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书后,我被病娇王爷宠娇了! 第75章 我怀孕了

  汉武帝刘彻知道李白梦游很可能是假的,但心里难免有些侥幸,万一呢,万一天姥山真的有神仙呢?

  他向来热迷求仙访道,此刻见到了机会,不愿意错过。

  “李白出生的时候,母亲曾经梦到太白金星,他还在诗文中预言那什么明朝会在天启年间衰亡,这人身上有点东西的。”

  “来人啊,不去瀛洲求仙,改去天姥山!朕要看看有没有什么鸾鸟神仙。”

  李白这一首诗堪称极佳的旅游宣传片。

  连皇上都有些中招,更不用说普通人了。这座道教名山肉眼可见即将迎来一-大-波客人。

  卫青心中松了口气,倒也没有出言阻止。陛下现在求仙的力度小多了,只是旅个游,又没有磕丹药喝露水,能忍就忍吧。

  他符合:“陛下喜欢这首诗也有道理,臣觉得无人能出其右。”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紧接着,天幕说的话就让他们愣神。

  古青青仿佛听到了他们的话,回答他们的问题:【李白的代表作很多,可不止这一首。】

  汉武帝:“??”

  他哑然,这还不能算代表作?

  天幕接着说道:【李白写完这首诗之后,真的背上行囊,说走就走,跑去浙江天姥山玩了。

  不久,他碰到了自己的两个好友岑勋、元丹丘。岑勋家里曾经出过宰相,声望很重。元丹丘给李白的仕途上帮了很多忙,曾经把他的诗文转交给玉真公主。

  他们三个人是知己好友。】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唐朝酒文化无比繁荣,酒肆众多。很多文人邀上三五好友在酒楼中饮酒作乐,欣赏舞女的舞蹈。

  靠窗户的座位一片杯盘狼藉,大家都喝醉了。

  李白看到他俩不动酒杯了,有些不满,醉醺醺的:“好不容易相聚,又有良辰美景,为何不喝啊?快喝啊!”

  元丹丘不行了,连连摇头:"都喝半壶酒了,再喝要醉死了。你们喝吧,我反正不行了。"

  李白把视线投往岑勋,亲自给他斟酒,给他端起洒樽:"那你喝."

  拍拍照酒,拍拍摄酒店停。”那你喝。

  岑勋连忙拒绝,一副为难的模样:“真喝不动了

  。太白兄海量,你继续喝吧。”

  岑勋话音落下,百感交集。这场酒宴是他来做东,结果不是自己这个做东的人来劝酒,反倒成了李白的活。真是主打一个“反客为主”。

  他如果生活在后世,可能会想到一个词叫做“社交牛逼症”。李太白已病入膏肓。

  他以为这样就能逃过去,没想到李白显然不打算放过他们。

  岑勋实在喝不动了,只能周旋:"太白兄,实话跟你说了吧,在下没带够钱,今天就喝到这里吧。”

  李白已经喝得半醉,被他一打岔,顿时不高兴了:“什么?你没钱了,早说啊。”

  李白抱着酒坛,醉眼迷漾,冲着外面大喊:“小二,在下把五花马和干金裘全部抵押给你,你再给我们拿酒!”

  如果是普通人,可能根本没人理,只当是这人喝大了要酒疯,可这是李太白啊。

  他虽然被赐金放还,可是跟皇帝和平分手,身上没挂什么罪名,名气依旧很大。

  这酒馆里的人大多都认识李白,包括店主人。小二没来,反倒是店主人来了。

  店主人搓搓手,心里说不出来的激动,诗词是大唐的“高考内容”,可以说几乎人人都会吟诗。李白这可是大唐第一才子啊!

  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

  店主人心思一转,说道:"钱不是问题,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了,您可是知名的谪仙人,这样吧,你给我们店写首诗,这酒钱就免了。"

  李白乐了,一口答应:"行啊,拿纸笔来。"

  店主人大方地说:“哪里需要纸?来来,题在墙上吧!”

