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80年代:农家娇女要致富 第221章 王川新建(一)

《重生80年代:农家娇女要致富》第221章 王川新建(一)

作者:三纸胡言 字数:899 书籍:重生80年代:农家娇女要致富

  王川乡的村民大多傍山而居,村子与村子之间,山路陡峭不说,每个村子的人口少得可怜。

  好在人少,却不妨碍他们种的地多。地多就粮食多,粮食多了生活就富裕了。

  所以,王川乡的村民生活比以前泠泉乡强太多了。

  陵安县这几年致力于梯田建设,王川乡的土地基本都已经成了大片的梯田规模,收成比以前好了几倍,种植也更加方便了。

  让梁锦荣没有想到的是,群众对于修路很是乐观。甚至是愿意自己掏钱,均摊修路的费用。

  有位老支书这样说:“我们地广,但是拖拉机上不去。收好的粮食,也只能靠人一捆一捆地背回去。如果修好了路,我们用上机器,不管是种植还是收割,方便太多了。”

  群众附和,都表示愿意出资,没有钱的,愿意出力。

  这一决策,让梁锦荣倍感欣慰,也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和信念感。

  “乡亲们,红途商会虽然不富裕,但是绝对不会辜负群众的每一份支持和信赖。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让咱们王川乡的群众,家家有余粮,人人有新房......”

  梁锦荣很少做这种承诺,也基本不屑去喊什么口号。但是这一刻,她却觉得,非常的有必要。

  王川乡的养殖厂和水果加工厂都是统一建的,在王川和四邑两个乡的交界处——焦河村。

  焦河村是王川乡政府所在地,连接南北两地,且地势平坦,有山有河,非常适合居住。被选定为王川新区楼盘建设的第一站。

  养殖场建好后,鸡鸭鹅、还有猪和羊,成了重点养殖的对象。

  近川地的村子种植果树,山上的村民搬到了焦河村,专心养殖。

  虽然有红途商会的支持,但是在大多数人眼里心里都觉得,王川乡想要发展到红莲镇的规模,没个三五年,是不可能的。

  因此,梁锦荣的招商并不如意。首先,各地的水果批发商,他们只认红莲镇已经藏在库里的水果。

  这让刚栽上果树、还没有收到果子的村民感到了不安,纷纷说起了丧气话。

  “早知道咱们也去养殖了,王刘村他们家的鸡可肥了,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谁说不是呢。”

  当然,村民们的焦虑对于梁锦荣而言,压根不算什么,她也没有在意。

  毕竟如果她把王川乡的苹果带回去放到红莲镇的仓库,谁会知道呢?

  杨建斌很是苦恼,他在家看娃呢,就被程欢给拉了出来。

  “我说程老师,你到底有啥事呀?”

  “跟我走。”

  “哎,你别拉我,我要回家哄闺女去。”

  程欢不为所动,拉着他上了车,一路朝着王川乡来。

  杨建斌看着方向,无语极了:“大爷,你拉我来干什么?”

  程欢:“给我媳妇盖房子。”

  杨建斌:“地基都没夯实,我是多拉爱梦吗,一个人能给你媳妇变出一栋楼房来?你不是能得很,怎么连个房子都不会修?这样的人,在我们乡下就是废物......”

  反正不管杨建斌说什么,程欢都是面不改色地开车,一路北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