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第6章 戏弄奸商

《触物鉴宝,一眼千年》第6章 戏弄奸商

作者:沛国樵夫 字数:4003 书籍: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日子像掉进紫禁城金水河里的石头,沉甸甸地往下坠。

  陈墨白在秦远山那座“高科技文化产业园”(他私下里管那儿叫“造假中心”)里,已经挨过了小半个月。

  每天,他就在首席技术顾问阿杰那双藏在金丝眼镜后面、冷得能冻死苍蝇的监视下,跟一筐又一筐的破瓷烂瓦较劲。

  分类,粘补,做旧,循环往复,枯燥得能把人逼出鸟来。

  阿杰这人,说话阴阳怪气,分配起活儿来倒是毫不含糊,专挑那最磨人性子的给他。美其名曰“打基础”,实则就是变着法儿的磋磨。

  陈墨白心里明镜似的,却也不恼,权当是修炼耐性了。他正好借着这机会,一边干活,一边偷偷磨练自己那见不得光的“手感”。

  他发现,这能力还真像个没调教好的猢狲,时灵时不灵。有时候指尖一碰,前朝旧事、古人叹息就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往脑子里涌,吵得他脑仁疼;有时候对着明明有年头的物件,却跟摸自家吃饭碗似的,屁感觉没有。

  更让他憋屈的是,在这地方,真货假货搅和在一起,那股子“气”也混乱不堪。真的带着土腥味和岁月静好,假的则散发着化学药剂的刺鼻和急于求成的浮躁,摸多了,感觉自己的感知力都要精神分裂了。

  这天下工早,阿杰破天荒没给他加塞活儿,大概是觉得这木头小子还算安分。陈墨白得了空,像放出笼的鹞子,一溜烟钻出了那令人窒息的仓库。他也没别的地儿可去,鬼使神差地,又溜达到了琉璃厂。

  走在熟悉的街面上,呼吸着带着老木头和灰尘味的空气,听着两边店铺里传来的讨价还价声,他才觉着自己又活了过来。这些天在“产业园”里憋的那口浊气,总算缓缓吐了出来。

  正漫无目的地晃荡着,忽听前面一阵喧哗,围了一小圈人。凑近一看,是个外地人打扮的摊主,正唾沫横飞地吹嘘手里的一件青花玉壶春瓶:“…瞅瞅!正经永乐年的玩意儿!苏麻离青,看这铁锈斑!这晕散!祖上传下来的,要不是急着用钱,打死也不卖啊!”

  那瓶子看起来确实挺像那么回事,釉面温润,青花发色浓艳,腹部绘着缠枝莲纹,笔触流畅,底部还有“大明永乐年制”的篆书款。几个看起来像是初入行的爱好者或者游客模样的人,看得眼睛发直,啧啧称奇。

  陈墨白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多看了两眼。这一看,就看出点门道来了。那瓶子的口沿、颈部、腹部、圈足,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各唱各的调,整体气韵不那么贯通。尤其是颈部和腹部的接壤处,釉色和青花发色有极其细微的差别,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心里一动,那股子职业病,或者说被阿杰逼出来的“分类癖”就犯了。他不动声色地挤进人堆,假装也被那瓶子吸引,凑近了仔细观察。

  摊主见又有人来,吹得更起劲了:“这位小哥好眼力!一看就是懂行的!怎么样?货真价实吧?”

  陈墨白没接话,只是围着那瓶子转了小半圈,目光最后落在那圈足内侧一处不易察觉的磨损点上。他笑了笑,用一种刚入行学徒特有的、带着点怯生生又忍不住卖弄的语气道:“老板,这瓶子…看着真不赖。就是…我听说永乐朝的拉胚工艺特别牛,这瓶子里头的接胎痕,是不是该再…明显一点点?”

  那摊主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看起来像学生的年轻人会问这么专业的问题,随即打着哈哈:“哎哟,小兄弟你这就不懂了!极品官窑,里外修胎都极讲究,哪能留下大粗接胎痕呢?那都是民窑的玩意儿!”

  “哦…”陈墨白做出一副受教的样子,手指却“不经意”地、极其快速地在瓶身腹部一处釉面稍微厚重点的地方蹭了一下。

  就这一下!

  指尖传来的感觉,像是交响乐里突然蹦出个唢呐,突兀得让他差点没绷住表情!

  一股子强烈又混乱的信息碎片砸进脑海:高速旋转的现代电动陶轮…刺鼻的环氧树脂胶水味道…一双戴着劳保手套的手,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画着青花的瓶肚子,往另一个带着圈足的瓶底子上粘…旁边还放着几个残缺不全的旧瓷片…

  好家伙!还真是个拼接的!而且是用老瓷片拼接的“妖怪瓶”!瓶口、瓶腹、瓶底可能来自不同朝代、不同窑口甚至不同器物的老瓷片,被高手用现代技术粘合在一起,再重新上釉烧制,做旧处理,专门骗那些半懂不懂的“二把刀”!

