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在座的各位都要喊我祖宗 第223章 时时刻刻都在戳燕王的肺管子

《在座的各位都要喊我祖宗》第223章 时时刻刻都在戳燕王的肺管子

作者:拾筝 字数:4288 书籍:在座的各位都要喊我祖宗

  “她这般嚣张,岂能纵容?”有幕僚愤愤不平。

  燕王却没说话,他很清楚,硬来是讨不到好处的。

  而且,嬴黎麾下的这些将军,哪一个不是战功赫赫?身上都是实打实的的军功,谁能比得了?

  这些人他若是不厚赏,那自己的嫡系就更加没有厚赏的道理了。

  所以,答应嬴黎,顺势将自己的亲信嫡系提拔起来与她分庭抗礼才是最好的办法。

  “嬴黎越是嚣张,大王越是礼遇,谁是谁非,大家心里有数。”夏隶声音平静:“大王能坐拥天下,难道还不能容下一个小小的嬴黎?”

  燕王心动了:“军师说的在理。”

  这话是夏隶给他挖的坑,他要是容得下嬴黎,就不会想着杀她,但是他不能明说。

  这边安抚好燕王,夏隶立刻出宫去找嬴黎,虽然在她面前得不到好脸色,可他还是想再去见见。

  他迫切的想要了解如今的嬴黎,嬴黎的变化不在他的预料之内,他有了无法掌控她的感觉。

  这让他很慌张,他怎么可以不了解她。

  嬴黎入城后,没让任何人领路,自己在城内晃悠。

  如今的邺城比不得三百年后,破败,陈旧,一片萧索冷清,人丁稀少,处处都是战乱后的痕迹,街上乞讨者甚多,一个个饿的形若骷髅,逢人就伸着手乞讨食物。

  嬴黎没穿盔甲,一身干净的衣裳,容貌姣好,这样的她在乞讨者眼中,便是衣食不愁的大家千金。

  很快,一群小孩就围在了她身边,可怜巴巴的要吃的,嬴黎心疼他们,可在身边摸了个遍,也只有一荷包铜板,但他们不要铜板,如今有钱也买不到吃的,他们只要吃的。

  嬴黎束手无策,把铜板分给他们,在他们失望的眼神中,愧疚难当:“拿着,总有用到的一日,可千万别丢了。”

  一群孩子拿了铜板离开,继续乞讨,他们好些都是几日没吃饭的人。

  看着他们,嬴黎突然很怀念自己让人把馒头当泔水倒出城去救济百姓的时候,最少那个时候,她可以甩手就送两车吃的东西出去,可现在,她自己也吃不上米面,顿顿都是玉米糊糊就野菜。

  饶是这些东西,寻常百姓也是吃不起的。

  “百姓悲苦。”夏隶突然出现:“若你执意打仗,民生凋敝会胜于现在,饿死的人只会更多。”

  嬴黎对他极为提防,瞬间收敛住所有情绪:“姜鹤为了对付我,将邺城周边的粮食全部收走,如今邺城的存粮应该不少,怎么不拿出来?”

  “拿出来了,谁来供养大军?”夏隶拢着手:“军队是要吃饭的。”

  嬴黎明白了:“你想说服我将六十万大军打散,不要聚集在邺城周围是吧。”

  “你要明白,邺城供养不起来这么多兵马,如今的天下也不需要这么多兵马,如今需要的是农夫,是种粮。”夏隶拢着手,又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我知道,嬴氏富贵,养得起你的六十万大军,可是你供养大军的粮食,也是从百姓嘴里省出来的。”

  嬴黎点头,并没有反驳他,只是问道:“种粮没有问题,耕种的土地怎么办?还是按照前朝那般由权贵掌握,百姓像奴隶一样被驱使却填不饱肚子吗?赋税怎么算?要想尽快恢复国力,高赋税是一定的。

  天下安定下来,军队可不会继续吃糠咽菜,人人都想过好日子,赋税低了养不起,如今天下安定,的确不需要这么多的大军,裁军是必要的,但是要裁就大家一起裁,只裁我的兵马算什么?你说对吧。”

  “你怎么会想这些呢?”夏隶本能的蹙眉,却低头一笑:“不过这些的确是问题,你有什么建议吗?”

