氏,张氏面容平静,没有什么表情,似乎毫不在意。张遂向张秉拱拱手道:“我对要做什么还没有什么头绪,不知秉爷爷有何建议?”

  张秉道:“现在族里的子弟一般都是十八岁左右选择自己以后要走的路,习文也可,经商也行,就是对习武有兴趣也没问题,族里都有相应的人脉和门路。就看遂哥儿自己来选择。”

  张遂沉默思索,正在这时,刘氏淡淡的开口道:“我看遂哥儿前些时候一场大病,现在身体羸弱,经商之道前期都需要四处巡游,积累经验,以你现在的身体估计经不起折腾。我听说你近些时候每日都在书阁看书习文,练习笔墨,是想走习文之道吗?”

  张秉和刘阖都向张遂看了过来。

  张遂向刘氏行了一礼,道:“母亲,我前些时候那场大病,让我在恍恍惚惚的时候想到以前的各种荒唐之举,很是羞愧。这些时日闲来无事,也就到书阁看看书,了解下时事,看看圣人之言,算是充实下自己空空的肚腹,弥补下年少的轻狂吧。”

  几人听他这番言语,都是脸露异色。

  这也不怪他人吃惊。在张遂自己的记忆里,这方世界的张遂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纨绔子弟,虽然族里从小管教很是严格,但他从小就像和书籍有着仇怨,勉强在族学里受完蒙学,就再也不愿踏入学堂一步,整日里带着小厮,呼朋唤友,和一些家世差不多的小子在外胡混,虽无大恶,但也是小祸不断,让家里甚是头疼。

  别人看他家世,也都是不敢多言。再加上刘氏对他基本是不管不问,虽然族里的长辈逮着他教训了几次,但只要消停一段时间,又会故态重发。时间一长也就没什么人愿意管教,反正都是一些小祸,不会伤筋动骨,别人看他兄长是族长的份上也不会过多追究。可以算是一个鸡嫌狗厌的大号熊孩子。

  生病之前也是因为和一群小子在酒楼吃酒,和隔壁房间的一桌发生言语口角,继而一场混战,张遂指使小厮打破了一个公子哥的脑袋,结果那个公子哥是昆州府主簿的一个远方侄儿,被那主簿领着头缠白布的侄儿找上门来,族里又是道歉又是赔钱,最后在府衙和张家亲近的一位主簿同僚的周旋下才平息下来。

  那件事后,族里族老就和刘氏商量,让张遂搬出祖屋,住到了现在的小庭院,那个打破人脑袋的凶猛小厮也被打发到了郊外田庄,只给张遂配了个瘸腿的老路,维持下基本的体面。

  没有想到一场大病之后,张遂竟然像变了一个人一般,不光没再和原来的狐朋狗友一起胡混,还走进书阁,一待就是三个月,听书阁的伙计说,二公子每日清晨来,日落走,读书不辍,偶尔还提笔练字,虽说那字写得一言难尽,但毕竟是认真在练习。

  再加上刚才的一番话,完全就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模样。

  张秉和刘氏对望一眼,没有开口,坐在一边一直沉默的刘阖突然开口道:“以二公子现在的心性来走习文之道再合适不过”

  说完又闭口不言。

  张秉面色有些不愉,虽然刘阖是刘氏的侄子,还是剑南道的大掌柜,但张遂毕竟是张家主脉一系的二公子,这种选道之事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个外姓人来开口。他本来还奇怪这个晚宴刘氏怎么会让刘阖来参与,现在听了刘阖的话就知道,其实他是替刘氏来说出口的。

  张秉也知道刘氏对张遂态度冷淡的前因后果,族长一系的家务事他也不便置喙,张遂毕竟是族长的兄弟,虽是上代族长的二房所生,但在族老们看来,身份和地位也还是在那里摆着,这种选道的事情,在族老看来是涉及到家族今后传承的重要事情,就算刘氏不待见张遂,或者担心他对族长之位有觊觎之心,有些事也不应该让一个外姓人插手,这是很犯忌讳的事情。

  刘氏见张秉面色难看,也知道自己让刘阖开口这事做差了。连忙笑着对张秉道:“张族老,这是我的不对了,今日和阖儿在聊天时提到遂哥儿最近用功读书,甚是长进,再加上遂哥儿刚才那番话,才忍不住开口。是他的不是了。”

  刘阖也反应过来,知道刚才开口犯了忌讳,连忙起身弯腰道歉道:“在下多言了,还请族老不要放在心上。”

  张秉面无表情,摆摆手道:“罢了。”

  刘阖又转身对张遂赔礼到:“二公子,刚才是我失言了,选道之事不该我来多嘴。只是知道二公子最近在习文之道很是用功,忍不住多言了。”

  张遂笑着道:“没事,我也是暂时不知怎么选择,既然母亲和大掌柜都觉得我适合习文之道,那我也不妨先试试也行,反正离我十八岁满还有半年时间,如果不行也还有其他选择。”

  刘氏闻言也露出笑容,道:“看来一场大病真的让遂哥儿脱胎换骨,变得知书明理了,族老,要不让遂哥儿搬回祖屋,让族学里的孟先生来教导他吧。”

  张秉捋了捋胡须,看着张遂,怎么看怎么满意,这小子完全和原来整天四处惹祸的顽劣模样是两个人啊,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原来教训张遂最多的人就是族老张秉,对张遂的品性了如指掌,现在看他这副谦虚上进的样子,不禁老怀大慰,点头道:“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遂哥儿浪子回头,又有上进之心,也不是不能破例!”