  这活儿做得确实精细,几乎以假乱真。可惜,碰上了陈墨白这双开了挂的手。

  那摊主见陈墨白表情古怪,心里有点发虚,但嘴上还硬着:“怎么样小兄弟?心动不如行动!看你有缘,给你个实在价,这个数!”他伸出五根手指。

  旁边一个抱着保温杯的大爷看样子有点心动,小声问:“五千?”

  摊主一副受了天大侮辱的样子:“五千?您老真会开玩笑!加个零!五万!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陈墨白心里都快笑劈叉了,脸上却还得装出犹豫挣扎的模样。他正琢磨着是直接戳穿还是悄悄提醒一下那位大爷,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油滑又熟悉的声音:

  “哎哟喂,这不在秦老板手下高就的陈小哥嘛?怎么着,今儿有空来指导我们这些小摊小贩的工作了?”

  陈墨白回头一看,心里咯噔一下。是“聚宝斋”的李老板!他正摇着一把折扇,皮笑肉不笑地看着自己,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戏谑。

  那摊主一听“秦老板手下”,脸色微微变了一下,打量陈墨白的眼神立刻多了几分警惕和恭敬(或者说畏惧)。

  陈墨白暗道一声晦气。

  这李老板显然是记着上次没卖他碗的茬儿,又嫉妒他可能攀上了秦远山的高枝,在这儿给他上眼药呢。他这么一嚷嚷,自己再想悄悄提醒怕是难了。

  果然,那摊主立刻对陈墨白道:“原来是秦爷身边的人,失敬失敬!小哥,您给掌掌眼?这瓶子入不入您的法眼?”语气里带着试探。

  李老板也摇着扇子凑过来,阴阳怪气地帮腔:“就是就是,让小陈专家给看看嘛。秦老板眼光多毒啊,他手下的人,肯定得了真传了不是?”

  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墨白身上。那想买瓶子的大爷也看着他,等他拿主意。

  陈墨白心里骂了李老板一句老狐狸,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啊。说真话,得罪这摊主(说不定还是秦远山产业链下游的小虾米);说假话,昧良心坑那大爷。

  他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只见他再次拿起那瓶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嘴里啧啧有声:“嗯…这青花,这画工,这釉水…啧…”

  摊主和李老板都屏息看着他。

  陈墨白突然把瓶子往桌上一放,动作略显毛躁,吓得摊主差点扑上去护着。

  “哎呀!”陈墨白猛地一拍大腿,吓了周围人一跳。他一脸恍然大悟夹杂着惋惜无比的表情,指着那瓶子对摊主道:“老板!我差点看走眼!您这瓶子…了不得啊!”

  摊主一愣:“怎…怎么说了不得?”

  “这这这…”陈墨白表情夸张,手指虚点着瓶身几处,“这韵味!这神采!这绝对是…嘉靖朝仿永乐的精品啊!比正经永乐器还难找呢!”

  “啊?”摊主懵了,他自个儿知道这就是个拼凑的货,怎么还扯上嘉靖仿永乐了?这都哪跟哪啊?

  李老板也皱起了眉头,觉得这小子在胡说八道。

  陈墨白却煞有介事地继续忽悠,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周围人都听见:“您想啊,嘉靖皇帝好道教,那时候仿前朝的瓷器,都带着一股子仙风道骨!您看这缠枝莲,画得是不是比永乐本朝的更…更飘逸一点?还有这釉面,光泽是不是更内敛,更像玉质感?最关键的是这底款!”

  他小心翼翼地把瓶子翻过来,指着那“大明永乐年制”的款识,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您仔细瞅瞅这笔画,是不是带点楷书的味儿?永乐本朝可全是篆书!这是嘉靖朝仿制时特意留下的时代特征!错不了!哎呦喂,这可是个大漏啊!”

  他这一通云山雾罩、半真半假的忽悠,直接把摊主给干宕机了。摊主心里门儿清自己这货色,可被陈墨白这么一说,他自己都差点信了!难道…难道收旧瓷片那孙子坑了我?这真是嘉靖仿永乐?

  周围看热闹的也被唬住了,纷纷议论:“嘉靖仿永乐?听着就高级!”“怪不得这么好看!”“值钱吗这个?”

  那想买瓶子的大爷却听得直摇头,把保温杯一揣:“扯淡!我就奔着永乐买的!嘉靖仿的?那不就是假的吗?不要了不要了!”说完,拨开人群就走了。

  其他几个有意向的一听,也觉得这东西不纯粹了,纷纷散了热度。

  摊主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气得脸都绿了,可又不敢对“秦老板身边的人”发作,只能哭丧着脸对陈墨白说:“小…小哥,您这…您这一句话,把我这买卖给搅黄了啊!”