  李白接过笔,兴致盎然,大开大合,挥毫如雨。明明是在题诗,在他身上,却像是在舞剑。

  最后一笔落成,他看也不看那满壁墨宝,随手把毛笔一丢,仰卧在席间,击缶而歌。

  很快,酒劲上头,李白彻底醉了,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切世间的纷纷扰扰都跟他无关。

  可他在墙上题的诗却惊动整个大唐。

  岑勋越看越心惊。他只是想让李白随便写个劝酒诗,怎么直接来了个千古名篇?

  李白写诗的时候,镜头放在李白身上,而非墙壁,所以天幕下的观众压根不

  知道李白写了什么。

  等到李白彻底睡着,镜头才转向墙壁。画外音是酒肆无数文人墨客的惊呼。

  曹操心里暗道,不就是劝人喝酒吗?换作他是李白,直接就拿捏了!

  他饱含疑惑:"在天幕中的戏子这么激动是为了啥?劝酒还能劝出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我觉得我写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劝酒的效果最好。怎么不提我的诗?"

  曹植不置可否,劝酒能怎么劝?

  左右不过一句:“快喝,喝酒能解愁,再不喝我弄死你!”

  曹植:“我也觉得父亲写的劝酒诗最好。”

  曹操受到夸赞之后非常满意,随着镜头的推进,看向李白的诗文。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光是第一句就让他瞪大眼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曹操:“??”

  “让他再说一遍,这叫劝酒诗?!”

  题目是劝酒,结果一个酒字都没有,笔触居然落在黄河上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诗歌达人曹操都看呆了。他无暇去管其他的东西,因为心神都被这句诗给勾走了。他眼前好像出现画面,黄河之水从天上奔涌而来。

  李白开篇就是大宗师手笔,普通人别说写了,根本连这个意识都没有。

  曹操不敢惹怒父亲,可是又不得不凭良心说话:“父亲,我收回我的话。如果想跟李白比,你那一句得改一改。”

  曹操:“……”逆子!

  曹操哼了一声:"急着做什么?写诗要讲究层层递进,他开篇起得太高了,后面怎么写下去?很容易虎头蛇尾。”

  镜头逐渐推移,李白的诗逐渐展露。

  曹操还在指点江山,结果看到后面一句之后,顿时哑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曹操闭上眼睛,默默品味。早上还是青丝,晚上就成了白发。

  他不得不承认,接住了,完全接住了。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浩荡的空间,朝如青丝暮成雪是厚重的时间。

  哲理是诗歌永远的必杀技,很多诗人穷尽一生都在追求这个维

  度,可很多人都死在山下。

  冷清寂寥的山中古寺,著名诗人贾岛望着天幕,拿着自己的手稿,眼眶含泪。

  他曾经写了一句诗叫做“僧x月下门”,在“推”“敲”这两个字之间犹豫不决,想了很久才定下来。

  他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被称为诗奴。

  “在下花了三年才写了两句诗,而且还算不上优秀。李太白一挥手,就写了两句名烁古今的诗……"

  他含泪,真的想问一句,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这么大?这就是世界的参差吗!

  除了贾岛,还有无数唐代诗人望之黯然。

  跟李白生在同一时代,注定是他们的悲剧。再怎么璀璨的星,碰到李白都要黯淡几分。

  李世民曾经写过一首很知名的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他也会写诗,而且文采不低。

  他敏锐地察觉到—————前面的调子起得太高了,很难不虎头蛇尾,太难接了。

  至少,他搜肠刮肚,还没想出来合适的诗句。

  他像是看到了一道很难的奥数题,很想知道李白怎么解题:"开篇如此惊-艳,后面该怎么接?天幕怎么回事?快把后面的诗文放给朕看。”

  紧接着,镜头推移,后面的诗映入眼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太宗李世民的眼睛唰地一下亮了,喃喃低语:“天生我材必有用,好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啊,写得好啊!”

  “若天下才子都有李白的洒脱,都碰到失败不会气馁,朕就不会愁无人可用了。”

  他接着往下看,瞳孔微缩,忍俊不禁:“……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李白真的是……"

  李白觉得沉迷饮酒的自己很不错,比寂寞的圣贤可好多了。太俏皮了,太狂傲了。

  他接着往下看,眉头越皱越紧。什么?李白喝着喝着没钱了?

