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盗墓从瓶山开始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仙尸匿影,四象冲煞(一)

《盗墓从瓶山开始》第一百二十六章 仙尸匿影,四象冲煞(一)

作者:那就不要留 字数:3799 书籍:盗墓从瓶山开始

  最后一篇壁画因为被人抠去,具体的内容已不可知。

  仅剩的前三幅,讲得是明末,清军入关的次年,北边的大兴安岭一夜之间天崩地裂,群峰之间有五彩霞光绽出,映满了大半个天空。

  顺治帝听闻大惊,立即派八旗入山,竟在那诸岳环拱之地的天裂中发现了一艘千丈巨船。

  此船周身宝光四溢,华不可言,清兵数了数,巨船首帆八十八,上帆六十四,翼帆左右各十六,斜帆九十三,尾帆八十八,共计三百六十五,正暗合三百六十五周天数,清兵皆大奇,欲登船一观...

  故事却在即将展开之际戛然而止。

  其后便是被人抠去的空白。

  看得李长清一阵窝火。

  冷静下来,在竖井中来回搜寻了一番,并未有什么新发现,才终于死心。

  他站在被抠去的壁画前,低头沉思。

  “这口六棱竖井莫非是一处直通墓穴的甬道?”

  自从进入石殿后,一切都很不寻常。

  首先,便是这座石殿本身。

  婺台是商周时期独有的产物,自周幽王后便再未出现过,当时南海还是未开发的蛮荒之地,按理说周王再怎么糊涂也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祭台修建在这里。

  不仅如此,这婺台中的井壁上还描绘着如此古怪离奇的壁画,看壁画中的人物和绘制手法,明显是后朝的东西,且每一整幅绘制的朝代都各不相同。

  前十幅明显是秦汉风格,线条粗犷,其后八幅则是宋朝产物,作画精美,最后三幅只讲了个开头,却不难看出是清朝的遗物。

  如此一想,便更离奇了!

  后朝的壁画,怎会出现在前朝的遗址中?

  莫非...

  李长清心里有了几分猜测,却又不敢笃定。

  看了眼身下,只见一片朦胧漆黑,根本看不到底。

  “吱吱!”

  元宝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指着下面叫了几声。

  李长清点了点头,继续向下潜去。

  ...

  约五百米后,他停了下来。

  “吱?”

  元宝扭头问他为什么不走了。

  “情况有些不对。”

  李长清拔出了长剑,皱眉盯着身下的黑暗。

  话音刚落,便听井底涌上一阵水泡,接着,几道类人的黑影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冲来过来!

  李长清松了口气,提剑迎上,三下五除二将扑来的黑影切成碎块。

  朦胧中,根本看不清对方的长相,剑尖传给他的触感滑腻腻的,很是奇怪。

  将其尽数解决掉,他伸手抓住了几个尸块,拿到面前一看。

  只见尸块看起来像是人的手臂,却长满了鳞片和鱼鳍。

  “鲛人?”

  李长清皱眉。

  随手将尸块弃之一旁。

  这时,又有几个黑影冲了上来,见到同伴惨死,不退反进,悍不畏死地朝道人扑了过来!

  李长清这一次没有急于出剑,任由它们冲到了面前,终于看清了对方的脸。

  那是一张张如骷髅般的怪脸。

  脸上棱角森然,骨刺倒生,满是绿幽幽地鳞片,血盆大口里黄褐色的獠牙层叠,看上去异常恶心。

  李长清随手将其斩杀,心里却起了怀疑。

  古籍上记载,南海鲛人淫而奸,天性胆小,猎杀手无寸铁的渔民都要集群出动,怎会如此凶悍?

  其中必有隐情!

  随着冲上来的鲛人尽数丧命,井中的海水都被其流出的血液染红,腥臭难闻,不过这些都被避水珠隔绝在外,并未影响到李长清。

  又往下行了几十米,豁然开朗。

  看来是到底了。

  眼前竟出现了一朵朵飘渺的“白云”。

  仔细观察一阵,发现原来是传说中的水雾草。

  这种罕见的植物在花灵的《百灵录》中提到过,这种草呈絮状,远看如同天空中的白云,近看却像是一坨巨大的水母。

  其在热带海域的深海中才能存活,入药有明目散热之效,很是奇特。

  将丛丛水雾草拨开,井底的全貌映入眼帘。

  举目望去,只见峰峦如聚,巍峨峥嵘,竟然是一座如龙腾般的山脉!

  “这是...”

  李长清愣住了。

  “吱吱...”

  元宝也傻了眼。

  谁能想到,这深海的井底竟然藏了一座山峰!

  等等...不对!