  陈墨白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装出比他还委屈的样子:“啊?黄了?不能啊!嘉靖仿永乐也是好东西啊!比本朝的还稀罕呢!老板您别急,我再帮您吆喝吆喝…”说着就作势要喊。

  “别别别!祖宗!您可别喊了!”摊主赶紧拦住他,心里骂娘,知道今天这生意是彻底做不成了,晦气地开始收摊,“我谢谢您了!您忙您的去吧!”

  陈墨白心里憋着笑,一脸“我真想帮你你怎么不领情”的无辜表情,慢悠悠地转身。正好对上李老板那双探究的小眼睛。

  李老板摇着扇子,似笑非笑:“行啊小子,几天不见,长行市了?都会指鹿为马了?嘉靖仿永乐?编得挺溜啊!”

  陈墨白嘿嘿一笑,凑近了些,低声道:“李老板,您火眼金睛,我能瞒得过您?那不是看那大爷像是个实在人,不忍心他上当嘛。再说了,真要是永乐的本朝器,就那品相,五万?后面再加个零都未必拿得下来。这漏,是那么好捡的?”

  李老板眯着眼看了他半晌,忽然也笑了,用扇子点了他一下:“滑头!闻成海教了你本事,没教你这股子滑头劲儿吧?看来秦远山那儿…确实‘锻炼’人。”

  这话听着像是玩笑,实则意味深长。陈墨白只是笑,不接话。

  就在这时,他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钻进了旁边的胡同里——是顺子!那个包打听!

  陈墨白心里一动,赶紧对李老板拱手:“李老板您忙着,我还有点事,先走一步。”

  说完,不等李老板回应,便快步朝着顺子消失的胡同跟去。

  胡同里七拐八绕,光线昏暗。陈墨白跟了一会儿,差点跟丢,终于在一个堆满杂物的死胡同尽头,看到了正在和一个戴鸭舌帽男人低声交谈的顺子。

  顺子显然也发现了他,立刻停止了交谈,对那鸭舌帽使了个眼色,那人压低帽檐,匆匆从另一个岔路走了。

  “哟,这不是陈小哥吗?”顺子转过身,又恢复那副懒洋洋、睡不醒的样子,“怎么着?债没还清,还有闲钱照顾我生意?”

  陈墨白喘了口气,走到他面前,压低声音:“顺子哥,废话不多说。上次通州那地方,谢了。但我师叔那事,还没完。我想知道,那天除了秦远山的人,还有谁去过那儿?或者…最近有没有什么关于那批青铜剑的新消息?特别是…少了一柄的那种。”

  顺子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了转,搓了搓手指:“老弟,规矩你懂的。消息有,得看值多少。”

  陈墨白苦笑:“我现在兜比脸干净。欠着吧,以后一起结。”

  顺子撇撇嘴:“欠着?行啊,看在你小子刚才戏耍那卖拼接货的摊主挺有意思的份上,给你透点风。”

  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通州那事儿,水比你想的深。盯着那批剑的,不止秦远山一拨人。好像还有一伙南边来的,路子更野。至于少把剑…嘿嘿,宫里(指故宫)那边好像没啥动静,也没对外声张,估计是怕担责任,内部捂着呢。但黑市上,最近确实有人在悄悄打听一柄战国云雷纹短剑,开价…这个数。”他神秘地伸出两根手指。

  “二十万?”陈墨白猜。

  顺子嗤笑一声:“两百万!美金!”

  陈墨白倒吸一口凉气。一柄沾血的青铜剑,值两百万美金?这背后牵扯的利益,大得吓人!

  “买主是谁?”

  “那就不知道了,神秘得很。”顺子摇摇头,“不过,听说牵线的是个洋人,经常在港澳那边活动。老弟,听哥一句劝,这浑水,你这小身板蹚不起。老老实实给秦老板打三年工,保平安吧。”

  说完,他拍了拍陈墨白的肩膀,晃晃悠悠地走了。

  陈墨白站在原地,心里波涛汹涌。师叔的死,神秘的青铜剑,南边来的势力,国际买主…这一切像一张巨大的网,而他自己,正深陷网中央。

  他摸了摸怀里那半块温润的玉璜,又想起自己那双越来越不听使唤的手。

  看来,这三年“佣工”生涯,想老老实实“保平安”…怕是难了。

  他深吸一口气,走出胡同。夕阳的余晖洒在琉璃厂的青砖路上,一片金黄,却温暖不了他逐渐冰冷的心。

  得想办法,尽快摸清秦远山这个魔窟的底细,找到破局的关键。而这一切,恐怕还得落在他这双时而灵时而不灵的手上。

  只是下次,可不能再用“嘉靖仿永乐”这种扯淡的理由了,忒费脑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