  嬴黎笑了:“还在考虑。”

  她才没傻到这个时候把自己的建议说出来,说了就成夏隶的主意去了。

  “嬴黎,你变化很大。”夏隶又一次感叹:“我总觉得去了一趟南越,你懂了很多,不似从前单纯了。”

  这话听得嬴黎想吐:“你是觉得忽悠不了我了才这样说的吧,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自信,觉得自己可以掌控我,你别忘了,我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物件,你算无遗策决胜千里,没有我也只是空话,所以,搞清楚主次,你只是一个军师,还只是燕王的军师。”

  她不再逗留,甩了夏隶一个白眼就走。

  邺城她熟得很,嬴淮带着她到处溜达,她也会到处溜达着去找好吃的,但如今的邺城规模不大,尚且不如三百年后的一半,很多地方一片破败。

  走到一处街角,她停了下来。

  将来,这个地方会有最好吃的瓜子酥与芙蓉糕,那边城墙脚下会有烤饼摊子,摊主的羊肉汤煮的很香。

  瞧着这些地方,她似乎能看见燕靖予的身影,一身宽松白袍,从容儒雅,端方雅正,手持折扇微微含笑,用好吃的诱惑她。

  “三百多年啊。”嬴黎鼻头微酸:“就算我长命百岁,也见不到你了吧。”

  她抿着嘴角,擦去眼角的湿润,调侃的自我安慰起来:“还是你好,想我了,就去我坟前拜拜,最少知道我在里面躺着呢,虽然可能已经成灰了,不像我,连个念想都找不到。”

  她坐在街边,瞧着天色渐黑,也没有离开的打算。

  所有她熟悉的地方,如今,都还没有出现呢。

  她突然就不知道该去哪里了。

  在街边靠墙坐了一整夜,拂晓的时候,神色焦急的军医老白与两位将军出现在街头,看见她,拔腿跑过来。

  “军侯,你怎么在这啊?”

  “军侯伤势未好,一夜未归,属下们还以为军侯出事了。”

  他们担心的不行,嬴黎顶着有些肿的眼睛摸了摸腹部:“还好,不是那么疼了。”

  “那么大的血窟窿,怎么会不疼?”老白替她把脉。

  旁边的直肠子将军瞅着她的眼睛,来了一句:“是不是伤口太疼走不回去,末将瞧着军侯像是哭过。”

  这话触到了嬴黎。

  那个告诉她,‘女孩子哭了会有人哄的’人,如今不在。

  果然,她还是被糖块点心哄得娇气了。

  “还好。”低头遮掩着泛红的眼睛,嬴黎语气平常:“可都安置好了?”

  直肠子将军立马说道:“都安置好了,军侯放心。”

  “那就好。”嬴黎抹了一把脸,趁机悄悄擦掉憋不回去的眼泪:“我现在不能出城,城外大军你们要看顾好,不得闹事扰民,一经发现,军法处置。”

  他们立刻应声,根本不敢敷衍。

  “军侯住哪?”老白比这群糙汉子关心的细致些:“他们没给军侯安排住宿吗?”

  嬴黎摇头:“安排了,在衙门,我不想去,懒得被人监视,我自己找地方就行。”

  “军侯可带钱了?”老白瞄了一眼她的荷包,瘪瘪的,想来是什么都没有了。

  他叹了一声,把自己身上的钱拿出来,想了想又看向身边的两位将军:“带钱了吗?”

  他们急忙把钱拿出来,凑在一起递给老白。

  “这个没用。”嬴黎拒绝了:“如今的钱就是废铜烂铁罢了,粮食才是真金白银。”

  老白消沉了:“如今哪里还有粮食?”

  他是正儿八经的世家贵公子出身,比嬴黎年长二十多岁,也过过衣食无忧的好日子,算是亲眼看着中原在连续二十年的天灾中,逐渐沦为人间炼狱的。

  “会有的。”嬴黎说的很肯定:“最苦最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好日子还会远吗?