  李世民心中有一种预感,难道李白接下来要痛哭自己过得苦巴巴,抱怨唐玄宗了吗?

  李世民心中涌起淡淡的冲动,真想给李白打赏点钱,让他接着喝,接着写。

  谁知紧接着他看到了最后一句:“五花马,千

  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恍惚间,李世民感觉自己好像看见了那个饮酒作乐的诗仙。李白宁愿把身上的宝贝东西都当掉,只为那一口消愁的酒。

  那股洒脱的风-流豪气仿佛要冲破天际,冲破纸面。

  荡气回肠,情感爆发,仿佛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这一刹那,李世民有些明白过来,望着长孙皇后说道:“观音婢,朕知道他的诗在未来为什么那么受推崇了。”

  长孙皇后还沉浸在诗文的世界里,闻言回过神,好奇地问道:"怎么说?"

  唐太宗李世民:“这榜单盘点了这么多诗人,哪个人的豪气能比得上李白?”

  李白的诗像是能给人打鸡血。连他一-大把年纪了,都被勾动了少年义气。一腔热血盘旋在心头,无比渴-望干份大事业。

  没有一个年轻人能拒绝他的诗,或者说,没人能拒绝。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年轻的一面。古稀老人也不例外。

  长孙皇后想了半天点点头:“确实没有。”

  李世民深深叹息:“天下人才未入我彀!”

  我生君未生,君大我已老。他的贞观之治有这么多人才,可偏偏少了一个精彩绝艳的诗仙,他的人才拼图缺失了重要的一角,让他无比遗憾。

  他越想越觉得来气,开元盛世明明拥有李白,却没有好好珍惜。都怪李隆基那个混账!

  他心头憋闷,连忙打住,为了身体着想,可不能生气了:“来人啊,拿酒来!朕要痛饮三百杯!”

  长孙皇后为了养生,很少喝酒,也被这首诗勾起了兴致:"臣妾也要饮几杯。不知道他喝的是什么酒,才会让他宁愿典当衣物也要续杯。"

  李白没有提自己喝的是什么酒,手下的人只好把最近长安街头流行的酒送了过来。比言廷御酒要辣一点,风味稍差。因为宫廷御酒是给贵人喝的,万一喝坏了身体要背责任。

  可李世民夫妻二人一边看着诗文一边喝,简直快乐加倍。

  这样下来,李白好像不是在劝好朋友喝酒,而是在劝他们喝酒。那模样像极了美食主播。

  不只是他们,无数人看完这首诗之后,都心向往之。

  一时间,#李白喝的什么酒##

  李白去的酒肆在哪#等话题充斥大唐人民的朋友圈。

  很多人被勾起了酒馋虫,长安街头酒肆的生意爆红。

  天幕下,李白的两个好友岑勋、元丹丘:"??"

  天哪,他们的诗文水平不算优秀,比不上李白。还从没有想过自己会以这样一种方式青史留名。

  他们恍恍惚惚,这就是不用努力、靠着朋友躺赢的快乐吗?

  他们都不约而同拿出了酒水,畅快痛饮,真好啊!

  下次再约李白出去玩!

  年轻的杜甫拒绝不了李白的诗。内行人看门道,他越看越惊-艳,正想疯狂吹李白的彩虹屁。

  结果便看见了:【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杜甫皱着眉,李白不仅劝酒,还要对着耳朵给他们唱歌,这关系也太好了!

  他拿起酒坛,给李白斟酒,意有所指:“太白兄,我不太能喝,你是不是也得给我劝一劝?”

  他才是李白最好的知己好友,而不是岑夫子丹丘生。他要出现在李白诗文的每一页!

  李白:“…”

  高适跟杜甫相反,看出来了里面巨大的机会。这首诗是李白的Top诗,也是整个诗文殿堂的To P。

  这两人被李白提了一嘴,必定青史留名,如果自己也能占个位置,该有多好。

  他也凑了热闹,调侃道:“太白兄,再写一首劝酒诗吧,提一嘴我们,杜子美,高达夫,将进酒什么的。我就说到这里,接下来就看你的。”

  李白:“…”

  作者有话要说:

  将进酒,还有另一个版本。下一章节会提一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