  再细看去,却见脚下虽然峰峦凛立,云雾缭绕,莽莽浩浩,却并无一丝生气,且仅有几丈高。

  李长清见状,顿时了然。

  这原来并不是真正的山峰,而是一座景山模型!

  不过,即便如此。

  能在如此狭窄的深海井底修筑一座如此壮观的景山,也足以称得上是鬼斧神工!

  令人叹为观止。

  李长清缓缓落在最高的“山峰”之上,举目四望,却见一座擎天石碑,立于群山东南。

  石碑之上,龙飞凤舞写着两个大字!

  看到石碑的一瞬间,他虽认不出上面的字迹,却不知为何,脑子里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恍若水到渠成,脱口而出两个字:

  “昆仑!”

  此话出口,李长清一惊。

  心中升起一股荒谬之感。

  此处竟是仿照昆仑山而制的景山吗?!

  真是好大的气魄!

  这时,他才陡然发现,在无数水雾草缭绕的峰峦之间,竟有一座半人高的神宫若隐若现,整个宫殿都有琉璃玉瓦砌成,在漆黑的海水中绽放出朦胧迷人的微光。

  李长清一眼便看到了宫殿匾额上刻着的三个大字:

  王母宫。

  好家伙,西王母都出来了!

  他嗅到了几分不寻常的气味。

  飘到神宫前,往里面大致扫了两眼,有些惊讶。

  大殿中央是一个被密封住的黑色石盘,四周围坐着许多袖珍人影,仔细一看,竟都是大袖飘飘,或男或女的仙神,正在谈笑畅饮,个个栩栩如生。

  正对殿门的神座上,左右坐着一男一女两个身材明显比其他人偶高大不少的仙神。

  左边的男仙一身乌金帝袍,头戴朝天冠,手持浮尘,双眉斜飞,目光炯炯,长髯垂胸,一幅不怒自威的模样。

  右边的女仙身披凤袍,戴霞冠,手持一对碧玉如意,柳眉凤目,容颜绝丽。

  李长清先盯着那尊帝王打扮的男仙人看了一阵,没看出个所以然来,目光移向祂身旁的女仙,眉头陡然一皱,觉得对方的长相似曾相识。

  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红姑娘?”

  道人脑海中念头一动。

  这尊金冠霞帔的女仙的脸,竟和红姑娘有五六分相似!

  再联想到红姑娘失踪时的场景,李长清挑了挑眉。

  这恐怕并不是巧合...

  “吱吱吱!”

  他正想着,忽然,元宝指着殿中央的那个一米见宽的黑色石盘叫了起来。

  李长清缓缓走到石盘前,发现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他从未见过的铭文。

  这个石盘,看起来好像是一个通道的入口,不知道下面连着什么地方...

  提剑将石盘撬开,下面露出一个断水井,井壁上都是一个个眼珠大小的排水孔,看起来最下面的空间里并没有水。

  跃入井中,将头顶的石盘闭合,井中的海水从排水孔中迅速流尽。

  李长清又打开脚下的井盖,来到了下一层。

  如此反复,直到打开第三个井盖,眼前一亮,终于从井中出来,来到了一间密室之中。

  说是密室,其实是一间极为宽阔的四方柱室。

  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竖着一根半臂粗的抱柱,通体由青铜锻造,上面刻着各种夔纹和饕餮纹。

  “看风格应该是商朝的古物...”

  李长清摸着柱子上斑驳的铜蚀,心中有了结论。

  再看向密室正中。

  那里除了一座巨大的玉盘,还矗立着两具足有两丈高的青铜巨椁。

  “没想到,这里竟还真的是一间墓室,只是谁会把自己葬在如此普通的水眼之中呢...”

  带着疑虑,他走到最近的青铜椁前,打量着眼前敦实厚重,仿佛凝练了无数时光的巨椁。

  自古以来,葬法多变。

  历朝历代,民间朝堂,全国各地,不同民族安葬棺椁的方法也大不相同。

  其中有占主流的正葬,也有悬椁,更有不用棺椁的天葬之类种种,各有各的说法。

  唯独竖葬,乃是公认的不详。

  正所谓: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

  一般的竖葬,大多是一种极为狠辣的刑罚,譬如明初之际,江夏侯周德兴为皇帝解梦时因自作聪明触怒了朱元璋,被下诏自缢,令其死后竖葬在江南绝地“金刀剪芙蓉”,永世不得超生。

  还有一种竖葬,多是道家真人或死后求解脱之辈,取“头向天、脚站地”之意,代表了希望死后的灵魂能升天。

  可眼前这两口竖葬的青铜椁,既不属于第一类,也不像是第二类,颇为古怪。

  两口棺材从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一口立在东边,一口矗于西端,椁盖正对中间的玉盘。

  李长清没有着急将棺椁打开,而是又走到玉盘前面,仔细端详了一阵。

  玉盘呈黑白两色,为太极形状,上凸者白为阳面,下凹者黑为阴面,据《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的描述,这正是一座太极两仪盘,非成仙得道者不可得!

