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家悍妇喜种田 第186章 资本的积累

《农家悍妇喜种田》第186章 资本的积累

作者:心欣向荣 字数:1900 书籍:农家悍妇喜种田

  在严苛的条款下,还是有了例外,那就是皇商。

  涉及到皇家的吃穿住行,必须慎重,为了避免这些商人被人控制,所以破格给了他们官职,且直属于皇室统领,别的官员不能插手。

  皇商的官不大,却成了特殊的存在,有钱,有地位,但也随时被皇室监督,没有隐私可言,利弊都有。

  即便如此,皇商也是众多商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在看大秦法典时,韩莹莹还发现一个问题,她想要开书院的愿望暂时不能实现了。

  开书院的第一个条件,不能是商人,第二个条件书院的院长最差也要有举人身份,第三个条件,书院要被当地的衙门监管,第四个条件,也是目前最难的条件,开办书院的人必须三代内都有功名在身的家人。

  这个条件很坑,她就是因为没有功名在身的家人,所以才想开书院。

  有她这个想法的不只多少,但是哪有那么容易,想要改变阶级并没那么简单,可若是会读书,又没那么难。

  只是女人若想改变只能依附于男人,不免让人觉得心凉。

  看到这个条款后,她第一时间找到娘。

  苏明雪完全不知情,这些东西上辈子根本涉及不到,所以两人之前闹了个乌龙。

  后来也就不再说开书院的事了。

  这时牙行的人领来了五个小斯,五个丫鬟,让苏明雪挑人。

  韩莹莹收回思绪看着眼前五男五女。

  长得都一般,说不上丑,但绝对算不上好看,而且十个人都挺黑的,干瘦巴巴的,一点美感都没有。

  “苏小姐,这些都是根据您的要求挑选的,别看他们瘦,但是干活利索,会做饭,而且老实本分。”

  只是太老实了,就不会钻营也不会来事。

  苏明雪点了点头,家里人都老实,所以她要挑老实本分的,省的他们熟悉后反客为主,忽悠家里人。

  还有财叔是脑袋太灵光,太会来事了,必须要敲打一下才行,省得他心大了做出什么事来。

  苏明雪开始挑人,根据对方的穿着打扮,神色,目光,选出来一男两女。

  多选一个是因为宅子大,两个人怕他们忙不过来,多一个小斯可以干些卖力气和跑腿的活儿。

  因为没有功名所以只能签长契,每人十年的契约,其中卖身银子共十两,是给牙行的,他们收人也是要花钱的。

  然后是月钱,管吃住,提供衣服,一个人每月一钱半的银子,这个价钱在安平县不高不低。

  每人每个月有一天的假期,他们可以找管家轮流休假,是回家还是做什么,由他们自己支配。

  韩莹莹算了一下,四人的工资加上逢年过节的双倍月钱,再算上衣服,吃食,一年下来差不多要花20两银子,10年就是200两,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

  若是没有一些家底,或者没有较高的收入,根本雇不起人。要知道在农村,刨去各种开销,一年都挣不了二两银子。

  有地或者铺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就是原始资本的好处,家里的一百亩地,养十个下人都没问题,剩余的钱可以继续买地,让资本不断扩张。

  有铺子的,若是不开店,店在那里是固定资产,每个月都有房租可以收。

  不管是地租还是房租,这些都是被动收入,就是什么都不做都有,且随着房子和地的增加,收入也会越来越多。

  然后形成了一个循环。

  当然,前提是你要先有这些原始资本。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其实模式差不多,富的会越来越富,而穷的想要改变现状靠省吃俭用是没有用的。

  “莹莹,你给他们起个名字吧。”

  其他人都被领下去了,她们选的三人留了下来,苏明雪让闺女想名字。

  韩莹莹收回思绪,看着眼前三人。

  长得都一般,看着憨厚老实,男的十五六的年纪,个头一米七五左右,瘦瘦的。女的一人看上去年纪也不大,十五出头,皮肤被晒的黝黑,要不是梳妆,真看不出来是男是女。

  另一女子二十五六的年纪,相比较两个低着头有些局促的少年来说,她显得更加的从容,没有忐忑,也没有期待,一副看透了世界的模样。

  明明也不大,可是她却给人一种沧桑感。而且韩莹莹还发现,她的脸颊到脖子处有一道疤,不是很明显,但仔细看上去像是用火烧的。

  “吉祥如意,你叫吉祥,你叫如意。”

  她将如意这个名字给了年纪大一点的女子。

  “至于你叫福安。”

  “谢小姐赐名。”

  出了牙行,苏明雪带他们去了布行,每人买了两套衣服和鞋子,至于被褥,新家都有。

  回到新家这边,爹娘他们还没回来,苏明雪将三人交给了财叔,让他给他们分配工作。

  等村里的事忙完了,他们就会搬过来住。

  还有四天时间,跟韩桥约定摘果子的时间就到了,家里要留人,她打算等果子摘完了再来县城。

  至于铺子,交给爹和大哥就行。

  一家人回去的时候天都快黑了,虽然忙碌了一天很累,但是快乐。

  简单地吃了点饭,然后休息,明天把租山的事弄完,苏老头他们还要去县城,争取尽快把店铺开起来。那边的宅子能直接入住,他们打算直接在那边过夜,就不回来了。

  这样路上能节省不少时间。

  早上大家早早起来,各自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往城里搬,能不买的就不买,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

  苏杨氏看着后院长得很快的小鸡,原本还想等10月份抓两头小猪养着,以后养不了了。

  当看到在摘菜的徐氏,她说道,“老大媳妇,这几只鸡你拿回家吧。”

  吃了太小,县城那边不能养,不如送给亲家。

  徐氏一听挺高兴。“好的,谢谢娘,我一会儿跟我大哥说一下,让他中午回去的时候带走。”

  “你弟弟那边怎么样了?”

  “家里这几天都比较忙,我就没问,不过,有我大哥在,不会有什么事的。”

  这倒是,徐大这人确实不错,不止拎得清,关键是他在家里说话有分量,能镇得住他爹娘和弟弟。

  苏杨氏想了下说道,“等咱们去城里了,家里就没人了,要是赶上下雨路不好走,就让你大哥来家里住,这锅碗瓢盆留下不拿了。”

  “哎,我跟我大哥说,娘,你真好。”

  徐氏很感动,娘对大哥的认同就是对她的肯定。

  若是真的想找人看家,找苏四叔不是更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