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有女长安 第103章 回京城

《有女长安》第103章 回京城

作者:爱卿河 字数:1851 书籍:有女长安

  回去之后,长安让人挑选了一个吉日,又让人立即联系了沐王,好在沐王没有耽误时间,两天后就到了。

  吉日当天,沐王便作为长辈,正式到林府提亲。

  最后也选定了婚期,定在了今年十一月。

  长安是知道文知府就要调回京的,十一月,时间正好。

  一切定下来后,长安和章挚没有停留多久,长安是想着京城的沐辰延,而章挚虽然舍不得走,但他还是吃着朝廷俸禄的,这个假已经够长了。

  再不回去就不是销假了,而是革职了。

  长安和章挚都不舍的和文熙兰告别后,队伍出发了。

  至于沐王,办完了事,他又继续浪迹天涯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长安再回到京城,已是四月中旬。

  沐辰延接到信后那几天就每天在城外打一逛,没见人又失望地回去。

  这天碰巧有一个案子需要出城,沐辰延骑着马刚走,长安的马车就进了城。

  直到后半夜沐辰延才从城外回来,当他踏进府里的那一刻就觉得不同,眼里一喜。

  长安赶了那么久的路,这会儿已经睡了。

  沐辰延脱下靴子,轻轻走到床边,透过月光轻轻凝视着她的睡颜。

  第二日长安是在沐辰延的怀里醒来的,她感受到久违的心安。

  沐辰延这会儿也醒了,见她睁开眼睛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要起来了吗?”

  长安摇摇头,她还想在赖会儿。

  沐辰延便依着她,跟她一起躺着。

  长安:“你不去上朝?”

  沐辰延抱着她:“请假了。”

  “哦。”

  躺在床上,长安听着他讲自己离开京城后,发生的事情。

  首先就是春闱了,不出意外的,刘贤云是状元,入了翰林院。

  季清墨在二甲之列,也入了翰林院。

  还有一个人,就是谢成,同样在二甲之列,但是他没有入翰林,而是疏通关系谋了外放,再过两日他就要和吴鸢成亲了,成亲之后,就会赶往调任。

  长安还挺好奇他是怎么说服谢夫人的,不过如今吴良在舅舅手下做事,不同以往,谢家会松口也不奇怪。

  谢家是不太好,但谢成跟他们不一样。

  离了京城,就是天高海阔随小两口自己过。

  另外一件事,便是刘贤云的妻子生了,母子平安。

  这可是双喜啊,一中状元,二得长子。

  沐辰延:“我以你的名义送了一份礼。”

  长安点头,又在他怀里蹭了蹭:“我饿了,起床了吧。”

  “好。”沐辰延起床给她拿衣服,又吩咐下人端水进来。

  长安揉了揉脸,有相公在的日子就是好啊。

  ……

  两天之后,是谢吴两家的大喜事,青环和几个小丫鬟算是看着两人过来的,想去凑凑热闹,长安便放了她们假,几个小丫鬟都喜不自胜。

  午后不久,几个小丫鬟欢欢喜喜地回来了,看样子在吴家玩得很开心。

  听着小丫鬟们叽叽喳喳的声音,长安喝了一杯茶。

  很快礼吏部的调令下来了,户部尚书由太后的堂弟单大人任职,顾之恩调往黔州,黔州知府文重路任满,调回京城,入吏部。

  长安是早早听沐辰延提过的,但真的听到顾之恩调往黔州时,还是叹了一口气。

  之前顾之恩送娇娘回黔州长安是知道的,但现在看来,顾之恩并没有得偿所愿,不然也不会费尽心机调去黔州。

  守得明开见月明,也许他是这么想的吧。

  也或者是,什么都不求,只求离佳人近一些。

  所以人生最好不要踏错路,不然就是一步一遗憾。

  对这两人,长安是叹过很多次了,这会儿也只是感叹一下。

  安安马上就要一周岁了,她准备去买点抓周礼上要用的东西。

  马车到了安荣街,这条街挨着国子监,卖的都是书籍,纸笔,砚台,还有字画,琴棋这些风雅之物。

  料想舅舅他们一定会准备木剑木刀这些,长安自然要为小表弟准备点文雅的,谁也不能说生在将门家就一定只能走那一条路吧。

  买好了书,长安又准备去看琴,刚下台阶就看前面闹哄哄的,那边不是国子监吗?

  长安见识少,国子监也能这么吵闹?

  国子监门口,几个锦衣公子扭打作一团,你一拳我一脚好不过瘾,平日的之乎者也,读书人风范全都丢在了一边。

  看得出来几人身份都不低,旁边仆人有喊郡王的,有喊小伯爷的,也有喊公子的。

  几个仆人是拉不开的,其他人又不敢去拉,还有的就是看热闹的。

  直到有人喊:“祭酒大人来了!”

  看热闹的学子这才纷纷上前把几人拉开,嘴里还说着劝诫的话。

  长安在人群外看着,只觉着自己真是看了出好戏。

  王祭酒匆匆赶来,他简直要被这帮学子气死了,在国子监,多的是不学无术混日子宗室子弟,平日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说算了,今天居然打架!还在大门口打!

  生怕人家不觉得丢人啊!

  “都给我回去!”

  被拉开的几人还互相唾了口唾沫,才不服气地往里走。

  王祭酒觉得自己头更痛了。

  见人都散了,长安继续进了一家店买东西。

  国子监中的学子,最多的便是宗室权贵子弟,他们不需要用成绩证明自己,只需要在里面混个几年,时间到了,就能出来谋个职位。

  而那些辛辛苦苦考进去的,在里面反而是被瞧不起的,因为选择努力的,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家世背景。

  但毫无疑问里面的夫子质量是最好的,因此仍有大批学子向往。祭酒大人在里面拥有最高决策权,但他能管得了人学,管不了人不学。

  长安想,这么一出闹剧出来,皇上又有理由改革了。

  国子监培养出来的,应该是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办事的官员,而不是一群来混个毕业的世家子弟。

  果不其然,晚上沐辰延回来就跟她聊起这件事。

  沐辰延:“皇上想改变国子监的入学制度,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只看成绩,不看家世。”

  长安能想到一些人的跳脚:“肯定有人冒头了吧?”

  沐辰延点头:“有史以来就是如此,到了皇上这里,想改变哪有那么容易。”

  长安笑了笑:“我猜,最后谁都不会让步,皇上要面对的可是整个宗室。”

  但是皇上既然提了,就自然心里有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