  “这么说,此处葬的竟是两位道家真人吗?”

  若真是如此,可就麻烦了。

  他身为道家子弟,掘同宗先辈的坟墓,跟后背挖自家祖坟有什么区别。

  “我靠...”

  李长清越想越头皮发麻,忍不住骂了一声,在心中把修墓的人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万遍。

  事已至此,再退回去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如今之计,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想到这,他不再迟疑,将铁剑插入西边青铜椁的缝隙中,将其撬了开来。

  福生无量天尊...

  作孽啊...

  咔!

  随着一声闷响,青铜巨椁的椁盖被缓缓撬开。

  李长清将椁盖卸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转身朝椁中望去。

  刚一抬头便大吃一惊!

  这椁内放着的竟不是棺材,而是一具庞大的虎尸!

  李长清愣在原地大概有三秒,反应过来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松了口气,随后眉头紧锁。

  这真是...

  冷锅勒爆出热大栗,真tnd出乎意料!

  青铜椁里的这具虎尸,光身子便有一丈二长,通体雪白,没有半点杂色,侧卧于椁中,作扑食状,虽已死了不知多少年,却浑身恶风冲天!

  最古怪的是,白虎的口中,竟然叼着一具浑身乌黑的人类骷髅!

  “这是...白虎衔尸!”

  李长清猛地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

  “吱吱?”

  元宝一脸不解。

  李长清便跟它简略解释了一番。

  白虎作为四象之一,主杀伐兵火,本身出现在墓中便为大凶之兆,若是口中衔尸而葬,那不论是什么仙穴宝穴,指定完犊子了!

  民间有句童谣,说“白虎衔尸葬,儿孙乞得长”,意思便是墓中有白虎之类的雕像或者饰纹,墓主必定断子绝孙!

  而眼前这一口铜椁,先是竖葬,再者椁内无棺裸尸而殓,装的还是一具白虎衔尸,虎口中衔的尸体浑身漆黑如碳,看样子必是受冤暴毙。

  好家伙,这一样样的,全是大凶之兆!

  这一加一加一加一,得到的可就不只是四重大凶这么简单了!

  “此地是个绝户坟啊...”

  李长清看得咋舌不已。

  这座墓的墓主得多恨自己的后代,才能干出如此不当人的事!

  不过,幸好,看这样子埋的应该不是道家真人。

  如果是,李长清便代表三清天尊将其开除道籍。

  “如果我猜的没错,对面那口青铜椁里,装的应该是一具青鳞大蟒!”

  “吱?”

  元宝歪着小脑袋。

  “打开一看便知!”

  李长清走到东边的青铜巨椁前,将其撬开。

  元宝好奇地探头。

  果然!

  这座青铜巨椁内也没有棺材,取而代之的,盘踞着一具身躯粗长,浑身青鳞森然的...

  龙?!

  “嗯?!”

  李长清脸上胸有成竹的表情一滞。

  这椁内盛放的,竟然是一头鱼鳍鹰爪,蛇身蜃腹,头角峥嵘的五爪真龙!

  检查了一番,震惊得发现这具龙尸并不是拼接而成,很可能真的。

  他陷入了沉默。

  元宝也懵逼地看着他。

  一人一猴谁都没开口,气氛有些尴尬。

  “系统,你确定我还在鬼吹灯世界?”

  无人回应。

  李长清看着椁内栩栩如生的龙尸,到抽了一口凉气,喃喃道:

  “这墓主人不会是神仙吧...”

  连神话中的生物都能搞来陪陵?

  椁内盘踞的这条龙尸,和对面的白虎一样,口中也含着什么东西,李长清将它的嘴巴扒开,从中取出了一口袖珍的紫檀棺材。

  “白虎衔尸,青龙吞冢...”

  深呼吸一口气,他大袖一挥,将龙尸和虎尸连同乌黑骷髅和紫檀小棺一齐收入了囊中。

  “这都是不祥之兆啊,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些东西留在此地不详,便让贫道替天行道,为民除害吧!”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说完,李长清看了眼已经傻了的元宝,吩咐道:

  “四象自古以来便没有分离之说,这里既然已经出现了青龙、白虎,就必定有朱雀和玄武!”

  “元宝,你快去找找!”

  “找到的话,明天的课业减半!”

  “吱吱!”

  小猴一听,两个大眼睛顿时亮得惊人。

  立即从他肩上跳了下来,屁颠屁颠儿地去角落里搜寻去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