  老白笑了笑,点点头,算是赞成她的想法。

  她的伤势无碍,但老白很不放心,决定留在城里陪她。

  嬴黎带着他去衙门吃饭,城里的可都是燕王嫡系,吃的比军中好太多了,小米粥,大白馒头,油炒青菜,白菜炖猪肉。

  这么带油水的一顿饭,嬴黎和老白两人太久没见过了,完全不与旁边的人说话,一人一个大碗,埋头吃饭。

  头大的海碗,他们俩添了好几次饭,把做饭的厨子都惊呆了。

  吃饱喝足,嬴黎摸着肚子:“真不错,明天把他们都叫来吃。”

  “嗯。”老白撑得直打嗝:“嫡系就是嫡系,衙门里的饭食都这么好,天知道燕王的亲信得有多好。”

  嬴黎笑着摇摇头:“这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呢。”

  歇了一会儿,她起身过去,厨子认得她,十分恭敬:“军侯还没吃饱吗?”

  “嗯。”嬴黎看了一眼剩下的馒头:“都装起来,我要带走。”

  厨子一愣,面色为难:“衙门有规矩,可以吃,但是不可以带出去。”

  “那这些剩下的你们会如何处置呢?”嬴黎拿了一个窝头在手里:“下一顿吃?”

  厨子摇摇头:“剩下的送去牢里给犯人吃。”

  “淦!”嬴黎脸色一沉骂道:“全部打包,他娘的一群犯人配吃馒头窝头?都给我装起来。”

  她一凶,厨子根本不敢在多嘴,急忙找了只布口袋,把剩下的馒头窝头全给她装起来,吃完了还没走的人一个个噤若寒蝉的看着她,根本没人敢站出来管她。

  老白过来帮她拿了东西,跟着她离开时就问:“军侯,你是打算做什么吗?”

  “嗯。”她走到大街上,拿出一个馒头冲乞讨的孩子们招招手,孩子们立马跑了过来,个个都围着她,盯着她手里的馒头眼冒绿光。

  人太多,馒头窝头明显不够,嬴黎把馒头掰成两半给他们:“别急着吃,回家去,用水煮稀了,都能喝一口。”

  一个个孩子伸着手要,她耐心的一个一个分。

  老白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急忙折身会衙门,不一会儿就提了小半桶粥出来:“属下问过了,也是剩下的。”

  看见有粥,一些老人和女人也过来了,手里拿着破碗,嬴黎挨个的分给他们,虽然少,但足以救他们一命。

  馒头和粥很快就没有了,瞧着蹲在街边狼吞虎咽的百姓,嬴黎心里难受的不行。

  “走。”

  老白把东西放在衙门口,立马跟着她离开。

  她去了存粮的库房,这里重兵把守,饥饿的百姓根本不敢靠近。

  但守卫不敢拦她,直接放她进去,老白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刚进二门,就闻到了肉香味,寻着味道过去,就见院子角落正在炖肉,瓦罐里‘咕噜咕噜’的冒着热气,一个小吏守在旁边打瞌睡。

  嬴黎脸色黑了几分,但没直接走过去,转身吩咐老白:“去带一队兵马进来,在晚饭时将所有衙门的厨房围住,再把几位大将军都叫进来。”

  “是。”老白赶紧就去了。

  嬴黎也转身走了,直接入宫,说要见燕王。

  她主动求见,燕王本能的心里一紧,又不能躲着不见,只能叫她进来。

  还是宫里的大殿,嬴黎被领到这里来的时候倍感诧异,燕王还没正式登基,就敢在这里见她,这心里是有多着急啊。

  她挥退带路的随从走了进去,一眼就看见燕王坐在龙椅上,他努力挺直身子,居高临下的看着嬴黎,等她见礼。

  夏隶姜鹤等幕僚都在,杨破虏也在,瞧见她,杨破虏两眼冒火,真真是狗仗人势的东西。

  “大王。”嬴黎挑眉:“这把龙椅太小,您卡在里面太久对身体不好,在新的龙椅做好之前,还是别总瘫在上面。”

