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海上寻宝笔记 第132章 悬赏令

《海上寻宝笔记》第132章 悬赏令

作者:散寒苏 字数:1742 书籍:海上寻宝笔记

  就在这时,凯恩斯说话了:“我敢保证,马太师说的是真的。我看过一本书,叫《中国札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西班牙人,而且是奥斯定会修道士,他的名字叫马丁·德·拉达,他在1565年来到了马尼拉,他生活的年代,就是你们说的明朝年间了。其中有一段是这么记载的,明朝的总督在他自己的府里一连两天宴请我们的人,在这第二次宴会上,他们有很多音乐,以及演出很多喜剧,还有很多有趣可笑的滑稽表演。我们的军人因他们不得带物入内,觉得这是奇耻大辱,因此回到他们的寓所,把情况告诉神父,神父也因此不悦。但我们的人仍然决定忍耐一点。第二天,我们去观看城门,不过,当总督知道我们的人去观看城门和庙宇时候,他马上命令,如果没有他的许可,禁止我们的人离开住所,还禁止任何人拿东西卖给我们的人。作者在书中写到,提供他消息的人怀疑我们这样做有险恶的用心。”

  “干的漂亮,就应该这么干,这些人不安好心的。”高峰义说道。

  听到这里,凯恩斯和詹姆斯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郑海军也注意到了这里。凯恩斯和詹姆斯,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这个小岛来寻宝,难道他们真的安了好心?郑海军是绝对不相信的。

  马太师说道:“嗯,这本书,非常有名的,我听说过,但是我没有看过。非常感谢凯恩斯。”

  凯恩斯说道:“马太师,你不用这么客气的。”

  马太师继续说道:“我继续往下说了。宣战书一式几份,分别送到了郑芝龙的手里,福建巡抚邹维琏的手里,还有福建好几个军官的手里。郑芝龙的反应是,笑了笑,红毛鬼太高看自己了,这宣战书,要打就打呗,还宣战书。郑芝龙看过宣战书之后,郑芝龙就把这封宣战书传给部下看了,让他们随时做好准备。福建巡抚邹维琏看过之后,他则是皱起了眉头,他非常冷静地意识到,中国和荷兰人即将有一场大战了。于是,邹维琏把福建的军官都召集了起来,开会,商讨如何对付荷兰人。”

  郑海军说道:“有这样的巡抚,我觉得这次打仗,明朝稳了。”

  马太师说道:“邹维琏开的这个会,大家都在议论如何对付荷兰人。经过商讨,有了得到大家一致同意的方案,一个是调兵,一个是征调民船,还有就是准备战争的物资,以及制造火船。另外,在这次会议上,有些将领提出了互市,他们希望通过与荷兰人互市,从而结束这场战争。不过,邹维琏不同意互市,他仍然要跟荷兰人大干一场。在统帅方面,讨论来讨论去,还是郑芝龙最合适做统帅。于是,对付荷兰人的大体方案出来了,郑芝龙做统帅,各地调兵遣将,集中在厦门,福建各地立即准备战争的物资,粮草,军火,全部都调往厦门。就在这时,郑芝龙提出了一个鬼点子。”

  “咦,郑芝龙的鬼点子,是什么啊?”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说道:“这个鬼点子呢,只要是中国人,都可能想得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郑海军说道:“我知道了,是不是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让每一个人都去打荷兰人,凡是能打死荷兰人,就给重金奖赏?”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嗯,就是这样了。当时在郑芝龙提出,凡是烧掉荷兰人的船,赏,凡是杀死荷兰人取得人头回来,也赏。在会议上,大家一听,这个点子好啊,于是大家又讨论了起来,在讨论赏多少钱的时候,最终,定出了一个最终的方案。烧掉荷兰船赏银200两,取得一个荷兰人头颅赏银50两。”

  “这点子不错啊。200两?50两?这究竟又是多少钱?”高峰义问道。

  郑海军说道:“之前我们都说几遍了,瑞典人,你又忘了。”

  “大郑,我这不是记性不好吗。我如果还记得的话,我肯定不会问你了。”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按照之前我们换算好的一两白银等于今天的一千块人民币,50两,就是五万人民币了。200两,就是二十万人民币。”

  “我去,郑芝龙够大方的啊,居然五万块一个人头,二十万一艘船。”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郑海军,你说的换算,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吧。这个悬赏令一下来,民间的老百姓可就乐了,村里有一些闲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海上去打荷兰人,还有一些混混,更有一些不要命的,看到寻赏令,就两三个人开着渔船出海了,专门找长着红色头发的外国人,在他们眼里,这些人可值钱了。”

  郑海军说道:“郑芝龙的这一个鬼点子,够毒辣的啊。”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嗯,当时,荷兰人就有好多商船被烧毁,好多荷兰商人被砍。当时,普特曼斯在写信回雅加达总部的时候,请求总部继续派援军过来,他在信中是这样的写的:自攻打厦门已有22天,我已感受到郑军军事压力及悬赏令的恐怖威力。普特曼斯写这样的信,而且特别强调了悬赏令的恐怖威力,说明了当时有非常多不怕死的中国人主动找荷兰人,去抢他们的人头。”

  “主动找荷兰人抢他们的人头,这话把我逗乐了。”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不得不说,你说的抢人头,非常贴切。”

  马太师继续说道:“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你们可以不信。我继续往下说了。这一下,荷兰人就尴尬了,进攻,占不到便宜,撤退嘛,又非常不甘心。普特曼斯当时给他的盟友刘香写过一封信,信的内容非常多,我也不记得那么多了,就说说其中的一两句。其中一段是这么写的,郑一官屡屡用放火船及兵船企图于漳州河压倒我们,我们不时受到损害及耻辱而不得不逃走。什么意思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