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替嫁福妻喜种田 第747章 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

《替嫁福妻喜种田》第747章 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

作者:楚淮君 字数:1767 书籍:替嫁福妻喜种田

  沐冬至也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各样的蔬菜放在一个筐子里,大米放在另外一个筐子里,让沈修远拿去给主家。

  告诉主家多找两个妇人做饭,中午太子要请村里的人一起吃饭。

  里正一听,太子要请客,哪里敢怠慢?

  立刻要张罗着去到处借好米。

  沈修远却说:“不用您操劳了,殿下都准备好了。

  殿下准备什么,咱们就吃什么,老人家莫要太张忙了,殿下并不在意吃喝。”

  里正激动的像是家里要办喜事了一样,亲自盯着。

  沈修远却将他拉到了一旁,说:“老先生还不能呆在家里,家里的都交给婶子来操办。

  咱们办正事要紧,你赶紧陪同殿下下地去。”

  “哦,对对对。”里正也没有见过大人物,激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沈修远这么一说,立刻就同他一起走了。

  他们追到地里,沐冬至蹲在地头扒拉着地上的土。

  秦九黎也蹲在她的旁边,问:“土质如何?”

  “土质不算好,至于能种出多少斤的粮食,这个就不得而知了。”沐冬至说道。

  秦九黎的眉头也紧紧的皱了起来,问:

  “这里的土地种不出来一千五百斤的粮食吗?”

  沐冬至说:“我看有点悬,主要是南夏的雨水太少了。

  要是像大燕那样种水稻,估计有点困难。”

  “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办法也不是没有。”沐冬至说道。

  “那你快说。”

  “我想尝试一下种旱稻,旱稻可以耐旱一些,但是收成不如水稻。”沐冬至说道。

  “能像沙漠里的稻子就已经求之不得了。”秦九黎连忙说道。

  “沙漠里的稻子撑死也就一千二百斤的产量。”

  秦九黎心动不已,一千二百斤的产量啊,他以前从来都不敢想啊。

  他连忙说:“我们如今的稻子只有两百多斤的产量,若是能种出一千二百斤产量的稻子,整个南夏的百姓都不必再为填饱肚子发愁了。”

  沐冬至点了点头,说:“也对。

  这样,你还得打造农具,见过北方的耧吗?”

  秦九黎说:“见过。”

  “那你就命人打造吧,用耧来种,比播撒的要均匀一些。”

  “好。”秦九黎记下了这事,回头给几个州府的知府安排下去。

  “对了,耧尖可以用铁,这样可以不用犁地,直接种上。”

  “好。”

  南夏的国土面积没有大燕大,所以气候也都差不多,以温热为主。

  这一带的土质也都差不多。

  除了适合种稻子,还适合种棉花。

  其他的玉米花生这些也都适合种的,就是不适合种小麦。

  沐冬至心里想着只有种子还不行,还得有肥才行。

  她就让百姓做高温追肥,这样可以改善土壤。

  不过,要想提高产量,系统里的肥还是少不了的。

  她心里默默地筹划着。

  到了中午,里正引着他们回去吃饭。

  杨家庄的人并不多,就二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个人。

  里正请他们全都到家里去吃饭。

  他们却都推辞不肯。

  他就私下跟他们说,这可是太子殿下请大家来吃饭的。

  于是,他们回去都沐浴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来吃饭来了。

  沐冬至一看,都是男人来了,妇女和孩子没有来,就说:

  “你们都回去,把家里老的少的全都给叫过来一起吃。”

  里正有眼色,知道这是个人物,就连忙让大家回去叫了。

  那些老人家听说是太子来了,都远远的就开始下跪。

  秦九黎立刻快步上前去扶他们起来,说:

  “诸位老乡不必多礼。”

  那些老人家才起身。

  里正家里的还摆了桌。

  沈修远示意秦九黎不要上桌,同村民坐在一起吃饭,听他们说什么?

  秦九黎照办了。

  村民们盛了饭,饭碗上盖着菜,就随便找个个地方坐。

  秦九黎也坐在他们的中间,听他们说话。

  村民们都不敢乱说话,太子可是天家的人,万一哪句话说错了,那可是大不敬呀。

  但他们中间有个读书人,姓洪,叫洪济。

  是从外头逃荒来的,住在杨家庄。

  杨家庄的村民,每逢年的时候,或者是家里红白事需要贴对联的时候,都是请他写的对联。

  因为他读过书,所以他们有时候看日子也请他看。

  他被村民给推出来,陪同太子说话。

  此人颇有见识。

  秦九黎便同他攀谈了起来。

  洪济分析了现在的形势,预判未来的发展。

  并且给秦九黎提出了几条建议,首先解决百姓温饱问题,多加休养生息。

  然后,加强军事训练。

  他建议每个年满十五的男子都要参军,接受训练,为期三年。

  三年之后,恰巧弱冠,便可回乡娶妻生子。

  不遇战事还好,若遇战事,这些人就是他们的后备力量。

  第三,加强军械和马匹的储备。

  第四,加强医疗建设,南夏出生的人口多,但夭折的孩子也多。

  若是能使百姓都能看上病,减少孩子的夭折,人口才能迅速的壮大起来。

  秦九黎一听,自然是欣然接受。

  这几条,都是在为南夏的长远考虑和打算。

  他转眸看向沈修远。

  沈修远点头称赞。

  他的目光长远,不甘永远屈居于大燕。

  是个栋梁之材。

  秦九黎立刻起身对着洪济作揖,说:

  “先生,请受九黎一拜。”

  洪济连忙起身,对着他回礼,说:“殿下,折煞我也。”

  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

  南夏没有科举制度,做官都是靠着贵族的举荐。

  所以,寒门很难出贵人。

  但是,秦九黎遇着了人才,自然是礼贤下士,请洪济进太子府,当他的幕僚。

  洪济满腹经纶,正愁着没有地方施展才华,受到太子的赏识,欣然同往。

  饭后,秦九黎安排人将种子给送过来,等到耧打造好了,就可以种下去了。

  沐冬至对秦九黎说:“我会给你们准备很多肥料,就跟从前大燕一样。

  你只管让他们按照我的要求来,不要多问。”

  秦九黎知道她是有什么秘密不想被别人知道,也就答应了下来。

  他现在最迫切的就是想要粮食,所以这粮食怎么来?

  肥料是怎么做的,他可以不用关心。

  只要有粮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