  张遂闻言,连忙站起来道:“多谢母亲和族老关心,不过搬回来就不必了,一来坏了规矩以后不好服众,二来我住的也不远,每日让老路送我到族学即可,免得又回来麻烦母亲和族老了。”

  刘氏闻言不语,看向张秉,张秉越看张遂越满意,觉得他真的懂事不少。道:“那也行,免得又要劳动其他族老,都是一大把年纪,跑过来又回去也让他们够呛。我明日就和族学的孟先生说下你的情况,你明日过来,我先带你拜访一下孟先生,你这小子前些年把孟先生气地不轻,还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再教导你。”

  张遂在脑海里寻找了一下曾经的记忆,也不禁有些无语。

  孟先生名叫孟敦,祖籍昆州,年轻时考取进士,虽然排名不是很高,但也入了朝堂,只是孟先生性格刚正,治学严谨,与同僚之间相处不来,又不屑于钻营上司,品级也不高,只到晚年也才因资历和在文澜阁多年的苦功,以五品编撰之身致仕。最终回到祖籍昆州养老。

  张家上代的族长通过官场的人脉,知道了孟先生此人,虽说孟先生品级不高,但只要知道他的官场之人,对他的学识都是赞赏不已,毕竟一个在文澜阁修了四十年书的人,你说他学识不深,那真是说不过去。

  张家族长多次邀请孟先生担任族学山长,孟先生也是多次推辞拒绝,后来孟先生的老母亲病重,需要老参续命,但一般老参年份不够,效果不大,张家族长听说后,在关北寒山府花重金收到一颗极品老参,亲自送上门去,孟先生的老母亲才缓过来。

  鉴于此事,孟先生才答应担任族学山长。孟先生也是学识不凡,而且对学生因材施教,十五年时间里,族学就出了十三个秀才,四个举人,给了张家一个大大的惊喜。

  但张遂却是孟先生之痛,张遂由于是早产,从小就体弱,直到十岁左右才入家族蒙学,其实张遂从小就很聪明,只是这个聪明劲没有在读书习文上,都发挥在了偷奸耍滑,捣蛋恶作剧上。

  蒙学的老师是孟先生的学生,名叫周桐,也是考取了秀才,来教张家蒙学还是看在老师份上,一边可以跟着老师继续治学,还可以有一份丰厚的收入。

  但好好的课堂混进了张遂,很快就不受控制地乱了起来,他又是族长之弟,周桐也不好像教导其他学生一样严厉体罚,捣乱就揍。最后没有办法,只好请老师亲自出马,来教导张遂。

  孟先生也是不凡,张遂不知怎么回事,虽然老先生也不打他骂他,但就是对老先生心有敬畏,再加上孟先生根据他的天性进行引导,短短两年时间学完了蒙学需要五年的内容,正在孟先生感慨张家要出一位真正的读书人时,学完蒙学的张遂却是再也不肯继续学习,连书本都不愿意再碰,无论孟先生如何引导都无济于事。

  家族的族老知道此事后也来管教张遂,但都没有效果。再加上刘氏对此态度冷淡,张遂小小十二三岁就开始呼朋唤友,在张府周边的几条坊市那是恶名远扬,虽无大恶,但一群半大小子的破坏力也是不容小觑。孟先生多次努力无果后,也只好暗暗叹息,不再多提。

  张遂也成了孟先生之痛。

  张遂回忆过往,简直对曾经的自己无语到极点,暗暗想到:“如果自己是孟先生,估计面对这样顽劣的小子,恨不得绑起来吊打。”

  选道之事有了眉目之后,桌上的气氛融洽许多。等酒菜上齐,张秉和刘阖频频举杯后,气氛很是缓和。

  刘氏没有饮酒,只是浅尝一些素盘,没坐多久就和族老告罪离去,临走让刘阖好好招待族老。

  张秉尤好这杯中之物,而刘阖也多有逢迎,张遂由于身体虚弱,没有饮酒,只是在一旁听着两人讨论家族生意,讨论各地风土人情,天南地北,酒过三巡。张秉虽好酒,但酒量唯实有限。酒席也就在张秉眼神开始迷离时结束。

  张遂扶着族老,几人一起走出张府。

  到了张府门口,张秉的小厮将他扶了过去。

  张秉眯着醉眼,叮嘱张遂道:“遂哥儿,明天过去拜访孟先生你可不能再乱来了,孟先生年龄也大了,还不知道愿不愿再教你这小子,唉,你原来可是把他得罪惨了。”

  摇着头,在小厮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张遂也是揉着头,想想过往,也是苦笑连连。

  刘阖见张秉的马车已经离去,过来和张遂道:“二公子,如果你真的决定走习文之道,在需要游历的时候可以来剑南道转转,剑南道的安西城有文城之名,有多位大儒在那里开宗立学,城中的文昌楼也是燕国西南最大的藏书楼,里面的藏书仅次于天京城的文澜阁,一定会让公子不虚此行。”

  张遂点头回道:“多谢刘掌柜提醒,有机会的话我定会去拜访。”

  刘阖向张遂拱拱手,道:“那我就告辞了,公子来剑南道时一定要知会一声,让我好好招待一番。”

  张遂也拱拱手道:”如果过去,一定会劳烦刘掌柜。“

  刘阖点点头,接过小厮递过来的缰绳,翻身上马,催马而去。

  张遂见他上马的动作,不禁眯了眯眼,很是利索啊。

  这时老路也赶着马车来到近前,招呼道:“二爷!”

  张遂收回盯着刘阖身影的眼神,翻身爬上马车道了声:“回去吧!”

  一声鞭响,马车慢悠悠地驶入夜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