  她没见礼就来了这么一句,燕王的满脸横肉都抽了,脸色黑成锅底,尴尬的打哈哈:“不过为了方便议事暂坐罢了。”

  说着,他就要起身,身边的几个太监赶紧过去,几个人按着龙椅,几个人扶着他往外拔,时不时还得把他的肉往外拢一拢。

  场面越发尴尬了,嬴黎笑而不语的瞧着。

  “军侯有事吗?”夏隶都替燕王尴尬,站出来打岔。

  嬴黎点头:“我来问问,大王可确定登基的日子了?登基称帝是大事不假,但如今民生凋敝,想必以大王体恤百姓之心,不会太过要求仪式隆重吧。”

  燕王刚从龙椅上拔起来就听见了这么一句,心里更堵了。

  “军侯。”杨狗腿子忙不迭的开始献殷勤:“大王居功至伟,登基大典隆重些,才能安稳民心,让天下皆知大王人心归顺,大王乃开国之君,这可是关乎江山基业的大事。”

  嬴黎瞟了他一眼:“你继续说。”

  杨破虏不敢了,他觉得自己再说半个字,嬴黎能直接扭掉他的头。

  “军侯。”姜鹤也说道:“登基大典,昔日诸侯归顺,天下归一,若是寒酸,会让人小看的。”

  嬴黎不搭理他,冷眼看着燕王:“国穷民贫,一味追求奢侈隆重,反倒会失了民心,而且,若让军中知道大王如此大手笔,往后,军中若不能顿顿大米饭红烧肉,只怕将士们的心里也会不痛快。”

  她又在威胁燕王,还戳着燕王最忌惮的地方威胁。

  燕王满脸尴尬:“如今最重要的是恢复民生,登基大典无需铺张,本王是早有过交代的。”

  “大王委屈自己了。”杨狗腿配合的非常好:“臣等心里有愧啊。”

  燕王把脸一拉:“万事以百姓为重,你们怎么就不听呢。”

  好一个忧国忧民的明君啊。

  嬴黎静静的看着他们演,笑而不语的样子,仿佛看透了一切。

  夏隶一直在观察她,嬴黎眼角余光扫到他,怔了一下,瞬间一脸厌恶的扭开脸。

  夏隶心里一紧,浑身难受,被嫌弃的感觉让他大受打击。

  “大王。”嬴黎不想继续看燕王假惺惺了:“登基大典让我来操办吧,我深知大王体恤百姓,必定会如大王所期,交给其他人,只怕不能让大王心满意足,大王该是信任我的吧。”

  她又开始了,说出的话根本不给燕王拒绝的破绽。

  燕王越发头疼了,看着她笑盈盈的样子,恨不得一屁股坐死她。

  她存心要让自己出丑,那登基大典岂不是寒酸到令人发指?

  燕王如何舍得在这样重要的时刻留下败笔。

  “军侯会操办这些?”姜鹤提出质疑。

  嬴黎看向他:“是,我会。”

  姜鹤不敢用太重的语气,但还是辩驳道:“这可不是小事,若是失误了,会让大王颜面无光的。”

  “我知道。”

  姜鹤不说话了。

  “嬴氏能人很多。”夏隶说道:“又是大族,礼数周到,交给军侯到也合适,大王将银钱拨出去,嬴氏必定会将事情办得圆满漂亮。”

  他一提醒,燕王立马懂了。

  只要他把钱给够,嬴黎要是把事情弄得寒酸了,就可以说她居心不良,要是把事情办漂亮了,那奢侈的黑锅也栽不到自己头上。

  “军师说的很是。”燕王同意了。

  嬴黎往夏隶瞧了一眼,爽快的应声:“既如此,臣请大王拨银五百万两。”

  燕王惊着了:“多少?”

  “五百万两。”嬴黎说的风轻云淡:“嬴氏库房里什么都不多,但金银细软,各色器具,鼎炉车架应有尽有,乃前朝皇室所赏,为帝王规制,这套东西乃正统皇室之物,值银五百万两。”

  杨破虏又跳出来了:“此乃帝王之物,嬴氏该早些拿出来奉于大王才是,如何能让大王出钱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