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病骄女帝 第306章 教育的目的

《重生之病骄女帝》第306章 教育的目的

作者:闲人闲事闲话 字数:1820 书籍:重生之病骄女帝

  大年初一

  吃完早饭,公西月和司屹就乘了马车去拜访甘鸿德和查永浩两位先生,两人穿着同款红色常服,宽腰带宽袖,外面套着黑褐色的紫貂披风。

  他们两人刚出发,中原王就收到了消息。

  虽然寇红珠已将中原王府从中间隔了开来,她住的地方也是有单独的门进出,但中原王还是吩咐了人注意这边的动静。

  原本公西月和司屹出门不算是大事,但今天是初一,又是上午,有什么事情值得他们两人都出去呢?

  中原王虽然疑惑,但可不敢派人跟踪。

  不说司土司火的武功高强,就是跟在护国侯身边的两个女子身手也不弱,明目张胆跟踪他们的话,怕不是要被打成猪头。

  ……

  甘鸿德和查永浩两位先生住在钟鼓楼附近的一栋宅子里,这栋宅子周围住的虽然不是皇亲国戚和达官权贵,但也是朝廷中层官员、中等家族及书香门第之人。

  公西月不是第一次来这所宅子,当初视察军情回来后就过来拜访过了。

  这所宅子虽然只有三进,但面积不算小,有一个超大的花园,不仅有假山楼阁、繁花盛草,还有一个流着活水的池塘,池塘里养了锦锂、荷花,池塘上还有亭台回廊通过。

  夏日炎热时,坐在这个池塘上的亭子里喝茶、下棋、赏荷、观鱼,很有一番意韵。

  在大门口下了马车,公西月和司屹被等在大门口的管家带进了暖阁。

  说是暖阁,其实是一个冬天议事、休闲并睡觉的三层楼房。

  中原城冬天比水泽洲更冷,司屹担心两位先生怕冷,买好这处住所后,就在这座三层楼房里装了地?,冬天再冷,呆在屋子里也温暖如春。

  公西月刚踏进暖阁的大门,就有一股暖气迎面扑来。

  公西月将身上的紫貂披风解了递给黄芪,“你们自去找地方歇息吧。”

  黄芪接过披风应了声“是。”

  另一边的司屹也是差不多的动作。

  一楼是宴客厅及餐厅,此时只有几个仆人在忙。

  管家将公西月二人往二楼带。

  二楼是书房及议事厅。

  带到二楼楼梯口时,管家并未进去,只低声说道:“今天来了好些先生的学生,都在里面,请侯爷和司大人自行进去。”

  公西月往上走了几步,两人的出现令里面正在谈话的众人都安静下来。

  公西月恭敬地走到居中而坐的甘鸿德和查永浩面前见礼,“先生。”

  甘鸿德和查永浩没有动弹,其余坐着的人全都站了起来。

  “侯爷”,首先开口的是查永浩,“我要谢谢你替我准备的这个暖阁,大冬天的可真舒服。以前在三净镇,虽然说冬天没有中原城冷,但也只能烤火盆,再好的炭都让我的喉咙不舒服,不像现在,如同春日阳光般温暖。”

  公西月笑笑,“这我就不敢居功了,当初替先生准备这些的是司大人,真让我操心这些事,我也做不到这样细心细致。”

  查永浩自然知道这些,只是之前远程叮嘱他,说护国侯来了后就谢谢她这件事。

  虽然查永浩不太明白谢护国侯和司大人有什么区别,但自己这位老友心窍向来比别人多,他又不会坑自己,听他的没错。

  这时,甘鸿德接话了。

  “原来是司大人准备的,那就多谢司大人了。”

  司屹忙道了声“不敢当谢。”

  这样一来,气氛和谐了。

  这个时候,查永浩才若有所悟,假若自己一上来就谢司屹,怕是达不到这个效果,司大人也不见得就高兴。可先谢护国侯,再由护国侯将话题带到他身上,气氛自然就不同了。

  甘鸿德向公西月和司屹介绍了在座之人,都是两人的学生。

  “我刚进来时正听到你们有所争论,是在探讨哪个话题?”

  查永浩道:

  “你来得正好,我们刚讨论的事情与‘光华’学堂有关,大家各执一词。有人认为不应该开设女子班,有人认为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读这么多书没有用,也有人赞同‘光华’学堂的模式,认为教育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公西月默念了几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越想越觉得这话其中很有深意,而且与现在的儒家思想有冲突与对立。

  于是,公西月开口问道:“不知执此言者是何人?”

  查永浩指着一个三十多岁、面容端肃的人,“是我的入室弟子张恒曲所说,他赞同你的教育理念,自愿担任了‘光华’学堂的经义课”。

  公西月对着张恒曲行了一礼,“张先生,我刚才听你说的四句话很是有些意思在其中,不知可否详解一下。”

  张恒曲回了公西月一礼,“侯爷感兴趣的话,我便细细道来。”

  这一细说,足足花了半个时辰。

  听了张恒曲的述说,公西月总结了一下内容。

  第一句“为天地立心”。

  这个天地之间的“心”,指的不是天子之心,而是指老百姓的思想和情感,把普通老百姓当成受教育的对象。

  这样,才可以用“为”。

  如果天地之间唯读书人有心,那就成了“做学问的人为做学问的人立心”或者“做学问的人为自己立心”,这就完全荒谬了。

  第二句“为生民立命”。

  安身立命,主要说的就是谋生的技能,包括种地、建筑、工程、手工、商业等。

  那么,“为生民立命”就是要进行“技能的教育”,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文明文化的传承。既然需要传承,那自然就离不开教育了。

  第四句“为万世开太平”。

  人类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战争最初的目的都是经济利益的争夺,尤其是对生存资源的争夺。因此,发展经济、建立文明繁荣的国家才是制止战争的最好办法。而这一切,也要通过教育来实现。

  对于战争的目的,公西月比其他人了解得透彻,虽然她不知道是否一定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制止战争,但她也赞同发展经济、建立文明繁荣的国家才是制止战争的最好办法这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